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博士後:來大陸創業正成越來越多臺灣人才的選擇

2020-12-15 中國新聞網

臺灣博士後紮根泉州臺商投資區:來大陸創業正成越來越多臺灣人才的選擇

中新網泉州4月18日電 (馮勇琦 陳文德 洪榮桂)「減稅降費,對於我們這些從臺灣來的初創企業來說,是最貼切、最實在的支持。」在面對國家稅務總局調研組和媒體聯合採訪團時,福建泉州高品醫學檢驗實驗室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何國鼎如是說。

何國鼎表示,把這些節省的錢用來研發和給公司員工增加工資,這樣一來,從臺灣引進的職工或人才就有更大的經濟支撐。「給我們臺灣青年到大陸就業創業帶來充足信心,相信今後會有更多臺灣青年朋友過來投資創業。」

何國鼎是臺灣大學醫學院的博士後研究員,他帶領的這支臺灣醫療專家團隊平均年齡只有38歲,專業知識涵蓋了基因檢測、生化檢驗、生物技術與醫學工程、微生物學等學科,是一支全面的專業化醫療產業人才隊伍。

2016年,他帶領他的醫學檢驗團隊成立了泉州高品醫學檢驗實驗室,入駐泉州臺商投資區。在他的帶領和號召之下,越來越多臺灣人才來到泉州臺商投資區,加入創業隊伍。

目前,泉州臺灣青年就業創業基地先後入駐了泉州頤和醫院、高品醫學檢驗實驗室有限公司、凱力美公司等7個臺灣醫療產業項目和一批醫療產業人才。

新政出臺後,泉州臺商投資區紀工委、區稅務局及時到園區開展政策解析宣講,和臺企臺胞企業算好「收益帳」。

「臺企臺胞,特別是臺灣青年在園區創業就業,有利於區域經濟稅收和閩臺融合發展。我們樂於為他們提供點對點、面對面的稅費政策宣傳輔導,幫助他們在登陸的第一時間了解最新的優惠政策,更好地站穩腳跟、快步成長。」國家稅務總局泉州市臺商投資區稅務局黨委書記、局長林保成說。

大陸減稅降費政策優惠進一步加碼,帶給臺企實惠。何國鼎給記者算了一筆帳:以該公司為例,研發費用、服務進項均能稅前扣除,每年節省企業所得稅近24萬元(人民幣,下同);按照今年出臺的新政策,主營業務醫學檢驗服務收入免徵增值稅,一年預計可減免近90萬元。

泉州高品醫學檢驗項目計劃投資2.5億元,一期投資1億元,依託臺灣高品第三方醫學檢驗機構基因檢測的技術、樣本、分析優勢及專家資源,以癌症等重症診療為重點,進行精準醫療的產業布局。

僅僅一年的時間,泉州高品醫學檢驗實驗室項目發展迅速,不僅將臺灣醫療檢驗技術帶到泉州臺商投資區,也和泉州市第一醫院、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泉州濱海醫院、泉州興賢醫院等醫療機構建立合作關係,服務民眾。

業界人士稱,泉州高品醫學檢驗實驗室通過整合海峽兩岸優質醫療健康產業經驗,基因檢測運用平臺使用illumina和ABi兩大測序系統,依託自身擁有的臺灣先進基因檢測技術和人才優勢,對於提高福建省腫瘤早期檢出率和治療率,改善癌症防治現狀具有重要意義。

來泉州創業已經3年多時間,何國鼎表示,臺商投資區各項公共配套設施逐步完善,還有大陸廣闊的市場和不斷加碼的減稅降費政策營造出的創業軟環境,對他這樣的臺灣青年創業人才吸引力正逐步加大。

何國鼎說,來大陸創業,正成為越來越多臺灣人才的選擇。(完)

