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有退休金,幫帶娃要不要再給錢?3個兒媳婦說的話中肯又暖心

2020-12-16 華貴禪心

導語:

論壇上有一個寶媽問:自己休完產假上班,把老家的婆婆接過來幫忙帶娃,婆婆每月有2000多的退休金,可老公卻建議讓寶媽每月再給婆婆一些零用錢。寶媽覺得婆婆有退休金,自己沒有必要再給錢。她想問問其他的寶媽們是怎麼做的?自己要不要給有退休金的婆婆帶娃錢?

後面跟帖的寶媽很多,有說沒有必要,也有說多少給點是個心意,我發現有3位兒媳婦的回答不僅中肯還很暖心。

35歲的雯雯媽

我今年35歲,我的女兒今年8歲了,上二年級。

我婆婆從孩子3歲上幼兒園的時候過來幫忙帶娃的,每天早晨送去幼兒園,下午4點多接回家。

婆婆每天不僅給我們做飯收拾房間,還會自己做些小手工,勾鞋襪什麼的,我們小區很多小孩子都穿過我婆婆勾的鞋襪。

老公一開始跟我說接婆婆來的時候,我就主動跟老公商量,每月給婆婆1000塊錢,雖然這對於每月有4000多退休金的婆婆來說,不算什麼,可畢竟是我和老公的一份心意,感謝婆婆能夠放棄熟悉的環境,熟悉的人來到我們這裡幫忙帶娃。

雖說婆媳之間也會有些摩擦,可我還是儘量的多聽婆婆怎麼說,一般我不會正面跟婆婆有什麼衝突。感覺不好的地方,我會先跟老公交流,然後他去跟婆婆說,即使婆婆還是那樣,我也就認了。

其實,很多時候,婆婆在乎的不是你能給她多少帶娃的錢,而是她更在意兒媳對她的尊重和孝心。

32歲的強強媽

我婆婆從我坐月子的時候就來了,而且我還不準備讓她回去了。

婆婆就一個人,在老家縣城裡居住,一個月有不到2000的退休金,平時也會出去做個零活掙些錢。

婆婆人特別的樸實,是那種一看就很善良的那種。我第一次給她2000塊錢的時候,她死活不要,還一直看著老公的臉。

最後是老公幫她收下了,還跟婆婆說,媽,您就收下吧,這是我們的心意,也是我們對您感謝的一種表達。

現在我兒子都上學了,婆婆說自己還不到60歲,她跟社區裡一個老姐一起去超市裡分菜,她說這樣一個月也能掙些補貼家用。

雖然兒子上學了,可家裡的日常生活用品,每天的水果蔬菜都是婆婆一早去早市上買,所以,我還是每月給婆婆錢的。

這個錢雖然是我們給婆婆的零用錢,可婆婆花在我們身上的錢可不止這些。

我們本來想貸款再買輛車,這樣可以方便帶婆婆回老家走走。今年趕上疫情,工資發的少了不少,我們就延緩這個計劃,婆婆跟我說,讓我以後別再給她錢了,她手裡有一些積蓄,夠花的。

可我覺得給婆婆錢不是為了好看,而是為了讓婆婆心安,也是對婆婆心念感恩的一種表達方式。老人不圖兒女的錢,即使老人收下了兒女的錢,他們會給兒女花更多的。這就是我們的父母,他們無私的愛著我們,處處為我們著想,怕我受委屈,怕我們不寬裕,怕我們受苦受累。

30歲的苗苗媽

我今年30歲,女兒2歲了。婆婆從我坐月子開始一直在我們這裡幫忙,把公公一個人放在老家上班。

說句實話,我心裡也是不忍心,可我還是覺得應該上班,要不我與社會脫節後,會越來越難找工作。婆婆說她懂我的心思,她也支持我的,她說,女人就該有自己的經濟來源,這樣在家庭裡才會有地位。

我覺得我婆婆比媽還親密,我媽從來就沒有跟我說過這樣的話。我媽覺得女人只要別太累著自己就行。婆婆卻覺得女人一定要有自己的經濟,也許是每個人的觀念不同罷了。

婆婆的退休金也不多,還不到3000塊,老公讓我給婆婆點錢,意思一下就可以了,自己的媽不用那麼客氣,再說家裡就他一個孩子,父母的以後都是他的。

我就跟老公說,你的想法是不對的,既然要給婆婆錢,就不能太小氣了,婆婆又是幫帶娃,又是買菜做飯收拾屋子,我們做小輩的要知道感恩感謝婆婆為我們的付出。

還有就是婆婆為了幫我們帶娃,捨棄了陪伴老伴,捨棄自己熟悉的環境和人,到一個陌生的地方,一待就是好幾年,確實是犧牲了自己的不少樂趣。

老公看我這麼說,就問那我們給媽多少錢的呢?我說最少給2000塊,平時節假日再發點紅包什麼的。老公說好,婆婆卻說什麼也不要,可我們還是堅持給,婆婆就說,那我就先幫苗苗存著,等我們苗苗長大了給她上學用。

我覺得婆婆放棄自己清閒的退休生活來幫我們帶娃,真的是一份還不完的情意。有人說,那是他們家的孫子孫女,她為什麼不給帶的呢?

