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學習歷史開始便一直有一個小小的疑問,但現在看來都是可以進行解釋的,例如今天的「我們自稱為「漢人」,為什麼卻不自稱自己為先統一中國的「秦人」」相信也有一些小夥伴不理解,不清楚為什麼這樣自稱,好像從小便是這樣的,今天便來解釋一下,到底為什麼稱之為「漢人」而不是「秦人」。

漢與秦朝代
首先,大家看到這兩字的組合都會先入為主認為是漢朝和秦朝,在這歷史的長河中秦朝早於漢朝,並秦朝也是第一個統一全國的朝代。秦朝時秦始皇統一全國,全國上下確實自稱為「秦人」,但這畢竟不同於之前的「老秦人」因為統一後其他六國避免不了其他的爭端,如果按照秦始皇的推測王朝是萬世但他萬萬沒有想到秦二世的時候就給玩完了,時間並不是很長這也是秦人的這個稱呼並不是很深入人心的原因之一,當然當時的舊六國的人們也並沒有很認可自己的秦人身份。

漢朝,儘管漢朝並沒有秦朝統一天下的那樣大的名號,但它一點也不弱。漢朝存在了四百多年,但是它並不是中國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朝代,也不是歷史上發展最好的朝代,因為發展出名的朝代唐朝和明朝哪一個也不差於漢朝,但是漢朝有一個其他朝代都無法比擬的操作「統一思想」,漢朝的大一統是在秦朝既有基礎之上形成的,因此也叫秦漢大一統局面。秦王朝時「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統一了貨幣和度量衡,現實了民族間的融合,而漢朝則在這個基礎上更加完善。

注意:在漢朝時在思想文化上,漢武帝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制度,儘管無法再次出現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各流派之間爭芳鬥豔的局面,但是這樣做卻是可以鞏固當時的「發言權」鞏固民心,可以做到統一全國人民的信仰和理念,更是可以同時起到安定國家的作用,帶來的影響直到現在儒家思想以及孔子的地位都是知名的。
漢與秦字意不同
其次,漢與秦從書寫上面來分析便是不同,各有各的特點也有不同的意義,中國漢字博大精深一個字的寫法不同、讀音不同、組合不同,都可以造出不同的意思。所以從字義上來分析。
「漢」原指天河,宇宙銀河,《詩經》云:「維天有漢,監亦有光。」古人將天上的銀河看作是天上的漢水,銀河也稱「河漢、星漢」等等。「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中的「河漢」就是這個意思。所以「漢」又指漢水,也就是漢江。

「秦」在秦朝以前的「秦」字,是上邊兩個王,下邊一個木,秦始皇想,那分明是兩個王王平分天下的意思。於是決心重造個「秦」字。於是他問史官:「歷代帝王的功過是非,都記載在哪部史籍裡?」史官答道:「唐堯虞舜夏商周,功過是非見春秋。」秦始皇聽罷,哈哈大笑:「孤王乃千古一帝,我要佔他半個』春秋』!」於是提筆寫下了「秦」字遞給史官說:「寡人人取』春、秋』二字各半,合為′秦』字」,自此以後,「秦」便被廣而用之,一直到現在。

當然了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解,歡迎各位小夥伴在下方評論區分享自己的想法。如何使用還是看不同的理解,無論是「漢人」還是「秦人」,歸根結底大家都是炎黃子孫,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