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不上大學的農村孩子會不會成為另一個「閏土」?

2020-12-10 文眼看世界

讀過小說《故鄉》的都知道,魯迅通過兩次與閏土見面(少年閏土與中年閏土)的精確對比描述,給我們超形象的展示了一個農村孩子從小到大的演變過程,小時的閏土異常可愛,健碩,對大自然有一種特別的親近感,長達後卻受到各種社會力量的壓制和迫害,不僅失去了最初的童真,而且在心靈和精神上也變的無感、苦悶,甚至絕望,通過這些魯迅深刻地揭示了當時社會的苛捐雜稅和各種社會弊端對下層人民造成的人生戕害和發展阻礙。

文章的開篇,魯迅就用環境背景烘託出一個在他心中的理想少年形象:

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用力地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這少年便是閏土。

第一次見面基本是一種心情,魯迅這樣描述:

有一日,母親告訴我,閏土來了,我便飛跑地去看。他正在廚房裡,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氈帽,頸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可見他的父親十分愛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許下願心,用圈子將他套住。他見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沒有旁人的時候,便和我說話,於是不到半日,我們便熟識了。我們那時候不知道談些什麼,只記得閏土很高興,說是上城之後,見了許多沒有見過的東西。

第二次見面問題就出來了,魯迅不愧為名家(甚至還是心理學家和觀察家),他這樣描述:

一日是天氣很冷的午後,我吃過午飯,坐著喝茶,覺得外面有人進來了,便回頭去看。我看時,不由的非常出驚,慌忙站起身,迎著走去。這來的便是閏土。雖然我一見便知道是閏土,但又不是我這記憶上的閏土了。

(精彩的橋段開始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圓臉,已經變作灰黃,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皺紋; 眼睛也像他父親一樣,周圍都腫得通紅,這我知道,在海邊種地的人,終日吹著海風,大抵是這樣的。他頭上是一頂破氈帽,身上只一件極薄的棉衣,渾身瑟索著; 手裡提著一個紙包和一支長煙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記得的紅活圓實的手,卻又粗又笨而且開裂,像是松樹皮了。

(表情加心理,現在的影視導演得學學這點)我這時很興奮,但不知道怎麼說才好,只是說:「阿!閏土哥,——你來了?……」我接著便有許多話,想要連珠一般湧出:角雞,跳魚兒,貝殼,猹,……但又總覺得被什麼擋著似的,單在腦裡面迴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臉上現出歡喜和悽涼的神情(第一次見面倆人那麼高興,相見恨晚,現在卻出現了悽涼和隔閡,試問下,你現在的兒時玩伴會出現這種情形麼?);動著嘴唇,卻沒有作聲。他的態度終於恭敬起來了,分明的叫道:「老爺!……」(現在雖然沒「老爺」一說了,但是依然有那種見了領導或所謂的「大人物」時要不就說不出話要不就恭敬的跟個啥似的那種人),我似乎打了一個寒噤;我就知道,我們之間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說不出話。

他回過頭去說,「水生,給老爺磕頭。」便拖出躲在背後的孩子來,這正是一個廿年前的閏土,只是黃瘦些,頸子上沒有銀圈罷了。「這是第五個孩子,沒有見過世面,躲躲閃閃……」(讀到這,我就有些想哭,哭農村孩子從小就註定的命運悲苦)

我問問他的景況。他說:「非常難。第六個孩子(那時計劃生育是沒有的)也會幫忙了,卻總是吃不夠……又不太平……什麼地方都要錢,沒有規定……收成又壞。種出東西來,挑去賣,總要捐幾回錢,折了本;不去賣,又只能爛掉……」,後來他只是搖頭;臉上雖然刻著許多皺紋,卻全然不動,仿佛石像一般(魯迅的小說如何做到入木三分,精煉老到,從這句就能看出)。他大約只是覺得苦,卻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時,便拿起煙管來默默的吸菸了。

