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深圳地鐵商業:地鐵客如潮商鋪難沾光

2020-12-15 網易汽車
  地鐵陸續開通以來,出行乘客數量屢創新高。但是不少的地鐵商業卻不見起色。本版攝影 深圳商報記者 甘躍飛

  昨日記者看到,華強路潮流前線地鐵商鋪中間的一條道路,也被商販佔用。  

深圳新聞網

  2月23日訊 這是讓人疑惑的現象。

  一個小小的地鐵商鋪櫃檯,售價在五六年間漲了約一倍,然而租金卻在這一時間段裡,從

4500元

跌回到2500元。

  擁擠的人流蘊藏商機,讓商業搭上地鐵的快車並不是個噱頭。投資客追捧,經營者卻叫苦。深圳商報記者帶著疑問,走訪了多個地鐵站點,就地下商業街、上蓋物業、站內商鋪這三種商業類型進行了調查。

  冷熱不調的地鐵商業究意怎麼了?本報記者在調查中發現,這當中有招商無序造成的經營無序,也有規劃脫節造成的紅利喪失,更有經營業態的選擇失誤。  

地下商業街:  鋪面售價漲 租金連續跌  混亂招商導致商業街經營的無序性

  「潮流前線的店鋪您考慮賣嗎?現在有客戶願意出三十萬。」

  「不了,我暫時不打算賣。」

  掛斷中介的電話,王先生略顯無奈,這已是今年第三次接到中介的電話了。

200

5年,王先生花19萬元在地鐵華強路站潮流前線商業街,購得了一個3平方米的條形櫃,而今售價已將近翻番。「可惜的是,售價在漲,租金卻在跌。」 2月14日,王先生告訴記者,在2005年剛拿到鋪位時,每月的租金能達到近四千元,可隨後就一路下跌,現在2500元都難出租。

  售價的上漲源於投資者對地鐵商業的看好,而租金的下跌則源於租賃者經營的慘澹。在潮流前線商業街,記者看到這裡業態極多,有休閒服飾、鞋帽、皮具手袋、電子產品、精品飾品、內衣、化妝品等,甚至連狹仄的過道也被售賣各種小商品的地攤販所佔據。

  王先生那個條形櫃,售賣的是各種款式的太陽鏡,價格基本都在百元以內。店主告訴記者,潮流前線不是統一招商,因此進來的商戶比較雜。之前的混亂招商導致了整個商業街經營的無序性,即使人流量巨大,卻無法轉化為營業額。「每月都只能勉強維持,生意很難做。」店主如是說。

昨日,地鐵國貿站A出口人流特別少,商鋪門前顯得冷清清

  去年剛開業的車公廟站豐盛町地鐵商業街,也有著類似的情景。2月14日下午6點,正值下班高峰期,位於主幹道C區和B區人潮洶湧,不過大多數都是匆匆而過,即使駐足停留的,也都是匯集於商業街內的各個餐館準備就餐,各個服飾店內空蕩蕩的場景與店外通道的人潮形成了強烈的反差。除此之外,在不少店鋪的門口還掛著轉租的木牌。一位準備轉租的服飾店店主告訴記者,她的鋪面實用面積7平方米,月營業額在一萬五左右,月租金四千。「扣除租金,營業成本,如果再請個人看店,基本賺不了錢。」

  如果說C區和B區的商鋪因為交通位置和餐飲聚集的因素,還能匯集到一定人流保證不虧損的話,那麼處於邊緣地帶且沒有餐飲店進駐的A區和D區的處境則堪稱慘澹。幾經輾轉,記者找到了偏僻位置的豐盛町D區,放眼望去,百米長的地鐵商業街空無一人,兩側的商鋪幾乎都掛滿轉讓的信息。

  隨後,記者撥通豐盛町招商部的電話,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豐盛町面積較大的商鋪是由豐盛町自主招商,主要引進如面點王、大家樂、萬寧等大品牌入駐,而較小的商鋪則大多在商業街開業前就已經售出,由業主自由支配。

