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總偏袒他媽媽,一有事就說是我的問題」媽寶男的心理學解釋!

2020-12-11 二二傾情

「他總是偏袒他媽媽,一有事就說是我的問題」這是一個閨蜜昨晚跟我聊天時說的原話。

圖片來自網絡

她和丈夫雖然由朋友介紹認識,不過第一次見面兩人都有「相見恨晚、似曾相識」的感覺;兩人談了1年浪漫的戀愛,順其自然地走向了婚姻;婚後生活一年,她說兩個人的婚姻出現了問題---丈夫偏向他媽媽!

聽完她的訴說,我初步判斷她丈夫有點「媽寶」男的跡象(並沒有告訴她)。隨後我查閱了一些相關書籍和文獻,找到了對「媽寶」男的心理學解釋。今天,與大家一起分享:

什麼是「媽寶」男?

「媽寶」男:在本該獨立的年紀,仍過度依戀母親,與母親有著很強烈的情感聯結的兒子。英文名稱更加清楚---「mama’s boy」,直譯過來就是「媽媽的男孩」,換句話說,他和媽媽之間存在雙向歸屬關係:他屬於他的媽媽,他的媽媽也屬於他!

圖片來自微博

如何判斷對象是否是「媽寶」男?

「mama’s boy」通常有以下至少三種特徵:成年男子在與母親相處時,表現得十分依賴或者親密無間;

別人不可以說有關他母親的任何一點不好;他的母親不可能有任何事是做得不對的;他無法對母親說「不」;他無論如何也不會與母親有任何衝突,但和伴侶的衝突就可以有;一旦伴侶和母親之間有任何的矛盾,你能夠明顯感覺到,他總是袒護他母親。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這類男孩子的母親大多對兒子的控制欲很強,從小到大參與到兒子生活的方方面面,幾乎為兒子做各種決定,對兒子處處保護。

圖片來自微博

遇到這樣的男朋友/丈夫,女性需要有一個心理預警

這樣的母親往往會過多地參與到兒子與女朋友/妻子的親密關係裡,這是婚姻、戀愛關係中常見的問題,也是需要雙方面對和解決的主要問題!

「mama’s boy」是如何長成的?

1. 「戀母情結」

依據弗洛伊德的性心理發展理論,男孩在3-6歲時,處於性心理發展的前生殖器期,兒子對母親較為渴望,會產生一種強烈的情感(戀母情結),是個體在發展過程中普遍要經歷的過程。

如果在這個階段,母親與兒子的關係沒有得到健康地發展,母親過於保護兒子,幾乎不給兒子獨立發展的幾乎,兒子就會過於依賴母親,容易發展為「媽寶」男。

圖片來自微博

2. 痴迷型母子關係

母親在養育兒子的過程中,如果與兒子關係過於親密,忽略了兒子的男性角色,使其錯過許多獨立成長、表現男子漢氣概的機會,那麼這樣的母子與兒子之間就很容易形成痴迷型母子關係。

痴迷型母子關係,對於兒子的自我認知和成年後的親密關係都會產生重要影響

首先,在痴迷型母子關係中,由於母親總是鼓勵、誇讚兒子,往往會使兒子非常自戀,覺得周圍的人一定都很喜歡自己。然而,一旦獨立走向社會(工作崗位),難免會遇到不少挫折,這時,外界現實和自我認知就會發生很大衝突,嚴重的可能會造成三觀的崩塌。(例如:《都挺好》中蘇明成的角色)

《都挺好》劇照

其次,由於長期處於痴迷型母子關係中,兒子會產生對母親的極大認同,非常順從母親,不會拒絕母親的要求,而且在內心中也不會意識到母親會做錯事。

這種對母親的認同感,會容易被帶入到成年後與伴侶的相處中,這樣的男孩子往往性情溫和,待人真誠,善解人意,很容易得到異性的好感。在兩人的相處中,多是甜蜜幸福的;

然而,一旦伴侶和母親之間發生矛盾,問題就會頻頻顯現出來:一味地袒護母親,母親是不會有錯誤的,一定是伴侶自身的問題;即便能夠意識到母親有錯,也會以母親辛苦撫養自己長大成人,孝敬長輩為由,說服伴侶選擇忍耐!

