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港風雲:貝律銘與香港中銀大樓

2020-12-15 騰訊網

海豐微生活

有角度 · 有態度 | HFweLive

貝聿銘(1917年4月26日-2019年5月16日)

貝聿銘是在一九八二年的時候接受建設香港中銀大樓的設計專案,其實,此事在一九八O年就開始談了。由於貝聿銘的父親貝祖詒早在1918年便創立中國銀行香港分行,所以中國銀行的兩位代表來到美國邀請貝祖詒回國擔任終身董事。當時身染重病的貝祖詒告訴他們說:「非常感謝各位邀請,如果早幾年,我可能會同意,但是現在不行了。」中國銀行的兩位董事見遇到了拒絕,便對貝祖詒說:「中國銀行想在香港設計一幢大樓,能否請你的兒子貝聿銘來擔任設汁師?」貝祖詒笑了笑說:「這事應由貝聿銘來決定。」

是的,中國銀行香港分行對貝聿銘來說是一項無法回絕的業務。一九一八年貝聿銘的父親貝祖詒創立中國銀行香港分行時,貝聿銘那年才一歲。貝聿銘的童年就曾在香港度過,可見中國銀行香港分行對他來說具有特殊的意義。所以,當中國銀行的董事向他提出請求的時候,貝聿銘很快就答應了。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晚期,香港滙豐銀行邀請世界著名建築師曼·富斯特設計總部大樓,這幢未來主義風格的大樓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也是最昂貴的建築之一。它使香港成了建築界中體現先進建築思想的城市。滙豐銀行在香港的新總部大樓極大地提升了滙豐在香港業界的地位。這個時候,中國銀行香港分行坐不住了,覺得有必要建一幢大樓超過滙豐銀行的新總部大樓。經過研究,中國銀行決定建一幢比滙豐銀行總部大樓稍微高一些的大樓。此外,中國銀行也打算在大門口放一對獅子,比守護滙豐銀行的那一對外貌更為兇猛。

除了比拼實力的原因外,中國銀行請貝聿銘擔任香港分行總部大樓的設計師還有更深層的原因。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經過中英雙方兩國艱難的談判.柴契爾夫人同意一九九七年把香港移交中國政府管理。貝聿銘所設計的新香港分行大樓就必須要象徵香港在共產黨領導下的未來前景。這幢建築必須使滙豐銀行的大樓和其他殖民統治的標誌相形見絀,呈現出一種全新的氣象。此外.它必須讓香港的那些資本家們放心,在中國政府的領導下香港一定會繼續繁榮昌盛.用貝聿銘的話說,它應該代表「全中國人民的抱負」。

然而,要超越福斯特那座裡程碑似的銀行大廈並非一件容易的事,貝聿銘面臨著三個挑戰:一是資金懸殊:滙豐銀行有十億美元預算作後盾建造大廈。貝聿銘卻沒有這樣優厚的條件,中國銀行只能給他一億三千萬美元的資金。二是地理位置不佳。滙豐那座大廈是建在港灣邊沿,位置顯要,面積大。而中國銀行的地皮位於交通要道中間,面積小.高架公路從而把那裡框死,根本無法找到一個體成的出入口。三是風水問題。香港是一個十分迷信的地區。二次大戰時,日軍總部曾佔領過中國銀行那塊地皮,許多香港人相信,那些受盡折磨的囚犯依然陰魂不散地在那一帶作怪,那是一塊不吉利的地皮。

雖然有諸多不利的因素,但是,貝聿銘還是發現了那塊地的一個優點:由於所處位置正好在機場飛行航道之外,新建築不像機場以北的建築受到高度限制,想建多高就可以建多高。貝聿銘想,要在如此不利的地皮上建造引人注目的建築物就必須把大樓造得非常高,建築有一定高度後才能產生氣勢,才能俯瞰香港的其他建築,才能把維多利亞港與九龍的景色一覽無餘。

一九八五年,中國銀行大樓破土動工,以每四天上一層僂的速度拔地而起。根據貝聿銘的設計,它高三百十五米,當時是東南亞最高的建築。

就在大樓一天一天往上躥的時候,他遇到了風水問題。中國的傳統建築十分講究風水:對於風水。《辭海》的定義是:「風水,也叫堪輿。舊中國的一種迷信。認為住宅基地或墳地周圍的風向水流等形勢,能招致住者或葬者一家的禍福。也指相宅、相墓之法。」

