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農家子 今朝扶貧人——記婁底聯通駐村扶貧幹部陳志勇

2020-11-30 中國信息產業網

在湖南婁底聯通,有這樣一個青年,他十年寒窗苦讀走出農村,在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號角吹起時,他又選擇回到農村,立志用自已的行動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他放棄在城市優渥的生活條件,回到生養他的那片土地,幫助家鄉的人們走出貧窮;他離開生活在城中的妻兒,回到他最熟悉的地方,投身到脫貧攻堅的戰役中。他就是婁底聯通新化基層單元駐新化縣遊家鎮歇涼山村扶貧幹部陳志勇。

守初心:吃過苦 不忘本

作為農村走出來的孩子,陳志勇對貧困有刻骨銘心的感受,知道貧窮這隻「攔路虎」是多麼的可怕。他全力投身到脫貧攻堅工作中,駐村一年多以來,堅守黨和政府脫貧攻堅之初心,牢記踐行央企責任之使命。在他的付出下,歇涼山村的扶貧工作取得新成果,各項扶貧政策穩步落實,當地貧困戶滿意度不斷提升。為了完成今年全村脫貧摘帽的目標,他還在努力,還在奮鬥的路上。

陳志勇幫助貧困戶插秧

政策落實,加強走訪慰問

落實政府的各項扶貧政策是扶貧工作的根本所在,陳志勇深知這個道理,在各項政策落實上不敢馬虎,與村委班子,縣供銷社(同為歇涼山村對口扶貧單位)按照縣政府相關扶貧要求及節點安排共同落實健康扶貧、扶貧特惠保、教育扶貧、就業扶貧、產業幫扶等相關政策,積極落實結對幫扶走訪慰問,把每個月的走訪作為重點,結合縣政府相關要求制定幫扶主題。陳志勇經常強調,走訪不是形式,要用心,要和貧困戶打成一片。正是因為這些政策的落實和幫扶對口人經常「用心」的走訪,貧困戶們總是誇「黨和政府好」,「聯通公司好」!

陳志勇走訪貧困戶

致富有道,完善一戶一策

深夜裡,陳志勇的辦公室還亮著燈。為完成「一戶一策」,他還在算著貧困戶王本輝的家庭純收入:務工收入預計30000元,經營性收入包括玉米1400元、紅薯2400元,政策補助性收入……全家6口人,就他一個主要勞動力,預計家庭人均純收入6270元,雖然超過了縣裡4000元的脫貧標準,但是好像還是不太夠,萬一生活出現什麼波動,隨時存在返貧的可能性。

雖然夜已深,陳志勇還是拿起電話聯繫對口幫扶人員,協商如何提高王本輝家的收入。最後,陳志勇與王本輝經常打工的嶽陽平江一個工廠取得聯繫,在跟廠裡負責人溝通後,對方表示一定會確保王本輝的工作有保障,同時也明確表示會給予王本輝關愛,保證他一年有30000元以上的收入。

村裡159個貧困戶,陳志勇就是這樣一個一個過,重點是落實就業,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確保收入在標準以上的同時,引導貧困戶向小康水平發展。陳志勇經常跟貧困戶說的一句話就是:「加油幹,奔小康!」

深夜,陳志勇仍在電腦前整理貧困戶資料

消費扶貧,助力脫貧攻堅

6月中旬,為切實穩定貧困戶增收渠道,陳志勇與其所在的村委共同策劃了歇涼山村第一屆楊梅節。通過廣泛宣傳,活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當天完成6000多斤楊梅的售賣,同時,通過網絡直播帶貨,也有聞訊而來的客戶前來採摘購買,為全村增收幾萬元。活動得到當地鄉鎮政府及全村群眾、貧困戶的一致好評。

