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隊裡的「拼命女郎」——記仙女湖區歐裡鎮皇華村委駐村扶貧...

2020-12-17 瀟湘晨報

彭黎明,市文聯辦公室主任,一位年近五十的女人,看似溫婉的臉龐,透著一股不同尋常的堅韌。在扶貧道路上,她克服來自家庭和工作的雙重挑戰,將希望與溫暖播撒在仙女湖區歐裡鎮皇華村的土地上,播種進每一位皇華村貧困戶的心田裡。

「白加黑」「五加二」,是她3年扶貧歲月中常有的事。因為工作勤懇有拼勁,同事們敬佩地稱讚她為「拼命女郎」。近日,記者通過對她的採訪,循著她的足跡,來到她工作過的皇華,聽她敘述那段扶貧歲月的動人故事。

扶貧路上不言苦

2017年5月,彭黎明被市文聯委派至皇華村,開啟了為期3年的扶貧歲月。來到皇華的第一天,她就告訴自己「我要認認真真幹3年!」

為了儘快熟悉環境,進入角色,掌握扶貧工作的主動權,下鄉伊始,彭黎明就一頭扎入皇華村的群眾當中,調查研究,訪貧問苦,了解情況,找出問題。

彭黎明做事一貫細心。駐村工作期間,她每天按時到村委,走訪貧困戶,宣傳扶貧政策,僅去年一年隨訪記錄就寫了厚厚的3本。由於經常上門入戶,貧困戶的基本情況她都了如指掌,貧困戶的困難需求她都記在心間,誰家有困難她都會第一時間上門為大家排憂解難,噓寒問暖。幫助群眾辦慢性病卡、殘疾證,銷售農副產品,代購生活物品,她樂此不疲。彭黎明很快和群眾打成一片,貧困戶看到她都親切地稱呼她「彭隊長」。

扶貧工作檢查多、暗訪多、壓力大,彭黎明因此經常無法入眠,甚至半夜醒來就不敢再睡,因為怕睡過頭而影響第二天的工作。皇華村路途遙遠,出門就是一天,晴天一身灰,雨天兩腳泥。由於不會開車,彭黎明必須每晚約車,為了搭車經常要等上一個多小時;若是約不上車,便從歐裡鎮打摩的去村委。彭黎明已年近50歲,身體也弱,但夏日再烈也要在外奔波,冬風再大也要準時到達皇華村,遇上皇華村修橋修路,便徒步前往,堅持每天進村入戶。

作為歐裡鎮唯一的女性扶貧工作隊員,彭黎明承擔的任務不比任何一位男同志輕鬆。督導期間早上7點到村委,晚上10點返城;平時開會、培訓將周末時間全部排滿。一路奔波勞頓,加上還要兼顧單位的緊急工作,身為女性,面對勞累和辛苦,她總是用樂觀的態度去面對。

網上吆喝「賣紅薯」

選準與抓好產業項目,是發展鄉村經濟根本之策。皇華村主要靠農業、光伏、務工等獲得收入,農民年人均純收入12000多元。2019年,彭黎明在協助村委會完善光伏等有關產業之外,又成立了仙女湖區藝翎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主要種植紅心蜜薯和紅芽芋頭。

當年秋季,皇華村委種植的扶貧產品紅心蜜薯大豐收,但沒有好的銷路。彭黎明勤思考、早謀劃,向市文聯領導班子匯報情況,發動文聯所屬10個文藝家協會在微信工作群接龍認購紅心蜜薯。一向害羞的她還鼓起勇氣做了一回微商,在微信朋友圈動員親朋好友奉獻愛心。同學聚會、去分宜走訪、和朋友聚會,她也不忘推銷紅薯。為了多銷售紅心蜜薯,那段時間她沒睡過幾個好覺,城北朋友買一袋兩袋的,都是她騎電動車一袋袋送貨上門。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共銷售紅心蜜薯8000餘斤,收款24000多元,化解了蜜薯銷售難問題,保障了村委的產業收益,為貧困戶增加了一筆可觀收入,在歐裡鎮起到模範帶頭作用,2019年皇華村委產業得分100分。