說句實話,婆婆幫忙帶娃是情分不是本分,老人離開老伴,離開自己熟悉的地方來兒子家幫忙帶娃,還要幫忙做家務,給點錢也算是對老人的心裡安慰,作為小輩要懂得感恩,這是老人最想看到的,至於錢不錢的他們真的不在乎。

結語:

婆婆犧牲自己的退休生活來到兒女的家,幫忙帶娃,這本身就是一種親情之間的互動,老人覺得兒女需要自己伸把手幫助一下,自己的身體也好,時間也閒,那麼能幫的忙一定會儘量幫的,除非那些身體不好,或者還在上班的老人,實在沒有辦法幫到兒女,他們也會在經濟上資助兒女,這就是父母對兒女的心。

很多的兒女也懂得這一點,他們也會儘量做得更為合適些,多為老人著想,雖然每月看似給了婆婆一些金錢,可更能夠贏得彼此之間的感情和感謝。老人不會真正在乎錢的多少,而是在意兒子兒媳對自己的態度和心意。即使他們拿了這份錢,他們會用另一種形式給兒女們花了。

很多時候,婆婆為了幫忙帶娃,老了老了,還要跟老伴分居,這種心裡的寂寞孤獨,更需要兒女的安慰。如果兒女能夠在老人需要情感安慰的時候,及時給予老人一絲情感上的小寬慰,那麼老人還是願意儘自己的能力幫助孩子的,反之會心裡失落寒心,那樣就不會有好的家庭氛圍了。

END

感謝您的閱讀,祝您平安順遂!作者簡介:華貴禪心,熱愛生活的退休女人,左手練太極,右手寫文字,享受快樂餘生!

