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源節流、自願降薪,疫情之下的攜程幫扶與自救齊行

2020-12-05 騰訊網

文 · 高銘序

「麥子被攔腰折斷,麥地裡滿目瘡痍。」儘管新冠疫情目前趨於被控制,然而旅遊行業全面復甦仍需要一段時間。

3月11日早間,攜程聯合創始人梁建章撰文稱,佔據中國經濟半壁江山的服務行業,目前的恢復程度不到40%。佔經濟總量20%左右的餐飲、旅遊等行業,目前的恢復程度還不到30%。

日前,攜程CEO孫潔發布內部信稱,「從本月開始,James(梁建章)和我開始0薪;公司高管層也提出自願降薪,最低半薪,直至行業恢復;其他員工暫緩漲薪;服務部一線員工可正常調漲薪資。」

自新冠病毒在1月份引起公眾重視,國家宣布暫停相關發團,攜程開始協助用戶辦理酒店、機票退訂業務以來。攜程已墊資超10億,並於2月21日和3月5日相繼宣布啟動「同袍計劃」和「復興V計劃」兩項決策,分別投入10億。這讓一些媒體質疑攜程的降薪之舉是否在「作秀」。

對此,攜程的工作人員回復鞭牛士,稱縮減開支的舉措是方方面面的,例如會加強精細化管理、預算效果管理等。高管自願降薪,是與行業和衷共濟,戮力謀遠的表率。並且,節流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開源,攜程的重心依然是以』旅遊復興V計劃』為開端,努力迎接、開創行業復甦和增長。

電話呼入量增長20倍,

退款墊資超10億

1月22日,國家下令對武漢等新冠疫情嚴重的地區進行交通封鎖。26日,文旅部正式要求暫停全國跟團遊。疫情擴散呈現出來嚴峻形勢,打斷了遊客們春節期間出遊的計劃,紛紛。取消行程。這場後來感染了8萬人的疫情,讓酒店、機場、旅行社蒙受損失的同時,也波及到了處於行業下遊的攜程。

據攜程CEO孫潔在採訪間透露,疫情爆發後攜程電話呼入量增長了一二十倍,上億人次退訂,攜程第一時間退款,墊資超過了10 億量級。

自從國家宣布暫停相關發團,以及全球多個國家出臺對華限制入境政策之後,攜程協調除了跟進退訂單之外,加大了保障範圍,將全球酒店「安心取消」保障延期至2月底,從原來的18天延長至39天。

這樣的舉措使得攜程墊資程度進一步擴大,同時還要接受一定的預期虧損。對此,攜程表示,「對於服務行業而言,消費者至上。在攜程更是,20多年口碑打造,是始於這份「以客戶為中心」的核心價值觀,以及面對突發災難時,對「高品質服務」的堅持。」

對於外界媒體紛紛議論起攜程在非典期間逆勢反彈,直衝上市的回憶,董事局主席James(梁建章)表現得十分低調。

他表示,現在的市場環境包括公司體量已與當初有了很大的差別,不認為攜程會擁有與當年那樣「一飛沖天」的上升勢頭。此次疫情,與「非典時期」相比,攜程的主要任務是修煉好內功。與之類似的是,在攜程CEO孫潔的內部信中,也提到了此次疫情是提高消費者服務標準、檢視自我的機會。

據攜程方面透露,這裡的「修煉內功」,包含了此前在攜程酒店大學、攜程旅遊學院、攜程大學三個平臺面向全行業合作夥伴開放的2000門課程,為行業人提供學習的平臺。

而眼下,針對疫情發展和行業現狀,如何通過創新來渡過最艱難的時刻,並為行業復甦準備彈藥是攜程最關鍵的問題。

至於如何把握挑戰中的契機,攜程表示,「首先,快速應對的重要性成為了行業共識。其次,攜程一直堅持的『以客為本』的服務理念也在這次疫情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第三,技術的不斷完善也成為更加重要的問題。」