母親和我都嘆息他的景況:多子,饑荒,苛稅,兵,匪,官,紳,都苦得他像一個木偶人了。母親對我說,凡是不必搬走的東西,盡可以送他,可以聽他自己去揀擇。

文章的最後魯迅做了與閏土及故鄉感情的收官工作,也造就了一句至今還影響著很多不甘平庸的人的名句:

我躺著,聽船底潺潺的水聲,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與閏土隔絕到這地步了,但我們的後輩還是一氣,宏兒(魯迅的侄兒)不是正在想念水生(閏土的第五個孩子)麼。我希望他們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來……然而我又不願意他們因為要一氣(這個氣該怎麼理解呢?爭口氣麼),都如我的辛苦展轉而生活,也不願意他們都如閏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願意都如別人的辛苦恣睢而生 活。他們應該有新的生活,為我們所未經生活過的(對未來美好新世界的渴望和期盼)。

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來了。閏土要香爐和燭臺的時候,我還暗地裡笑他,以為他總是崇拜偶像,什麼時候都不忘卻。現在我所謂的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麼?只是他的願望切近,我的願望茫遠罷了。我在朦朧中,眼前展開一片海邊碧綠的沙地來,上面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圓月下面應該還會有一個少年,這少年便是閏土)。我想:希望本是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讀完了小說,再想想現在,真的有一種造化弄人之感。魯迅筆下的閏土生活在民國時期,那時社會動蕩,經濟停滯不前,人們的觀念落後,信息閉塞,完全不能與今日之中國相提並論。但現在的社會就不可能出現另一種「閏土」麼?我看未必。

社會發展到何時,總有一些邊緣人,比如現在農村那些考不上大學的孩子,還有很早就輟學的留守兒童,他們在新時代下會不會成為另一個「閏土」呢?

仔細想來,在物質體現上可能「成為閏土」的機率不大,因為我國在經歷了30多年的快速發展之後,不僅在經濟、政治、文化、科技信息等各領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且國家在對待三農方面一直實行著多種優惠和扶持政策。

農業稅改革上,農民種地不僅不用交稅,還可享受國家的財政補貼,這要在閏土時代,估計想都不敢想,更別說實行了。三農扶持上,國家對農村基礎建設、道路橋梁、水利水電工程、教育醫療、惠民工程等,加大了扶持力度,農村在各方面都比以前有了極大的改觀和進步。還有科技信息的普及,現在的農村孩子即使考不上大學或輟學,通過網絡和科技傳媒依然可以學到很多有用的知識,接觸到自己喜歡或擅長的領域。可謂科技改變生活,也改變農村的落後觀念。

但以上所說僅僅是物質上的,中國(包括農村)目前潛在的危險更多的是在精神和心靈認知上,因為物質豐富、經濟發達,並不能代表精神豐富或心靈認知充實、向上,所以說,新時代下,要想避開成為另一個「閏土」的可能,就要在他們的精神和心靈認知領域加強監管和教育,加深思想認識,進行正確而有效的「三觀」指導,在此,家庭和社會要同時擔起這責任。

上面說的是考不上大學或輟學的,那麼,考上大學的農村孩子呢?他們就沒有成為另一個「閏土」的可能嗎?答案還是未必。

通過我畢業後對同學及周邊同事的觀察,我覺得那些那些考上大學的農村孩子比考不上的農村孩子成為另一個「閏土」的可能性更大,因為他們在到城市之後,不僅要面對精神和心靈重塑上的雙重重壓,還要面對在物質上從「一窮二白一無所有一貧如洗」的三一階段到「有房有車有家」的三有階段的艱難轉變,想做到這些,談何容易?