「走訪的時候留意下誰家殺豬,有土雞、土鴨、土雞蛋賣的啊,大家都可以買些綠色土產品回去。」每次走訪,陳志勇都這樣跟結對幫扶人強調。他總是不遺餘力地挖掘貧困戶家裡的好「貨」,在增加貧困戶收入的同時,也讓消費者買到綠色環保的農產品,真是一舉兩得的好事情。

在這個崗位上,陳志勇一直像個「陀螺」般地轉著。離家,他雖有萬般不舍,但仍毅然前行。在村裡,他一個人住在村部,在一次幫扶隊走訪時,結對幫扶人員發現他感冒了,讓他注意身體,他說:「這點感冒算什麼,我還年輕!」這就是陳志勇,一個激情滿滿,為家鄉奉獻,為扶貧事業殫精竭慮的合格駐村扶貧幹部!

陳志勇邊吃飯邊與村委溝通消費扶貧事項

相關焦點

  • 「脫貧重生」楊金枝:昔日貧困戶 今朝扶貧人
    新華社鄭州8月28日電 題:「脫貧重生」楊金枝:昔日貧困戶 今朝扶貧人新華社記者李鵬楊金枝現在是河南省唐河縣蒼臺鎮後陳排灣村的扶貧專幹。2016年,自從被精準識別為貧困戶後,4年內,楊金枝完成從貧困戶到脫貧戶、再到扶貧人的人生「三級跳」,走上了河南省脫貧攻堅奮進獎的領獎臺,以親身經歷影響著身邊人。拖著一條自幼殘疾的右腿,屢屢被求職單位拒之門外的楊金枝,2012年從城市回到農村,把自己嫁到了鄰村。這一年,她22歲,距離大學畢業還有半年。
  • ...小康」扶貧記 ——卓資縣梨花鎮壕賴村駐村隊員康玉寶扶貧...
    自打駐村工作第一天起,我就跟上老隊員們一頭扎進貧困戶家中,講解扶貧政策、幫助發展生產、解決實際困難,用心用情用力踐行著一名黨員幹部、扶貧隊員的使命和擔當。我所駐的壕賴村是卓資縣梨花鎮的中壕賴和東壕賴兩個相鄰行政村,共有17個自然村,常住人口418戶772人,建檔立卡貧困戶128戶250人。這兩個行政村共建一個壕賴聯合黨支部,由卓資縣水利局派出的一支駐村隊共同幫扶。
  • 雲南:絕不允許駐村扶貧幹部「濫竽充數」
    新華社昆明8月9日新媒體專電(記者李自良 楊靜)「絕不允許駐村扶貧隊員『濫竽充數』,絕不允許『掛名式』幫扶,不稱職者一律召回且不得評優、不得提拔!絕不允許重點培養的『後備』幹部在急難險重的脫貧攻堅任務中『後退』。」在8日召開的雲南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第二次全體會議上,雲南省委提出要求。
  • 山西聯通扶貧人物誌——王志英:特殊扶貧戰線上的「非常」幹部
    2018年底,山西聯通扶貧考核評價為「良好」,2019年底,山西聯通扶貧考核評價為「優秀」。她為人謙遜,深受身邊人的尊敬與愛戴,每受讚譽,便會淡淡笑道,「這些成績與我無關,我從來只是做了一些最簡單、最基礎的工作。」你也許不曾見過她準備的考核資料,那是一本精心裝訂的書,做了詳細的目錄,還特地用彩色的便籤紙將每一部分內容做了區隔和說明,最後被當做範本留在了考核單位。
  • 最美扶貧幹部(十)真情扶貧暖人心 ——記安陸市文旅局駐棠棣鎮金泉...
    > 前言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也是安陸市脫貧攻堅成果鞏固年,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一手抓防控一手抓脫貧的重大戰略部署,打贏打好精準脫貧收官戰,在市脫貧攻堅指揮部、市委宣傳部統籌安排下,市融媒體中心推出腳印農家·尋找「安陸最美扶貧幹部