  「混亂招商導致的地鐵商業經營無序性,是國內各個地鐵

城市

的通病,深圳、杭州都有這樣的情況。」深圳市華聯置業集團常務副總經理張元,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無獨有偶,世聯地產在一份針對各地地鐵商業的調查報告中也指出,地鐵物業經營的無序性,是造成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

北京

及上海地鐵商業就出現大量空置,統一經營,統一管理,統一宣傳推廣的香港地鐵物業則獲得較大成功。

  深圳市華聯街商業經營管理有限公司招商經理鄒雪梅告訴記者,位於科學館站的華聯街算是深圳最早的地鐵商業街,從2005年4月底開業至今,華聯街的50多家商鋪一直都採取只租不售,自主招商的戰略。通過對商鋪的統一規劃和管理,經過前期的培育期,現在華聯街已進入商業發展的良性循環。記者注意到,華聯街與其他地鐵商業街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其商鋪的整齊劃一,餐飲店如大家樂和58℃分列商業街首尾兩端,服裝店統一排列在主幹道兩側,而佔用空間小,不會造成遮擋的精品飾品店,則被安置在用兩面透明玻璃圍起來的主幹道中央。各家商鋪互不幹擾,還形成良好的配合。

昨日,豐盛町地鐵商鋪D區和A區基本上沒有人光顧。

  地鐵上蓋商業:  同質化嚴重 接駁無優勢  整個地鐵商業的規劃嚴重滯後於城市的發展

  與地下商業街混亂無序的招商方式相比,和地鐵站無縫接駁的地上商場則形象規範。不過相應地,租金成本也隨之走高。

  「我們這裡的月租金在一萬以上,每平方米租金價格在400元到600元之間。」2月16日下午,在世界之窗站益田假日廣場負二層,一家銀制飾品店銷售員對記者說。這一層與地鐵直通的商場名曰「地鐵假日」,服裝配飾、美容和藥品、家居、兒童玩具、餐飲、珠寶和飾品等應有盡有。然而,偌大的商場裡,購物的顧客卻寥寥無幾。銷售員透露,以現在的業績,在扣除營業成本後,每月差不多要虧損兩萬多。「因為這邊的地鐵才剛通,現在這商場裡的商鋪幾乎都還在虧損,要把這個場子做旺,至少要有兩年的培育期吧,有不少商戶挺不住搬走了。」

  高昂的租金不只限於益田假日廣場,大劇院站上的萬象城,國貿站上金光華廣場的價格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據世華地產中介人員告訴記者,現在萬象城內一家不到兩百平方米的鋪面,租金價格為80000元/月,而金光華廣場一間8平方米的小門面,租金也達到11000元/月。

  不過,並非所有與地鐵無縫接駁的商場都賺得盆滿缽滿。同樣位於地鐵國貿站,國貿天虹和金光華廣場卻是大相逕庭。2月16日晚,正值下班高峰期,地鐵A出口的金光華廣場內人潮如織,有不少顧客從地鐵出來,就直接進入商場內選購商品或就餐。但另一側C出口的國貿天虹,整個商場格外安靜,偶有乘客匆匆而過。

  對此,世聯地產研究報告指出,在深南中路商業圈範圍內,由於商業項目密集,且多定位為白領以上級人群的中高檔消費,導致商業項目同質化比較嚴重的現象。

  科學館站華聯街的地鐵商鋪顯得較有規劃,其管理與華強路潮流前線地鐵商鋪形成對比。

  「另一方面,國貿天虹的現狀也與它所處的位置有關。」綜合開發研究院(中國·深圳)企業與市場研究中心主任劉魯魚博士,2月22日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指出,由於國貿天虹所在的C出口並非位於交通主幹道,而且附近高端寫字樓也都聚集在金光華廣場附近,上下班的白領根本不需要從國貿天虹經過,生意冷清也就不難理解。

  「這些和地鐵接駁的商場不景氣,首先與整個地鐵商業的規劃有很大關係。」張元認為,和香港、東京等地區地鐵建設和城市發展同步進行不同,深圳的地鐵建設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其嚴重滯後於城市經濟的發展。