因時而動,再攜10億,

聯合各地開啟「復興V計劃」

攜程如此,行業就更不必說了。平時作為國內主要對手的飛豬、美團、同程藝龍、以及馬蜂窩都在這次疫情當中承受了不少損失。

自1月20日新冠疫情凸顯端倪,全國旅行人次急劇下滑。以北京為例,據北京市文旅局統計,受疫情影響,2020年春節假日期間,北京市接待旅遊總人數為146.6萬人次,同比下降81.9%;旅遊總收入10.8億元,同比下降86.8%。郊區民俗遊累計接待遊客4.2萬人次,同比減少96.3%;營業收入503.7萬元,同比減少95.5%。

據北京市文旅局相關負責人陳冬介紹,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北京全市旅遊業受疫情影響,預計一季度全市旅遊接待人數較上年同期減少4400萬人次,同比下降70%左右。一季度全市旅遊收入較上年同期減少840億元左右,同比下降64.7%左右。

比在線旅遊公司們更接近行業的酒店、航空公司、旅遊景點更是損失慘重。知名酒店連鎖OYO中國區裁員3000人,華住旗下怡萊與你好酒店合併;截止2月15日,國內外航空公司共辦理免費退票2000萬張,涉及票面總金額超過200億元;春節期間,全國景區收入損失額度達到去年同期的90%以上。

行業重挫,唇亡齒寒。

攜程國內的老對手——「飛豬」,這次在協助旅客改退訂單的同時,也是動作頻頻——一方面,利用平臺優勢,對此次疫情中收到損失的商戶們,開放阿里經濟體的多端流量為商戶給予支持,包括支付寶、淘寶、口碑、餓了麼等,並在大型營銷活動中對相關商品予以加權;另一方面,則聯合銀行推出5億元低息貸款來扶持平臺商家。

而日前,攜程CEO孫潔繼「同袍計劃之後」,也宣布了旅遊產業「復興V計劃」的啟動,稱將聯合數百目的地啟動10億元復甦基金,用於刺激旅遊消費。

計劃依照疫情的控制程度,將旅遊行業的恢復分為了回暖期、復甦期、反彈期三個階段。

在計劃初始的回暖期,攜程會推出疫情期間的宅家旅遊日記、疫情後的心願目的地這樣的活動,結合此前聯合的8家供應商,免費開放涵蓋全球48個國家,832個城市,共計超過3000家景區的近7000條語音導覽產品,帶領用戶開啟線上「雲遊」模式,為行業復甦預熱。

在疫情得到控制,行業進入復甦期時,攜程還將發布了的「預約未來旅行」預售產品矩陣,包括酒店、旅遊線路、航線和景區門票等,這些產品多數可以全年根據實際情況預約使用,並提供「安心退」服務,而價格在4-8折不等。

在其他媒體的訪談中,攜程方面曾透露,行業反彈的時間節點或許會出現在五一勞動節。因此,在下半年,攜程會通過全產業鏈矩陣,抓住暑期、國慶、元旦等這些流量高峰,推出一系列時令促銷活動,與平臺上數百萬供應鏈品牌、數百個目的地一起迎接疫情後的反彈高峰。

該計劃的核心內容來看,該項計劃的目的不僅在於幫助業內重振信心,更在於在疫情初步得到控制,旅遊行業尚未完全復甦的時間點,幫助上遊商戶快速回籠資金,以解燃眉之急。

非疫區的國際業務正常,

財務有長遠的抗風險能力

據國家衛健委消息,3月10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24例,新增死亡病例22例(湖北22例),新增疑似病例31例。湖北除武漢外連續5天新增確診病例為零,湖北以外30個省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連續3天無本土新增確診病例。

目前來看,國內疫情已得到相對控制。儘管近年來在春節期間出行已成為國人出遊的新選擇,但如果能趕在初春後的幾個節日口之前,將國內疫情完全控制住,那麼旅遊行業可以挽回的損失空間非常大。對此,攜程方面也給出相同的預測,看好國內市場恢復能力,並於上周進入「戰疫」的第二階段。

在謹慎防控疫情的同時,中國勢必將更多的精力轉回到恢復經濟秩序。佔據中國經濟半壁江山的服務行業,目前的恢復程度不到40%,比如佔經濟總量20%左右的餐飲、旅遊等行業,目前的恢復程度還不到30%。粗略估算,目前中國經濟仍然處於-20%左右的負增長狀態,並且形成將近20%的隱形失業率。經濟是國家的命脈,相信恢復經濟的舉措已在緊鑼密鼓地籌備中。