  • 中國石油四川銷售駐村扶貧幹部奮戰抗疫扶貧一線紀實
    中新網3月20日電 3月17日,四川宜賓市屏山縣清平彝族鄉龍寶村扶貧幹部楊奇按照縣、鄉政府的安排,全力協助村「兩委」啟動了「2020年就業扶貧工作計劃」,將根據村民意願和所具有的技能技術,組織他們外出務工。
  • 扶貧路上的「老黃牛」——記湖北省襄陽市穀城縣蘇區村駐村扶貧...
    忙碌一番後,龍順乾熱情地留他在家中吃飯,他笑著婉拒,邊往外走,邊掏出筆記本記下閒聊時摸排出的「線索」。「老劉總是面帶笑容,和鄉親們打成一片,在相互『走動』中,默默地把問題和困難解決。」湖北省襄陽市穀城縣南河鎮蘇區村黨支部書記鄭思群說。
  • ...扶貧必扶智 阻斷貧困代際——記洮南市人民法院駐新立村扶貧...
    新立村的村民在群裡三句兩句的聊了起來,他們聊得正是一件事,那就是洮南市人民法院的駐村工作隊利用業餘時間為放假學生補課的事情。這個故事要從「精準扶貧」工作開始說起。洮南市那金鎮新立村坐落在洮南市的西北邊陲,距離洮南市內90餘公裡。這裡有昂岱山,這裡有那金河,這裡還有一支年輕的隊伍——洮南市人民法院派駐的駐村扶貧工作。賀群,新立村第一書記,29歲,洮南市人民法院審判員。張效遷,新立村駐村工作隊員,23歲,洮南市人民法院法官助理。
  • 「我的扶貧故事」昔日鐵血軍人 今朝扶貧戰士|水城縣龍場鄉黨委副...
    43歲那年,我轉業安置到六盤水市林業局不到半年,便被選派到水城縣參加同步小康駐村工作,成為了一名扶貧幹部。以前在部隊,我入伍後不到一個月便入了黨,成為了一名黨員;後來去基層,人到中年參與同步小康駐村工作,正履行著一名黨員的義務和責任。
  • 祁陽縣教育局駐村扶貧工作側記
    今年,除1戶2人為兜底戶外,其他貧困戶均已脫貧,其中15戶成功致富。昔日貧窮落後的絲塘村,正在悄然蛻變——扶貧工作隊帶來了希望「要把工作做得更深更細更實,再核查、再梳理、再完善,通過入組進戶、送溫情關懷、送政策技術等方式,鞏固提升結對聯繫村的脫貧成果,堅決打好教育扶貧這場硬仗。」
  • 四川省科技廳在旺蒼縣召開定點扶貧及幹部駐村幫扶工作座談會
    為貫徹落實四川省科技廳黨組脫貧攻堅工作部署,研究進一步深化定點扶貧及幹部駐村幫扶工作,2017年12月25日上午,四川省科技廳在旺蒼縣召開定點扶貧及幹部駐村幫扶工作座談會,廳機關對口幫扶責任人和廳系統駐村幫扶幹部參加會議,科技廳黨組成員、機關黨委書記吳成主持會議並講話。
  • 「貨郎幹部」扶貧記
    新華社呼和浩特1月17日電 題:「貨郎幹部」扶貧記新華社記者賈立君「貨郎經濟」,宋代即盛行,延續上千年。新中國成立後,交通日益便利,貨郎逐漸消失。然而,記者發現內蒙古鄂爾多斯農村牧區如今活躍著一批「貨郎幹部」,他們帶著中央精神、國家政策,駐村幫扶,種下「鄉村振興希望」。  「第一書記」賣年貨1月9日起,「鄂爾多斯市鄉村特產年貨節」在市區舉辦,幾十公裡到兩三百公裡外的優質農副產品聚集而來。
  • 用心扶貧 用行濟困——最高人民法院第11批扶貧掛職幹部小記
    據了解,我國目前共派出25.5萬個駐村工作隊,累計選派290萬名縣級以上黨政幹部和國有企事業單位幹部到貧困村和軟弱渙散村擔任第一書記或村幹部。其中,活躍在扶貧一線上的成千上萬名法院幹警,用自己實實在在的奉獻付出,切實踐行著黨的初心使命,展現了人民法院為人民的新時代風採。
