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商黃金牌創業近30載 鼓勵臺灣年輕人來大陸走走

2020-12-04 中國新聞網海南站

  臺商黃金牌瓊島創業近30載鼓勵臺灣年輕人多來大陸走走

  中新網海口12月1日電 題:臺商黃金牌瓊島創業近30載 鼓勵臺灣年輕人多來大陸走走

  記者 張茜翼

  27年、近40家連鎖店、300多名員工……臺商黃金牌在海南創業打拼出的海口欣奇食品有限公司,集研發、生產、運輸、銷售為一體,其旗下門店品牌「欣奇蛋糕」已遍及海口,成為當地烘焙行業的佼佼者。

  海南自貿港建設帶來的政策利好,讓海南臺商們更加敢想敢做。這位老臺商說,很慶幸遇到這樣的機會。

黃金牌講述其在海南的創業故事。 洪堅鵬 攝

  赴瓊旅遊發現商機

  黃金牌17歲時從彰化到臺北學習烘培,26歲開始創業。「那時正好碰上臺灣烘培業的鼎盛時期。」勤奮好學肯吃苦的黃金牌賺到了第一桶金,事業越做越大。

  1992年,黃金牌到海南旅遊,「到海南只是過來看看。正好趕上我過生日,卻找不到地方買蛋糕。」商業嗅覺敏銳的黃金牌意識到,海南蛋糕市場廣闊。

  「那時的海南投資成本低,第三產業蘊藏了巨大商機。」1994年,黃金牌在海口海府路開設第一家「欣奇蛋糕」門店,從臺灣請技師,引進技術和服務理念,在市場率先推出植物性鮮奶油蛋糕和獨特配方的月餅,受到食客喜愛。

  海口首家「欣奇蛋糕」門店的成功,使黃金牌堅定了投資大陸的信心。隨後,欣奇蛋糕逐步擴展到海口各區,由當時的十多人發展到如今的300多名員工,從簡單的糕點生產發展到如今研發數十種產品,生產糕點、西點麵包、月餅禮盒、咖啡飲品等,從一家蛋糕店發展成為擁有近40家連鎖店的企業,年營業額最多達4500萬元(人民幣,下同)。公司從最初的食品行業,擴展到旅遊文化觀光行業。

  「得益於大陸的迅速發展以及良好投資政策,公司在20多年間飛快發展。」如今,黃金牌的烘培店已走出海南島外,拓展到蘇州、貴陽等地。

黃金牌正在進行月餅製作。 洪堅鵬 攝

  開設烘焙文化觀光工廠

  黃金牌發現,烘培業正在走個性化之路,大陸在烘培技術、口感、創新等方面不輸於臺灣。以月餅為例,欣奇研發了蛋黃酥、綠豆碰、法式月餅,以及水果餡、藍莓奶酪餡、芒果餡等口味,銷量都不錯。

  近年來,大陸民眾生活品質提升快,要求烘焙技術不斷改良提高。

  「興建烘焙文化觀光工廠是應對未來趨勢的企業升級。觀光工廠這種模式在臺灣已經流行多年。遊客到工廠走一走,看糕點生產,體驗烘培過程,能對企業及其產品更加信任。這也是我花大精力建造觀光工廠的目的。」黃金牌說。

  2012年10月26日,位於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區獅子嶺工業園區中的欣奇觀光工廠奠基動工,工廠佔地20畝,總投資3000多萬元,包含現代化工廠生產樓、行政樓、宿舍樓等。如今該工廠已經建設完成,將秉持綠色環保理念,建成集生產製造、旅遊觀光、休閒體驗、娛樂教育為一體的現代化開放性企業。

  黃金牌介紹,他在海南下一步將拓展工業旅遊,將旅遊產品和烘培產品相結合,拓展「文創+旅遊+食品」,讓經營更多元化。

  鼓勵臺灣年輕人多來大陸走走

  黃金牌說,在大陸發展這些年,經歷過坎坷,但感覺到整個營商環境一直在向好的方向發展,尤其是近幾年「正能量」越來越多。

  「大陸適合臺灣青年人來發展創業,只要堅持去做,會達成所願。」紮根大陸市場多年,黃金牌深有感觸,「臺灣年輕人應該多來大陸走走,眼界會開闊。而且大陸市場大,機會多。但貴在堅持,必須潛心去做。」

  海南建設自貿港,讓臺商看到了更多商機。「海南自貿港建成後,公司採購進口高級原輔料將會更加便利實惠,生產的成本將會得以大幅地降低。」黃金牌不僅決定要繼續加大投資,引進更多優秀的電商人才、文創人才、烘培技術人才,同時也萌生了要把公司開發的特色產品賣到國際市場的想法。

  大陸出臺的惠臺措施讓臺商更有安全感。「經過了這麼久,接觸了這麼多人,我覺得國家對臺政策大原則、大方向是正確的,我們適逢其惠,非常幸運。」黃金牌說:「這些年能有機會在大陸創造我的事業第二春,能親眼見證中國的發展,這是讓我感到最快樂的事情。」(完)