相關焦點

  • 當越來越多的臺灣人想來大陸
    當越來越多的臺灣人想來大陸 2019年03月13日 08:45: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她認為臺灣教育人才到大陸就業的前景也是很好的,兩岸教育領域的合作前景非常廣闊。  確實,兩岸交流已經越來越緊密,兩岸合作也越來越廣泛,同胞親情也自然越來越深厚。這幾年越來越多的臺灣民眾來到大陸發展,也早已不是新聞。
  • 越來越多臺灣青年願到大陸發展
    ↑以機器人作為早教工具開發孩子智商,臺灣青年徐國峰的特色創業不僅在臺灣站穩腳跟,還叩開了大陸早教市場的大門。圖為徐國峰(右)教學生設計機器人運動程序。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攝人才流動是正常的社會現象,面對島內「悶」經濟和倒退的薪資水平,赴臺灣以外地區工作蔚然成風。
  • 臺商黃金牌瓊島創業近30載 鼓勵臺灣年輕人多來大陸走走
    洪堅鵬 攝中新網海口12月1日電 題:臺商黃金牌瓊島創業近30載 鼓勵臺灣年輕人多來大陸走走記者 張茜翼27年、近40家連鎖店、300多名員工……臺商黃金牌在海南創業打拼出的海口欣奇食品有限公司,集研發、生產、運輸、銷售為一體,其旗下門店品牌「欣奇蛋糕」已遍及海口,成為當地烘焙行業的佼佼者
  • 臺灣創客看上健康產業大市場 望更多臺灣人來大陸創業
    來大陸創業,已經不再只是臺灣青年李巧如一個人的想法。到大陸才一年多的她,目前正在號召更多臺灣有志青年一起到大陸來掘金「大健康」產業。李巧如,生於臺灣,畢業於臺大中文系。日前,在兩岸中西醫人才交流座談會,作為中華青年發展聯合會青年創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她認為,目前兩岸在生物技術與醫療領域缺乏深度的技術與商業交流。
  • 來大陸圓夢,還是與大陸開戰,越來越多臺灣人作出選擇
    近日,由於美臺接連挑戰大陸底線,解放軍頻頻飛越臺海中線以警告「臺獨」勢力,這讓多位軍事專家、評論家感到憂心,也讓開戰問題成為臺灣民眾,特別是中青年熱議的話題。在臺灣中年人中,普遍認為,臺灣應避免與大陸開戰,大陸實力強臺灣太多,開戰也不會加入。
  • 臺商黃金牌創業近30載 鼓勵臺灣年輕人來大陸走走
    臺商黃金牌瓊島創業近30載鼓勵臺灣年輕人多來大陸走走  中新網海口12月1日電 題:臺商黃金牌瓊島創業近30載 鼓勵臺灣年輕人多來大陸走走  記者 張茜翼  27年、近40家連鎖店、300多名員工……臺商黃金牌在海南創業打拼出的海口欣奇食品有限公司,集研發、生產、運輸、銷售為一體,其旗下門店品牌
  • 臺灣親人:你來大陸過年嗎?
    在大陸工作7年的臺商鍾秉傑今年首度選擇了留在大陸過年,並在親情的「呼喚」下,讓母親也來大陸過年。除了體驗與臺灣一樣的年味、不一樣的民俗之外,還準備母親考察他準備「紮根」的地方。因為,這裡是他創業打拼的沃土,更是他圓夢遠航的港灣。     正是對大陸持續出臺便利舉措的有感,廣大的臺灣同胞從工作、學習、生活、創業都體會到和感受到了這份對親人與家人的濃濃親情、善意、誠心。
  • 臺海創客錄:來大陸創業,臺灣年輕人準備好了嗎?
    【編者按】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背景下,大陸迎來前所未有的創業熱潮。跨海而來的臺灣青年們,帶著夢想和堅持,在大陸書寫著他們精彩的創業故事。海外網記者通過採訪數十組在大陸創業的臺灣創客,選取拍攝了具有代表性的六個主題故事,與大家分享他們的創業點滴和人生選擇。
  • 大陸為臺灣青年創業提供無限發展空間
    在與臺灣業者座談交流時,張志軍表示,大陸十三億人口的大市場可以為臺灣青年創業提供無限的發展空間。  是啊!大陸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尤其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十八大以來,經濟發展突飛猛進,目前大陸服務業佔GDP比重為49%,格外引人注目,如果與臺灣的70%多相比較,可見發展的空間非常大。
  • 江蘇省海峽兩岸人才交流大會開幕 臺灣青年大陸求職忙
    800多名臺灣青年人才專程趕來,在海峽兩岸青年人才專場招聘會上找尋自己心儀的工作。  啟動儀式上,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經濟局局長張世宏強調,「臺灣青年在大陸發展,就業是關鍵」。目前,國臺辦共授牌設立了41個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和12個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示範點,「共有3500多名臺灣青年在這些平臺中就業創業」。
  • 臺灣青年來大陸創業都有哪些優惠政策?
