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有了「始皇帝」,為何我們民族自稱為「漢」而不是「秦」?

2020-12-14 麻辣歷史大課堂

中華民族有五千年的發展歷史,因為歷史的悠久,現今我國還存在著的一些詞語或者事物,說起來就又是一部歷史。比如說「九州」,我們經常稱中華大地為「九州大地」,這個名字就有很悠久的歷史。

一個能完全代表我們國家的字,就是「漢」,中華大地上的主體民族是漢族,我們自稱為漢人,說的話是漢語,在各個方面「漢」這個字就能完全代表中國,和中國人。我們知道,在封建時代,有一個大一統的王朝是漢朝,這個王朝是在封建社會第一個出現的盛世時代,其中的漢武帝時期是最為昌盛的年代,而因此,劉徹也有「大帝」的稱呼。

但我們知道,漢朝並不是歷史上第一個朝代,秦朝才是,而創建秦朝的嬴政也給自己定了個「始皇帝」的稱呼,自此之後,「皇帝」被作為最高統治者的稱呼存在了兩千年。雖然當時秦始皇是為了顯示自己的功績至高無上,地位無人匹敵才這樣起的,但在我們後人看來,他確實值得這一稱號,並且也有說法是稱他為「千古一帝」。既然他的功績這麼高,為何我們後人願意自稱為「漢」,而不願意稱「秦」呢?其實這有如下三個原因。

首先是秦朝延續的時間並不長,他雖然完成了全國上下的統一大業,也規定了通用的文字和語言,還統一了度量衡,修築了驛道,這些對於後世的大一統都是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的工程,但多年以來形成的各個諸侯國的文化和傳統不可能一朝就被秦朝真正收服,所以當時秦始皇只是徵服了土地,並沒有征服人民和文化。他在地方上實行的郡縣制也沒有層層深入,可以說是形同虛設。

下來是秦始皇奴役其他六國人民,秦末頻頻發生起義,但大多數都是發生在原來其他六國統治的區域,在秦地很少發生暴亂。秦始皇時期修築的長城,還有他自己的陵墓之類,那些巨大的工程都是秦朝奴役六國百姓建造成的。所以說秦朝是不得民心的。

最後就是在他統一的過程中,方式過於殘暴,他們是斬首人的數量來論軍功的,光就這個制度,我們就可些微看出,秦人的殘暴。當然這也導致了後來六國百姓對其文化認同不夠,也就是第一個原因。