相關焦點

  • 臺商黃金牌瓊島創業近30載 鼓勵臺灣年輕人多來大陸走走
    洪堅鵬 攝中新網海口12月1日電 題:臺商黃金牌瓊島創業近30載 鼓勵臺灣年輕人多來大陸走走記者 張茜翼27年、近40家連鎖店、300多名員工……臺商黃金牌在海南創業打拼出的海口欣奇食品有限公司,集研發、生產、運輸、銷售為一體,其旗下門店品牌「欣奇蛋糕」已遍及海口,成為當地烘焙行業的佼佼者
  • 劉榮達:大陸充滿機遇和挑戰 臺灣年輕人應多來走走看看
    嘉興市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會長、慶安國際幼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榮達接受記者採訪。(中國臺灣網 李嶽 攝)中國臺灣網9月21日嘉興訊 (記者 尹賽楠)9月21日上午,2017浙江·臺灣合作周「創業創新築夢嘉興」專場活動暨新經濟新產業兩岸合作嘉善高峰論壇舉行。
  • 從臺灣島到海南島:三代臺商與海南30年
    30年來,來自一海之隔的幾代臺灣同胞懷揣夢想與希望踏上海南島,為建設經濟特區、促進兩岸交流貢獻力量。「到海南島去!」海南華泰集團董事長、海南省臺資企業協會第九屆會長謝進旺來自臺灣島內建築業世家,他的父輩從事建築業已有數十年歷史,但到了上世紀80年代末,臺灣人力成本增加,市場縮小,企業經營遇到瓶頸。
  • 臺灣親人:你來大陸過年嗎?
    留在大陸過年,成為越來越多臺灣同胞的「單項選擇」,而且這種趨勢逐漸成為了一種常態選擇。臺灣的親人,你來大陸過年嗎?    重慶市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統計的數據顯示,今年在渝臺商過春節呈現「兩多」趨勢,不僅選擇在大陸過春節的臺商越來越多,而且特意從臺灣趕到大陸過春節的越來越多。
  • 與改革開放共成長—臺商投資大陸創業發展紀實
    記者近日走訪粵、閩、蘇、滬、浙等臺商企業聚集地,真切感受到祖國大陸改革開放,同樣為臺灣同胞創造了大顯身手的舞臺;許多類似崑山的大陸城鎮,已成為臺資企業聚集、創業、壯大的熱土;與改革開放共成長的難忘經歷,讓許許多多臺灣同胞的心與祖國大陸貼得更近。
  • 「一輩子難得有這樣的機會」——大陸臺商的改革開放記憶
    新華社北京12月12日電 題:「一輩子難得有這樣的機會」——大陸臺商的改革開放記憶新華社記者「沒有來大陸,就不能真正體會到改革開放給企業帶來的加乘效應。一輩子難得有這樣的機會,幸運的是我們臺商把握住了,實實在在受益了。」回望在大陸的創業歷程,北京捷安特商貿公司董事長林清發感慨萬千。
  • 臺海創客錄:來大陸創業,臺灣年輕人準備好了嗎?
    臺灣女孩範凱婷(Niki)和大陸夥伴共同創辦的上海舍天信息科技公司,將兒童教育與AR相結合,以全新的互動體驗,探索更為深層的教育理念。當被問及當年為何選擇來大陸創業時,Niki的回答似乎沒有想像中那麼激烈,「回想起來,真的沒有下多大決心。既來之,則安之,來了就一定會有學習和成長。」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政策下,大陸掀起前所未有的創業熱潮。
  • 臺灣博士後:來大陸創業正成越來越多臺灣人才的選擇
    臺灣博士後紮根泉州臺商投資區:來大陸創業正成越來越多臺灣人才的選擇中新網泉州4月18日電 (馮勇琦 陳文德 洪榮桂)「減稅降費,對於我們這些從臺灣來的初創企業來說,是最貼切、最實在的支持。」在他的帶領和號召之下,越來越多臺灣人才來到泉州臺商投資區,加入創業隊伍。目前,泉州臺灣青年就業創業基地先後入駐了泉州頤和醫院、高品醫學檢驗實驗室有限公司、凱力美公司等7個臺灣醫療產業項目和一批醫療產業人才。新政出臺後,泉州臺商投資區紀工委、區稅務局及時到園區開展政策解析宣講,和臺企臺胞企業算好「收益帳」。
  • 臺灣沒進RCEP,臺商怎麼辦?來大陸投資創業!
    【兩岸快評第1063期】  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在發表就職演說時,針對區域合作話題明確承諾,將帶領臺灣參加「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2020年11月15日,RCEP正式籤署,臺灣地區卻仍在門外。
  • 臺商:ECFA若終止,臺灣人生活會更苦
    兩岸ECFA今年9月就屆滿10年,澳門臺商聯誼會會長簡廷在接受訪問時表示,早收清單項目多為農產品、石化、紡織、機械、汽車零配件等,若ECFA終止回複課稅,臺灣銷大陸商品結束關稅優惠、從大陸進口原物料成本也會增高,都會反映在消費價格上,臺灣薪資條件沒有變好,成本又增加,臺灣人民生活會更加辛苦
  • 臺灣創業者在大陸:需要創業公社這樣了解年輕人的地方
