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正在消失的,處好鄰裡關係的這些禮尚往來,你還記得麼?

2020-12-06 回村歇歇

親!請點下右上「關注」,我們一起來聊聊農村這些事兒。

在農村不比城市,城市小區居民在一個單元同一層的鄰居,卻老死不相往來。這一是城市文化決定了鄰裡關係的這種情形;二是因為城市鄰居之間各自工作生活中交集重疊少所致。

可農村就一樣了,傳統村落中的村民是祖輩對門四戶,同住一個村莊,同走一條街,同吃一井水,包括農田和通向農田的鄉間道路等等這些幾乎都是同村人共有資產,因此就構成了農村的鄰裡關係。

俺這裡重點說的是邯鄲東部平原上農村居民的鄰裡之間的關係相處,當然這樣的村民之間禮尚往來,應該在全國各地農村都有,只是形式不同而已。

近十幾年來,隨著市場商品經濟和城鎮化發展大勢,農村村民之間的鄰裡關係也在悄然改變,很多為處好鄰裡關係的禮尚往來也在慢慢消失,雖然這些禮尚往來的消失讓人傷感,但趨勢難阻。

01徹底消失的修房蓋屋時村民之間互相攢忙(幫忙)

在農村對於農民來說,不論是今天到縣城或者市區買房子,還是在村裡修房蓋屋,都是一個農戶家庭第一件大事。以前農村蓋房子流行村民之間互相攢忙,誰家蓋房時村裡主動幫幫忙幫忙的人頭多,哪怕不幹活,也湊個人場,就是最有面子的農戶。

第一點是,在我們邯鄲平原上的農村裡,2000年大概是個分水嶺吧!2000年之前,村裡誰家修房蓋房,如果全部花錢僱工包工蓋房子,那是要被村民們恥笑的。

村民恥笑的主要原因說明蓋房的農戶是懶漢、摳門、斤斤計較不講理、還有就是當村官欺壓村民經常做壞事。這類農戶在村裡混的差,威望低,怕撐起了要蓋房的場子,沒人主幫幫忙幫忙。

這攢忙都是義務的,在生產隊時期,攢忙的鄰居連飯都不吃,到飯時,各回各家去吃飯。分地後,不缺吃的了,村民們也各自忙了起來,攢忙的就在主人家吃飯,為的是趕工期。

還有一點,誰家蓋房子全部包工僱人蓋的房子質量差,沒有幫幫忙幫忙幫忙蓋的房子質量好。

這是為什麼?因為以前農村蓋房子,只有技工當時叫匠人按照日工掙錢,其餘小工都不用花錢,並且幫忙來幫忙的人越多,一個匠人有兩三個小工打下手,匠人要灰有,要泥有,並且都是鄉鄰鄉親的,說說笑笑,打打鬧鬧,因此村民來義務攢忙蓋的房子,就不存在偷工減料。

人性使然,因為包工蓋房子,匠人就減少了小工的數目,蓋房子磚瓦不能少用一塊,可是壘牆的灰用料就「節省」了很多。

關於村民攢忙蓋房和包工蓋房在用人上做個對比,你就明白了。攢忙蓋房是兩三個小工為一個匠人打下手;而包工蓋房是一個小工伺候三個匠人。

包工蓋房首先是偷了工,因為小工跟不上,自然就減少灰漿的用量。所以偷工減料是一對難兄難弟。

最後一點,鄰居來義務攢忙省錢,還臉上有光面子大。因此,幾十年過去了,說起當年幫幫忙互幫忙幫忙蓋房,還有老人說,俺家蓋堂屋房時,鄰居來攢忙的都用不完。

口出此言的老人自然是洋洋自得,這話讓當年幫幫忙沒人幫忙幫忙的人就沒啥話說。

不請自來攢忙:在村裡真正威望高的農戶,還真不是當村官的,往往是誰家蓋房或者有其他事情,能放下自家的活計去幫忙,並且「一竿子插到底」,攢忙肯出力氣,不偷懶。

人嘛!都是感情動物,你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這類農戶家裡修房蓋屋有了大事,村民幫幫忙請自來幫忙幫忙。