相關焦點

  • 暖心的話多說,傷人的話少說,因為簡簡單單的一句話能看出人素養
    古語有云: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此話一點不假,這句話告訴我們,說話得經過思考,但凡經過思考的話,都不會傷人。若是口不擇言,無心地一句話也會讓人傷透心。今天早上,住在附近的一群女人相約來到廣場晨練。
  • 老人手裡有多少錢,要不要告訴子女?三位老人說得很現實
    大兒子勢利眼,哪邊老人有錢就對哪邊好。小兒子沒主見,媳婦說啥就是啥。董大爺的老伴兒去世後,兩兒子更是不聞不問,董大爺跟兒子說:「百善孝為先,我不指望你們多孝順,最起碼時常回來看看我吧?」小兒子說:「回去還得花錢,我媳婦不讓。」大兒子說:「我丈母娘身體不好需要照顧,有時間再回去。」
  • 有退休金的女人不會找老伴兒,男人卻不同,三位55歲阿姨說了原因
    可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身邊那些上了年紀卻有退休金的女人很少選擇再找一個老伴,反而是男人,大多迫切的需要找一個老伴來共度餘生。這是什麼原因呢?有幸認識過幾位退休金都不低的阿姨,她們說了自己的心裡話。 說實話,在婆媳之間普遍都會有矛盾的今天,李阿姨和兒媳婦的關係簡直是典範。李阿姨說她明白,要想讓別人對你好,你首先要對別人好。所以,她從來不吝嗇表達自己的兒媳婦的喜歡和維護,久而久之,兩個人的關係自然非同一般。 李阿姨說,她也明白在這個家裡自己兒子並不是最重要的,反而兒媳婦才是最重要的,只要對兒媳婦好,這個家也就穩定而幸福了。
  • 「都說養兒防老,老了才明白兒子和女兒的區別」3位老人現身說法
    隔壁大娘,今年六十多了,過來看孩子,聽到大伯母的話就跟表嫂說:「女兒多才是福,我自己3個女兒,年輕時候也經常被婆婆和街坊鄰居看不起,現在你看我3個女兒哪個不是經常過來看我,每天家裡都熱鬧得不行,兩天這個來,兩天那個過來,過不來也要買一堆吃的穿的,我們老兩口又不用帶孫子,也沒有婆媳矛盾,偶爾帶帶外甥外甥女,出去旅旅遊、跳跳廣場舞,覺得這日子挺好。」
  • 領退休金要有拍照證明 老人稱"年檢"有辱人格
    日前,湛江吳川市的退休老教師陳老師對此做法提出了強烈抗議,認為此舉有辱退休人員人格。一方面是要維護國家利益,一方面是要維護退休者人格,記者帶著此問題走訪有關各方人士,希望能找到解決此問題的平衡。而陳老師認為,自己退休後一直住在廣州,路途遙遠,更何況,既然自己已經親自接到有關部門的電話,那麼實在沒有必要再拍照片,這種做法實在有辱人格,人好生生地活著,卻要證明自己沒有死,而且現在還要每年進行一次,叫做「年檢」。
  • 「憑啥你媽帶娃給錢,我媽帶娃就應該?」,老人帶娃有利也有弊
    畢竟孩子是一家之中最疼愛的人,所以現在隨著人們思想的提高,自然也是想給孩子更好的生活條件,這樣的話父母就更要努力賺錢了。可是很多事情都有利也有弊,老人帶娃雖然有不少的好處,可是也有矛盾。憑啥你媽帶娃要給錢,我媽帶娃就是應該的?李先生和妻子戀愛兩年後選擇結婚,婚後的小日子一直都過得非常不錯,本來妻子還在擔心婆媳關係不好相處,畢竟不光是網絡上還是現實中都有鮮活的例子。
  • 老人出錢出力幫襯兒女最怕這一點,律師有話要說
    可漸漸的,不少老人也發現,支援兒女,本來是幫忙的事兒,怎麼不知不覺就成了義務,成了理所應當的事兒,尤其是給孫輩交學費這事兒,隨著學科越來越多學費越來越貴,簡直成了「無底洞」,有一些老人自己的退休金竟難以支撐。那麼,老人到底應該應不應該幫襯兒女?應該怎麼幫襯?成了不少老年人面臨的一項「必修課」。
  • 66歲阿姨哭訴:我退休金4000塊,卻連買只鴨都要看人的臉色
    一轉眼,我的兒子長大了,也成家立業了,結婚一年後,兒媳生了孫子,當時我們一家人都特別的開心,不過我好想兒媳再給我生個孫女,親家母也很贊同我的想法,因為一個孩子太孤獨了,多要一個家裡都熱鬧一點。後來,而且真的懷了二胎,但懷的是龍鳳胎,當時我和老伴特別高興,覺得孩子多好,可是兒媳不高興,而是覺得孩子太多養不起,壓力大,後來我們安慰兒媳,為了讓兒媳沒有後顧之憂,我和兒媳說:「你放心,我和你公公都有退休金,我們會給一點錢你們,減輕你們的壓力。」
  • 有退休金應該拿出來幫襯子孫嗎?80歲老人的做法,溫暖三代人
    在很多人討論:有退休金應該拿出來幫襯子孫嗎?這位80歲老人的做法,卻溫暖三代人。 老人養大子女雖已盡了義務,但晚年能幫一把還是要幫一把 其實,退休金要不要拿出來幫襯子女,大多數人會說不幫。因為,老人已經把子女養大了,已經盡了為人父母的責任,晚年就應該好好享受,不能把錢再給子女了。這樣說也沒錯,但是現在年輕人生活壓力大,如果沒有父母的幫襯,還房貸、養孩子真的很艱難。
  • 婆婆不給帶孩子也不給錢,這合乎情理嗎,3個女人說出答案
