為啥調控了,房價還會漲?

2020-12-16 品質中國

櫻桃櫻桃大房子

昨天,財政部原部長樓繼偉在三亞財經國際論壇上表示,中國跟美國一樣,也有財富差距擴大的問題。大規模發行貨幣,各國央行貨幣政策不斷「放水」,沒有造成通貨膨脹,沒有表現為實物和服務的價格上漲,而是表現為金融資產價格上漲,房地產價格上漲,結果導致收入分配差距進一步擴大。

「沒有多少錢能進入金融市場的人是受害者,他們的邊際消費傾向最強,但他們沒有多少錢去買東西。」

樓部長算是道出了真相,也因此引發了熱議。

這幾年流行的名詞又出來了:富通脹,窮通縮。

什麼意思呢?

這其實是全球的一個通病。

就是富人活在通脹中,窮人活在通縮中。

因為這些年貨幣放水,上漲的只是資產價格,而普通物價並沒有上漲,所以感覺到通脹的只有富人,而窮人感覺到的是收入沒漲。

通常來說,沒錢的人是怕通脹,因為通脹時物價飛漲,錢不經花;有錢人怕通縮,因為通縮時物價下降,不單利潤減少,而且買的人不多,生意難做。

比如一個人根本買不起房子,房價漲再多,跟他有什麼關係?

但雞蛋如果漲5毛錢一個跟他就有關係了,不過雞蛋始終沒漲。

每一次放水,都是導致有錢人越來越富,低收入人群越來越窮,最後造成兩級分化的關鍵分水嶺。

為什麼這麼說呢?

美國是基礎貨幣投放,我們中國的貨幣擴張主要依賴於信貸投放,每次放水,都是通過銀行貸款。而銀行都是嫌貧愛富,為了保證不良貸款率降到最低,那肯定是優先放款給頭部企業和有資產抵押,或者信用基礎良好的有錢人,那些尾部企業,沒有信用或資產的個人和小微企業自然貸不到款。

這就會導致兩級越來越分化,有錢人以及龍頭企業,如果能通過貸款利用貨幣放水吹大資產泡沫的機會,那資產就能進一步增值,上升一個臺階,變得越來越有錢,而低收入群體和小微企業因為本金本來就少,貸款又難貸到,會越來越難以跳躍,兩者會進一步拉大鴻溝。

我們再來看另一個邏輯,有錢和沒錢的人是如何把金融資產和房產價格推動上漲的。

低收入人群喜歡消費,不會投資,主要也是沒有錢做投資,只要賺了點工資他們就會去消費。

而有錢人呢,消費的增長空間是有限的。你再有錢也不能一天吃四餐,一個月買十個LV包包吧。他們有錢了就喜歡去投資,但你投資出去總要別人去消費啊,比如開個奶茶店也算是投資,生意不好你就得關門。

如果大多數低收入群體消費能力不足,就會導致投資過剩,產能過剩和通縮。

那實體投資過剩怎麼辦?全球經濟都不景氣,富人手裡有錢,又擔心貶值,他們就會把資金配置從實體經濟轉移到金融資產上,迅速轉化成優質資產!從而推動金融資產和房地產價格的上漲。

這就是為什麼經濟不景氣,一二線核心城市的房價哪怕調控了,隔幾年還能不斷上漲的原因!也是為什麼那些優質股票能漲上天的原因。

而房價上漲後,又會擠出消費,導致有效需求不足,消費市場不旺,這又會進一步加劇市場的通縮,經濟衰退。

然後為了刺激需求,刺激經濟增長,又只能進一步放寬貨幣。

但每次放鬆貨幣,錢更多流到了有錢人的口袋,低收入群體獲得的微不足道。

樓部長說,中國面對疫情時也不得不放寬貨幣政策、提高債務率。

「我們的宏觀槓桿率今年又增加了20個百分點,到了260%多,去年是240%多,雖然處於降槓桿、去槓桿的過程,但碰到了疫情也沒辦法。」

我們的M2,十年前是多少呢,2010年,這個數據是72.58萬億。

2020年,已經超過200萬億了!