  「往往是有了一個繁華的商圈,地鐵才往那修,而不是像香港那樣地鐵修到哪,商圈發展到哪。」而這直接導致的後果就是,地鐵站點規劃中進出口的設計、人流的引導等,都和地上商業脫節。

  「除此之外,深圳很多地鐵站點,例如龍崗線上的站點,一出站臺就猶如到了一個荒島,四面空空,和公交車站還隔著老遠一段距離。」張元指出,深圳地鐵在和其他交通工具的接駁方面,應當借鑑香港的經驗,讓每一個站點都成為交通樞紐,這樣才能形成地下與地上商業的充分配合。  

站廳商鋪:  結構單一 缺乏特色  業態不能滿足乘客日常消費所需的多樣性

  如果說地下商業街走的是潮流時尚路線,地鐵上蓋物業走的是高端品牌路線,那麼地鐵站內商鋪走的則是貼近生活的需求路線。

  據深圳地鐵三號線投資有限公司招商工作人員介紹,三號線三十個站廳共計擁有69個商鋪,前期的招商工作主要就是針對站廳內商鋪招商,招商範圍包括銀行、便利店、休閒食品、麵包店等。從地鐵三號線投資公司官網上貼出的中標通知書可以看到,中標的商鋪包括味之牛廚、麵包西餅、中國銀行等等,月租金約為600多元每平方米。

  與三號線類似,其他四條線路的情況也都大同小異。以人流量最大的一號線羅湖站為例,2月15日,記者在該站廳看到,最大的店面是中國銀行深圳地鐵支行,緊挨著的還有萬店通、自然派、麵包店等等。

  「滿足乘客日常消費所需的業態,是地鐵站廳商鋪所必備的。」劉魯魚指出,地鐵站廳商業密度不能太高,不能過度繁華,否則就會造成旅客滯留,阻塞交通。在這一方面,香港地鐵也遵守同樣的準則。

  不過,與深圳地鐵站廳商鋪一成不變的便利店、麵包店業態結構相比,香港的地鐵站廳商鋪無疑顯得更有特色。各種形式的商店在不同車站內均有提供,如健康及美容、餅店、便利店、衝印店、化妝品、飾物及精品店、涼茶及健康飲品、糖果、日用品、乾洗服務、補鞋店、書店、診所、旅行社以及銀行及理財服務等。

  除此之外,據媒體報導,「港鐵車站一向是熱門的展覽場地,現時市區線及機場快線車站,共有51個展覽場地,加上在東鐵線車站的14個展覽場地,為各參展商提供大小不同的場地,作為展出商品及推廣服務。」  

專家建議:  通盤考慮發展主題商業街  選擇核心商戶率先入場,引進有實力連鎖企業「以商引商」

  「成功的地鐵商業經營在通盤考慮的前提下,才能整合資源對地上地下商業進行詳細規劃和設計,才能和整個城市經濟的發展形成良好互動。」劉魯魚說。

  在地鐵商業招商策略方面,劉魯魚給出了幾點建議:

  首先選擇、吸引核心商戶率先入場,核心商戶最好佔到全部商戶的30%~40%左右,為此應對核心商戶提供租金優惠。核心商戶是指對特定消費者具有強大吸引力的商戶,通常指品牌商家和名牌商品代理等,核心商戶進來之後,要靠其帶動的商戶就會跟著進來。

  其次對建於商業環境不太成熟的區域,或供大於求的商業物業,經營者通常給予租戶一定時期的租金減免,如免裝修期租金、減前半年租金等,以吸引租戶儘早入場經營。

  此外,針對不同品牌的商家,還應當靈活調整租約的時間和價格,並嚴格限制轉租行為。

  具體而言,在對地下商業物業出租的營銷策略上,主要是通過提高地鐵商業物業的檔次,改善地下環境條件和管理服務,構築地鐵「大品牌」,對打算進駐地鐵商業的商家形成品牌驅動力,另一方面,通過招商引進有豐富經驗的經營公司、有實力的連鎖企業,發揮他們的帶動作用,「以商引商」,吸引眾多商家進駐地鐵。