我的幾個大學同學,上學時經濟上感覺還可以,有家裡人做後盾。畢業後,問題就凸顯了。有的去了南方打工開創事業,有的留在了上學的城市,混的好的實現了「三有」,混的不好的,至今還在都市村裡租房,還有一個住在北京的低下三層,天天朝九晚五的消磨度日。

那個在都市村裡租房的同學,記得畢業後我第一次見他,兩人要了一件啤酒,我聽他講自己歷經的苦和一個人在外遇到的各種「不待見」,至動情處,分明見他的眼睛有淚光在閃。後來很晚了,我陪他在空曠但卻依然燈紅酒綠的城市街道走了會。分手時,他說他要繼續努力,讓家裡人看得起他。

第二次見他時,他說他又換工作了,而且這個剛換的工作他感覺也幹不長,總覺得不能完全適應公司和老闆,我問他有沒有總結下,比如在認知或自我性格上找找原因,他苦笑了下說「可能是自身能力和認識上的不足造成的吧」,本來,我那次是想約他去見見以前的幾個老同學(這幾個同學按社會上的普遍理解是屬於混的不錯的那種),但話到嘴邊,我又生生給咽了回去。

去年,又見了他一次,看見他的狀態還是老樣子,甚至還不如以前,而且聽他抱怨說房租太貴了,漲了好幾次,他住的那個都市村馬上要拆了,他準備和別人一起合租。他說他這個人物質上苦點沒什麼,讓他苦惱甚至絕望的是家人的不理解,社會的不認同,他們總認為考上了大學就應該在外面風風光光,就應該混的有模有樣,就應該有房有車有女人,這樣過年回家時也好在那些考不上學的「同齡者」面前顯擺顯擺。