    初到大陸,有點「懵」  自李克強總理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以來,雙創浪潮席捲開來。這股風潮不僅在大陸蔓延,也讓更多臺灣青年人願意到大陸創業。然而相對於從小生活在大陸的年輕人對大陸各方面可觀可感的了解,初來大陸創業的臺灣青年可謂「兩眼一摸黑」。
  • 大陸為臺灣青年創業提供無限發展空間
    為了增加臺灣青年來大陸創業提供無限發展空間,中共中央出臺了一系列鼓勵臺灣青年到大陸創業的優惠政策;而與臺灣相連的福建省也相繼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如由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福建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第八屆兩岸青年聯歡節暨2013年海峽青年節,8月2日起在福建福州拉開帷幕。來自海峽兩岸的2000多名青少年齊聚福州,共享盛會。讓人感到高興的是,這次大會取得圓滿成功。
  • 從阿里山到海河 津門臺商領航人羅文德的27載「兩岸故鄉」融合路
    從藉助天津的優勢、資源創業發家;到轉而帶動地方經濟,惠及企業員工與當地百姓;再到弘揚公益,促進臺商與當地融合,繼而令天津百姓認同臺商、捧場臺灣,近30年歲月裡,羅文德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兩岸故鄉」人民的情感交融、融合發展,默默貢獻著力量。
  • 臺籍代表建議鼓勵臺中小業者和青年來大陸創業發展
    臺籍代表建議鼓勵臺中小業者和青年來大陸創業發展 2010年03月11日 10:45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臺灣年輕人已習慣在大陸的生活,稱「臺灣真的很落後」
    第三屆「海峽兩岸青年發展論壇」期間,在杭州創業的臺青陳勝浩對中評社說,每一屆兩岸青年發展論壇他都有參加,通過這個論壇,他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國家政策方向,也可以知道哪一塊創業內容可能比較符合今年或者明年的形勢,比如在本屆論壇上講的文創、直播、動漫等,「做這些內容的臺青之前也都是在臺灣發展的
  • 臺商在大陸
    像平時我們喝的上島咖啡、天福茶葉,吃的統一、康師傅方便麵,戴的寶島眼鏡,穿的達芙妮女鞋,享用的都是臺商在大陸生產的產品。臺商投資大陸30年,影響著大陸同胞生活的方方面面。  從1983年第一家臺資企業廈門三德興公司(當時是以港資身份註冊)算起,臺商活躍在大陸的經濟舞臺已經三十多年了。時至今日,臺商在大陸的經營如何?對兩岸關係的影響如何?將來的前景如何?
  • 兩岸口腔醫學交流先行者黃煒峻大陸創業終夢想成真
    兩岸口腔醫學交流先行者黃煒峻大陸創業終夢想成真 2015-12-27 23:11:52  當日,總投資近千萬元人民幣、佔地近千平方米,由臺灣康德醫療聯盟董事長黃煒峻創辦、引進臺灣三維植牙技術的的福州首家臺資專業口腔醫療聯盟企業在福州盛大開業。  在手轎、輪轎、戰鼓、電音三太子、官將首等臺灣傳統民俗精彩助興表演中,來自海峽兩岸的專業口腔醫療界專家、學者及嘉賓共同見證在福州創業六載的臺灣口腔臨床植牙專科醫師黃煒峻的夢想成真。
  • 歲久此地還成家——記浙籍臺商陳旭偉的「去與回」
    在浙江永康前倉鎮大陳村,有一位特殊的「新鄉賢」,對村裡的情況如數家珍,常為來自臺灣的遊客當「嚮導」——他就是臺商陳旭偉。初來猶自念鄉邑,歲久此地還成家。從兒時離鄉隨親赴臺,到成年「登陸」逐夢創業,對陳旭偉而言,兩岸皆為「一家」。一去一回之間,改變的是路上的風景,不變的是濃濃故鄉情。
  • 探訪漳州臺商投資區:臺商在這裡生根發展(組圖)
    讓漳州燦坤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潘志榮引以為豪的是,站在大陸改革開放潮頭的燦坤,30年來從一個創業小工廠發展為全球小家電品牌製造基地。  1988年,創建於臺南的燦坤集團投資成立廈門燦坤電器公司。2002年7月,燦坤集團在漳州龍池開發區(今為漳州臺商投資區)創辦漳州燦坤實業有限公司,自此茁壯成長。
  • 臺灣「外省人」趙樹信:戲劇性的大陸創業經歷
    中國臺灣網6月26日無錫訊 家住臺灣桃園的趙樹信,因父親祖籍在東北而產生了來大陸發展的念頭,2010年,他在江蘇無錫開辦了自己的第一家餐飲店,正式開啟了大陸創業之旅並且大獲成功。他希望憑藉自己多年的經驗,幫助那些想要創業的年輕人成功闖出自己的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