十年時間,貨幣供給量增加了2.88倍。

恆大研究院任澤平團隊統計,過去四十年,中國廣義貨幣供應量M2年均增速15%,1998-2017年M2增長了16倍。

從各類資產價格表現看,絕大部分的工業品、大宗商品、債券、銀行理財等收益率都大幅跑輸M2,只有少數的一線地價房價、醫療教育等服務類產品、股票市場上的核心資產等收益率能跑贏這臺印鈔機。

如果你買了房,投資了多套房子,拿住了那些好的股票一直不賣,確實是可以跑贏印鈔機。

2007年-2017年,一線城市地價複合增長率超過了20%,跑贏了M2,二線城市還只是10%多一點,跑輸M2,三四線還只有5%多點,更是大幅跑輸M2。

所以買房,說到底還是要買核心城市的房子。

因為一線城市,長期人口流入,資金集聚最多,且是全中國最有錢的購買人群,產業又是最強,高收入群體最多,而土地供應又有限,房價具有天然升值的內在動力,所以對貨幣超發更為敏感。

但三四線城市人口流出,供地充足,使得房價溢價相對有限,所以升值空間也有限。

而二線城市次之,好的二線城市前景也不錯,比如杭州,甚至比廣州的投資回報率還要高。

一線城市的房子,以後只會越來越貴,不僅是一種居住品,還會成為一種抗通脹,帶有金融屬性的投資品。

這跟國際上大都市中心區的房子也一樣,今年韓國首爾的房價為什麼也在大漲,一樣的道理,大家都在尋找跑贏通脹的產品。

沒錢的人會說,咦,哪來的通脹,物價沒漲啊,根本沒通脹啊,那是因為你根本感覺不到通脹,因為你不買房,也不買金融資產,現在的通脹只是針對有錢人來說的,富人如果跑不贏貨幣發行的速度,那他的錢就是貶值了。

另外生活服務類中,有一種還跑贏了印鈔機,就是教育補習類產品。

這個爸爸媽媽們應該深有體會,現在小學初中的學費是不用了,但課外補習班學費真的是貴的嚇人,如果你是從事這個行業的,還是能賺到錢。

當前世界都處在這種富通脹,窮通縮的模式中,美國不斷的放水,貧富差距越來越大,中國也在試圖解決這個問題。

所以中國一直在極力調控房地產市場,希望抑制樓市泡沫。

但為什麼我們不斷調控,一二線城市的房價過幾年還會不斷上漲呢?

這就是整個市場都面臨資產荒,流動性太充足的環境。

優質資產少,市場錢太多了,你是不是經常接到銀行問你貸不貸款的電話?

P2P暴雷,現在連銀行的理財產品都能暴雷,還能相信什麼?

大家選無可選。

股票裡坑太多,只有優質股票能不斷上漲,樓市以後也只有那些好城市,好地段,好房子能漲了。

今年深圳已經漲完了,廣州正在飛漲,上海我聽說有新盤要茶水費了,市場的熱度已經傳導到了郊區,明年一線城市的購買熱必定傳導到北京漲,幅度估計在20%以上,別說我沒提醒你們,年前不買的別到時候又後悔。