    回首2015年,「創新創業」成為全國一大熱點。針對臺灣青年來大陸創業,大陸各地從省到市紛紛出臺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全方位幫助臺灣青年圓大陸創業夢。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到目前為止大陸各省、市鼓勵臺灣青年來大陸創業的相關政策。
  • 臺灣創業青年李巧如在大陸"怒放" 盼能"落地生根"
    (中國臺灣網 朱煉 攝)  中國臺灣網1月10日北京訊 (記者 朱煉)娟秀臉龐、時尚的穿著,在人群中看到她,你定會想多「偷看」她幾眼;中醫、基因、電商,這些流行又「高大上」的詞彙,加上一口流利的「臺灣腔」普通話,讓人會忍不住去猜測她;當知道她是一位在大陸打拼的臺灣創業女青年,和她聊會天,那不時發出的爽朗笑聲,想必她身上一定有很多有趣故事。
  • 臺灣媒體人看十九大:臺灣青年西進大陸潮流會越來越大
    楚何表示,中國大陸繼續釋出對臺灣各領域交流合作的善意,而臺灣面對大陸越來越開放的國際合作項目,若置身事外,必然在國際現實下走窄路。大陸不斷對臺灣民眾端出優惠措施,吸引大批青年、學生前往大陸就業就學,民進黨當局若不能以務實態度與大陸往來,這股臺灣青年西進的浪潮將越來越大。
  • 臺灣人受得了大陸的創業節奏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nbsp&nbsp&nbsp&nbsp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nbsp&nbsp&nbsp&nbsp最近和一個朋友聊起一個話題:大陸的創業生活是不是步調太快了?
  • 法媒:越來越多臺灣年輕人到大陸工作,有人隱藏「臺獨」立場
    【環球網報導 記者 郭鵬飛】不久前,臺灣媒體曾透露,當年參加「太陽花學運」的青年中有人早已來大陸工作,甚至隱姓埋名。法新社20日的報導的現象似乎對此加以了印證。該報導稱,臺灣正面臨青年人才越來越多流失到大陸的窘境,即使他們中有人「支持臺獨」。
  • 臺灣人才大陸就業享受稅收優惠政策
    新華網廈門4月10日電(記者姜克紅 康淼)記者從9日在廈門人才市場舉辦的「第三屆臺灣地區人才暨大學畢業生大陸就業洽談會」獲悉,來大陸就業、創業的臺灣地區專業人才和大學畢業生可以享受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
  • 特寫:大陸知名金融機構來了臺灣實習生
    實習之餘,北京市臺辦還組織這些臺灣實習生走進中關村,參訪騰訊、創業公社等知名企業,參觀國家博物館等文化單位,讓他們有機會感受大陸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變化和北京的城市發展及悠久歷史文化。臺灣科技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學生林逸青在參觀騰訊後感言,這家企業的工作氣氛、現代化程度都很高,代表著大陸科技發展的日新月異。
  • BBC:大陸惠臺政策引發臺灣「人才流失」擔憂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為打破臺灣當局一意孤行造成的兩岸交流僵局,大陸方面不斷出臺各種優惠政策,繞過臺灣當局吸引臺灣居民來大陸發展,赴大陸求學和工作的臺灣年輕人排起了長隊,「天然獨」神話面臨崩塌危機。BBC在8月13日報導了大陸惠臺政策的影響,所謂「天然獨」世代的臺灣年輕人紛紛來大陸就業,臺灣當局和一些偏綠學者擔憂大陸的優惠政策造成臺灣人才外流,但提出的「反制措施」卻是捉襟見肘,只會讓臺灣人受苦。
  • 新媒稱大陸薪酬已是臺灣1.72倍:越來越多臺灣人考慮西進
    參考消息網8月2日報導新媒稱,「我該不該去大陸?」面對西進熱潮,越來越多的臺灣民眾都在思考這個問題。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8月1日報導,臺灣《遠見》雜誌7月31日舉行32周年慶記者會,公布與104人力銀行合作的「2018臺灣人才西進滿意度大調查」,發現大陸薪酬是臺灣的1.72倍,高於去年的1.57倍;但大陸生活費已比臺灣高,是臺灣的1.63倍;45%的西進者對工作感到滿意,44%對生活感到滿意,不滿意的比率皆低於10%,願意繼續留在大陸工作的更超過八成。
  • 民主黨派成員為臺灣青年融入祖國大陸建言
    求學、實習、就業、創業、生活……伴隨著大陸「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潮湧動,越來越多的臺灣青年跨海而來,懷揣著夢想來祖國大陸打拼,期望在海峽西岸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指出,要持續推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為臺灣同胞尤其是青年在大陸學習、就業、創業、生活提供更多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