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裡洋場的上海,憑什麼成為民國的「時尚風向標」?

2020-12-14 一聽新鮮事

上海曾被稱為「十裡洋場」、「東方巴黎」,它從近代開始就是名副其實的時尚之都,那麼它是如何成為國內時尚的風向標呢?今天coco就和你一起回到一個世紀前,來探究一下這個問題吧~

19世紀60-90年代,歐風東漸的風潮衝擊著中國人的思想文化,作為最早開放的城市之一,上海崇洋之風遠遠超過了其他內地城市,上海的服飾流行也受到了其他城市的紛紛效仿。

男裝西化是民國時尚最明顯的趨勢。出於革舊立新的目的,從精英階層由上而下,男性開始穿著西服亮相,甚至女性也以穿著西洋男性的服裝為時髦,從男式西服、男式獵裝、馬褲到作為佩飾的眼鏡、懷表、文明棍等,都受到追捧。

民國初年,上海各種西化的服裝公司數不勝數,為了招攬生意,原來很多傳統的衣莊也會爭相進口西式服飾。當時最負盛名的報紙《申報》上就有不少西式服飾的廣告,除了《申報》以外,很多報紙都專門闢有「服裝專欄」,用以介紹新式服裝。

上海的《玲瓏圖畫雜誌》就是主要面向女性讀者的時尚雜誌,它還聘請了著名畫家葉淺予等為雜誌繪製各種婦女時裝以及歐美最新流行時尚,以便讓當時的女性讀者了解更多的時尚裝扮。

另外還有《良友畫報》,它專注於展示當時知名人士的動態,尤其是他們的時尚打扮,除了國人四季流行的時尚服裝外,還經常刊登上海、北京的時裝表演會和歐美的流行時裝。比如當時的很多名媛如宋氏姐妹、胡蝶、阮玲玉等的日常造型都經常出現《良友畫報》上。

正是因為上海有眾多的時尚報刊雜誌和知識女性群體,所以上海style自然而然就成了全國時尚的領頭羊。更為難得的是,上海的時裝幾乎與歐美保持了同步,歐美出現的時尚服飾三四個月後就會到達上海。

當時的上海閨秀們,對於巴黎新近時興的衣裝,紐約風行的髮型,倫敦新發明的香水都早早關心起來,而她們也是上海時尚的主力軍。

北京、天津、南京等地的時尚男女無不跟隨上海的腳步,連四川重慶這些離上海很遠的內陸城市也被「上海化」了。這些時髦女郎燙著時興的頭髮,穿過膝襪子,踩高跟鞋,走路一步三扭。

摘抄一部分當時民國小說裡的文字,你應該就能感受到當時的時尚風潮了:

「我現在很快樂,我嘴上的紙菸,在我的笑聲裡落地了。我現在開著BINGCROSBY的唱片:LIES LOVE,他那生動的歌聲,跟著薩束風的旋律,更使我愉快了。」

「我的手放著一本VOGUL雜誌,正在讀著什麼關於今春女裝的長短,應該幾尺幾寸咧,什麼今年胭脂的顏色,漸趨橙褐色咧,又什麼藥皮梗牌的混合香水,能充分表現個人的PERSONALITY咧,等等有意思的文字。」

「她穿的一件套軟的灰色的PYJAMA,腰上也只結著細細的帶條。」

當時上海人在學歐洲人,而其他內地人在學上海人,不過都是一種「崇洋媚外」的風氣罷了,這與當時的社會整體氣氛有關。當然,僅僅以時尚而言,「跟風」本身就是一種再正常不過的現象。我們可以去借鑑那些我們喜歡的風格,但同時也要知道哪些是最適合自己的,那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時尚」~