  此外,由於地下商業街(商城)物業通常位於與地鐵站相鄰的位置,與站廳有通道相連,面積通常有大中型商場的規模,因而宜考慮設置為主題商業街或商城,以吸引並滯留人群。

  以香港為例,香港地鐵公司在對自有購物中心的經營上,強調主題經營模式,為購物中心注入更多有個性的娛樂、休閒元素,從而大大強化消費吸引力。典型的案例就是杏花新城,採取為進入商場的消費者免費乘坐地鐵,或為地鐵卡充值,把商場的經營與地鐵的客流捆綁起來,把地鐵優勢轉化為商業優勢。

  地鐵人如潮湧,但地鐵商業卻難言樂觀。地下商業街鋪面租金一直在跌,上蓋商業經營遠不如預期,就連站內的商鋪,對過往客流的吸引力也不大。專家支招認為,地鐵商業應通盤規劃,發展主題商業街或許是個不錯的方向。其實,老師就是身邊,香港地鐵的成功經驗值得借鑑。(深圳商報記者 張煒明)

(責任編輯:陳濟才)

本文來源:深圳新聞網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深圳地鐵商鋪叫好難叫座
    陳相明    隨著明年深圳各條地鐵全面開通,地鐵商鋪會否再次成為市場焦點?深圳商報記者調查發現,雖然前幾年呼聲很高,但由於開發規劃、統一經營等方面的水平參差不齊,深圳地鐵商鋪的價值分化非常大,個別常年空置的商鋪甚至令投資者難以「解套」。    投資千萬5年難「解套」    投資客劉宏(化名)2006年一口氣在中信地鐵商場購買了8個鋪位,總共投資上千萬元。
  • 蘇州地鐵人流量越來越大已近百萬 而地下商業卻頻頻唱起「空城計」
    作為全國最早開通地鐵的地級城市,地鐵早已融入蘇州人的日常生活。隨著地鐵線路的陸續開通,地鐵人流量也越來越大,目前蘇州地鐵全網日均客流量已經達到約90萬人次。客流如潮,按說該賺得盆滿缽滿,然而尷尬的是,蘇州地下商業卻一直不溫不火,一些地方甚至變成了「空城」。
  • 探訪全國最長地鐵商業街:華強北地鐵商業街品牌大曝光
    華強北輝煌時被稱為「中國電子第一街」,但是近年來,隨著深圳其他片區商業不斷發展,再加上華強北片區各種電子產品商鋪擁擠、假貨水貨充斥的現狀,華強北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越來越低,甚至有種髒亂差的形象。幾年前,在深圳市政府的主導下,深圳地鐵集團利用7號線修建的契機,與時尚集團一起在7號線華強北路段正線上方、華強北路下方打造了這條地下商業街。
  • 深圳車公廟片區的搶手商鋪 地鐵口街鋪售11萬/㎡
    深圳車公廟片區的搶手商鋪 地鐵口街鋪售11萬/㎡ 來源:搜房深圳商鋪網   發布時間:2014-05-23
  • 深圳地鐵大力開發地下商業空間 2030年將超47萬平方米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19年12月25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塗勝 通訊員 顧瑾)12月25日,記者從深圳地鐵集團了解到,隨著地鐵線網規模的擴大,深圳地鐵地下商業空間將覆蓋城市各級核心商圈。
  • 深圳地鐵已開發14條地下商業街,未來將覆蓋各級核心商圈
    目前已開發並投入商業經營的地下空間總面積約12.7萬平方米,隨著線網的延伸,深圳地鐵將大力開發地下商業空間,預期到2030年,深圳地鐵地下商業空間將增長至47.7萬平方米。已開發地下商業街14處 未來將覆蓋各級核心商圈近年來,深圳地鐵針對交通樞紐、重點車站、換乘車站、商務建築群等人流聚集地段的地下空間進行開發,形成了「高覆蓋站點便民商鋪+以核心商圈為主的線式商業+推動片區產業升級改造的核心立體商業」的地下空間開發形態。