在中國傳統建築活動的各個過程中,風水貫穿始終。從選址規劃、建築單體、園林小品、室內外裝修設汁到施工營造;從皇家宮殿到老百姓的民居;從活人居住的陽宅到死人安息的陵墓陰宅,幾乎無昕不在。建國以後,風水一直作為迷信思想加以批判。改革開放以後,學者們對《辭海》的定義發表了不同的見解,主要傾向是不同意將風水與迷信畫等號。

風水之說在香港非常盛行。滙豐銀行在設計過程中,在一位著名的風水先生的建議下,曼·福斯特就把滙豐銀行內部的自動扶梯的位置進行重新調整,並下令用盆景驅散室內橫向加固的不良影響。銀行家們搬入新的總部大樓之前,風水先生聲稱,那一對以早先的銀行經理的名字命名的平臥造型的銅獅子「史蒂芬」和「斯蒂特」應該在星期天早晨四點鐘時放到入口兩側的警戒位置上。而且,必須把兩頭獅子同時運去,免得它們互相嫉妒。銀行董事們必須在那裡隆重歡迎獅子的光臨。銀行家們對此都一一照辦。

貝聿銘長期工作生活在西方,是一個不相信風水的人。他曾在媒體面前公開表示不相信風水,但是在風水盛行的香港,迫於周圍壓力,他的態度不得不有所調整。他無奈地對朋友說:「風水是我所受教育的一部分,是建築的一部分,它有些理論還是有道理的,如造房子要依山臨水,大門要朝南。」在為中國銀行香港分行大廈設計時.貝聿銘曾把一本關於風水的書交給他的一位助手,讓後者根據風水規則評估他設計的圖樣。經過仔細研究後.這位助手向他報告了設計中存在的幾處侵犯風水的地方。

貝聿銘後來說:「香港的華人是你能找到的最迷信的人。在那裡,風水是一種大生意。那裡的風水先生好比美國的律師:他們無處不在,你不去徵求他們的意見就寸步難行。我知道我會遇到麻煩,但我不知道會出現什麼樣的麻煩,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能不能解決這些麻煩。」

中國銀行是不會在公開場合容忍風水說法的客戶。中國銀行的高層官員本身也並不相信風水,但是他們擔心,這是在香港蓋樓,一旦大樓風水不好,就會嚴重打擊當地儲戶和房客租賃的積極性,銀行大樓的運營前途就會受到影響。此前已經有好幾筆香港房地產交易都是因為辦公舊址風水不好弄得半途而廢。出於這個考慮,在技術圖紙的設計過程中,中國銀行給貝聿銘發來電報,對圖紙上眾多加了框的巨型「X」表示關注。在中國,「X」意味著遭殃和錯誤,起因是古代已判罪的犯人脖子上戴著牌子,上面都打著一個大大的「X」形符號。他們婉轉地建議貝聿銘慎重考慮那些「X」形框架。對此,貝聿銘解釋說,「X」是工程設計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所以設計成這樣的力形結構,就是要讓它們能撐得起這整座大樓。

鑑於中國銀行的擔憂,貝聿銘不得不將原以浮顯在牆外的「X」形結構隱藏起來,並且還十分巧妙地把露在外面的「X」形部分裝飾成一系列交叉的寶石——這種吉利的形象使中國銀行的官員們十分讚賞。同時,他把塔樓比作雨後春筍——中國傳統中再生和希望的象徵。

為了使中銀大樓受到香港市民的喜歡,貝聿銘也借鑑了一些風水學中的做法,比如他原想利用陡峭的地勢,從大樓的一端引入噴泉水,再讓水從另一端噴出。但根據風水的原則,這樣做意味著失財。於是,貝聿銘決定在龐大的地基兩側設置兩座傾斜式噴泉,形成回流,這樣就可以在風水上由出財轉為納財。

經過十六個月的奮戰,主體結構在1988年8月完成。8月8日,大樓舉行封頂慶典儀式。這次典禮的時間也是風水師精心選擇的,因為「8」和表示發財的「發」字諧音。所以許多香港居民認為一九八八年八月八日是二十世紀最吉利的日子。