與之相反的是,國外疫情逐漸擴散開來。截至3月10日中午12時,除中國外,109個國家和地區,累計確診32555例。其中,義大利9172例,韓國7513例,伊朗7161例。

這對剛剛在公司20周年慶典上明確提出以高質量和全球化作為公司的未來戰略的攜程來說,可不是一個好消息。而事實上,攜程在國際化的步伐上推進得夠快夠深。

2014年,自攜程開始接受美國最大的在線旅遊公司Priceline注資,就一直在推進國際化步伐。從2014年至2017年,攜程收購了途風網、天巡、trip.com等五家國際在線旅遊公司,耗資至少20億美元起。

目前,攜程在東南亞、韓國、日本、澳大利亞和其他地區均設有辦事處。旗下的國際平臺Trip.com在愛丁堡、首爾和東京設有呼叫中心。

2019年Q3財報數據顯示,攜程集團目前海外用戶數量超過1億,產品覆蓋全球範圍超200個國家和地區;供應鏈方面,酒店平臺可搜到全球範圍內超140萬家酒店,在46個海外市場有100多家國際機票供應商,擁有全球100多家主要分銷合作夥伴,分銷網絡成員超1000家。以天巡和Trip.com為代表的攜程國際業務正快速增長,佔集團淨收入的35%。

國際形勢的不明朗,無疑會打亂攜程2020年的規劃。對此,攜程方面表示,「目前,其他國家對中國人出入境有比較嚴格的限制,不同國家採取不同的措施也會阻礙國際方面的旅遊。但目前,非疫情區域,攜程的各項海外業務仍在正常開展中。V計劃不僅適用於國內,對國際業務也是同樣的。」

梁建章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攜程目前資金還比較充裕。如果三個月內解決,那就比較樂觀。如果真的是持續半年或者更長,那就需要謹慎看待。很多公司都會有很大的問題。

據外界媒體預測,疫情的全球擴散形勢很難在短期內得到控制,也沒有證據表明新冠病毒會在夏季突然消失。如果疫情的影響真的超過半年甚至更久,攜程當如何處理呢?

對此,攜程方面給予回應道,「攜程一貫重視健康的財務狀況,因此儘管在此次疫情中損失巨大,但和同行業很多企業相比,具備更好的抗風險能力,我們相信健康的財務狀況可以幫企業平穩度過這段特殊時期。平臺也會積極努力,通過『旅遊復興V計劃』等行業、產品創新,推動行業復甦的儘快到來。」