相關焦點

  • 未來5年內房價還會漲嗎?不會漲得太離譜,國家已採取了調控措施
    這樣就能在城裡面落上腳,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城裡人,所以這些年以來,城鎮化的速度一直是增長的很快,城市化速度的加快,讓城裡面的房價一直在增長,這也成為了一個很多人要面對的大問題。面對如今的這個房價,就普通的人而言,實在是沒有足夠的錢去買一套房子,房子的價格實在是高的離譜,很多人都不知道該如何面對,該怎麼做了。就拿一個三線落後四線露頭的小城市來說,幾年之前那個房子的價格還低的不行,如今房價翻了好幾番。
  • 浙江寧波也發調控新政,為何今年調控這麼多,房價反而漲更高了?
    寧波緊跟杭州步伐,調控樓市寧波在6月份的房價為23544元/㎡ ,同比上漲了15.65%,可查的二手房掛牌量達到了2.88萬套,也不是一個小數目了。於是在杭州之後,寧波成為浙江在2020年第二個調控樓市的地市。
  • 11月70城房價漲幅略有回落,2021年,房價還會漲嗎?
    當然了,從全國範圍上來看,整個市場嚴重分化,有漲有跌。樓市穩定有「3大表現」第一,房價上漲的城市數量減少。11月,在70個大中城市中,有36個城市的新建商品住房價格環比上漲,而10月份為45個。 28個城市下跌,是今年最高。這表明房價只漲不跌的時代或一去不返!
  • 房價迎來新的轉折點,未來房價還會大漲嗎?經濟學家一針見血
    房價普漲的時代結束了近日,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中國房地產測評中心發布了《2020年11月中國城市住房價格288指數》。社科院報告指出,房價只漲不跌的時代已經過去,2021年,房地產行業會平穩健康發展。在市場運行下,房價會在一定範圍內波動,上漲或下跌,可能由宏觀環境因素決定。宏觀環境因素,大致可以分為樓市調控政策和城市經濟發展與城市住房供給。
  • 秦皇島房價怎麼突然上漲了很多?為什麼說房價還會上漲?
    一、秦皇島房價怎麼突然上漲了很多  從政策上來看,住房城鄉建設部印發通知,重申堅持房地產調控目標不動搖、力度不放鬆,並對進一步做好房地產調控。各地要有針對性地增加住房和用地有效供給,切實提高中低價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的供應比例,建立房價地價聯動機制,防止地價推漲房價。一二線城市在嚴格的政策調控下,許多人就把目標轉向了,一些三四線城市,也刺激這些地區房價的上漲。
  • 房價從2.4萬降到1萬左右,置業顧問:後續房價還會繼續漲回去
    所以房企們利用了人們「買漲不買跌」的心理,與其不降價,不如索性漲價給當地購房者營造房價即將上漲的氛圍,這些也會吸引購房者早日買房。一二線熱點城市房企雖然開啟了降價促銷模式,其實房價下跌並不明顯,下跌的幅度跟之前房價上漲的幅度相比就是毛毛雨。而三四線小城市小縣城的房價又死撐不降,難道房價就不能下跌嗎?
  • 當房產稅出現,調控結束,房價有可能跌嗎?
    文/一姐說房房價下跌,成為了如今的買房人最想看見的事情。隨著樓市調控的進行,大家對樓市的未來充滿期待,而在這份期待中,更多人是盼望房價能回歸正常的水平。這些年漲價漲的太猛了,高房價究竟還能維持多久呢?無論什麼時候,調控都在強調一個「穩」字,當「穩預期」慢慢實現後,其實也就表明,在這輪調控下,房價是很難去跌的。那麼,房產稅出現,調控結束,房價有機率下跌嗎?房產稅,一直貫穿了調控的過程,無論什麼時候,房產稅都是大家所盼望的。房產稅的出現,是不少人所期望的,因為不少人認為,房產稅出現了,供求關係受到影響,房價也就跌了。
  • 北京房價還會繼續上漲嗎?房價會漲多少?
    北京房價還會繼續上漲嗎?房價會漲多少? 房天下綜合整理   2015-08-24 14:08 [摘要] 今年下半年,北京房價還會繼續上漲嗎?
  • 未來鷹潭市房價還會漲嗎,現在房價是多少,你買得起嗎?
    2020年樓市調控總是讓人出乎意料,時不時來個新政,時不時來個調控收緊。而江西但是,沒有大額的資金補償,樓市失去了成千上萬的棚改戶,房價因此也受到影響。而國家也有一定的補助直接用於舊改。所以,房價即使高,也未必有人買。
  • 深圳的房價要漲了?
    深圳的房價要漲了?我國房價會不會降為了抑制房價漲的過快,政府出臺了很多的調控措施幫助我國樓市保持穩定即使之前受疫情的影響,房價有所下跌,但是人們對買房的需求還是依然存在的,只是暫時出現延遲。加上對房地產的一些支持政策,房價有些上漲。但是為了實現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房價還是會維持穩定。這樣一來,我們都能清楚的看到房價還是會持續的保持穩定的水平。
  • 西安房價為何總是領跑全國?以後還會漲嗎?國家統計局回應了