這些都是關於建築內的風水局,而中銀大廈最出名還是對外。

其建築形狀猶如一把出鞘的利劍,殺氣騰騰。香港著名風水先生宋蘇崑說:「如果有一個屋角是指向你的,那麼它就像指向你的一把刀。那會導致疾病或經濟損失。」於是,神經緊張的鄰居們在窗戶和陽臺外面紛紛都掛上一面鏡子,目的是把塔樓中產生的惡運邪氣再給反射回去。但是周圍住戶都只是被殃及的池魚,風水先生說「那把大刀是三面刀刃,分別指向香港總督府、英國駐港部隊所在地和滙豐銀行。」這才是真正的刀鋒所向!

指向港督府的「刀鋒」首先發威,中國銀行大樓在1985年年中破土動工,香港第26任總督尤德爵士1986年12月5日晚上在下榻的英國駐北京大使館心臟病突發,在睡夢中去世,終年62歲,成為唯一一個在位時去世的港督。

後來貝聿銘夫婦在從巴黎飛往香港的航班上碰巧遇到了新任總督衛奕信及其夫人。總督夫婦邀請貝聿銘夫婦第二天去總督府做客。在坐下來吃午飯前,主人夫婦給貝聿銘他們看花園裡新增的滑稽內容。衛奕信後來解釋說:「由於在許多人眼裡,總督府代表香港政府,我們在那個尖角和總督府中心位置之間的直線上種了兩棵柳樹,算是採取了保護性措施。柳樹的形狀柔和、圓潤,對大樓刀一般的尖利角度起了緩衝作用。就這樣,問題解決,皆大歡喜。」

但是最後這個柳樹也好像沒擋住,老是種不活,這個煞氣之重也讓回歸後的香港特首們膽戰心驚,第一任特首董建華公開以風水理由拒絕入主禮賓府(即原港督府),繼任的曾蔭權靜靜找來多年老友兼半退休風水師龍景銓看風水,最後一張神秘錄影光碟流傳,事情則公告天下。

駐港部隊也是一個煞氣混合體,此方無礙,但是滙豐銀行就不一樣,他們可是倒了血楣了,據稱隨著中銀的建成,其業績大幅倒退,在阿根廷當年虧損2億美元,股價也隨之大跌。於是他們馬上請來風水大師指點,最終在樓頂架起四門「大炮」,其中最高的兩門把炮口直接對準中國銀行,反擊中銀大廈的殺氣,於是滙豐的業績才又好轉。

