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裡如何過中秋?關於月夕古詩乾隆留下百餘首,皇帝也吃自來紅

2020-12-10 北晚新視覺網

「金風玉露共徘徊,為奉慈母特地來。璧月圓時瞻月相,壺天深處是天台……」這首描寫中秋的古詩,作者是清代的乾隆皇帝。古詩記錄了公元1740年的中秋節,乾隆陪著皇太后先到西苑萬善殿禮佛,後遊南海瀛臺景色。一生寫詩4萬首的乾隆皇帝,據說關於中秋的古詩就留下100多首。

故宮月亮 蘇陽攝

今月曾照古時人,對著中秋的月亮,人們也難免不懷古追思,想像著古代宮中過中秋節又是怎樣的一番情景。

皇宮裡的中秋節怎麼過?事實上,皇帝的中秋節和民間百姓的並無不同,也要供月、賞月、吃月餅,合家團圓,只是更加講究排場。據《清史稿》記載,清宮「中秋節」有著詳細的典制,到了乾隆時期節令中秋節過得更為細緻。每年中秋佳節清帝會在乾清宮設宴,並擺月供祭月。宮中月供,與民間一樣。供桌上擺月宮符像,還要一個直徑55公分、10斤重的大月餅。月餅上印有玉兔藥圖案。大月餅周邊各帶小月餅數盤,擺酒、茶數盅。供桌上還要擺應時鮮花和應時鮮果。《燕京歲時記》也載,中秋節「內廷供月例用九節藕」,「供月西瓜必參差切之,如建花瓣形」。九節藕,是指西苑叄海蓮花池內所出九節生在一根上的果藕,象徵著「九九」至尊。蓮瓣形的西瓜,則是用刀將整個西瓜雕成數瓣,每瓣綻開如一朵大蓮花。

乾隆的中秋節大多都是在避暑山莊度過的,在避暑山莊過中秋節同樣舉行月供活動,也會與民間一樣舉家合樂。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在山莊的煙波致爽殿院內擺月供時,有供品二十八種,其中有自來紅小月餅。月供之後,自來紅月餅會賞賜給皇妃和皇子。這一天,還要在避暑山莊清音閣、一片雲、雲山勝地等大小戲臺演出承應時令的戲目,像《丹桂飄香》、《霓裳獻舞》、《日月迎祥》、《群仙慶賀》、《廣寒法曲》等,為佳節增添喜慶。

據史書記載,宮中的月餅製作也是極為講究:由內膳房承做,把傳統的蘇式、廣式、京式月餅合而為一,再加上精工細做,配料適中,創造了宮廷月餅獨特風格。月餅皮上壓有雲朵、月宮、桂樹、玉免,還上有各種顏色,有彩繪的、也有紅心白邊、白心紅邊的。有全紅的或全白的,稱為「自來紅」,「自來白」。

中秋之夜,除了賞月,民間也有許多遊戲,比如燃燈、猜謎、投壺、博餅、放花燈等,人們通宵達旦地娛樂慶祝節日。而在宮中,乾隆也是一位特別會玩兒的皇帝。中秋節,乾隆有時會來到自己仿照歐洲的迷宮而建的花園--圓明園萬花陣。他坐在萬花陣中心的涼亭裡,看宮女們手持黃色彩綢紮成的蓮花燈,一邊尋找迷宮中的小路,一邊飛跑傳花燈,而先到者便可領到一份賞賜。

如今,故宮成了超級大IP,中秋更是有許多文創產品。雖然中秋之夜,這裡並不對外開放。但是我們仍然可以在涼爽的秋季日間,走進紅牆紫禁城之內,看看昔日皇家宮殿,追憶宮內年節時分的熱鬧情景。

GO提示:

即日至10月31日,故宮正在舉辦中國古代花木題材文物特展,307件展品中,三分之一為一級文物。展出文物珍貴,宋元時代書畫作品數量多,其中不乏像南宋馬麟《層疊冰綃圖》軸、北宋傳趙昌《蛺蝶圖》卷、宋人佚名《百花圖》卷這樣的珍品。

故宮目前為旺季,開放時間8:30至 16:00,大門票60元/人。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傅洋