  • 駐村扶貧,誓把他鄉變吾鄉
    「不串門、不聚集,儘量不外出,出門必須戴口罩……」每當這略微沙啞的女聲傳來,廣東省陸豐市碣石鎮新酉村的村民們就知道,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深圳羅湖區教科院教研員陳麗斌又來做防疫宣傳了。新酉村是廣東省貧困戶最多的一個村,位於碣石鎮城鄉結合地帶,常住人口多、人員往來複雜。
  • 扶貧隊裡的「拼命女郎」——記仙女湖區歐裡鎮皇華村委駐村扶貧...
    駐村工作期間,她每天按時到村委,走訪貧困戶,宣傳扶貧政策,僅去年一年隨訪記錄就寫了厚厚的3本。由於經常上門入戶,貧困戶的基本情況她都了如指掌,貧困戶的困難需求她都記在心間,誰家有困難她都會第一時間上門為大家排憂解難,噓寒問暖。幫助群眾辦慢性病卡、殘疾證,銷售農副產品,代購生活物品,她樂此不疲。彭黎明很快和群眾打成一片,貧困戶看到她都親切地稱呼她「彭隊長」。
  • 尖刀班」駐村創新扶貧模式的恩施實踐
    由鄉鎮包村領導和幹部、村「兩委」幹部、駐村工作隊幹部、結對幫扶幹部組成脫貧攻堅村級「尖刀班」,覆蓋全市所有行政村,「尖刀班」幹部包組包戶,責任到人,駐村幹部做到崗位在村、工作在村、吃住在村。「尖刀班」定下一條鐵律:州直、縣直單位主要領導嚴格執行「3+2」工作模式,即一周在村工作3天、在單位工作2天;成員堅持「吃住在村、崗位在村、工作在村」,每周在村工作「五天四夜」或每月駐村時間不少於20天,每周集中碰頭、學習2次,嚴禁「掛名式」「走讀式」扶貧。
  • ...故事匯】蔣硯青 ‖ 駐村扶貧加深了我對為人民服務的理解——記…
    駐村扶貧加深了我對為人民服務的理解——記渣波村第一書記鄒靖蔣硯青2019年7月22日,在涼山州脫貧攻堅綜合幫扶工作表揚大會上,省體育局下派的雷波縣渣波村第一書記鄒靖被州委、州政府評為「優秀綜合幫扶工作隊員」。
  • [駐村風採]用心駐村,以愛扶貧—松柏第一書記韋正鑽
    [駐村風採]用心駐村,以愛扶貧—松柏第一書記韋正鑽 2020-12-15 22: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六年光陰話扶貧——記扶貧駐村第一書記張俊
    我翻看了他寫的500多篇日記,文字如他外貌般憨厚而樸實,沒有絲毫的雕琢與裝飾,即使如此,字裡行間還是透露出了他對這片土地及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們的真摯感情,他想為這裡的村民辦幾件實事兒這個善良而樸實的初衷讀得讓人激動。2014年3月,張俊來到固陽縣下溼壕鎮電報局村開展駐村扶貧工作,任駐村第一書記兼駐村工作隊隊長。
  • 駐村「新兵」是這樣在扶貧路上煉成「精兵強將」的!
    精準選派 「精兵」盡「出戰」從無基層工作經歷的新錄用公務員、選調生、大學生村官,到熟悉農業農村工作的中年幹部......保山市扶貧工作隊匯集了全市各個層級的人才,通過因村選人組隊,「對症下藥」,充分發揮派出單位和駐村幹部的優勢,幫助貧困村解決脫貧攻堅存在的突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