  • 武漢地鐵商業:周邊環境影響大 漢口各地鐵站商業形態各異
    據了解,該公示已上交國家發改委進行審批,如審批通過,武漢將在未來8年內再新增14條地鐵線路,遠景市域軌道交通線網總長達到1100km。繼上期探訪江漢路站商業後,本次新浪樂居記者再探漢口地鐵商業發展現狀,分別前往中山公園、漢口火車站和長港路站三個站點,進一步了解其業態分布,格局規劃。中山公園站:協和醫院為「商業街」引流 多家商鋪經營平穩
  • 深圳後海商鋪叫價48萬一平
    美聯物業深圳營業部商鋪部市場總監李曉峰說。        實際上,後海片區並非深圳成熟商圈,近年通過填海造陸,由於修建了大批高端住宅樓而發展起來。與深圳東門等成熟商圈相比,60多萬的商鋪價格也曾出現過,但48萬的單價創造了南山區商鋪成交價格的最高紀錄。        然而,與高售價相比,後海片區的商鋪出租價格卻僅有1000多元一平米,租售比仍然較低。
  • 下沙高教園區地鐵口商鋪出售 售價730萬
    商報訊 (記者 祝雲燕) 眾所周知,學校周邊的商鋪因為周邊長期穩定的客群,一直是市場上的「香餑餑」。而一個學校周邊的商鋪加地鐵口的「黃金組合」,更是炙手可熱的投資選擇。 近日,杭州的鐘女士就向她他in薦微信公眾號(tatainjian)推薦了兩間位於地鐵一號線下沙方向的商鋪,希望能找到合適的買家。
  • 探訪地鐵6號線鳳凰城站:鳳凰飛至 光明騰飛
    李婧 溫海峻)外表是一隻展翅騰飛的鳳凰,周邊住宅、文化藝術中心、商業綜合體林立,公園圍繞兩側,這就是地鐵6號線鳳凰城站。鳳凰城站位於光明區光明大道與觀光路交叉路口南側,南接長圳站,北接光明大街站,沿光明大道路中綠化帶敷設,預留與13號線換乘條件。
  • KFC月租19萬入駐武漢洪山廣場站 地鐵商鋪需定位準確
    隨著 「地鐵+物業」理念的確立,站點物業面積逐步增加。2010年7月,輕軌二期通車後,全線站點商業面積已達10萬平方米,先後引進幾十家國內外知名企業, 經濟收入穩步攀升。  周少東說,2號線一期工程設21座車站、一個車輛段、一個停車場、兩座主變電站。其中,有11座車站有地鐵獨立的物業,車輛段和停車場設有上蓋物業,傅家坡主變電站設有地鐵物業,總開發規模達到100萬平方米。
  • 深圳商鋪調研報告:有業主一年收租302萬,有商鋪開價100萬/平都不賣
    深圳是商鋪市場又如何呢?寫字樓群:諾德金融中心商鋪,最最最核心是福田CBD寫字樓群的人流支撐,而海岸城商圈商鋪,除了海岸城貢獻的人流,周邊中洲大廈、天利中央廣場等寫字樓群的穩定客流,共同支撐了商鋪價值; 地鐵口:車公廟地鐵口,多條地鐵線匯聚,人流量最大處,商鋪放賣價突破了100萬一平米,租金也以地鐵人流疏散遞減;
  • 深圳地鐵14號線最難站坳背站完成開挖
    央廣網消息 12月15日,由深圳地鐵集團建設管理,中國中鐵聯合體總承包,中鐵五局承建的深圳地鐵14號線最難站坳背站開挖全部結束,順利完成工序轉換全面進入主體結構施工。14號線是深圳市域快線網絡中東部首條線路,起始於崗廈北,終於沙田站,全長約50.34km,連接起福田區、羅湖區、龍崗區、坪山區,並預留延伸至惠州的條件。坳背站是全線第8個站,是全線最難施工的一個站點。
  • 探訪地鐵6號線長圳站:兩條地鐵交匯 片區將迎來全新發展機遇
