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黎明,市文聯辦公室主任,一位年近五十的女人,看似溫婉的臉龐,透著一股不同尋常的堅韌。在扶貧道路上,她克服來自家庭和工作的雙重挑戰,將希望與溫暖播撒在仙女湖區歐裡鎮皇華村的土地上,播種進每一位皇華村貧困戶的心田裡。
「白加黑」「五加二」,是她3年扶貧歲月中常有的事。因為工作勤懇有拼勁,同事們敬佩地稱讚她為「拼命女郎」。近日,記者通過對她的採訪,循著她的足跡,來到她工作過的皇華,聽她敘述那段扶貧歲月的動人故事。
扶貧路上不言苦
2017年5月,彭黎明被市文聯委派至皇華村,開啟了為期3年的扶貧歲月。來到皇華的第一天,她就告訴自己「我要認認真真幹3年!」
為了儘快熟悉環境,進入角色,掌握扶貧工作的主動權,下鄉伊始,彭黎明就一頭扎入皇華村的群眾當中,調查研究,訪貧問苦,了解情況,找出問題。
彭黎明做事一貫細心。駐村工作期間,她每天按時到村委,走訪貧困戶,宣傳扶貧政策,僅去年一年隨訪記錄就寫了厚厚的3本。由於經常上門入戶,貧困戶的基本情況她都了如指掌,貧困戶的困難需求她都記在心間,誰家有困難她都會第一時間上門為大家排憂解難,噓寒問暖。幫助群眾辦慢性病卡、殘疾證,銷售農副產品,代購生活物品,她樂此不疲。彭黎明很快和群眾打成一片,貧困戶看到她都親切地稱呼她「彭隊長」。
扶貧工作檢查多、暗訪多、壓力大,彭黎明因此經常無法入眠,甚至半夜醒來就不敢再睡,因為怕睡過頭而影響第二天的工作。皇華村路途遙遠,出門就是一天,晴天一身灰,雨天兩腳泥。由於不會開車,彭黎明必須每晚約車,為了搭車經常要等上一個多小時;若是約不上車,便從歐裡鎮打摩的去村委。彭黎明已年近50歲,身體也弱,但夏日再烈也要在外奔波,冬風再大也要準時到達皇華村,遇上皇華村修橋修路,便徒步前往,堅持每天進村入戶。
作為歐裡鎮唯一的女性扶貧工作隊員,彭黎明承擔的任務不比任何一位男同志輕鬆。督導期間早上7點到村委,晚上10點返城;平時開會、培訓將周末時間全部排滿。一路奔波勞頓,加上還要兼顧單位的緊急工作,身為女性,面對勞累和辛苦,她總是用樂觀的態度去面對。
網上吆喝「賣紅薯」
選準與抓好產業項目,是發展鄉村經濟根本之策。皇華村主要靠農業、光伏、務工等獲得收入,農民年人均純收入12000多元。2019年,彭黎明在協助村委會完善光伏等有關產業之外,又成立了仙女湖區藝翎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主要種植紅心蜜薯和紅芽芋頭。
當年秋季,皇華村委種植的扶貧產品紅心蜜薯大豐收,但沒有好的銷路。彭黎明勤思考、早謀劃,向市文聯領導班子匯報情況,發動文聯所屬10個文藝家協會在微信工作群接龍認購紅心蜜薯。一向害羞的她還鼓起勇氣做了一回微商,在微信朋友圈動員親朋好友奉獻愛心。同學聚會、去分宜走訪、和朋友聚會,她也不忘推銷紅薯。為了多銷售紅心蜜薯,那段時間她沒睡過幾個好覺,城北朋友買一袋兩袋的,都是她騎電動車一袋袋送貨上門。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共銷售紅心蜜薯8000餘斤,收款24000多元,化解了蜜薯銷售難問題,保障了村委的產業收益,為貧困戶增加了一筆可觀收入,在歐裡鎮起到模範帶頭作用,2019年皇華村委產業得分100分。
2020年10月,合作社種植的15畝紅心蜜薯經過精心護理,再次喜獲豐收。借鑑去年的成功經驗,自豐收之日起,在彭黎明的推動下,助銷紅心蜜薯的消息不僅在市文聯幹部的微信群、朋友圈裡刷屏,還吸引了新餘日報社銳青年志願服務隊的志願者們前來助力「賣薯」。「10月26日起,我和幾位幫扶的同事忙裡忙外,不停地賣力吆喝宣傳,通過親朋好友、單位食堂、微信群接龍、下屬各協會、本地電商平臺、媒體公眾號等渠道,分批次購買,目前助銷了8000餘斤。」彭黎明說。
扶貧三載結碩果
扶貧春秋三載,宛若白駒過隙。每每翻起自己的扶貧筆記,總能讓彭黎明感到無比的充實與幸福。
三年來,她走訪農戶超1000戶次,收集並解決村民的各種困難和訴求300餘起,幫貧困戶民事代辦100多件;2018年、2019年每年駐村均超過250天,平均每季度駐村超過60天。
三年來,她協助貧困戶家庭人員辦理慢性病證15人、殘疾證11人、外出務工人員辦理一次性交通補助7人。幫助6名貧困戶申請了扶貧專崗,去年組織各協會售賣農產品8000餘斤,幫助貧困戶增收24000餘元。
2019年6月,她向全市文藝志願者發出募捐倡議,為皇華村委頤養之家募集善款1萬元,頤養之家幫扶資金2萬元、村委幫扶資金4萬元都按時到位,指導做好了「黨建+頤養之家」各項工作。
她還積極組織開展扶貧慈善一日捐。騰訊99公益眾籌活動,發動鄉賢、村委幹部等愛心人士籌集善款26000元。組織邀請志願者協會、文藝家為老人開展文藝演出、保潔、體檢和包愛心水餃活動,每月都為老人集體過生日,開展愛心陪餐,堅持重要節日走訪,爭取社會捐贈糧油等物資3萬多元。
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疫情,春節假期她便及時返崗到位,到村協助落實「黨建+疫情防控」要求,組建村疫情防控突擊隊,設置防控點,上門摸排外地返鄉人員,宣傳發動勸導群眾,尤其加強對外來返村村民的密切跟蹤和重點監控,在村裡建立起群防群控嚴密防線,採用喇叭、電話、微信群等方式深入10個村組宣傳疫情防控知識,既做宣傳員,又當服務員,為村裡做的好事不勝枚舉。
3年的辛勤付出,駐村扶貧工作任務圓滿完成,2017年度彭黎明榮獲「全市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先進個人」,2019年度駐村幹部考核為「優秀」。「榮譽已成過去,歷練也是財富。」帶著3年的扶貧記憶,彭黎明繼續默默耕耘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只為堅守那顆不變的「初心」。
【來源:新餘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