編輯:tf008

相關焦點

  • 周末跟我GO:千載古月照今人 今年中秋往何處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禮記·月令》。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中秋慶祝又多與豐收有關。中秋,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時節。天氣最為清爽,所謂是中秋三五夜,明月在前軒,天淨無片雲,地靜無纖塵。中秋讓人心澄淨高遠,賞月幽發天人之思。張若虛《春江花月夜》寫道,「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今人不見古時月,但是古月千載,依舊照著今人。中秋也是一個團圓和思念的節日。「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悽然北望。」、「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 中秋憶古時 皇帝也吃自來紅月餅
    璧月圓時瞻月相,壺天深處是天台……」這首描寫中秋的古詩,作者是清代的乾隆皇帝。古詩記錄了公元1740年的中秋節,乾隆陪著皇太后先到西苑萬善殿禮佛,後遊南海瀛臺景色。一生寫詩4萬首的乾隆皇帝,據說關於中秋的古詩就留下100多首。今月曾照古時人,對著中秋的月亮,人們也難免不懷古追思,想像著古代宮中過中秋節又是怎樣的一番情景。皇宮裡的中秋節怎麼過?
  • 皇帝也吃自來紅月餅
    中秋憶古時皇帝也吃自來紅月餅「金風玉露共徘徊,為奉慈母特地來。璧月圓時瞻月相,壺天深處是天台……」這首描寫中秋的古詩,作者是清代的乾隆皇帝。古詩記錄了公元1740年的中秋節,乾隆陪著皇太后先到西苑萬善殿禮佛,後遊南海瀛臺景色。一生寫詩4萬首的乾隆皇帝,據說關於中秋的古詩就留下100多首。
  • 《如懿傳》裡宮中是怎麼過中秋的?歷代皇帝中乾隆過節最不同尋常
    中秋節又稱月夕、仲秋節、團圓節,是我國傳統文化節日。時至今日,中秋依然是中國人極其重視的節日。如今,每逢中秋全家都要聚在一起賞月、吃月餅,在古代也是如此。「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何年何處看。」蘇軾的這首《中秋月》一下帶著人們回到了北宋時月光皎潔的夜晚。中秋節有著悠久的歷史。
  • 乾隆皇帝過中秋 因五個字龍顏大悅 重賞和珅
    【中秋特輯,小佛說史原創作品,請勿轉載】最近《如懿傳》繼續熱播,小佛看到不少文章都在分析乾隆皇帝的後宮之事,今天小佛也來講講乾隆皇帝的一些事吧,不過不是後宮之事,而是趁著中秋佳節之際給大家講講乾隆皇帝是怎麼過中秋的。
  • 老北京中秋習俗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 古詩詞界,誰留下的作品最多?李杜蘇辛,還是乾隆?大多數人不知
    李杜蘇辛,是聳立在唐詩宋詞界的四座高峰,每一座都足以撐起一片詩意天空,但今天我們不講雄奇飄逸的層巒,而來說說關於古詩詞的冷知識:中國歷史上,哪位詩詞人所留下的作品最多呢?這時定有人會迫不及待地喊道:當然是乾隆皇帝!
  • 中秋為什麼叫仲秋?古人為什麼要祭月?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中秋節的由來是什麼呢?還有它為什麼又要被叫做仲秋和月夕呢?戰國時代成書的《禮記》中多次提到天子春分朝日,秋分夕月。這裡的朝和夕都是祭祀的意思,也就是說周天子在春分這天祭日,秋分這天祭月。
  • 他只留下了一首詩,卻入選《唐詩三百首》,短短20字令人叫絕
    清朝的乾隆皇帝留下了四萬多首詩,在歷朝歷代的文人中獨佔鰲頭,可是那又如何呢?誰能背出他的一首詩來? 反觀有些詩人,雖然僅留下幾首詩,卻千年傳唱不衰。 例如張若虛,他流傳下來的詩歌就兩首,但是卻憑一首《春江花月夜》力壓李白杜甫,登上了唐詩頂峰的頂峰。
  • 賞月拜月、吃月餅……你記憶裡的中秋節什麼樣?
    中秋,一個慶賀豐收,象徵著美好團圓的節日。忙碌的人們會儘可能在這一天團聚在一起,或者分吃一塊月餅,或者圍坐在一起賞月,其樂融融。從某種意義上說,中秋不只是一個假期,甚至也不只是一個節日那麼簡單。它所浸潤的,是中國人綿延許久的家庭倫理觀念和人文情懷。你記憶裡的中秋,是什麼樣的?資料圖:中秋之夜月亮圓。
  • 中秋節古詩大全 關於中秋節的古詩100首(圖)
    關於中秋節的古詩100首(圖片來源網絡 版權歸原著所有)1.有關中秋佳節的古詩詞100首鑑賞59.《中秋月》(宋蘇軾)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60《陽關曲·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宋蘇軾)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 故宮裡皇帝中秋節是怎麼過的?5公斤大月餅外加黃金假期休閒旅遊
