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最著名的風水大戰 中銀大廈「力劈」滙豐銀行

2020-12-09 觀察者網

香港人講究風水,可謂事無巨細,小到生兒育女、紅白喜事,大到蓋樓、投資,都要請風水先生看一看。前不久,邵逸夫過世,享年107歲。邵老先生如此長壽,有人說是風水的關係。據揚子晚報網報導,2008年,邵逸夫因心臟問題病危,其妻方逸華急忙找高人指點,希望改運救回丈夫。原本TVB電視臺正趕工蓋新大樓,她立即下令停工,連一根釘子都不給動,果然保住邵逸夫一命。後來邵逸夫出院,方逸華為免他病情再惡化,仍堅持不可大興土木。據悉,該工程本來是邵逸夫想在有生之年興建娛樂城,現在只能待方逸華為他圓夢。

新浪財經香港站站長彭琳曾撰文《香港金融圈的風水大鬥法》。文中提到中銀大廈造型猶如一把三面鋼刀,刀刃一面指向港督府,不久港督突發心臟病猝死。第二面遙指駐港部隊軍營(英軍)。第三面指向滙豐銀行,其時滙豐業績倒退股價大跌。

至於故事是否真實可信?請您權當笑談。

以下為《香港金融圈的風水大鬥法》部分內容:

香港前女首富、華懋集團主席龔如心遺產爭端自2007年來幾乎獲得舉國關注,原因是一名叫做陳振聰的風水師不但利用幫龔如心「改運」、「挖風水洞」等方式,從龔如心身上獲利數十億,更堅稱持有龔如心的最終遺囑,要佔有她總值近千億港元的全部遺產。

在長達6年的爭執中,陳振聰甚至一度獲龔如心家人許以遺產的35%講和,但仍「嫌少」的他沒能笑到最後,手持遺囑被判偽造。日前在法庭上,陳振聰被法官怒斥為「無恥」、「邪惡」的「大騙子」,最終失去全部財產並鋃鐺入獄12年。

風水師陳振聰為香港的豪門爭產連續劇寫下了最為離奇誇張的情節,但也讓外界得以一窺香港風水業的驚人暴利。在過去數十年地產作為支柱產業,並出產了最多富豪的香港,風水業隨之攀援而上,成為建築設計中重要的一環,也已興盛了超過三十年。

其實龔如心對風水師的言聽計從並不罕見,在香港由地產致富的富豪幾乎個個篤信風水,多數成名的風水師也與富豪們關係密切。本地最大地產商新鴻基地產郭氏兄弟去年捲入向前政務司長許仕仁行賄案件時,就立刻私下請風水師到其父郭得勝及外婆的墓地勘察,去年11月郭家擇吉日將外婆的墓碑打破,12月初重新裝上石碑,並移動了方位以改善風水,影響家族運勢。

在香港沒有一座大型建築物不講究風水。關於建築物風水最為經典的故事,莫過於港島中環各大廈的「風水鬥法」。

筆者在與現任滙豐亞太區總裁王冬勝的一次午餐聚會上,多年求學海外、工科計算機碩士出身的他無比篤定地說了一句「香港所有高樓大廈中風水第一的,就是滙豐總行大廈」,令人印象深刻。據稱,香港的「龍脈」起自九龍半島,穿過維多利亞港,上岸後直上太平山後在中環入海,滙豐總行就在入海口最為「聚財」的方向,是香港「藏金庫」的位置。

「風水第一」的滙豐銀行隨著香港的興盛而興盛,可是在八十年代後期卻遇到了中銀大廈。據稱當年港英政府特意將中環位置極小、交通較差的一塊地方給中國銀行,建築預算也只有區區1.3億美金,但美籍華人設計師貝聿銘卻出乎意料地設計出了造型獨特的亞洲第一高樓。在建築風水上,造型尖銳的中銀大廈如同一把三面刀刃的鋼刀,充滿殺氣。

1985年起動工的中銀大廈,刀刃一面指向港督府(今禮賓府),1986年12月尤德公爵突然在北京心臟病發猝死,成為唯一一個在位時去世的港督。刀刃第二面遙指當時的駐港部隊軍營。還有一面刀刃則指向滙豐銀行,其時滙豐業績突然倒退,股價隨之大跌。請教過風水師後,滙豐頗有創意地在樓頂架起兩個「大炮」,與中銀形成「刀炮之戰」以化解。此後,不少高樓都悄悄模仿了「樓頂架炮」這個風水妙招。

滙豐銀行架起「大炮」

中銀大廈與滙豐銀行間夾著「四面堅盾」的長江集團中心

後來,中環的商廈越來越多,90年代末首富李嘉誠的長江集團中心的位置,就尷尬地夾在了中銀和滙豐中間。李首富在風水師建議下,將長江中心建成了四面都像個盾牌的造型,外觀密不透風如同堡壘,高度上也巧妙地避開了「刀炮」相對的位置,雖然屢被批評不夠美觀,但勝在建成後一直安然無恙。