但事實如此嗎?殘酷的現實給了他猛猛的一擊,這一擊有時會在他最脆弱的時候令他感到生活喪失了意義,活著比死去更讓人難以接受。

想到這,想到這位同學的痛苦內心和所處的尷尬境地,我就沒心思寫下去了,因為所有的文字在此都是蒼白的,文字能幫他交房租嗎?文字能幫他買一頓好吃的午餐嗎?不能,它解決不了現實問題(這也正是文人或知識分子的悲哀和糾結所在),更拯救不了這個雖考上了大學,但卻越來越趨向於另一個「閏土」的靈魂。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現在這麼多孩子考不上好大學呢?
    首先大家要明白,沒有考上好大學,並不意味著輸掉了整個人生,有些人在高考時順風順水,但最終泯然眾人,而有些人在高考時磕磕絆絆,最終卻成為人生贏家。所以,即使我們沒有考上一個自己理想的大學,也可以將自己的人生大道走的「風光無限」。
  • 感覺自己考不上大學了,怎麼辦?
    感覺考不上,其實是情緒焦慮的體現 在高考的強壓下,由於學習成績和高考目標有差距,很多同學開始出現感覺自己考不上大學的想法,其實這是因為高考壓力而產生了情緒焦慮的體現。我們來看看經過高考復讀才考上大學的小雪的成長經歷。
  • 考不上大學就廢了?
    首先需要確定的一點就是,考不上大學並不代表自己就失敗了,只要自己想要繼續上學的話,還是有很多的升學方式可以選擇的。找對適合自己的升學方式,通過其他的升學方式一樣可以考上自己理想大學。2020年的高考已經告一段落了,距離2021年高考只剩下不到200天的時間,今年的高考學子正在努力的奮鬥,爭取想要考上自己理想的本科院校,但是幾家歡喜幾家愁,有的孩子正在緊張的備戰高考,但是有的孩子成績不理想,已經想要放棄上大學了。
  • 孩子今年初二馬上要進初三,成績很差估計考不上高中,怎麼辦?
    說按孩子現在的成績,估計考不上高中,這是你的判斷。但這個孩子以前成績怎麼樣?是什麼原因現在成績很差?搞清楚原因,正確引導,注意學習方法,一年時間足夠逆襲。我就有這個經歷,現分享給你供參考。小學時我成績還好,到初中後英語和數學讓我很吃力。
  • 孩子上初三了,如果考不上高中怎麼辦?有沒有其他的後路?
    因為每年的中考,至少有一半孩子考不上高中,他們將何去何從?孩子沒考上高中,這可能是很多家長目前最為揪心最為焦慮的事情。有人說,考不上高中去上中技學校不是也很好嗎?談及中專和技校,都已經成為社會歧視的對象,甚至有人認為:這些學校只是為了不讓未成人到社會上亂來,提供的一個收容所而已,甚至於現在有很多人還產生了一種讀職業學校很丟人的論斷。
  • 考不上高中,你會讓自己的孩子上職高或者技校嗎?
    我們的孩子還小,如果打工年齡都還不夠,哪個父母又會忍心把自己的孩子從這個年齡就放棄不管了呢?考不上高中,我們還可以選擇中專或者技校。當然,每個家長培養孩子的初衷都不想把自己的孩子送進中專或者技校。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大家心裡想的都是升高中,考大學!
  • 孩子考不上高中怎麼辦?家長別慌,這4種選擇一樣讓孩子出人頭地
    時間已經來到5月,對於初中生來說,即將參加中招考試了,成績好的學生自然是想考上重點高中,成績中等也想上所普通高中,而對於成績太差的學生考不上高中怎麼辦呢?最近,有很多家長問我:孩子成績特別差,考不上高中該怎麼辦?
  • 臺灣學生考不上大學真難
    臺灣學生考不上大學真難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8月10日 10:10 來源:      據人民網8月9日電臺灣今年度大學考試入學分發
  • 少年閏土到中年閏土的轉變:奮鬥一生終於成為了一個普通人
    這種崇拜是對知識的渴求和對外部世界自由的嚮往,是一個地主小少爺自由意識的覺醒。閏土教「我」捕鳥,邀我「我」去海邊撿貝殼,給「我」講述那些奇聞異事,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基於朋友玩伴的身份,是最真摯的感情流露,不摻雜任何其他的因素。孩子的世界很單純,因為顧慮很少,所以快樂很多,只要可以任情享受玩樂,其他一切都不重要。
  • 孩子考不上高中怎麼辦,先要看是男生還是女生,再看偏文還是偏理
    考不上高中的孩子,主要的困難,大致會有兩個,一個是正常的讀書途徑已經很難走通;另一個是就業的年齡與就業的能力不足。我家孩子在家上網課,狀態一直不夠理想,最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考不上高中的孩子,如果成績不是特別差,那麼還可以念職業高中,讀職業高中的孩子,最好是多讀書,少與同學交往,因為,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職業高中的學生,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在升學的道路上走掉隊的同學居多,也有一部分是意外情況的,以後憑藉孩子的繼續努力,以後也是有機會讀大學,而更多的同學,則需要慢慢靜下來讀書。