2020年10月,合作社種植的15畝紅心蜜薯經過精心護理,再次喜獲豐收。借鑑去年的成功經驗,自豐收之日起,在彭黎明的推動下,助銷紅心蜜薯的消息不僅在市文聯幹部的微信群、朋友圈裡刷屏,還吸引了新餘日報社銳青年志願服務隊的志願者們前來助力「賣薯」。「10月26日起,我和幾位幫扶的同事忙裡忙外,不停地賣力吆喝宣傳,通過親朋好友、單位食堂、微信群接龍、下屬各協會、本地電商平臺、媒體公眾號等渠道,分批次購買,目前助銷了8000餘斤。」彭黎明說。

扶貧三載結碩果

扶貧春秋三載,宛若白駒過隙。每每翻起自己的扶貧筆記,總能讓彭黎明感到無比的充實與幸福。

三年來,她走訪農戶超1000戶次,收集並解決村民的各種困難和訴求300餘起,幫貧困戶民事代辦100多件;2018年、2019年每年駐村均超過250天,平均每季度駐村超過60天。

三年來,她協助貧困戶家庭人員辦理慢性病證15人、殘疾證11人、外出務工人員辦理一次性交通補助7人。幫助6名貧困戶申請了扶貧專崗,去年組織各協會售賣農產品8000餘斤,幫助貧困戶增收24000餘元。

2019年6月,她向全市文藝志願者發出募捐倡議,為皇華村委頤養之家募集善款1萬元,頤養之家幫扶資金2萬元、村委幫扶資金4萬元都按時到位,指導做好了「黨建+頤養之家」各項工作。

她還積極組織開展扶貧慈善一日捐。騰訊99公益眾籌活動,發動鄉賢、村委幹部等愛心人士籌集善款26000元。組織邀請志願者協會、文藝家為老人開展文藝演出、保潔、體檢和包愛心水餃活動,每月都為老人集體過生日,開展愛心陪餐,堅持重要節日走訪,爭取社會捐贈糧油等物資3萬多元。

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疫情,春節假期她便及時返崗到位,到村協助落實「黨建+疫情防控」要求,組建村疫情防控突擊隊,設置防控點,上門摸排外地返鄉人員,宣傳發動勸導群眾,尤其加強對外來返村村民的密切跟蹤和重點監控,在村裡建立起群防群控嚴密防線,採用喇叭、電話、微信群等方式深入10個村組宣傳疫情防控知識,既做宣傳員,又當服務員,為村裡做的好事不勝枚舉。

3年的辛勤付出,駐村扶貧工作任務圓滿完成,2017年度彭黎明榮獲「全市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先進個人」,2019年度駐村幹部考核為「優秀」。「榮譽已成過去,歷練也是財富。」帶著3年的扶貧記憶,彭黎明繼續默默耕耘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只為堅守那顆不變的「初心」。