相關焦點

  • 為始皇帝正名,秦始皇並不是暴君,是唯一的千古一帝
    秦始皇在創立「始皇帝」這個稱號的時候是祈盼他創建的大秦帝國能夠傳承千秋萬代,然而在他身後秦帝國僅僅延續了三年,就在項羽的一把大火中灰飛煙滅。更為不幸的是,在後世以儒家觀念為核心的官方意識形態刻意貶損之下,大秦帝國背負了暴虐苛政的惡名,記載的各種數據中,暴秦的惡名甚為喧囂。然而,歷史真的如此嗎?
  • 秦、漢、唐都十分強大,為何在稱呼的時候,我們自稱漢族?
    這些朝代中,宋朝最弱,但也享國祚幾百年,元朝、清朝為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暫且不論,明朝建立較晚,也不多說,就說秦、漢、唐,這三個朝代都是鼎盛一時的朝代,為何我們現在人自稱時總是漢族,而不是秦族、唐族呢?
  • 始皇帝的天下格局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滅掉六國,統一天下,建立起一個中央集權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即秦朝。秦王自比功過三皇五帝,區區王號已經配不上自己,於是採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構成「皇帝」的稱號,自稱始皇帝。
  • 《始皇帝》中國封建王朝歷史上的首位皇帝
    儘管我們可以從《史記》中充分地了解到秦始皇的一生,但這段歷史不可避免地被後人賦予了想像色彩。我們心中依舊有無數疑問:他究竟是暴君還是明君?為何秦朝的統治時期如此短暫?日本學者鶴間和幸選擇了超越《史記》的獨特視角,借用北大漢簡《趙正書》等珍貴史料,將秦始皇作為一個普通的秦代男子「趙正」來看待,並且追溯了秦始皇作為一個人的歷史意義。
  • 「千古一帝」中國第一個封建王朝,秦王朝的始皇帝
    秦始皇(公元前259—公元前210年),中國第一個封建王朝——秦王朝的始皇帝自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憑藉雄厚的國力,以橫掃六合、氣吞八荒之勢,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統一天下,結束了春秋戰國五百多年的分裂割據局面,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國家——秦朝。
  • 我們自稱為「漢人」,為什麼卻不自稱自己為先統一中國的「秦人」
    從學習歷史開始便一直有一個小小的疑問,但現在看來都是可以進行解釋的,例如今天的「我們自稱為「漢人」,為什麼卻不自稱自己為先統一中國的「秦人」」相信也有一些小夥伴不理解,不清楚為什麼這樣自稱,好像從小便是這樣的,今天便來解釋一下,到底為什麼稱之為「漢人」而不是「秦人」。
  • 中國強大的朝代有許多,但是為何我們要自稱「漢人」,不是其他?
    而我國歷史上強大的時代有很多,影響深遠的朝代也有很多,就比如唐朝時期,我們的文化輻射了整個亞洲地區,尤其是日本和韓國受到我國唐朝文化影響深遠,那麼為什麼我們不自稱「唐人」或者是「秦人」亦或者是「宋人」,而是「漢人」呢?
  • 秦刻石——始皇帝「到此一遊」的遺蹟,銘刻著秦朝的無數文治武功
    (本文約8900字,全文閱讀大概需要20分鐘左右) 如今提起秦朝或是始皇帝嬴政,我們首先想到的是什麼? 恐怕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大概是長城、兵馬俑或是秦皇陵,之後大概能記起中學歷史課本教過的平六國、成一統之類的偉大功績。
  • 從古至今,中國有20多個朝代,為何我們偏偏自稱為「漢人」?
    不過,中國歷史非常久遠,即使只是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就有兩千多年,上通兩千餘年前的商朝,下達一百多年前才滅亡的大清帝國,其中光是大一統的朝代就有秦漢、唐宋等十餘個朝代,戰亂年代更不必多言。那為何我們中國人不自稱秦人,唐人或者是宋人、明人呢?
  • 為何始皇在世無人敢反?
    秦朝因商鞅變法而興盛,墨,劓,剕,宮,大闢、車裂等嚴苛刑法大行其道,重刑主義貫穿了秦王朝的興起與衰敗。再加上秦始皇為了自己的豐功偉業,大肆徵發徭役北修長城馳道,南修靈渠,焚書坑儒等一系列事情,秦朝被稱為暴秦,秦始皇也被視為暴君。
  • 秦朝崩潰不是因為暴政,而是另有原因
