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婁底聯通,有這樣一個青年,他十年寒窗苦讀走出農村,在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號角吹起時,他又選擇回到農村,立志用自已的行動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他放棄在城市優渥的生活條件,回到生養他的那片土地,幫助家鄉的人們走出貧窮;他離開生活在城中的妻兒,回到他最熟悉的地方,投身到脫貧攻堅的戰役中。他就是婁底聯通新化基層單元駐新化縣遊家鎮歇涼山村扶貧幹部陳志勇。
守初心:吃過苦 不忘本
作為農村走出來的孩子,陳志勇對貧困有刻骨銘心的感受,知道貧窮這隻「攔路虎」是多麼的可怕。他全力投身到脫貧攻堅工作中,駐村一年多以來,堅守黨和政府脫貧攻堅之初心,牢記踐行央企責任之使命。在他的付出下,歇涼山村的扶貧工作取得新成果,各項扶貧政策穩步落實,當地貧困戶滿意度不斷提升。為了完成今年全村脫貧摘帽的目標,他還在努力,還在奮鬥的路上。
陳志勇幫助貧困戶插秧
政策落實,加強走訪慰問
落實政府的各項扶貧政策是扶貧工作的根本所在,陳志勇深知這個道理,在各項政策落實上不敢馬虎,與村委班子,縣供銷社(同為歇涼山村對口扶貧單位)按照縣政府相關扶貧要求及節點安排共同落實健康扶貧、扶貧特惠保、教育扶貧、就業扶貧、產業幫扶等相關政策,積極落實結對幫扶走訪慰問,把每個月的走訪作為重點,結合縣政府相關要求制定幫扶主題。陳志勇經常強調,走訪不是形式,要用心,要和貧困戶打成一片。正是因為這些政策的落實和幫扶對口人經常「用心」的走訪,貧困戶們總是誇「黨和政府好」,「聯通公司好」!
陳志勇走訪貧困戶
致富有道,完善一戶一策
深夜裡,陳志勇的辦公室還亮著燈。為完成「一戶一策」,他還在算著貧困戶王本輝的家庭純收入:務工收入預計30000元,經營性收入包括玉米1400元、紅薯2400元,政策補助性收入……全家6口人,就他一個主要勞動力,預計家庭人均純收入6270元,雖然超過了縣裡4000元的脫貧標準,但是好像還是不太夠,萬一生活出現什麼波動,隨時存在返貧的可能性。
雖然夜已深,陳志勇還是拿起電話聯繫對口幫扶人員,協商如何提高王本輝家的收入。最後,陳志勇與王本輝經常打工的嶽陽平江一個工廠取得聯繫,在跟廠裡負責人溝通後,對方表示一定會確保王本輝的工作有保障,同時也明確表示會給予王本輝關愛,保證他一年有30000元以上的收入。
村裡159個貧困戶,陳志勇就是這樣一個一個過,重點是落實就業,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確保收入在標準以上的同時,引導貧困戶向小康水平發展。陳志勇經常跟貧困戶說的一句話就是:「加油幹,奔小康!」
深夜,陳志勇仍在電腦前整理貧困戶資料
消費扶貧,助力脫貧攻堅
6月中旬,為切實穩定貧困戶增收渠道,陳志勇與其所在的村委共同策劃了歇涼山村第一屆楊梅節。通過廣泛宣傳,活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當天完成6000多斤楊梅的售賣,同時,通過網絡直播帶貨,也有聞訊而來的客戶前來採摘購買,為全村增收幾萬元。活動得到當地鄉鎮政府及全村群眾、貧困戶的一致好評。
「走訪的時候留意下誰家殺豬,有土雞、土鴨、土雞蛋賣的啊,大家都可以買些綠色土產品回去。」每次走訪,陳志勇都這樣跟結對幫扶人強調。他總是不遺餘力地挖掘貧困戶家裡的好「貨」,在增加貧困戶收入的同時,也讓消費者買到綠色環保的農產品,真是一舉兩得的好事情。
在這個崗位上,陳志勇一直像個「陀螺」般地轉著。離家,他雖有萬般不舍,但仍毅然前行。在村裡,他一個人住在村部,在一次幫扶隊走訪時,結對幫扶人員發現他感冒了,讓他注意身體,他說:「這點感冒算什麼,我還年輕!」這就是陳志勇,一個激情滿滿,為家鄉奉獻,為扶貧事業殫精竭慮的合格駐村扶貧幹部!
陳志勇邊吃飯邊與村委溝通消費扶貧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