    2020-08-15 23:39來源:深圳新聞網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伴隨著地鐵的即將開通,該片區也將迎來全新的發展機遇。今天,「探訪地鐵6號線」系列專題最後一期,就帶你走進長圳站。責任編輯:謝燕麗特別聲明:本文來自@深圳自媒體平臺,僅代表@深圳自媒體觀點。本平臺僅提供信息發布。如涉版權,請聯繫我們。
  • 廣州即將告別格子商鋪 全國50000億存量商業資產即將盤活
    日本是潮流的時尚界,因新潮的格仔店受到時尚的年輕人和白領階層的追捧,引起各界矚目關注,其理念於2005年冬季引進入中國,最初是香港,然後是上海、廣州、浙江、深圳、西安十幾個沿海主要港口城市,格子商鋪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各大城市,其特點就是在一間店鋪裡面設置格仔,每個格仔收取一定的租金,商家通過承租格仔,來寄賣商品,是過去最潮、最熱的創業和購物方式,也是當時最熱、最流行的網絡實體店模式!
  • 第781期深圳地鐵集團
    現階段,深圳地鐵正在開展服務提升工作,已將雨傘借還納入到智慧客服項目中,研究通過例如手機掃碼等乘客方便的方式進行登記,無需再提供押金,進一步打造智慧地鐵。這裡也提醒乘客朋友,近期深圳雨天較多,為了您的安全,請儘量隨身攜帶雨具,如特殊情況需要幫助,可第一時間跟車站工作人員聯繫。此外,車站雨傘為應急物資,數量有限。深圳地鐵也提醒市民乘客,借傘後也請及時歸還,方便有需要的人能夠使用。
  • 南京地鐵1號線商業項目盤點 地鐵給商業帶來了什麼?
    2005年5月15日南京地鐵一號線正式開通,作為南京最早開通的一條地鐵線路,地鐵一號線極大地緩解了南京日趨擁擠的城市交通、改善了城市客運格局、拉伸了城市框架。地鐵一號線在鞏固新街口商圈功能地位的同時,也提升了夫子廟、湖南路等地區、旅遊景點的交通功能,夫子廟、湖南路商圈日趨繁榮。
  • 探訪巴黎地鐵:票價很靈活優惠多 窮人免費坐
    本報特派記者趕赴巴黎期間,發現這座浪漫之都,更擁有無與倫比的地鐵網絡。巴黎地鐵總長度200多公裡,有14條主線、2條支線,303個車站和62個交會站,每天的客流量超過600萬人次。河南人常甲在巴黎生活10年。在他看來,巴黎人需要地鐵,猶如需要空氣、食物和水,很難想像如果離開地鐵,巴黎人會遭遇怎樣糟糕的生活。
  • 深圳機場站零點還有地鐵夜班車
    原標題:機場站零點還有地鐵夜班車   深夜到達深圳機場的旅客出行難將緩解。記者從深圳地鐵集團運營總部了解到,25日開始,地鐵11號線實施新的運行圖,平峰時段發車間隔壓縮為7分50秒,尖峰時段壓縮為5分鐘。
  • 探訪地鐵6號線公明廣場站:市井煙火味正濃,老商圈「傳統」與「現代...
    2020-08-09 20:03來源:深圳新聞網深圳新聞網2020年8月9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劉洳鑫 關嘉暉)說起光明商圈,不少光明人腦海中第一時間浮現的就是「公明商圈」。公明商圈由「元老級」商超——公明綜合市場、公明天虹、百佳華超市,以及光明區第一家大型商業綜合體光明大仟裡等商業項目組成。在這裡,老城區的市井煙火與新城區的繁華新盛和諧相融。「探訪地鐵6號線」系列報導第四期,記者來到公明廣場站,感受新舊交融的「公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