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論壇上有一個寶媽問:自己休完產假上班,把老家的婆婆接過來幫忙帶娃,婆婆每月有2000多的退休金,可老公卻建議讓寶媽每月再給婆婆一些零用錢。寶媽覺得婆婆有退休金,自己沒有必要再給錢。她想問問其他的寶媽們是怎麼做的?自己要不要給有退休金的婆婆帶娃錢?
後面跟帖的寶媽很多,有說沒有必要,也有說多少給點是個心意,我發現有3位兒媳婦的回答不僅中肯還很暖心。
35歲的雯雯媽
我今年35歲,我的女兒今年8歲了,上二年級。
我婆婆從孩子3歲上幼兒園的時候過來幫忙帶娃的,每天早晨送去幼兒園,下午4點多接回家。
婆婆每天不僅給我們做飯收拾房間,還會自己做些小手工,勾鞋襪什麼的,我們小區很多小孩子都穿過我婆婆勾的鞋襪。
老公一開始跟我說接婆婆來的時候,我就主動跟老公商量,每月給婆婆1000塊錢,雖然這對於每月有4000多退休金的婆婆來說,不算什麼,可畢竟是我和老公的一份心意,感謝婆婆能夠放棄熟悉的環境,熟悉的人來到我們這裡幫忙帶娃。
雖說婆媳之間也會有些摩擦,可我還是儘量的多聽婆婆怎麼說,一般我不會正面跟婆婆有什麼衝突。感覺不好的地方,我會先跟老公交流,然後他去跟婆婆說,即使婆婆還是那樣,我也就認了。
其實,很多時候,婆婆在乎的不是你能給她多少帶娃的錢,而是她更在意兒媳對她的尊重和孝心。
32歲的強強媽
我婆婆從我坐月子的時候就來了,而且我還不準備讓她回去了。
婆婆就一個人,在老家縣城裡居住,一個月有不到2000的退休金,平時也會出去做個零活掙些錢。
婆婆人特別的樸實,是那種一看就很善良的那種。我第一次給她2000塊錢的時候,她死活不要,還一直看著老公的臉。
最後是老公幫她收下了,還跟婆婆說,媽,您就收下吧,這是我們的心意,也是我們對您感謝的一種表達。
現在我兒子都上學了,婆婆說自己還不到60歲,她跟社區裡一個老姐一起去超市裡分菜,她說這樣一個月也能掙些補貼家用。
雖然兒子上學了,可家裡的日常生活用品,每天的水果蔬菜都是婆婆一早去早市上買,所以,我還是每月給婆婆錢的。
這個錢雖然是我們給婆婆的零用錢,可婆婆花在我們身上的錢可不止這些。
我們本來想貸款再買輛車,這樣可以方便帶婆婆回老家走走。今年趕上疫情,工資發的少了不少,我們就延緩這個計劃,婆婆跟我說,讓我以後別再給她錢了,她手裡有一些積蓄,夠花的。
可我覺得給婆婆錢不是為了好看,而是為了讓婆婆心安,也是對婆婆心念感恩的一種表達方式。老人不圖兒女的錢,即使老人收下了兒女的錢,他們會給兒女花更多的。這就是我們的父母,他們無私的愛著我們,處處為我們著想,怕我受委屈,怕我們不寬裕,怕我們受苦受累。
30歲的苗苗媽
我今年30歲,女兒2歲了。婆婆從我坐月子開始一直在我們這裡幫忙,把公公一個人放在老家上班。
說句實話,我心裡也是不忍心,可我還是覺得應該上班,要不我與社會脫節後,會越來越難找工作。婆婆說她懂我的心思,她也支持我的,她說,女人就該有自己的經濟來源,這樣在家庭裡才會有地位。
我覺得我婆婆比媽還親密,我媽從來就沒有跟我說過這樣的話。我媽覺得女人只要別太累著自己就行。婆婆卻覺得女人一定要有自己的經濟,也許是每個人的觀念不同罷了。
婆婆的退休金也不多,還不到3000塊,老公讓我給婆婆點錢,意思一下就可以了,自己的媽不用那麼客氣,再說家裡就他一個孩子,父母的以後都是他的。
我就跟老公說,你的想法是不對的,既然要給婆婆錢,就不能太小氣了,婆婆又是幫帶娃,又是買菜做飯收拾屋子,我們做小輩的要知道感恩感謝婆婆為我們的付出。
還有就是婆婆為了幫我們帶娃,捨棄了陪伴老伴,捨棄自己熟悉的環境和人,到一個陌生的地方,一待就是好幾年,確實是犧牲了自己的不少樂趣。
老公看我這麼說,就問那我們給媽多少錢的呢?我說最少給2000塊,平時節假日再發點紅包什麼的。老公說好,婆婆卻說什麼也不要,可我們還是堅持給,婆婆就說,那我就先幫苗苗存著,等我們苗苗長大了給她上學用。
我覺得婆婆放棄自己清閒的退休生活來幫我們帶娃,真的是一份還不完的情意。有人說,那是他們家的孫子孫女,她為什麼不給帶的呢?
說句實話,婆婆幫忙帶娃是情分不是本分,老人離開老伴,離開自己熟悉的地方來兒子家幫忙帶娃,還要幫忙做家務,給點錢也算是對老人的心裡安慰,作為小輩要懂得感恩,這是老人最想看到的,至於錢不錢的他們真的不在乎。
結語:
婆婆犧牲自己的退休生活來到兒女的家,幫忙帶娃,這本身就是一種親情之間的互動,老人覺得兒女需要自己伸把手幫助一下,自己的身體也好,時間也閒,那麼能幫的忙一定會儘量幫的,除非那些身體不好,或者還在上班的老人,實在沒有辦法幫到兒女,他們也會在經濟上資助兒女,這就是父母對兒女的心。
很多的兒女也懂得這一點,他們也會儘量做得更為合適些,多為老人著想,雖然每月看似給了婆婆一些金錢,可更能夠贏得彼此之間的感情和感謝。老人不會真正在乎錢的多少,而是在意兒子兒媳對自己的態度和心意。即使他們拿了這份錢,他們會用另一種形式給兒女們花了。
很多時候,婆婆為了幫忙帶娃,老了老了,還要跟老伴分居,這種心裡的寂寞孤獨,更需要兒女的安慰。如果兒女能夠在老人需要情感安慰的時候,及時給予老人一絲情感上的小寬慰,那麼老人還是願意儘自己的能力幫助孩子的,反之會心裡失落寒心,那樣就不會有好的家庭氛圍了。
END
感謝您的閱讀,祝您平安順遂!作者簡介:華貴禪心,熱愛生活的退休女人,左手練太極,右手寫文字,享受快樂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