  • 考不上大學,高三考生應該復讀還是接受現實
    選擇就很多,可以保研去藤校,出國對接的也是國外名校,可這樣的機會,肯定不會屬於三本和專科學校。因此,同學們不管是在進入高三複習階段以後,或是考入理想大學以後,都應該下定決心努力讀書,不斷提高自己。但是如果同學們在高中不努力考不上大學,在大學不努力找不到好工作,在生活中就只能通過拼死拼活、長年累月地努力,來改變窘迫的現狀了。而且很多同學,可能會有一種除了高考以外,還有許許多多能夠改變命運的機會,這樣的錯覺。為什麼說是錯覺呢?
  • 閏土父親、閏土、就連閏土的孫子,現在還在為魯迅「打工」
    當親人們一個個離我們遠去,我們會日夜思念一家人歡聲笑語的時光;當愛人不在身旁,更會讓我們回想起互相陪伴的點滴時光。當友人的身影在我眼中已漸漸模糊,我會時常感到一個人莫名的孤單。有親人相隨、佳人相伴,就不可或缺的要有志同道合的友人與我們共話桑麻。
  • 孩子考不上高中怎麼辦?有哪兩條路可走?家長應該如何規劃
    這個問題困擾著很多成績差的學生和家長,現在是知識社會,但是不能進高中,怎麼考大學?家長首先要明確孩子為什麼不能考上高中,其實不僅僅是去學校不好好學習,還熱衷於遊戲、網絡等,這也是為了中學一年級二年級學生的警鐘,不學習就考不上高中,這是非常尷尬的結果,孩子考不上高中怎麼辦?有哪兩條路可走?家長應該如何規劃?
  • 最窮影帝段奕宏:考不上大學、愛不起陶虹、還敢對劇本挑三揀四?
    曾考了三次才被大學錄取;曾被嘲笑這輩子永遠不可能考上大學;曾為了當演員不惜和父親決裂;曾在大學的時候沉默寡言被同學譏諷……在那些被命運拋棄的日子裡,段奕宏的是怎麼度過的?他和陶虹又有怎樣的動人故事?他又是如何從一個工人逆襲成影帝的呢?
  • 初中畢業後,考不上高中的孩子,應該怎麼辦?這些建議值得一試
    「初中畢業後,考不上高中的孩子,應該怎麼辦?」一個朋友問我這麼個問題。這確實是一個很讓諸多家長頭疼的問題。作為初中畢業生,沒考上高中的話,孩子如果直接回去「家裡蹲」,沒有理想,沒有目標,沒有鬥志,沒有責任心,終日過著渾渾噩噩的日子,這個孩子差不多也就廢了。
  • 農村孩子的出路在哪?《西遊記》主題歌就給指明了方向
    農村的孩子出路在哪?這是一個非常值得思考的問題。因為在我國目前農村人口還佔大多數,農村的孩子遠比城裡的孩子多。那麼農村孩子的出路到底在哪裡呢?大學面向所有的青年招生。分數面前人人平等。農村的孩子通過讀書就能考上一所好的大學,從而徹底改變自己的命運。因為農村條件比較艱苦,事實上農村的孩子比城裡的孩子更能刻苦學習。往往窮山村裡能出現高考狀元,窮山村裡能飛出金鳳凰。農村孩子雖比不上城裡孩子那麼優越,但農村孩子也有農村孩子的活發,寒門出孝子,寒門出才子,大有人在。十年寒窗多辛苦,高榜提名出寒門。
  • 考不上985、211?又不想復讀?老師:「雙非」大學也不錯
    考不上985、211?又不想復讀?老師:「雙非」大學也不錯在今年「疫情」影響下各大高校延長了開學日期,本以為今年的高考成績相較於去年會略有下降,結果今年的高考成績超出預期,整體分數比去年高了不少。1978年經國務院批准成為中國十七所綜合類全國重點大學之一 是全國首批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大學,也是全國唯一一所設立後備軍官選拔培養基地和研究生選拔培養基地,培養軍地兩用人才的地方大學,湖南省首批招收留學生和國防生的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學校。 毛澤東同志為湘潭大學題寫校名手跡 也是教育部和湖南省政府共同建設的全國綜合性重點大學。
  • 怎麼辦,我感覺自己考不上了
    感覺自己考不上清北了 感覺自己考不上985了 感覺自己考不上一本了 感覺自己考不上大學了 ......
  • 魯迅筆下「閏土」的真實結局:晚年被魯迅家解僱,最後因貧困而死
    閏土,原名叫做章運水,我們在課本上所看到的「閏土」就是魯迅以他為原型創作出來的,故事也基本上一模一樣。當時魯迅的家族背景還不錯,是當地比較大的一個世家,家裡也會僱傭很多幫工,尤其是每年到了收稻穀的時候。而當時魯迅家有一個幫工叫做張福慶,他是章運水的父親。
  • 六年級上《少年閏土》:體會閏土的形象,對農村生活的嚮往
    六年級上《少年閏土》:體會閏土的形象,對農村生活的嚮往一、學習目標通過「看瓜刺猹」「初次相識閏土」「講新鮮事的閏土」,體會閏土在「我」心中的形象。通過抓關鍵詞句,藉助資料,體會「我」對自己那「只看見院子裡高牆上的四角的天空」的生活環境的不滿,以及「我」對豐富多彩的農村生活的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