    導語:為什麼說婆媳關係難呢?主要因為兩個陌生的女人,因為同一個男人而住在一起,在融入的過程中肯定會有很多摩擦和矛盾。但是,很多性格好的婆媳還是相處很融洽的,相反,一些婆媳本來就心有隔閡,再加上有了孩子之後,矛盾更加嚴重,甚至導致家庭破裂。
  • 朝鮮老人退休金有多低?看了嚇你一跳
    今天五一小長假即將進入一半了,我們的朝鮮之旅也將要結束,我相信很多人都非常想知道朝鮮有沒有施行退休制度呢?當時朝鮮當地導遊有向我們介紹過,朝鮮女性工作到55歲就到退休年齡,男性呢要到60歲才可以退休,那麼退休後的工作人員是否有退休金領取呢,退休金有多少呢?
  • 汽車前擋風玻璃到底要不要貼膜?老司機說得很中肯,別再傻了
    導語:汽車前擋風玻璃到底要不要貼膜?老司機說得很中肯,別再傻了汽車是我們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不少人每天都會和汽車打交道。而且近年來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為自己添置新車。而且很多人推銷的一些東西,覺得稍微有用也都會去買。比如說汽車貼膜,尤其是前擋風玻璃要不要貼膜,不少老司機說的比較中肯,希望別再傻傻了首先我們了解貼膜能給我們帶來什麼作用。最主要被人宣傳的就是可以防紫外線,避免車內的裝飾和塑料過早老化。
  • 62歲女人坦言:有房有車有退休金,還是想再找個老伴搭夥過餘生
    院區裡62歲的宋阿姨說:雖然我現在有房有車有退休金,可我還是覺得,人到老年,再找個伴一起相伴著過餘生會更好。02、傾訴人:62歲的宋阿姨我今年62歲了,剛剛把自己兼職的工作辭了,都這把歲數了,剩下的時光要好好的享受生活了。
  • 婆婆說多年的媳婦熬成婆,我也要享受有兒媳婦的福了!
    婆婆大鬧生了孫子不讓見,兒媳婦說,媽,你答應的房子買了嗎?其實婚姻就是一個你情我願的事情,在房子,彩禮,車子,這些東西面前,有的人說談錢俗,有的人說,先談錢再談情。有的非常有契約精神,說到做到,給買什麼樣的房子,給多少彩禮,既然說好了那就做到。
  • 58歲老人在小區崩潰大哭:飯我做,孫子我帶,兒媳婦卻要趕我走
    其實,有這種自私思維的老人,內心都會有這樣的想法:「我是為他好,如果他覺得不好,我也不會接受,因為他還是個孩子,不懂事!」可事實真的如此嗎?58歲老人在小區裡崩潰大哭:飯我做,孫子我帶,兒媳婦卻要趕我走前幾天下雪的時候,早上在小區裡散步,看到一位老人坐在小區廣場上的臺階上崩潰大哭,旁邊還有幾位老人在不停地勸她。老人說:「你們說說,我怎麼那麼命苦。
  • 都說農民是一個職業,那麼農民可以退休嗎?有退休金嗎?
    都說農民是一個職業,那麼農民可以退休嗎?有退休金嗎?對於大多數農村人來說,為了生計早已養成了「勤勞」的習慣,根本不想閒下來。在農村,只要身體夠硬朗,別管多大年紀都會找活幹。對於老農民來說,最擔心的就是自己生病,一方面是擔心花錢,另一方面是怕耽誤孩子工作,有個病痛都是強忍著。現在的新農合,雖然比過去有了進步,但要真得讓農民活得有保障,路途依然很遠。在農村只耍還能做事,80歲了都會做,沒有退休一談。現在農村過60歲有養老金,錢不多,但是買米的錢夠了。
  • 【凡人故事】老人每月退休金5800,卻是個「月光族」,錢花哪了?
    一個月5800元的退休金在寶雞來說不算低,但索恩柱老人卻月月不夠花,是個典型的「月光族」,甚至還要在寶雞市區裡租房住。這一切都源於他這個愛好——收集紅色藏品。
  • 嶽父母房退休金全給兒子,來女兒家蹭養老,女婿:離婚,不想幫你父母...
    面對這樣的妻子,作為丈夫,都應該要好好善待妻子。因為妻子嫁給自己,確實委屈了。 但凡有良心的男人,都會對妻子好。只是任何人,都有著自己的底線和原則,一旦對方觸碰了,那麼再有良心的男人,也許也會選擇離開。
  • 58歲老人在小區裡崩潰大哭:飯我做,孫子我帶,兒媳婦卻要趕我走
    其實,有這種自私思維的老人,內心都會有這樣的想法:「我是為他好,如果他覺得不好,我也不會接受,因為他還是個孩子,不懂事!」可事實真的如此嗎?老人說:「你們說說,我怎麼那麼命苦。我都58歲了,還天天給他們做飯,做好飯還要叫他們起床,他們不起還衝著我嚷嚷,甩臉色給我看。孫子都快3歲了,他們連個尿不溼都沒給孫子換過,兒媳婦更是連奶粉都不會衝,這所有的事情都是我在管,他們管過什麼呀?
  • 「兒媳婦的,就是俺兒的,我用點怎麼了?」「再添亂就分家」
    有一天,弟妹和曉紅聊天時 ,還順便道謝,說嫂子給的被子就是舒服。曉紅聽了弟妹的話,心有疑慮地問:「什麼被子?」弟妹看著曉紅茫然的表情,也沒有拐彎抹角,而是坦率地回答說:「婆婆拿過來的,說是嫂子結婚的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