滿大街找人來攢忙:這類農戶佔少數,不用說,是自己在村裡鄰居之間所作所為不地道,所以蓋房時,就拿著煙滿大街,見人就散煙,請求爺們弟兄們去幫忙。

請不來攢忙的:這類農戶就是在村裡被稱為「四鄰不聞」,就是混得最臭的。尤其土地承包到戶後,有些村官做事太絕,把村民得罪精光了,所以他家蓋房就被村民涼了起來。那個鄰居要去攢忙,還會被全村人擠兌他馬屁精。

在我們邯鄲農村村民之間,最能體現出互助精神的攢忙,自從2000年後,隨著市場商品經濟和城鎮化發展,村裡能幹活的青壯年都去外地打工掙錢了。誰家修房蓋屋,別說鄰居沒空來攢忙了,就是自家的親兄弟,侄子,大舅子小舅子,外甥都摸不到人影了。

所以這村民之間互相攢忙的行為就徹底消失了,誰家蓋飯都是包工了。

02紅白喜事村民之間的禮尚往來依然沒變

對應農戶修房蓋屋攢忙的消失,村裡的紅白喜事攢忙的人數也在減少,因為目前村裡的紅白喜事還不能僱人僱工來哭喪,所以在村裡的族人和關係密切的鄰居會從打工的外地回村幫忙。

村裡紅白喜事隨禮,只要是沒有矛盾的鄰居,還是全村有禮隨份子。像我們村的三裡五鄉,鄰裡之間白事5元~10元;紅事10~20元。鄰裡關係相處特好的和族人的隨禮數目跟鄰居之間有區別,不再村規民約中。

03正在消失的修房蓋房時村民之間送禮

第一條說了,在農村農戶修房蓋屋是大事,鄰居之間除攢忙之外,還會隨一份禮。俺的記憶中,生產隊時期,誰家蓋房全村人,只要認為還說得來的,或者父輩與其有禮尚往來的,都會在蓋房農戶房子上梁的頭一天或者當天去送幾個雞蛋啦!或者送一塊豆腐啦!因為蓋房上梁是大事,所有攢忙的要管一頓飯,那個年代,村民都窮,自家有雞蛋就送幾個雞蛋,沒雞蛋的就花二毛錢割一塊豆腐送去。

後來,分地後,村民們慢慢富裕了,蓋房也是全部管飯了。於是村民們就不再有人送豆腐,而是送雞蛋送酒送煙。村民之間禮物也不規則,就是三五元到十元左右的禮物。

這完全是一來一往的。往往這樣的禮尚往來村民之間都是有農戶的女主人來完成。

現在,隨著農村修房蓋屋攢忙的消失,這修房蓋屋鄰裡之間互送禮物的也基本上消失了。只剩下關係處得非常特殊的近鄰居還有禮尚往來。

04正在消失「坐月子」送禮

在農村,以前誰家的媳婦添了孩子,全村沒矛盾的農戶家的女主是都要去瞧月子的。這月子禮多是十個左右的雞蛋,或者兩股掛麵。

現在隨著農村社會村民外出流動的變化。這農村鄰裡之間坐月子禮也正在消失中。這送月子禮只剩下親戚族人和處得特別好的鄰居了。

05正在淡化的過年串村磕頭拜年禮

以前,農村過年,村裡的小輩人去跟鄰居長輩磕頭拜年,也是一件大禮。表面上看,這不就是大年初一早上到鄰居家走走麼?口說拜年,主人就攔,跪與不跪,說說就算。可對於村裡那些喜歡爭禮的長輩來說,會在心裡記下誰誰沒來家拜年呀!

在農村過年磕頭拜年,其實是一種一笑泯恩仇行為。比如祖輩在一個村居住,因為「公用的不動產」多,難免有個面紅耳赤,毛吵幾句,甚至一怒之下互相推搡兩下。只要過年,作為晚輩的一方還像往年一樣,到另一方家說聲:新年好,拜年吧!結下的冤就算化解了。若因有了點過節,斷了過年拜年,那麼就是仇上加仇,時間久了,就結仇了。

但隨著這些年來,村民們富裕了,蓋幫幫不用求誰幫幫忙了。就是村民之間的經濟獨立加上常年不見面,村民的鄰裡關係越來越淡化,這過年滿大街拜年禮,也比以前聲勢小多了,正在淡化中。