【來源:新餘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駐村風採]用心駐村,以愛扶貧—松柏第一書記韋正鑽
    自2018年3月起,一條路,一個行政村,五個自然屯,在這一方天地裡,我已經駐守了兩年零九個月,肩負著第一書記「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使命、組織的重託還有家人的囑咐,駐村的996天裡,我懷揣著感恩和夢想,攻堅克難戰扶貧、興鄉村,始終保持昂揚的鬥志和堅定的決心
  • 扶貧路上風雨情——記孝南區衛計綜合監督執法局駐村扶貧隊員李朝
    7月26日,貧困戶彭志雲對入戶走訪的扶貧隊員、孝南區衛生和計劃生育綜合監督執法局李朝說出了自己的心裡話。彭志雲是肖港鎮永建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上有年邁且身患多種疾病的老母親,下有尚在讀初中的兒子。屋漏偏逢連夜雨,2013年,妻子因家庭貧困和彭志雲離了婚,性格內向的彭志雲從此一蹶不振,日子過得渾渾噩噩。
  • 六年光陰話扶貧——記扶貧駐村第一書記張俊
    我翻看了他寫的500多篇日記,文字如他外貌般憨厚而樸實,沒有絲毫的雕琢與裝飾,即使如此,字裡行間還是透露出了他對這片土地及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們的真摯感情,他想為這裡的村民辦幾件實事兒這個善良而樸實的初衷讀得讓人激動。2014年3月,張俊來到固陽縣下溼壕鎮電報局村開展駐村扶貧工作,任駐村第一書記兼駐村工作隊隊長。
  • 「我的幫扶故事」扶貧戰場再「衝鋒」——記省委辦公廳駐村幫扶...
    省委辦公廳駐村扶貧幹部吳振問脫貧戶尹八八。「不多不多,採了50斤,賺了100塊。」尹八八高興地說,搞完這次採收,估計可以增收六七百元。尹八八丈夫前年因患淋巴瘤去世, 3個女兒還在讀書,沉重的負擔全壓在她柔弱的肩上。扶貧工作隊引導她加入合作社,參與鉤藤基地培管增加家庭收入。尹八八的愁眉漸漸舒展開來。尹八八的舒展,也讓吳振安心了不少。
  • 小山村裡大恩情——記省信訪局駐龍山縣農車鎮正河村扶貧隊
    感謝扶貧隊,他們來了,我們就更好了!」6月16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龍山縣農車鎮正河村村民向清友提起村裡的扶貧隊,讚不絕口。 省信訪局駐正河村扶貧隊隊長樂春茂查看油茶種植情況 正河村是深度貧困村,無支柱產業,村民多外出務工。2018年3月12日,湖南省信訪局幫扶工作隊進駐正河村扶貧。
  • 留下一支不走的扶貧隊——共青團中央山西石樓扶貧工作紀實
    山西呂梁市石樓縣高家岔村,是呂梁山深處一個典型的貧困村。作為共青團中央駐石樓扶貧工作隊的隊長,陳曉峰和他的隊友已記不清來過這裡多少次。  一年多以前,共青團中央駐石樓扶貧工作隊配合地方政府,改變高家岔村原本低端、散亂的養蜂模式,建立起養蜂合作社。合作社由能人帶頭,年輕技術人員承包養殖。村委每年回收3000公斤蜂蜜,保證農民獲得相應收益。
  • 昔日農家子 今朝扶貧人——記婁底聯通駐村扶貧幹部陳志勇
    他就是婁底聯通新化基層單元駐新化縣遊家鎮歇涼山村扶貧幹部陳志勇。守初心:吃過苦 不忘本作為農村走出來的孩子,陳志勇對貧困有刻骨銘心的感受,知道貧窮這隻「攔路虎」是多麼的可怕。他全力投身到脫貧攻堅工作中,駐村一年多以來,堅守黨和政府脫貧攻堅之初心,牢記踐行央企責任之使命。
  • 耳洞村的幸福變化——湖南省總工會湘西龍山縣駐村扶貧紀實
    2018年3月,湖南省總工會響應省委號召,組建以郭超華為隊長的扶貧工作隊進駐耳洞村,拉開了決勝耳洞村脫貧攻堅的幄幕。駐村後,隊員們立即開展走訪調研,將分散在村、鎮、縣的貧困戶、非貧困戶一一走訪到位,做到了摸底全覆蓋。針對村情實際,工作隊邀請省建築科學研究院、省州農科院等十餘名專家進行為期三個月的論證,制定了三年幫扶規劃。
  • ——記國家能源集團安徽公司駐香鋪村扶貧工作隊
    位於大別山腹地的安徽金寨縣,是著名的「紅軍搖籃」和「將軍故鄉」,也是國家級重點貧困縣和扶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 吃水不忘挖井人,老區的發展一直讓人牽掛。2017年5月,國家能源集團安徽公司在安徽省委統一部署下結對幫扶金寨縣沙河鄉香鋪村,按照「硬選人、選硬人」標準,選派丁曉凱、任永、胡太平3名黨員組成工作隊駐村扶貧。
  • ...小康」扶貧記 ——卓資縣梨花鎮壕賴村駐村隊員康玉寶扶貧...