相關焦點

  • 抖音母公司裁員,攜程CEO降薪:我看到了職場最殘酷的一面
    這些天,在疫情復工潮裡,攜程又被頂上了熱搜。攜程前一段火了,CEO孫潔在採訪時回憶,疫情爆發以來,攜程面臨的巨大壓力:上億人次退訂,第一時間全部給用戶退款,墊資超過10億,並在採訪現場落淚。女性的柔弱最讓人心生同情,網友紛紛表示,欠攜程一個春天,等疫情過去,一定玩回來。隨後,孫潔在攜程的內部信被員工爆了出來,她帶頭和老闆梁建章(James)拿零薪,其它高管也提出自願降薪。
  • 我們整理了一份疫情以來的裁員降薪的企業名單
    尚德機構全體員工公積金繳存比例從之前的12%下調到5%,新潮傳媒復工首日裁員 500 人,OYO酒店中國區裁員80%,華夏幸福裁員千人以上,水滴高管自願降薪20%,上汽分三個檔位降薪,攜程高管自願降薪,員工輪崗輪休……據盒飯財經不完全統計,至少數十家知名企業開啟了降薪裁員的大潮,降本增效,準備迎接後疫情時期的挑戰。
  • 這裡是攜程交的考試答案
    核 心 要 點旅遊業鏈條極長且複雜,從行前、行中到行後,涉及諸多環節。疫情中,OTA老大攜程最先推出各項政策,表現突出。除了賣貨,旅遊人這樣自救根據已有統計數據對損失做出的大概估計:短期來看,疫情期間旅遊業的損失或超萬億;全年來看,影響或將達到全國GDP的10%左右,損失或將超十萬億。
  • 光明時評:以自願降薪測忠誠度,不帶這麼作踐「打工人」的
    公司決定,允許員工自願申請每月降低待遇的10%」。  公司利潤有較大增長卻「允許」員工自願降薪,如此「清奇」的腦迴路,讓人不明覺厲。多名涉事公司員工透露,「自願降薪」言論實為公司的服從性/忠誠度測試,類似測試在公司每年都會發生。
  • 多益網絡自願降薪事件後續:員工降薪內心高興,當事人已離職!
    因為公司效益好、利潤大,所以公司降薪10%》文章裡擔心的事,果真發生了。 11月7日,多益網絡官方就「允許員工自願降薪」一事進行了回應。
  • 圓桌|後疫情時代航空業:開源節流,整合加速,自救與他救
    那麼,在疫情後時代,航空業應當如何去走?「國際航空市場將因疫情停滯更長時間,國內出行需求則因疫情逐步穩定優先回升,內需市場將在一段時期成為中國航司的戰略要地,航線部署、航空服務內容及市場營銷有必要針對性調整。」繼續開源節流那麼從增加收入、控制成本的角度,在未來的一兩年的時間裡,哪些非常重大的舉措要有必要常態化地進行下去?
  • 喊話員工自願降薪的老闆:初中輟學,結仇丁磊,暴賺300億!
    公司效益好的時候,老闆不想著「帶兄弟們吃點肉」就算了,居然還發話「允許員工自願降薪」?美其名曰這是為了員工好。 這是什麼鬼邏輯?也太奇葩了吧! 受今年YQ影響,很多公司業績下滑,收入減少,因此不少公司出現員工降薪的情況。
  • 「自願降薪」還要內心滿意?這屆打工人不僅要演戲還要自我欺騙
    似乎也多了些但是前幾天一條熱搜還是引起了各位「打工人」們的熱議#公司發文允許員工自願降薪#雖說「員工自願降薪」是許多公司在今年為了避免在疫情中損失更多效益而做出的及時止損的應對策略但是「允許」這個詞卻透出一股員工求著自願降薪的勁兒
  • 日本最新GDP創二戰後最大跌幅,日企在疫情下艱難自救……
    這顯示了新冠肺炎疫情對日本經濟的衝擊:外出消費需求驟減、海外人員訪日受阻、全球化供應鏈中斷……在這個創紀錄的統計數字背後,遲遲無法平息的疫情正深刻改變著日本社會的運行方式,也給日本企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經營困境。儘管日本政府也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但更多日企選擇積極自救。新冠疫情衝擊下,日本藥妝巨頭松本清利潤大跌。
  • 疫情下的網際網路領域:快手們被撐死,攜程們快餓死
    這次突入起來的疫情,對對經濟的影響,已無需贅言。 2月22日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IMF原全球副總裁朱民先生在「2020年經濟發展新形勢」的在線講座上坦言,本次疫情對整個供給面的一個大規模的受到了影響,從總供給的角度來看,新冠疫情的影響區域將大幅超過「非典」。
  • 疫情中的「鐵老大」也難逃倖免,咬著牙賠錢運行,職工們紛紛降薪
    疫情在中國爆發後,為了讓疫情不再蔓延,各地區紛紛開始封路、封村,路上的行人、車輛寥寥無幾,沒有必要的事情人們都不出門,那自然乘坐交通工具的就少了。可是火車是受國家控制的交通工具,火車是不同於私人客運公司,是不可以根據客流量來靈活調整發車班次和間隔。