相關焦點

  • 三本時空穿梭文:穿越到民國,成為大文豪,十裡洋場,紙醉金迷
    大家好,歡迎朋友們來到潞州節度啊的小說世界,本期潞州節度啊推薦給大家的是三本時空穿梭文,看看哪一本才是你的菜:穿越到民國,成為大文豪,十裡洋場,紙醉金迷1.大明官道3.民國大文豪內容簡介:穿越到民國,成為大文豪。 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傳統和新潮思想的交鋒,海派和京派的爭鬥,十裡洋場,紙醉金迷。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 解放前老上海女人的時尚打扮(圖文)
    頭髮精緻梳理,髮髻燙挽有形,三七分短髮,燙頭波浪卷,成為那個時期的標配。所以時尚流行和時髦之風等等元素已經在半封建社會的中國上海蔓延開來。穿著中式旗袍身材窈窕妝扮精緻,手裡一隻時尚夾手包,舉止優雅,眼角掠過一絲精明與嫵媚,時尚得風情萬種……這也成為眾多小說家及電視劇表達最多的畫面鏡頭。
  • 百年華康裡堪比老上海的十裡洋場
    這可是一座100多年的老建築群,這個建築群,大家看到後仿佛置身於上海的十裡洋場。這個華康裡就是當年在1920年時,北京最繁華的地方,在仿照上海的石庫門樣式,可以說是完全一致的建築群。隨著城市建設,最終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被淹沒,看不到了。
  • 十裡洋場大上海!繁華一世,殘酷幾時?
    西方要的不是佔領中國,他們是想殖民中國,無能的清政府很配合,不平等條約的籤訂使得上海被迫開埠,各國在上海紛紛設立租界,雖然是被殖民,但西方的先進技術也被引進,一時間上海風光無兩,成了遠東第一大城市,當然,享樂的是西方人,我們仍然是賤民。繁華一世!
  • 民國時期的女性這麼穿出時尚
    民國時期經濟條件稍好的女人在穿衣上很講究,整體上以乾淨整潔為主,會偶爾佩戴耳飾和手鍊,穿高跟鞋,拿小手包,浙江上海廣州等經濟發展快的地區女人們的穿著也很時尚!1926年的浙江女性上海·1930年代等到了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接受新思想新文化的女性開始追求思想獨立和女權解放,之前束胸裹臂的服飾難以滿足女性對自由的嚮往,在參考西洋服飾後旗袍逐漸定型,隨著時代的發展,旗袍樣式也一直在發生變化,領子高低,袖子長短,開衩高矮等,能展現女性優美身軀的旗袍逐漸成為最普遍的女子服飾
  • 雲裳魅影|民國「時尚之都」上海女子時裝業的先聲與餘韻
    民國時期十裡洋場的上海有著東方巴黎的美譽,而巴黎的時裝業的潮流,在遙遠的東方上海隔洋相和,於是上海這座「時尚之都」開啟了自己的流行與時髦,成為這座城市表情的一個重要剪影。而隨著雲裳公司的發展,當時的電影明星王漢倫等人也投資時裝業,就像如今的明星投資餐飲業一樣,很快成為一股熱潮。這兩家公司在當時的上海女子時裝界可謂雙峰並峙,由此掀起了一股時尚的潮流,當時上海的時裝設計製作公司很快像雨後春筍一樣興盛一時,鼎盛期達一百餘家,將當時上海的時裝行業推向了一個新高。
  • 40年代民國女人們的時尚
    當時身份是「滿洲電影協會」演員的李香蘭在北京留影,旗袍、圍巾、手包,她的很多形象在當時是時尚的風向標。兩位民國女性身穿旗袍。穿旗袍的女性在做早操。身穿短袖、短褲、短襪的一名女學生。這雙跑鞋絕對是當時的時尚前沿。一位身穿旗袍的女性在公園欣賞牡丹。民國時期兩名女性穿著比較中國式的服飾。
  • 旗袍,民國新時代女性的時尚新標
    正如歌曲所唱,上海是一座不夜城,作為娛樂產業最為發達的城市,上海也吸收了很多來自歐美的時尚氣息,在保留相對傳統的造型元素的同時,民國旗袍應運而生。穿旗袍的女性越來越多,國民政府決定將旗袍正式列入女性禮服,那個時候,旗袍才真正成為了國民時尚女裝的風向標。旗袍的演變史旗袍產生之初,上層社會的女性旗袍多為絲綢製品,而普通百姓家的衣袍大多都是以棉麻織物為主。
  • 上海年輕圖鑑,Galaxy A9 Star邂逅十裡洋場
    上海年輕圖鑑,Galaxy A9 Star邂逅十裡洋場 文/womeng2018-07-25 10:47:38來源:FX168財經網人物頻道   「十裡洋場一朝夢
  • 上海往事 喋血十裡洋場
    當時,上海已是冒險家的樂園,一座座洋房都蓋在河岸上,江流湍急, 浪奔浪流,滔滔江水不休,沿著遍布石頭的河床流去,河裡的石頭光滑、潔白,活象史前的巨蛋。這塊天地還是新開闢地,對杜月笙這樣的鄉窩寧來說許多東西都叫不出名字,不得不用手指指點點。衣著光鮮的洋人都要在十裡洋場歌舞昇平,在笛鼓的喧囂聲中,向上海灘的居民趾高氣揚。