06新添的子女上學參軍送紅包

近年來,隨著村民對教育對子女出路的重視,誰家的孩子考上了大學,或者要去參軍,在一起關係處得好的鄰居,會去送個紅包以示祝賀。加之網際網路的興起,社群社交的便利化,即使不在一起,也可以手機發紅包表示祝賀。主人也會擺酒席或者下飯店請送紅包的鄰居。

這新興起的農村禮尚往來,不是全村的鄰居之間,只是村裡的一個「小團夥」,就是小範圍的。

07新添的「燎鍋底」禮

燎鍋底禮雖然是古代就有,但我們這裡的農村,並不盛行。這也是近年來,村裡鄰居之間相處比較好的人小範圍的禮尚往來,並不是全村的禮儀行為。

08還有小禮尚往來也在消失中

以前農村還有很多小的禮尚往來,例如過年誰家新蒸饅頭了,要去為村裡近鄰送兩三個饅頭;誰家宰殺了豬羊是要給近鄰送一塊肉的;有禮節長的農戶,改善生活,包了餃子也會給近鄰的長輩送一碗餃子的;誰家娶媳婦要為鄰居長輩因身體原因,不能來幫忙的送一碗熬菜倆饅頭,鄰居家病人要去看看。

農村這樣的小的禮尚往來,隨著吃飯問題已經不是問題後,基本上也都消失了……

最後,俺今天把邯鄲農村鄰裡之間的禮尚往來就總結到此。對於年長人來說,農村這些淡化消失了的禮尚往來,總感到是傷感,感覺農村人情世故是越來不如從前了。

真的是這樣麼?俺認為,農村裡以往的禮尚往來是哪個時代村民生活所決定的,大部分村民認為村民之間有那樣的禮尚往來,在村裡生活得和諧方便,生活的舒心溫暖,是屬於哪個時代的特定人群。

而今天,商品經濟市場化加上城鎮化信息化的發展,這個時代的村民肯定會有新的村民之間的禮尚往來。總之,咱農村正處在新舊更迭的大時代中,只有順應時代,生活才能幸福快樂!