    要知道天下一統後再無大戰,通過軍功上位的機會微乎其微,而新的經濟政策又很不完善,不,應該是沒有確立,進而導致社會體制的崩潰,這才是秦滅亡的根本原因.既然是暴政,為什麼那麼晚才被滅。秦朝崩潰不是因為暴政,而是另有原因。還有一個原因,在王嗣這點,沒有選好,是導致秦朝滅亡加速的重要原因,若秦能再長一點,還會有人說它是暴政嗎?
  • 為何統一六國的秦朝至今仍被人稱作「暴秦」
    那麼,原本人們對始皇帝和秦朝的負面印象是怎麼來的呢?所以,秦朝成了「暴秦」而始皇帝成了遺臭萬年的昏主暴君。除了秦朝自己是用法家思想治國外,其餘的朝代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後就都是儒家思想佔據主導。並且漢代時期士族崛起,始皇帝當初焚書坑儒,焚的雖然不僅僅是儒家的書,但是包含有大量的儒家典籍,這也對後來的儒家傳承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以至於清朝的時候康有為寫了一本《新學偽經考》表示質疑。至於士族,坑儒主要的對象就是當時起義的那些讀書人,這些人中有相當的一部分是後來的士族的祖先。
  • 中國的始皇帝的「始」與「死」諧音,他是否忌諱過?
    在嬴政在世的時候,他從來沒稱呼過自己為秦始皇和始皇帝,這都是後人的稱呼,一統七國之前各國的君王都自稱為孤或者寡人,在秦始皇建立了大秦帝國之後,朕才成為了皇帝的標配自稱,在以前的君主都不是稱朕的。,如果發現有大臣或妃子稱皇帝為皇上的時候,那我們大可不必看了。
  • 從古至今,中國有20多個朝代,為何我們偏偏自稱為「漢人」?
    今日,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子民除了自稱中國人之外,還有一個最值得驕傲的稱謂——漢人。&34;這一稱呼是幾千年來歷史沉澱的瑰寶,兩個字就蘊含了千年文化的傳承。不過,中國歷史非常久遠,即使只是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就有兩千多年,上通兩千餘年前的商朝,下達一百多年前才滅亡的大清帝國,其中光是大一統的朝代就有秦漢、唐宋等十餘個朝代,戰亂年代更不必多言。那為何我們中國人不自稱秦人,唐人或者是宋人、明人呢?
  • 秦始皇一統天下自稱始皇帝,為何他沒有立一個「始皇后」?
    大家每次看宮鬥戲,都是很多女人為了爭奪皇后之位不擇手段,在大家的心目中似乎每一個朝代都會有一個女人掌管後宮大權。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就是秦朝似乎就沒有皇后,秦朝雖然有始皇帝,但是卻沒有始皇后,那麼這是為什麼呢?對於秦代的歷史大家應該都比較了解,秦始皇統一了六個國家創立了秦國,秦始皇自己覺得自己的功勞蓋過三皇五帝,因此秦始皇號稱自己為始皇帝。
  • 辛德勇讀《趙正書》︱死去以後才生出的「始皇帝」
    其實當年在秦朝的時候,並沒有「秦始皇」這個名稱。「秦」是「秦朝」的「秦」,也是「秦國」的「秦」。我們一般說「秦朝」,是不包括秦兼併天下之前那一時期的,而「秦國」,則可以兼秦作為周天子賜封的諸侯國時期和野蠻徵服關東各地後直至其覆亡這整個歷史階段的。
  • 大秦帝國的淵源,始皇帝,先秦時代,秦人的由來
    華夏民族上下五千年歷史,我們今天來說說秦朝的歷史故事。
  • 秦、漢、隋、唐四大王朝疆域比較
    秦朝(前221年至前207年),是由戰國時代後期的秦國發展起來的統一大帝國。秦朝開國君主秦王政自稱始皇帝,從此有了皇帝一詞語。國號秦,王室嬴姓,故史書上別稱嬴秦,以別於其他國號為秦的政權。秦朝從統一六國到滅亡,只有15年國祚。
  • 雜談——始皇帝嬴政
    始皇九年,嬴政將叛亂的嫪毐車裂,呂不韋自知與與嬴政關係不可逆轉,便飲毒酒自殺。解決完自己的事情,始皇帝便將注意力放在了吞併六國之上了,自前230年至前221年這十年裡,秦始皇採取遠交近攻、分化離間的策略,發動秦滅六國之戰。
  • 始皇帝不死秦國還會不會滅亡,秦的天下真的有存在的價值嗎?
    也就是說,始皇帝死後不到3年時間,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就滅亡了。秦確實應該滅亡,如果它不滅亡才是沒有天理。秦這個國家實際上只有戰士和農夫兩種人組成。所有的人都是秦國這架機器上的一個部件,沒有任何的私人權利,個人空間和自由。不僅要承受沉重的賦稅勞役,而且任何的意外和失誤都可能觸犯秦法喪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