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法人員摘下違規「稻香村」招牌。通訊員 李海燕攝
外地遊客來北京,總要帶些特產回家。京城名品眾多,「北京稻香村」更是歷史悠久的老字號。可是,一不小心打了眼,就可能拎著「李鬼」回家,記者數了數,光王府井一條街上,就有18家真真假假「稻香村」,而其中,只有一家是正宗北京稻香村。
北到中國美術館,南至東長安街,全長約1600米的王府井大街,被稱為北京的「金街」。南來北往的中外遊客絡繹不絕。「來一趟北京,總要給家裡人捎點北京特產回去。」昨天,記者在王府井遇到了來北京旅遊的裴先生,他一語道出了許多遊客的心裡話,「可大街上稻香村店太多了,招牌和標識也五花八門,分不清楚哪個才是真正的北京稻香村,如果買到山寨的,那就糟心了。」
北京稻香村始建於1895年,舊址位於前門外觀音寺,南店北開,前店後廠,很有特色,是京城生產經營南味食品的第一家,至今有30多家直營店和百餘加盟店,受到北京市民的喜愛。
王府井大街上銷售北京特產的門店中,「稻香村」食品最為火爆。在大街上轉一圈,幾百米內就能找到一處「稻香村」,有開在街面上的大店鋪,也有規模不大的小門小店,還有設在商場裡的專櫃,前前後後算下來得有18家「稻香村」。
工商執法人員告訴記者,在眾多打著「稻香村」招牌的店鋪裡,只有新東安市場地下一層的專櫃是正宗「北京稻香村」。其他店鋪售賣的點心,有些是「保定稻香村」、「蘇州稻香村」所產的食品,更有甚者是打著「稻香村」招牌的雜牌點心。記者注意到,「雜牌」稻香村的工商營業執照都未擺放到營業場所的醒目位置,有的根本找不到執照。工商人員說,這些違規售賣「稻香村」的店鋪在工商局的註冊信息大多為工藝品店或禮品店。
為了讓遊客買到正宗「北京稻香村」,王府井地區建設管理辦公室聯合工商、食藥、城管、消防、公安等部門,在轄區內開展了市場秩序專項整治行動。日前,重點針對王府井雜牌稻香村搶佔市場,擾亂轄區經營秩序的行為展開了聯合整治行動。
經過前期反覆摸排,執法人員對2家無照經營的「稻香村」店進行了取締,對9家無相關商標使用授權合同的「稻香村」店沒收其違規宣傳畫、拆除私設廣告牌匾。同時,執法人員還對店內食品進行了抽樣檢查,對抽檢不合格的商家予以處罰並責令改正。
此次專項整治行動將持續一個月左右。整治期間,執法部門除將定期對相關店鋪開展聯合檢查與集中治理外,還將進一步加強源頭管理,並對涉事房主和經營者進行約談教育,通過張貼通告和電子顯示屏等方式曝光商家違規行為。
那麼如何在王府井買到正宗「北京稻香村」?東城區有關部門提示,廣大遊客與消費者在購買北京稻香村產品時,要認準「三禾」標識,在王府井新東安市場地下一層有北京稻香村的專櫃,距王府井大街不遠處的燈市口大街10號是北京稻香村第二營業部,到這兩處都可以買到正宗、放心的北京稻香村食品。如遇有售賣涉嫌假冒偽劣商品時應及時向工商部門投訴舉報。(記者 祁夢竹 通訊員 洪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