    如果你還停留在傳統的認識當中,你一定無法理解當前各大城市的房價上漲座次排名,比如說我們傳統的一線城市反倒是上漲乏力,甚至在嚴厲調控下房價是下跌的。這似乎與城市發展程度以及調控的因城施策有很大關係,各大城市房價水平已經不能完全體現一個城市的真正實力。大城市不一定房價會漲,小城市也不一定房價在跌,這跟調控有關,與城市人口有關。
  • 房價還會繼續漲?
    所以要實現經濟轉型,調控房價是必然階段,增強百姓消費水平 ,提升「經濟內循環」流動速度。這裡很多人都有一個誤區,認為買房也屬於消費,買房也能增加經濟流動速度。第一,經濟發展講究的是「多方面全面發展」,現在錢都流入到房地產裡面去了,其他行業的發展就被邊緣化了。
  • 韓國首爾房價暴漲,房產稅調控房價神話破滅,中國學者解讀玄機
    「韓國首爾房價暴漲」上了熱搜,原來自2017年以來,首爾的房價上漲就已經超過50%,漲速是全球最快。為此,政府加強調控,三年頒布了23項房產新政,房產稅最高可以達到30%,原本以為在政策高壓下可以消停了,沒想到韓國民眾卻因為擔心房價繼續上漲,居然引發恐慌性購房潮。
  • 二手報價持續回落,調控兩年房價未漲,泉州東海有無必要再搶房?
    從2017年11月9日至今兩年多時間,泉州樓市調控得到了很好執行,一手房價格被按住,尤其是東海,限價都在一萬二三,限價基本沒漲。這就和福廈漳的大起大落形成了鮮明反差,可以說福州廈門的購房人都十分羨慕泉州的低房價。
  • 明年房價會漲嗎?現在是最佳購房時機嗎?
    房價還會漲嗎」,其實這個問題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難。難的是,誰都不能肯定明天房價是漲還是跌,簡單的是,房價漲不漲,你該買的不都得買麼。其實仔細想來,房價的漲跌、樓市發展趨勢也是有跡可循的。 房價分化,未來漲的可能性大 從短期來看,在「房住不炒」的基調下,調控政策可以說數不勝數,2020年以來,中央層面多次強調「房住不炒,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且今年以來,多城出現樓市調控鬆綁「一日遊」的情況,熱點城市頻出調控,足以說明中央遏制炒房、控制房價上漲的態度之堅決。
  • 北京人驚呼「房價漲得太快!」
    「房價漲得太快了!」  「北京的房價漲得太快了!」在廣安門外的朗琴園樓盤附近,北京一家外貿公司職員王揚對記者說,「看著國家相繼出臺一系列房地產宏觀調控的政策,我以為房價會不斷下跌,但是等了一兩年,北京的房價不跌反漲了。」記者採訪時得知,兩年前開盤價才7000多元的房屋,如今已經漲至10000多元,今年以來價格上漲尤為明顯。
  • 五年後的中國房價 未來還會漲十倍嗎?
    國內的房價在近些年來一路高攀,有許多人認為房價是不會跌的,還在繼續的上升當中,在未來的十年,中國的房價還會再翻一番,這種可能性放在現階段來說,可以很肯定的回答是幾乎不可能了。未來十年,房價漲十倍,有點太誇張了,這明顯不是一個現實的事,按照正常預算,房價的增長規律和經濟的增長規律差不多,也就是說,平均房價在未來,翻一倍是有可能,因為現在經濟是以6%到6.5%的速度增長,十年也就是翻一番左右,房價的平均價格,差不多也是這樣,但是地區不一樣。
  • 如果我們全面放開樓市調控,房價是漲還是跌?
    因為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房價漲跌是非常重要的,它會影響我們是否買房的決定。#眾所周知,在上一輪去庫存化過程中,許多城市的房價急劇上漲。與此同時,各個城市也陸續出現了一系列的調控政策,當房價開始回穩時,大幅上漲受到了抑制。總的來說,近年來房地產市場的調控政策越來越嚴格,在「住房不投機」的基調下,房價開始穩了起來。雖然房價回穩,但要提醒大家,調控政策只是抑制了購房需求,並沒有消除購房需求。因此,房價穩定的可能性只是暫時的,這樣的一個階段可以說是買房的最佳時機。
  • 人民日報:房價怎麼走?剛需必知的政府調控邏輯
    「3.17」北京帶頭的這輪外界所謂的「史上最嚴樓市調控」持續快兩個月了,市場正悄然發生變化。以全國房價最堅挺的北京為例,目前的狀態是:成交低迷、觀望濃重、價格鬆動、部分中介關門。  但你可能認為政府調控力度還不夠,房價也沒降多少呀,有的城市還在漲價呢!  別急,點金君跟你一起捋順一下房價與政府調控的邏輯,出手還是不出手,咱都做個明白人。
  • 馮曉東:調控越來越狠,為何不見房價實質下降?
    進入四季度,國家對房地產的調控越來越「狠」。國務院發出《關于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通知》即「新國十條」已經百多天了,從北京和深圳的數據統計情況看,房價過快上漲的趨勢已經得到了明顯遏制。趨勢得到遏制,房價是鬆動還是「假摔」?新一輪房地產調控的效果到底怎麼樣?房價真的降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