圖片來自微博

文章寫道這裡,想必大家對「mama’s boy」有一定的了解了

如果你的伴侶是個「mama’s boy」,你該如何和他相處?

當與他媽媽發生矛盾時,你會不會選擇忍耐?

母親在兒子3-6歲時,在撫養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歡迎大家留言,一起吐槽、分享、支招那些關於「mama’s boy」的故事!!!

(PS:本人對男性不存在任何偏見,只是在嘗試描述和解釋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

相關焦點

  • 每次吵架,媽寶男都選擇站在他媽媽那一邊,這一次我選擇了離婚
    媽寶男在每次媳婦和媽之間都選擇了媽,他們永遠的觀念就是以媽媽的意見為第一。媽媽把我拉扯這麼大不容易,沒有媽媽就沒有現在的我,所以我都要聽媽媽的話,順著媽媽的意。一味地要求媳婦忍著,但殊不知一句又一句「先聽我媽的」都能壓滅妻子對老公心中僅存的愛。
  • 前幾個「媽寶男」都是演戲,而他40歲還與媽媽玩「親親」,噁心!
    許多男的都非常的聽從媽媽的話,而更是人們口中所說的「媽寶男」,並且這種男人根本就不適合自己出來過日子,最好是能夠與自己的媽媽過一輩子,而第一位就是蘇明成了。蘇明成是電視劇《都挺好》中的男主演,在劇中蘇明成從小就是個「媽寶男」,並且還兼備著另一個名字,那就是「啃老族」。
  • 心理學:媽寶男為什麼不能嫁,「俄狄浦斯情結」告訴你原因
    曾有個讀者發來私信抱怨,說她嫁給一個媽寶男之後,就成了一個全職的免費保姆,她發現,他老公不喜歡黏著她,卻喜歡黏著婆婆,她看著老公和婆婆每天出雙入對,感覺他們才是一家人,而自己,只不過是一個外人。其實,媽寶男的性格養成,往往是與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密切關係,一個男孩,如果在成長的過程之中,受到了母親過度的保護,那麼,他就會失去獨立面對困難的能力,從而對母親產生一種強烈的依賴感。在心理學上,弗洛伊德對男人太過依賴母親這一現象,有一個名詞解釋,叫做「俄狄浦斯情結」,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戀母情節」。
  • 發現丈夫是「媽寶男」,逼他馬上成長的是傻女人,聰明女人有三寶
    閨蜜琪琪最近在跟丈夫冷戰,因為越相處越感覺丈夫是個媽寶男,再這樣相處下去,她感覺自己會瘋掉,所以逼著丈夫在自己與婆婆之間二選一。這就像那個著名的問題一樣:我跟你媽媽同時掉到水裡,只能救一個,你說你先救誰?
  • 老公是媽寶男,我該怎麼辦?
    甜甜的話讓我想起了最近的熱播的《北京女子圖鑑》裡的媽寶男何志,他在家不會削蘋果,平時都是讓他媽幫他削,如果他媽不在,寧可不吃。陳可和何志商量準備換個大房子,他通知他爸媽過來商量,婆媳之間發生了爭執,何志不問原由就站到了他媽那邊。
  • 結婚前看到的是老公的「孝順」,結婚後卻發現他是個「媽寶男」