相關焦點

  • 香港各區懸掛國旗區旗 維港兩岸慶回歸氛圍濃鬱
    中新社香港7月1日電 (記者 劉辰瑤)7月1日正值香港回歸祖國22周年,香港各區許多街市、建築掛出了國旗及特區區旗,維港兩岸部分標誌性大廈的戶外大屏幕也循環播放慶回歸視頻和節慶標語。在香港街頭,人們可以感受到喜慶的節日氛圍。
  • 香港打造維港美景 帆船酒店構思浮現
    中新社香港5月9日電(記者 梁今)香港特區政府銳意打造維多利亞港景觀,除了國際金融中心、中銀大廈、香港會展中心等傳統建築地標外,一些新地標建築的構思正在逐漸冒起。  據港媒披露,香港大型地產發展商長江實業位於北角油街臨海的大型酒店住宅綜合發展項目,計劃打造為「香港版的杜拜帆船酒店」,以揚帆中的帆船作為設計概念,可望成為香港的另一個新地標。
  • 當年被香港人炮轟,這位設計中銀大廈的世界級大師走了
    來過香港的人,應該沒人不知道下面這棟建築吧?(圖源:維基百科)沒錯!就是坐落在中環的中銀大廈!香港的地標性建築!從維港一眼望去,它絕對是顏值最高的那個!而他的父親,就是大名鼎鼎的中央銀行總裁、香港中銀創始人貝祖詒,可以說,貝聿銘與中銀大廈的緣分在那個時候就隱隱埋下了。
  • 香港維港日落美不勝收
    9月22日黃昏,香港尖沙咀文化中心匯聚眾多遊客,欣賞日落維港風景。位處香港島和九龍半島之間的維多利亞港是香港的地標,世界三大夜景之一。維港兩岸的高樓大廈更是見證了香江的傳奇故事,每年吸引大量遊客光臨。
  • 香港最著名的風水大戰 中銀大廈「力劈」滙豐銀行
    香港人講究風水,可謂事無巨細,小到生兒育女、紅白喜事,大到蓋樓、投資,都要請風水先生看一看。前不久,邵逸夫過世,享年107歲。邵老先生如此長壽,有人說是風水的關係。據揚子晚報網報導,2008年,邵逸夫因心臟問題病危,其妻方逸華急忙找高人指點,希望改運救回丈夫。原本TVB電視臺正趕工蓋新大樓,她立即下令停工,連一根釘子都不給動,果然保住邵逸夫一命。
  • 香港維港兩岸最長海濱長廊貫通
    這段海濱長廊把金紫荊廣場、會展中心、添馬公園、中環碼頭、港澳碼頭、上環海濱、中山紀念公園和石塘咀串聯起來,成為港島又一道靚麗風景線。新近貫通的海濱長廊位於灣仔新填海土地,長約560米,寬約六米,屬優化灣仔海濱項目的一部分。從新的海濱長廊可眺望中環及尖沙咀一帶,是欣賞維港兩岸核心商業區日落景致的最佳位置之一。圖為市民利用新海濱走廊上的公共家具進行鍛鍊。
  • 李嘉誠巧妙化解香港滙豐銀行與中銀大廈的風水大戰
    香港首富李嘉誠的總部—長江實業集團中心大樓,為何不跟旁邊的中銀大廈比拼高度呢?它的樣貌,為何四四方方像個盒子?負責設計這兩幢建築的設計大師西沙佩利說:「李嘉誠信風水,他相信四四方方的盒子形大廈可抵擋中國銀行的煞氣。」西沙佩利說,如何定出長江中心283米高的高度,是一項風水藝術。
  • 燈火璀璨的香港維多利亞港夜景
    關注了我一年多,跟著我走遍絲路,走遍中國之後,總算是等到我騎行來到香港,自然有說不完的話題。我們一邊聊天,一邊等待著夜幕降臨華燈初上的一刻。洪宏毅就職於香港最大的保險公司英國保誠,來到他的辦公室看到擺得滿滿的全是各種獎盃獎狀,相當震撼。正如我的騎行一樣,所有華麗的榮譽背後,都是外人看不到的辛勤付出和持之以恆的堅持。
  • 香港擬增設兩條渡輪航線 讓乘客欣賞維港風景
    香港擬增設兩條渡輪航線 讓乘客欣賞維港風景 2018-08-28 10:53:1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王詩堯
  • 維港煙花匯演喜迎元旦 30萬人倒數送別2017
    圖:除夕煙火匯演規模歷年最盛大,逾30萬人維港兩岸齊迎2018  大公報記者 謝進亨、實習記者許雋、左琳(文)黃洋港(圖) 除夕夜,送舊迎新歲。逾30萬人昨晚歡聚維港兩岸,齊聲倒數送別2017年,迎接2018年來臨。踏入凌晨前,眾人齊聲倒數呼喊:「10、9、8、7、6、5、4、3、2、1。」當歡呼聲響徹雲霄,笑意中互送祝福之際,絢麗的煙火已劃破維港夜空。回顧過去一年,香港適逢回歸20周年喜事重重,先後有國家主席習近平來港視察,及特首林鄭月娥新班子上任等,而本港經濟亦逐見起色。展望新一年,市民紛紛許願,期望社會保持和諧,紛爭不再。
  • 香港玫瑰燈海點亮維港