    來自網絡中秋節連著生日:乾隆給自己來個黃金休閒遊前幾天是中秋節,我兒子拿到書後,第一件事就是翻找皇帝是如何過節的。《了不起的故宮:熱鬧中國節》這本就是專門講皇宮裡的各種節日是怎麼安排布置的。不同的皇帝有不同的愛好,比如乾隆皇帝就跟我們現代人一樣,愛給自己放個黃金假期,來個超級休閒遊外加生日派對。因為乾隆的生日是農曆八月十三是為「萬壽節」,八月十五又恰逢「中秋節」,於是每年到這個時候,宮裡宮外就分外熱鬧。除了在紫禁城裡吃月餅、拜月,乾隆還會跑到承德的避暑山莊去瀟灑快活。
  • 吃中秋節月餅的習俗,真的起源於唐朝嗎?看看知道了
    吃中秋節月餅的習俗,真的起源於唐朝嗎?看看知道了中秋節裡話中秋,但說起中秋節,大家都知道是團圓的日子,是喜慶的日子,是秋季收穫的日子。關於中秋節的傳說和傳統,翻一番歷史,《禮記》上最早記載「中秋」一詞。我國的夏曆(農曆)八月十五日,正是秋季的八月中旬,所以稱「中秋」、「仲秋」。西周時期,中秋節相當於九九重陽節一樣,是敬老養老節日。在秋高氣爽的日子裡,怎么喝點薄粥麵湯,怎麼去愛老敬老,吃什麼月餅習俗還真沒有。
  • 2020年中秋節快到了,快來看看各國各地怎麼過吧
    我國中秋節由來:又稱祭月節、月光誕、月夕、秋節、仲秋節、拜月節、月娘節、月亮節、團圓節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中秋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最初「祭月節」的節期是在幹支歷二十四節氣「秋分」這天,後來才調至夏曆(農曆)八月十五日,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夏曆八月十六日。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玩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民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國家為重視這個節日,在2006年5月20日,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讚美中秋的古詩 最有名的中秋節古詩 關於八月十五的古詩大全
    中秋逢國慶,佳節雙慶。農曆八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中秋節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四大傳統節日。「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關於中秋節的起源,大致有三種:起源於古代對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覓偶的習俗,古代秋報拜土地神的遺俗。
  • 詩詞春秋文刊中秋國慶雙節特輯
    註:月夕,中秋節別稱,又稱祭月節、月光誕、月夕、秋節、仲秋節、月娘節、月亮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回眸可以看見那一片遠方化情為念的靈光懷揣的不滅的火種你的月亮裡有我我的星星裡有你那些你關於母語的聲音那些我關於母語的歸程
  • 關於中秋節祝福的詩句 中秋佳節詩句古詩精選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關於中秋節祝福的詩句 中秋佳節詩句古詩精選 一杯香濃的美酒凝聚著濃濃的情感,一塊甜甜的月餅蘊藏著甜甜的祝願,一輪圓圓的明月寄託著圓圓的希望。今天,wed114結婚網小編為大家帶來關於中秋節祝福的詩句大全,分享中秋佳節詩句古詩精     原標題:關於中秋節祝福的詩句 中秋佳節詩句古詩精選     一杯香濃的美酒凝聚著濃濃的情感,一塊甜甜的月餅蘊藏著甜甜的祝願,一輪圓圓的明月寄託著圓圓的希望。
  • 關於中秋節月亮詩詞詩句大全 描寫月亮賞月詠月古詩名句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關於中秋節月亮詩詞詩句大全 描寫月亮賞月詠月古詩名句 再過不久,人們就將迎來一年一度的傳統佳節中秋了,中秋節是以明月為主角的節日,自古以來歷朝歷代的文人墨客留下了許多中秋詠月的詩詞名句,小編就為你整理一些中秋詠月的名句。
  • 中秋吃什麼?
    中秋節,又稱祭月節、月光誕、月夕、秋節、仲秋節、拜月節、月娘節、月亮節、團圓節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中秋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近些年,更是由於中秋節放假的緣故,人們對中秋節的節日氛圍期待是越來越濃厚了。中秋吃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