對俺今天的分享,你有啥看法,請留言說說。

相關焦點

  • 處好鄰裡關係 還需摒棄「疑鄰盜斧」心理
    記者去採訪之後,還收到了威脅簡訊:「想比背景嗎?來,試試看,叫你工牌都丟!」……在柳州市經典時代小區B15棟旁,一輛7座的小車停在車位裡,後面緊挨著一輛黑色的越野車。覃先生說,7座小車是他借朋友的,7月10日那天開來謝女士家參加聚會,停好車後,他沒留挪車電話,晚上又喝了酒,所以沒把車開走。沈女士說,她家住一樓,車確實是她堵的,堵車是因為她與樓上住戶謝女士發生過一些不愉快的事。
  • 當今九九重陽節,正在消失的3種民間習俗,你還記得哪一種?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在廣大農村裡面,現在並不常見的幾種重陽節習俗,或許你都沒有見過。第一種,佩戴茱萸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相信這首詩很多人都會背,這是出自唐代詩人王維的一首《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是一首非常經典的思念親人的詩作,而在這個詩作中提到了一個非常獨特的民間習俗。那就是在9月9日重陽節這一天佩戴茱萸,以此寄託思念。
  • 涇陽正在消失的農村,快看有你的老家嗎?
    涇陽正在消失的農村,快看有你的老家嗎?,大部分人都是 面朝黃土背朝天 掙錢不容易,卻搭進了酒席裡 好好的人情關係 到最後卻變成了一種負擔
  • 農村這四種快要消失的老物件,第三個很多人沒見過,你認識麼?
    農村這四種快要消失的老物件,第三個很多人沒見過,你認識麼?歲月流逝,那些以前與人們朝夕相伴的傳統用具正逐步加入歷史舞臺,但是,凝固了歲月的事物,總是厚重著讓人沉思,讓人不釋手。在農村,有一些經典的物件,正慢慢退出了人們視線。
  • 禮尚往來:中國人為什麼愛送禮
    那麼,「禮尚往來」背後的邏輯是什麼呢?為什麼送禮文化在改變呢?禮尚往來的金融邏輯母親也經常跟我講送禮與還禮的道理:第一,收了人家的禮,一定要還,否則那個親戚或者朋友關係就沒了;第二,還禮時,不能少於對方之前送給我們家的禮,至少要加個10%;第三,對親戚,逢年過節要送禮;第四,對待親戚和一般朋友,對方蓋房、紅白喜事、生孩子或者有其他大事的時候,要送禮。
  • 禮尚往來是維持彼此關係的處世原則
    禮尚往來,自古以來就是人類社會維持彼此關係的處世原則。也是做人的最基本教養,更是人與人之間最起碼的尊重。其中所說的「禮」指的是禮貌,也是禮節。沒有禮節,人與人之間就會矛盾重重;有了禮節,交流才有規矩和分寸。
  • 還記得《新三國》中的張飛麼?在觀眾們的吐槽中,他終於消失了
    在娛樂圈中討生活,沒有兩把刷子那肯定是不行的,很多藝人出道後如曇花一現,很快就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而有些藝人卻可以長盛不衰,成為娛樂圈中的常青樹,那肯定是有自己的獨到之處。如今康凱的身影已經消失了,但是曾經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他在熒幕上十分活躍,很多經典作品中都有他的身影。在《新三國》這部戲裡,康凱就出演男主之一張飛,當時康凱正在做主持人、評委等工作,聽聞《新三國》劇組正在招演員,他丟下手頭的工作就去了,並且毛遂自薦要演張飛。
  • 觀察家 | 禮尚往來,中國人為什麼愛送禮
    母親也經常跟我講送禮與還禮的道理:第一,收了人家的禮,一定要還,否則那個親戚或者朋友關係就沒了;第二,還禮時,不能少於對方之前送給我們家的禮,至少要加個10%;第三,對親戚,逢年過節要送禮;第四,對待親戚和一般朋友,對方蓋房、紅白喜事、生孩子或者有其他大事的時候,要送禮。
  • 我的世界:解讀mc十年變遷史,這些你還記得麼?老玩家感動淚目!
    我的世界:解讀mc十年變遷史,這些你還記得麼?老玩家感動淚目!2009年:元年2009年是《我的世界》出生的元年,這一年在Minecraft大陸上誕生了草方塊、圓石、還有人類、豬、苦力怕等等生物。mc的世界,每一天都是一個全新的變化。你還記得麼?
  • 農村人過年的禁忌,你還記得這些嗎?
    農村人過年的禁忌,你還記得這些嗎?我國作為一個有五千多年歷史的國家,自古以來流傳下來很多優秀的文化習俗。在一些重大節日和重要祭祀場合,人們也制定出了一套專屬於那個節日的習俗和禁忌。春節作為我國最重大的節日,有著幾千年的歷史,當然也存在著屬於春節的禁忌規定,你還記得多少呢?大年初一,不能吃藥這個習俗可能很多年輕人都不了解,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因為大年初一,在中國人的心中就是邁入新年的第一天,是非常重要的。
  • 農村人禮尚往來常說的這幾句客套話,你都聽過嗎?