    有一次,她說,結婚前,她覺得丈夫對母親特別孝順,當時她想,孝順的孩子一定對妻子更疼愛、更好。可是結婚後,我發現自己壞了,哪裡是孝順,分明就是沒有大腦核心,一切聽媽媽的"媽寶男"啊。這並不是說"媽寶男"本身有什麼大問題,除了"媽寶"的問題,這類人很多在職場和社會關係上也很負責任,對妻子也不差,但一旦生活在兩個女人中,就會本能地陷入"意識麻痺",一切都要聽媽媽的話,這會給婚姻帶來很大的危害。身邊有"曼波男"老公的朋友有很多,所以今天我想跟大家聊一聊這個話題,"曼波男"要結婚了,怎麼傷害自己的老婆!
  • 一個媽寶男的自救過程:媽媽,我想長大!
    我是個媽寶男,或者說曾經是,但是之前的我根本就沒意識到過我就是被各大網友掛牆頭的那種媽寶男。我媽媽是個很溫柔的人,至少在我的認知當中是的。當然她非常愛我,對我的照顧非常無微不至,我認為這沒什麼,每個女人對自己的孩子都是這樣的吧。每一個母親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最好的,並且給與孩子的都是她能給與的最好的,我相信這一點真的不用去質疑的吧。
  • 「結婚收的份子錢,我媽說她保管」妻子怒了,「智鬥」媽寶男
    有些話,要爛在心裡,有些事,就是不能干涉。02看到妻子生氣了,陳勇耐心地解釋:「老婆,是這樣的,我媽也是為了我們好。她只是暫時保管,擔心我倆結婚不會過日子,所以為了我倆花錢張弛有度,之後會還給我們的。」小蝶說:「是我們結婚,不是你媽結婚。
  • 男朋友是媽寶男,該不該分手?
    你們發現沒有,絕大多數女人在聽到"媽寶男"三個字後的第一反應都是:離遠點,分了吧。 為什麼? 很簡單,對於"媽寶男"來說:"我媽說的都對",你給他洗衣、做飯、生孩子,還抵不過他媽媽的一句:"你媳婦太懶了,怎麼這點家務都做不好。"
  • 都挺好:蘇明成是媽寶男,沒上進心,還打老婆,為何朱麗那麼愛他
    大家都知道,媽寶男的特點就是凡事沒有自己的思想,凡事都喜歡找媽媽,口頭語是「我媽說……」,「我媽」怎樣怎樣,遇事沒有男人應該有的擔當,只對媽媽言聽計從,很多女人都非常討厭媽寶男,甚至會覺得如果不小心嫁了媽寶男,那真的是一生悲劇的開始。
  • 家有「媽寶男」婆媳關係怎麼處?
    自從兒子結婚有了孩子後,她就過來幫忙照看孩子,搬來和兒子媳婦一起住。她和媳婦都是比較強勢的人,經常會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事發生爭執,兒子平時總是站在自己一邊,這讓兒媳婦很生氣,特別是兒子平時遇到事都是第一時間找她商量,這讓兒媳婦醋意大發。有一次兩口子吵架,媳婦說兒子是個「媽寶男」,沒有主心骨。
  • 羋月的兒子嬴稷才是真正的"媽寶男"
    可見作為一枚「媽寶男」,嬴稷對於母親獨掌大權自己被架空的狀況早就接受並且習以為常,唯一接受不了的是老媽竟然要把對自己的愛分給別人了。黃歇就曾經分析過嬴稷的心理,說他是擔心母親的寵愛會被人奪走,小懂感覺這就好像現在哪家父母要生二胎,老大就恨不得去跳樓是一樣一樣的。
  • 為什么女生一聽到「媽寶男」三個字就聞風喪膽?
    精神上沒斷奶、花式吸乾家庭資源的巨嬰雖然「媽寶男」從來不是什麼新鮮事物卻是許多女生婚戀道路上永遠的噩夢今天文字君就來跟大家說一說,「媽寶男」到底是怎樣一種神奇的存在?」無論思想,還是行為都像個沒斷奶的孩子,但與不計後果,無視他人想幹啥就幹啥的「巨嬰」不同「媽寶」無論做什麼事都要「先問問我媽媽」然後一口一個「我媽說」,把媽媽的話當作聖旨其實,「聽媽媽的話」並不是不好小時候這麼做還會被人誇「乖孩子」但如果成年後還完全沒有自己的主見