    正因為有了這套駐村扶貧「歷史書」為扶貧工作提供了詳實準確的基礎材料和數據,壕賴村扶貧工作底數更清了、精準度更高了、成效也更加明顯了。「好經驗是要拿來分享的!」先是鎮裡的領導們發現了壕賴村扶貧「歷史書」的優點,於是很快就在全鎮推廣開來;緊接著,縣裡扶貧辦也知道了這事兒,實地調研果然是便於扶貧工作,於是這套駐村扶貧工作「歷史書」很快便在全縣推廣開來。
  • 王善明赴隆回調研指導去存量土地及駐村扶貧工作
    紅網隆回9月2日訊(通訊員 陽小龍 郭常春 賀晴)9月1日,湖南省國土資源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王善明一行,在邵陽市國土資源局黨組書記、局長李桂楚和隆回縣委常委、副縣長劉科棉等陪同下,赴隆回縣調研指導去存量土地和駐村扶貧工作。
  • 樅陽縣金社鎮:駐村第一書記扶貧二三事
    2019年6月,市總工會幹部徐峻嵩來到了秀山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扶貧工作隊隊長。自擔任第一書記以來,團結村「兩委」幹部,狠抓扶貧工作,深入基層,深入第一線,了解貧困戶情況,認真學習掌握扶貧業務知識,幫助貧困戶,與貧困戶談心、交朋友,如今已他成為秀山村家喻戶曉的第一書記。
  • 駐村扶貧之路 開滿幸福之花
    翻開南網廣西玉林北流供電局駐村扶貧隊員胡良的駐村工作日記,首先躍入眼帘的是這8個醒目的大字。這是他2019年9月在駐村兩個月時寫下的。這幾個字,也成為了他的駐村工作準則。2019年7月,胡良接受組織派遣,來到北流市白馬鎮黃龍村擔任駐村扶貧隊員,正式開啟了他的駐村幫扶之路。
  • 扶貧一條心,風月亦同天: 市中院向裡望駐村隊捐贈生活家電
    扶貧一條心,風月亦同天: 市中院向裡望駐村隊捐贈生活家電 2020-07-17 18: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扶貧路上的「老黃牛」——記湖北省襄陽市穀城縣蘇區村駐村扶貧...
    忙碌一番後,龍順乾熱情地留他在家中吃飯,他笑著婉拒,邊往外走,邊掏出筆記本記下閒聊時摸排出的「線索」。「老劉總是面帶笑容,和鄉親們打成一片,在相互『走動』中,默默地把問題和困難解決。」湖北省襄陽市穀城縣南河鎮蘇區村黨支部書記鄭思群說。
  • 五年扶貧路 回報家鄉情——記興賓區三五鎮扶貧工作站站長、原太平...
    五年扶貧路 回報家鄉情——記興賓區三五鎮扶貧工作站站長、原太平村駐村工作 隊員江亮 2020-12-10 17: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祁陽縣教育局駐村扶貧工作側記
    在日前召開的全縣教育扶貧攻堅大會上,祁陽縣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李鐵牛的講話斬釘截鐵,再次堅定了扶貧攻堅的信心與決心。近年來,該局把脫貧攻堅工作作為重大政治任務,成立精準扶貧工作領導小組,由「一把手」牽頭負總責,下設教育扶貧辦,負責具體事務;並從局機關派出駐村幹部,吃住在村,開展日常幫扶指導。
  • 脫貧攻堅·國企力量丨華菱集團:黨建引領駐村扶貧 建起脫貧「聚寶...
    黨建引領脫貧攻堅打造一支「帶不走」的扶貧隊華菱集團的安全飲水工程,解決了茶園坪村多年的飲水難題。在華菱集團的駐村幫扶下,茶園坪村「危房」變「新房」。2018年,根據湖南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湖南華菱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華菱集團)開啟新一輪駐村扶貧,對口幫扶的正是茶園坪村。扶真貧、真扶貧。
  • 浮屠鎮下汪村:紀檢「鐵軍」顯柔情 駐村扶貧展身手
    為提高下汪村黨組織的凝聚力,市紀委工作隊駐下汪村以後,結合機關裡的黨建經驗,對照機關和村黨支部組織生活的差距,迅速行動起來。首先從規範組織生活入手,一方面嚴格督促村委每月按時召集村黨員開展主題黨日,嚴格按照流程標準重溫入黨誓詞,繳納黨費,學習黨章,喚醒大家的黨員意識;另一方面邀請紀委機關各支部到村裡開展主題黨日共建活動,結合扶貧工作和紀檢工作講黨課,凝聚村民共識。
  • ...扶貧必扶智 阻斷貧困代際——記洮南市人民法院駐新立村扶貧...
    新立村的村民在群裡三句兩句的聊了起來,他們聊得正是一件事,那就是洮南市人民法院的駐村工作隊利用業餘時間為放假學生補課的事情。這個故事要從「精準扶貧」工作開始說起。洮南市那金鎮新立村坐落在洮南市的西北邊陲,距離洮南市內90餘公裡。這裡有昂岱山,這裡有那金河,這裡還有一支年輕的隊伍——洮南市人民法院派駐的駐村扶貧工作。賀群,新立村第一書記,29歲,洮南市人民法院審判員。張效遷,新立村駐村工作隊員,23歲,洮南市人民法院法官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