  • 疫情之下,企業家如何安身立命?
    武漢疫情,從短期經濟效益角度而言,沒有贏家。很多企業都會面臨倉廩空的窘境。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不失禮節和榮譽,堅持「倉廩實」時所宣揚的核心價值觀,展示出傑出領導者的領袖風範? 本文將從以下幾點闡述,希望對企業管理者有所啟發。 1.疫情之下,提升企業信賴度尤為重要,信賴度有哪些要素構成?
  • 網爆攜程員工開始「輪休」:上三休二 非工作期間不計薪
    今日(12日)消息,有網友爆料稱,攜程已下發通知,安排員工上三休二輪休上班,並且要籤訂待崗工作協議。根據曝光的細節來看,疫情期間根據公司排班,實現輪崗輪休,安排工作的時間按原工資標準計薪,未安排工作的時間不計薪,疫情好轉,恢復原工時制度及工資標準。隨後,攜程回應稱,涉及到部分業務量減少嚴重的部門,目前正在與員工通過協商的方式徵詢意見,並非強制執行。
  • 我查找了今年裁員降薪倒閉企業名單 發現比這更可怕的真相是
    熬過了疫情,熬不過疫情後!其實也沒什麼奇怪的,他已經是今年疫情來第6個和我說的被停薪或者被辭退的同學。不過,他被辭退,我還是有些惋惜。大學他是我們班最最優秀的同學,成績好,管理能力也突出,大三就提前籤約了我們專業對口的大企業(上市房企下屬的建築公司),一幹就是6年,年薪至少50萬以上,這麼說辭退就辭退了。
  • 疫情之下,順德旅遊業怎樣「轉型自救」?
    不過,多數旅行社都表示會繼續堅守,紮根旅遊業,同時調整戰略,優化人力資源,不斷轉型自救,等待旅遊業春天的真正到來。疫情之下,傳統旅遊業開始轉型自救。  旺季不旺,消費者集中退款,因為突如其來的疫情,很多人「旅遊過年」被「宅」家過年代替,這些本該賺錢的訂單,全都變成了旅遊企業的「流血點」。
  • 「華說工事」隨意降薪無異於「殺雞取卵」
    隨意降薪無異於「殺雞取卵」□朱文華據《工人日報》3月26日報導,為渡過疫情帶來的暫時性困難,一些企業採取降低職工工資、福利待遇等措施控制運營成本,並得到大多數職工的理解。不過,也有一些企業未經協商,單方面決定職工降薪或制定規章制度剋扣職工工資,引起職工不滿。
  • 歐洲足壇降薪是大勢所趨,梅西月薪只能拿2000塊?
    錫永經濟狀況一直不好,疫情爆發前已3個月未發工資,疫情的爆發加重了俱樂部的負擔,老闆康斯坦丁希望球員接受一份降薪的短期合同,對此拒絕的球員都被解約了。 德國職業聯賽已拉開自願降薪自救的帷幕。德甲第4名門興格拉德巴赫上周四宣布,職業隊全體球員,連同教練、主管和總經理們均自願放棄部分薪水,成為第一家自願降薪的德甲俱樂部。隨後,柏林聯盟的波蘭門將吉凱維奇,以及卡爾斯魯厄和韋恩-威斯巴登這兩家德乙俱樂部也加入到自願降薪行列。上周末,美因茨全隊也部分棄薪,多特蒙德職業隊主管凱爾亦自願放棄部分工資。
  • 中民投「自救重組」急進 最高降薪83%
    來源:中國經營網原標題:最高降薪83% 中民投「自救重組」急進本報記者 羅輯 北京報導今年8月,時任中民投總裁呂本獻向全體員工的內部信提到了中民投重組方案的初步確定。日前,《中國經營報》記者從中民投方面獲悉,為支持公司推進戰略重組,從10月起,除了一般員工維持現狀,中民投高管及中層都將降薪。而此次涉及人員整體降幅達53%,最高降幅83%。不合理激勵將被退回根據中民投相關人士介紹,自10月起,中民投及被投公司的高管、中層均開始降薪以進一步降低費用支出,支持公司重組。
  • 攜程尚不驚豔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作者 | 老鐵攜程在發布2020年Q3財報之後,環比有了較為明顯的增長,有輿論認為其已經過了「至暗時刻」,此後必將一馬平川,誠然,受疫情影響,攜程股價一度腰斬,其後國內疫情控制得力以及在寬鬆貨幣政策對資本市場的刺激之下,股價逐漸走高,截至撰稿已經基本達到了疫情前水平
  • 從「無償加班」到「自願降薪」:疲於奔命的社畜,終究無法成為野獸
    2020年,我們見到了太多新奇的東西,可誰也沒想到,居然能在年末見到「自願降薪」這種事情。 有人怒斥:降薪這種事還要找藉口?明明就是公司希望減少員工的薪水,還非要說是員工自願。 也有人諷刺:員工有自願降薪的權利,不知道有沒有自願加薪的權利呢? 原本大家在職場上就早已苦不堪言,如今又出現了這檔子事,無疑是把眾人的怒火引爆了,在那數以千計的評論中,不乏對該公司的嘲諷和謾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