    當日,來自韓國首爾的LED Rose Garden大型公共展覽亮相香港。25000朵LED白玫瑰花燈在中環海濱展出,在情人節即將到來之際點亮維港,營造出浪漫甜蜜的氛圍。新華社記者 呂小煒 攝
  • 它被稱為「亞洲第一大海港」,以夜景燈光秀而出名,景色極美麗!
    它被稱為「亞洲第一大海港」,以夜景燈光秀而出名,景色極美麗!維多利亞港簡稱維港,是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香港島和九龍半島之間的海港。世界三大天然良港之一。由於港闊水深,為天然良港,香港亦因而有「東方之珠」、及「世界三大夜景」之美譽。維多利亞港的名字,來自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一年四季皆可自由進出。早年已被英國人看中有成為東亞地區優良港口的潛力,後來從清政府手上強佔香港,發展其遠東的海上貿易事業。維多利亞港一直影響香港的歷史和文化,主導香港的經濟和旅遊業發展,是香港成為國際化大都市的關鍵之一。
  • 天星小輪:擺渡維港,往返百年
    維港渡船上的遊人和白領 維多利亞港,隔開了香港最繁華的尖沙咀與中環一線。 清晨6點30分,蘭桂坊的喧囂剛剛散去,旺角的霓虹燈熄滅不久,伴隨著維港的汽笛聲,首班天星小輪,已經在藍天碧海之間穿梭。
  • 香港維港煙花缺席 民間「花開富貴」慶賀新春
    香港維港煙花缺席 民間「花開富貴」慶賀新春 2020-01-21 15:38:24 1月21日電題:香港維港煙花缺席 民間「花開富貴」慶賀新春  中新社記者 韓星童  農曆新年將至,香港受修例風波影響,農曆年初二維港煙花缺席,民間卻自行「花開富貴」,賀慶新春,祈盼吉祥平安。
  • 香港中銀大廈的風水之說,貝聿銘:詩意化的承認
    中國建築設計自古以來就有風水之說,到了近現代仍不例外,這種理念已經與中國傳統設計思想融為一體,這是與外國建築思想的一個明顯的區別,對於香港中銀大廈,大家都比較熟悉,它因其獨特的外表造型已經深深的印在香港人的心目中,是香港的標誌性建築。那麼這座建築有怎樣的設計理念呢?
  • 維多利亞港,簡稱維港,是位於香港的香港島和九龍半島之間的海港
    維多利亞港,簡稱維港,是位於香港的香港島和九龍半島之間的海港。維多利亞港是世界三大天然良港之一,由於港闊水深,為天然良港,香港亦因而有「東方之珠」,及「世界三大夜景」之美譽 。維多利亞港的名字,來自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一年四季皆可自由進出。
  • 香港將在添馬艦興建新政府總部大樓
    東方網4月30日消息:香港特區政府今天正式宣布,決定在維多利亞港灣旁的添馬艦興建新的政府總部大樓和新的立法會大樓,以及其他相關社區設施。
  • 香港「中銀大廈」,不僅超越美國高樓,還在國內創下記錄!
    直到中銀大廈的出現,才打破僵局。雖然當時沒能超過它成為世界第一高樓,但香港這座銀行大廈的出現,終於打破了美國高層建築稱霸世界的局面,成為美國以外第一座超過1000英尺的高層建築,而且這座建築也很有意思。這座大樓是中國銀行(香港)的總部,也是香港著名的地標之一。早在1990年就建成了,時隔30年依然是香港第四高的建築。它在建造之初曾是亞洲最高的建築,總高367米,屋頂高315米。
  • 記憶香港: 維港鐘聲曾經敲響的那些陌生記憶
    關於香港的一切記憶都是從影視劇 ,而踏足香港也成為一段很長時間以來的夢想。五年前到香港,依舊是獨自一個人,陌生的城市,陌生的人群,陌生的一切....似乎體驗了陌生的感覺,就足以告訴全世界自己來過一樣,於是正如五年前一樣一個人來到這個 維港鐘聲夜夜敲響的香港鐘樓。
  • 香港國慶節原來可以這樣「紅」!
    ,看看當年港人民心向共的歷史,好好想一想毛主席是怎麼做到的吧。作者:秦明筆者此前曾經整理了《1967年英國要提前歸還香港——毛主席處理香港問題的啟示》的歷史資料,講述了大陸紅色風潮席捲香港,港人民心向共的歷史,鑑於這個情況,英國殖民者甚至考慮要提前歸還香港,擺脫這個已經「深紅」的「燙手山芋」。60年代,香港社會紅色風潮如火如荼,每到10月1日國慶節,香港底層民眾都要舉行盛大的慶祝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