    我們都知道農村是一個比較講究禮尚往來的地方,農民們大多很樸實善良,如果覺得欠了別人人情一定會想方設法去償還。小時候也經常聽爺爺奶奶說誰誰是我們家的大恩人,將來一定要報答人家之類的。在老農民的心裡,「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這個傳統也一直在農村傳遞著。
  • 正在慢慢消失的4種農村食物,第2種是60年代的,你見過嗎?
    本文轉自百家號作者極品吃貨大胃王推薦語:對這些食物都認識的那肯定都是老司機,如果還都吃過的話,那就是真的暴露年齡了,不過即使現在能吃到這些,以前年代的那種美食的質樸基本都感受不到了。正在慢慢消失的4種農村食物,第2種是60年代的,你見過嗎?
  • 農村正在消失的「黑夜浪漫」,現已近乎絕跡!
    在小時候的農村,每當夏天夜晚來臨的時候,在池塘邊、田野上到處都能看到螢火蟲的身影。我們最喜歡做的也是在晚上帶個玻璃瓶去抓螢火蟲,因為實在是很美。現在,我們長大了,可是螢火蟲卻消失了,而專家說我們國家的螢火蟲正在瀕臨滅絕。螢火蟲喜歡生活在空氣清新和水質純淨的地方,是環境品質的指標之一。而現在很多地方的因為大力發展工業,環境汙染嚴重,螢火蟲的棲息環境遭到嚴重破壞。現在都市中長大的孩子大都知道螢火蟲的存在,而真正見過螢火蟲卻幾乎沒有。都市和城鎮化的地方螢火蟲都已經滅絕了,偏遠地區的農村也是正在消失的路上。
  • 60、70年代出生的株洲農村人,這些童年回憶,你還記得嗎?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童年回憶,現在的農村小孩,因為電視,甚至電腦的普及,很少有一些有趣的童年遊戲可玩。60、70出生的農村人,童年的回憶都很豐富。下面的童年回憶,你還記得嗎?煮飯大多數都是女孩子做的事情餵豬跳水放牛砍柴挖地挖紅薯還記得這款遊戲機嗎,那時候感覺很高端,你有沒有玩過?這種晉級的童年遊戲,可以玩上一半天我們那裡這種叫「鬥雞」,你們那叫什麼呢?
  • 為什麼說:「人與人的交往,重在禮尚往來」?(原創)
    「人與人的交往,重在禮尚往來」很多人的理解就是禮物的往來。我覺得這樣理解沒有錯,至今在農村走親戚,或參加紅白喜事時,都非常講究送禮和回禮。一送一回其中的交際藝術反映了禮這個字徹底物化後的民俗和民間的交往智慧。如果送禮沒有得到回禮,那在交往中可以說是天大的事,這種訊息傳達的是看不起你,不惜和你來往,是斷交的訊號。
  • 這些農村老用具,你還能記得它們的名字嗎?
    在農村,有很多在生產和生活中的用具為農民提供方便,是農民名副其實的「好幫手」。雖然現在科技發達,那些用傳統材料做成的用具,正在被塑料和金屬製成的新式用具所代替。但是,在農村的大集上,偶爾也能看到那些賣手工製成的老用具的攤位,不禁勾起了兒時農村辛酸生活的回憶。
  • 禮尚往來,你是真心,還是假意?
    禮尚往來見於《禮記曲禮上》:「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意思就是: 對別人給予自己的好意,應該積極做出友好的反應,不然是不合乎禮節的。禮尚往來,是人與人之間拉近距離建立認同關係,相互交流的一個重要形式。從一般關係發展到兩個人是共情搭理的關係,就可以認為是自己人,在生活和工作中相互幫忖就顯得很自然。
  • 你認同人與人交往,重在禮尚往來嗎?
    在人格平等基礎上,禮尚往來不僅只表現在禮物禮貌禮儀上,禮尚往來更要表達的是相互尊重,發自內心的真情表達。禮尚往來不僅僅是物質的來往,更要表達的是精神層面的互相尊重互相交流,在此基礎上還可以升華到互相信任、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友誼關係,也讓禮尚往來表達了精神層面最高的友情互愛互助境界。
  • 會禮尚往來不會去佔人便宜的星座 懂得人情世故的水瓶座高居上榜
    但是有些人就不同了非常的會來事去維持相處和其他人的感情,那小編今天給大家分享下十二星座中的這些人,他們就很懂得禮尚往來。如果是收到對方的東西肯定會用某種方式給對方還回去的,他們很知道人際關係的維護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禮尚往來。也真的是這樣別人對你好那你也也要用相同的好去對待別人這樣才是公平的,那如果自己還是要扣扣搜搜的總有一天別人也會對你寒心的只是有時候不說罷了,但是心裡要有點數。懂得回報別人的話那麼人家自然也就會去高興也會去對你越來越好,這都是人正常交往之間的人情世故。
  • 撿瓦匠,這個即將消失的農家傳統手藝,你還記得嗎?
    還記得小時候有很多好玩的東西,現在已經看不到蹤影。在農村,雨後春筍的小樓房取締了昔日的木板房、土坯房,那一條條泥濘的小路變成了蜿蜒的水泥馬路,不得不感嘆,科技進步讓我們的生活愈加美好。在有些農村還有些許上世紀的老房子,紅磚黑瓦的格局比起現在的樓房顯得更為質樸簡潔,那才是農家最真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