  • 老周家居:新海派新中式,十裡洋場的文化薰陶
    上海,這座城市是世界金融中心,更是中國近現代歷史交替的見證者。這裡中西方文化交流碰撞、規矩與奔放相斥相容。十裡洋場,不夜之城,海派與摩登是她永恆的主題。將時間撥回1930年代,聚焦民國時期的上海,這是一場沉睡了半個多世紀的上海舊夢。在這個中國藝術的摩登時代,西方新藝術運動與中式古典相結合,呈現在眼前的是一個完全「錯置」的畫面。
  • 「上海無憂行」「十裡洋場」是否還有曾經的模樣
    其中不乏有美食、旅行達人分享給小凹除租車之外各種各樣的旅途趣事以及城市特色、景區、酒店攻略,今天大家可以和小凹一起來了解一下「十裡洋場」的往昔與今朝吧。投稿人:在職工作黨小白小白和朋友在凹凸租車平臺上選擇的是一輛合資小型車——本田飛度。本田飛度是繼雅閣、思域後的全球戰略車型之一。
  • 上海最繁華的商業街,十裡霓虹的夜上海——「十裡洋場」
    從150年前的花園弄到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十裡洋場」,一 條通往外灘的無名小路一躍成為上海最繁華的商業街,東起外灘,西至靜安寺,橫跨靜安,黃浦兩區,分東西兩路,全長10裡。東路是遠東商業第一街,西路是上海頂級的商業街區。這就是上海南京路。舊上海「十裡洋場」的模樣今日已難重現,取而代之的是商業繁華的南京路。
  • 北京時裝周顯露「時尚風向標」範兒
    原標題:北京時裝周顯露「時尚風向標」範兒 15日晚,2020北京時裝周在首鋼園三高爐開幕。打造時裝周大舞臺,北京對標的自然是巴黎、米蘭、倫敦、紐約、東京五大國際時尚之都,這些城市都有著舉世聞名的時裝周。當傳統紡織升級轉型為時尚大產業,瞄準高質量發展的北京時裝周,距離「時尚風向標」還有多遠?   國企轉型   時裝周背後的產業機遇   伴隨一場開幕秀,2020北京時裝周上周在首鋼園拉開帷幕。
  • 民國,上流社會的十裡洋場,底層百姓的人間煉獄
    不知何時,網上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民國是一個浪漫且風華絕代的時代,說起回到民國,仿佛自己就是風流上海灘的公子闊少或者是戴望舒筆下的雨巷姑娘,但民國真實的情況真就如同大家想像的這般浪漫嗎?正如那句話一樣,有了錢,上海就是那個十裡洋場風花雪月的魔都,但沒錢,對你來說,上海還是上海,而不是那個讓人紙醉金迷的魔都。
  • 十裡洋場,穿越時空的民潮
    而民國時期的時尚風格,更是讓這個時代熠熠生輝。  卻更是因為在中國歷史時間軸上,民國是一個十分微妙的銜接點:前有閉關鎖國的特殊時期,後又遭受西方各國文化衝擊,中間留下了一個相對平緩的過渡期,那便是民國。動蕩混亂,但新文化運動為民國的風雅奠定下了良好基礎,傳統尚未被拋棄,新事物被溫和接納,完美地融在了一起,催生出了民國時期特有的女性時尚文化。
  • 上海:滾滾紅塵,十裡洋場
    這半分鐘,是上海味道。上海不論在中國人還是外國人眼裡都是好地方。小漁村一躍成為東方巴黎,黃浦江邊的泥灘變成了屹立至今的外灘萬國建築群,世界各地的冒險家奇蹟般地打造出一座不夜城。從那時起,上海便如同一輛承載著都市氣質的高速列車,飛奔向前,永不停歇。
  • 上海不僅有「十裡洋場」
    張亨偉 攝萬國建築群,曾經的遠東金融中心展示了上海的包容開放;新天地,石庫門建築群承載著老上海的回憶;思南公館,各種類型的花園洋房代表了東西方文化在上海的和諧交融……但上海不僅有「十裡洋場」,更有民眾的幸福生活。這裡是更智慧、更時尚、更幸福的上海。
  • 夢回十裡洋場,跟著《上海灘》《偽裝者》,一起逛逛老上海!
    「浪奔、浪流、萬裡滔滔江水永不休」,或許你沒有看過完整版的《上海灘》,但是你一定聽過這首《上海灘》,這個以上海為背景的愛情故事,為我們呈現了一出極其驚豔的視覺體驗,無論是周潤發、呂良偉、趙雅芝版的《上海灘》還是黃曉明、孫儷、黃海波的《新上海灘》,都成了觀眾心中永恆的經典。
  • 穿上旗袍來拍照,魔都私藏的10大民國風寶地,讓你穿越十裡洋場
    說起上海灘,就不得不提那風情無限的民國。張愛玲、林徽因、陸小曼、周璇、蝴蝶……當旗袍佳人和上海灘風情相遇就變成了最迷人的風景。在上海,就隱藏了非常多的民國風建築,讓你一秒穿越民國,感受那十裡洋場的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