  • 「我媽說你家兩套房,分一套給我們」媽寶男的無知,毀了一場婚姻
    但也是形容那些只聽媽媽話的一些男人,這一類人往往是最可怕的。在媽寶男的心裡,認為這個世界上只有自己媽說的話是正確的,說白了就是是非不分,即便他們結婚生子,但他自己媽也是在他的人生中排在首位。一個嫁給媽寶男的女人,首先要有很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因為你的老公任何事都會聽他媽說的話,而你說的話一旦和他媽有分歧,必然要採用他自己媽說的。以現在大多數女人,在娘家嬌生慣養的情況,沒有幾個人能忍受得了和媽寶男結為夫妻的。
  • 婚後才知道自己遇見極品媽寶男,我該如何逃離他?
    婚姻永遠都不可能是完美的,可能你每天都在眼饞著別人的婚姻,別人的幸福生活,可是你永遠不知道背後會有怎樣的苦難。今天我們就講一個真實的例子,看看一個面臨的極品媽寶男的女性究竟該如何才能逃離這樣的複雜環境?逃避真的是他唯一的解決辦法嗎?
  • 妻子控訴丈夫媽寶男,卻被丈夫掌摑:「我媽說什麼都是對的」
    Chapter 02我想,對女人來說,比婆媳問題更可怕的,是嫁給了一個媽寶男。這樣的男人,不僅不能在婆媳問題中起到調節的作用,反而只會盲目的維護婆婆,加深彼此的矛盾,讓女人在生活中沒有一點主動權,對婚姻越來越失望。
  • 「媽寶男」為何一步步走向「心理分裂」,真相原來如此
    又是老掉牙的把戲,兒媳因為跟婆婆拌了幾句嘴,一氣之下,掐死了自己才出生的寶寶,自己也割腕自殺了。不同的是,這次的男主是個典型的媽寶男,妻子從妊娠到生產,不但沒有盡到一個丈夫該有的責任,面對母親與妻子的爭吵,也將所有的責任推到了孕婦的身上。
  • 媽寶男的媽媽通常是這4種類型,做娘的對照一下,第二種很常見!
    一起來做好父母專欄前兩天在線下交流時,有一位朋友聊到一個媽寶男的現象,當然也有爸寶男,只是相對而言,媽寶更多一些,因為孩子小時候有媽媽帶的多一些,這個概率也就相應地大一些。有一個媽媽結合一些明星的案例來說非常有說服力:「 在一個綜藝節目裡一開始看到演員朱雨辰自己住,房子那麼乾淨,當時覺得不愧是成熟男人,家裡乾乾淨淨,一塵不染,然後,一看到他媽媽的訪談才發現,他單身也是有原因的啊(媽寶型男人將來最大的問題就是婚姻)!
  • 古代媽寶界魁首陸遊告訴你,「媽寶男」們為何如此決絕?
    在喜歡插手夫妻婚姻的老母親心裡,是這樣想的:我教育兒子你,都是為你好,你必須聽,不聽我就白生你養你這麼大了,你娶了媳婦忘了娘,你白眼狼。媳婦再好,有老母親重要嗎?老母親走過這麼多年的路,聽你媽的沒錯。
  • 女人口中的「媽寶男」到底是什麼意思?
    女人常常說媽寶男可怕,那么女人口中的「媽寶男」到底是什麼意思?有這樣一類男人:在他們心目中,媽媽永遠是最大的。因為他們依賴媽媽習慣了,不管什麼事情都要問下媽媽的意見。甚至兩個人交往的點點滴滴也毫不保留,全盤託出。對於自己的「寶寶」,媽媽自然看不得她受一點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