故事還沒有完,據說有一年颱風,把滙豐銀行樓上的炮筒吹歪了,對準了渣打銀行,雖然兄弟倆都是英資銀行,但事關重大,也不能等閒視之。渣打銀行的一紙律師函送到了滙豐銀行,要求限期改正。中銀大廈建成後,在旁興建的花旗銀行大廈則採取了呈書本開頁形狀的設計,其開口正好與中銀大廈的尖角相對應,據說亦是為了阻擋殺氣。

相關焦點

  • 李嘉誠巧妙化解香港滙豐銀行與中銀大廈的風水大戰
    長江中心的菱角位,全被」削平」,方形建築最後變成八角形,原因也是為了免得跟中銀大樓硬撼。   為什麼長江實業集團的大樓要設計的四四方方,而且要低於中銀大廈,卻高於滙豐銀行呢?這就要從香港最著名的一場風水大戰說起了。
  • 香港中環的風水大戰,到底誰是贏家?李嘉誠先生笑而不語
    當時人們認為,整個香港風水最好的地方,就是滙豐銀行,滙豐銀行所佔據的是香港的」龍穴「,從高空俯視,滙豐銀行就像是一隻在維多利亞港飲水的馬,所以被譽為」天馬飲水「,對此,滙豐銀行為了保持自己在風水上的獨特地位,花巨資,將其前方延續到香港渡輪碼頭的地,全部買下,建立了一個公園,它就是聞名的」皇后公園「
  • 香港傳奇風水大戰期間,港府首腦不敢住官邸!
    香港可以說是我國最為篤信風水的地區,至今仍有舉世聞名的風水大戰流傳於世。為您介紹一下吧。中環地標中銀大廈,由國際頂級建築師貝聿銘先生設計。共70層,樓高315米,加頂上兩桿,高度共有367.4米。前香港特首董建華公開以風水之因拒絕入主禮賓府,繼任的曾蔭權則私下找來多年老友兼半退休風水師龍景銓看風水,最後一張神秘錄影光碟流傳,事情則公告天下。第二個受害者是滙豐銀行大廈,傳聞滙豐銀行某年業績突然下滑,連遠在美國的投資也連番受阻。
  • 40年前的香港中環風水大戰,居然這麼有趣!
    : 香港中國銀行(中銀大廈)、 滙豐銀行大廈、 李嘉誠長江集團大廈 之間有著怎樣的恩怨糾結呢? 「風水第一」的滙豐銀行大廈 香港滙豐銀行大廈位於香港中環,當今的香港滙豐銀行大廈是第四代滙豐大廈,由著名建築師諾曼·福斯特設計,由構思到落成歷時6年。1981年7月起重建,並於1985年5月20日落成,1986年4月7日正式啟用。
  • 不可錯過的中國著名風水鬥法事件,十分精彩!
    今天就為大家講解幾件中國著名風水鬥法事件。從古至今,人們在修建建築物肯定要看風水,特別是大型建築物,其選址、形狀、採光,甚至整個的氣場都要做到極致。這樣的講究不只僅是古時,在現代大都市同樣不得不注重。例如在香港最為繁華的金融圈,外表上看上去各大建築物相安無事,其實內裡隱藏玄機,這就是香港著名的金融圈風水鬥法事件。
  • 香港高樓風水之戰:最強的卻是中國銀行
    上世紀80代,正當我大天朝將風水列入迷信文化全力打壓之時,香港中環正拉開了一場商業風水大戰的序幕!但可笑的是,設計這一座座耗資十幾億甚至幾十億建築的風水策劃師,卻都是英國人。  但慶幸的是,這場中環的風水大戰中,最強攪局者卻是我大天朝的——中國銀行!
  • 維港風雲:貝律銘與香港中銀大樓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晚期,香港滙豐銀行邀請世界著名建築師曼·富斯特設計總部大樓,這幢未來主義風格的大樓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也是最昂貴的建築之一。滙豐那座大廈是建在港灣邊沿,位置顯要,面積大。而中國銀行的地皮位於交通要道中間,面積小.高架公路從而把那裡框死,根本無法找到一個體成的出入口。三是風水問題。香港是一個十分迷信的地區。二次大戰時,日軍總部曾佔領過中國銀行那塊地皮,許多香港人相信,那些受盡折磨的囚犯依然陰魂不散地在那一帶作怪,那是一塊不吉利的地皮。
  • 當年被香港人炮轟,這位設計中銀大廈的世界級大師走了
    而他的父親,就是大名鼎鼎的中央銀行總裁、香港中銀創始人貝祖詒,可以說,貝聿銘與中銀大廈的緣分在那個時候就隱隱埋下了。也有坊間傳聞,是因為當時中銀的老對手——滙豐銀行,已經邀請建築大師諾爾曼·福斯特在香港港灣設計一棟高技術總部大樓,也就是後來的滙豐總行大廈:(圖源:維基百科)當年的貝聿銘65歲,早已是知名建築大師。
  • 揭秘國內著名風水鬥法事件!
    香港富豪們為了讓自己生意蒸蒸日上,對建築大廈的選址、形狀、氣味、光線、噪音、顏色都有嚴格的要求,香港著名的金融圈風水大鬥法,就和建築物的形狀有關。 但是在風水師眼裡,中銀大廈卻是三把尖刀,且每一把都向外輻射著殺氣,一把指向競爭對手滙豐銀行,一把指向駐港部隊(英軍),一把指向港督府,中銀大廈建成以後,發生了一系列事情: 首先倒黴的是,港督尤德公爵猝死事件,後來的港督都很害怕,就在面朝中銀大廈的方向種植了很多柳樹以擋煞氣,不過據說柳樹擋不住,一直死。
  • 香港中環風水連環局
    中環風水在大的格局用中國龍脈之氣,小的格局用維多利亞港的財氣,一招點活了中環的財富之源。不得不說,這個靈龜上岸的用法用得大膽而又有魄力。四、滙豐銀行風水香港中環風水做成靈龜出海格局之後,中環就成為香港商業最旺之地,當然如何利用好這股財氣,各個商業也是各出奇招。
  • 香港人篤信風水背後有什麼陰謀
    雖然事後證明遺囑為陳振聰偽造,香港富豪的迷信程度可見一斑。 香港是世界著名的金融和貿易中心,雲集了來自各國商人、財團。香港富豪對風水的痴迷,也讓許多外來公司被動地捲入風水戰爭。 1982年,港英政府為了示好大陸,以11億港幣價格賣了塊地皮給中國銀行,用於建設駐香港總部。這塊地位置絕佳,就在滙豐銀行總部的旁邊。
  • 香港人為什麼那麼信奉風水
    譬如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就曾經暴出過風水醜聞,就是因為這所本意培養優秀科技人才的科研機構,竟然花費了幾十萬港元三度聘請風水師,就辦事處環境及遷址事宜大看風水。除了不科學的科學院,警務處、消防處、運輸署等機構也都會尋求風水師的意見,如當年九鐵工程出現阻滯,就會邀請風水師從風水的角度做出合理的解釋。不過說到政府官員中最愛風水的,還要屬前特首曾蔭權。
  • 建築史上革命性的高科技摩天大樓:香港滙豐銀行大廈
    香港滙豐銀行大廈(英語:HSBC Main Building)位於香港中環,屬於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的總辦事處。
  • 風水師眼中的香港中銀大廈——有殺氣的尖刀,背後奇葩故事你造嗎
    也被稱為「美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最優秀的建築家」。代表作品更是數不勝數,其主要代表作品有華盛頓國家藝術館東館、甘迺迪圖書館、巴黎羅浮宮玻璃金字塔、蘇州博物館、北京香山飯店、香港中銀大廈。貝聿銘老先生為我們留下了無與倫比的建築。他的成功不僅在於他的建築天賦,還在於他卓越的社交和才能及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領悟。雖然他的建築學是在美國學習的,但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風水依然非常有考究。
  • 香港「中銀大廈」,不僅超越美國高樓,還在國內創下記錄!
    雖然當時沒能超過它成為世界第一高樓,但香港這座銀行大廈的出現,終於打破了美國高層建築稱霸世界的局面,成為美國以外第一座超過1000英尺的高層建築,而且這座建築也很有意思。這座大樓是中國銀行(香港)的總部,也是香港著名的地標之一。早在1990年就建成了,時隔30年依然是香港第四高的建築。它在建造之初曾是亞洲最高的建築,總高367米,屋頂高315米。
  • 中國蓋棟樓竟讓總督驚恐首富忌憚,香港人篤信風水背後有什麼陰謀
    長期以來,香港人給大家的印象一是有錢,二是迷信。有錢就不用多說了,迷信這個事就非常好玩了。按理說,經濟越發達,教育程度越高就越不會迷信,但香港人卻偏偏相反。香港人對風水、佔卜等的迷信可以說到了痴迷的程度,尤其是腰纏萬貫的富豪們。
  • 香港中銀大廈的風水之說,貝聿銘:詩意化的承認
    中國建築設計自古以來就有風水之說,到了近現代仍不例外,這種理念已經與中國傳統設計思想融為一體,這是與外國建築思想的一個明顯的區別,對於香港中銀大廈,大家都比較熟悉,它因其獨特的外表造型已經深深的印在香港人的心目中,是香港的標誌性建築。那麼這座建築有怎樣的設計理念呢?
  • 全球首幢耗資10億美元的大樓——香港滙豐銀行大廈
    香港滙豐銀行大廈(英語:HSBC Main Building)位於香港中環,屬於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的總辦事處。香港滙豐銀行大廈經過長期的發展,形成當今的規模、地理、名稱。當今的香港滙豐銀行大廈,是滙豐大廈的第四代建築。
  • 香港土豪的命運,有一半掌握在風水大師手上
    ,莫過於港島中環各大廈的「風水鬥法」。 via.逸聞 而這股殺氣首當其衝的就是中銀大廈邊上的香港滙豐銀行大廈,在中銀大廈正式交付使用的199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