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鵪鶉可能很多人都沒見過,但是鵪鶉蛋人們卻對此都很熟悉。鵪鶉對於上了歲數的農村人來說並不陌生,因為在以前一到了冬天,經常能看到手裡把玩著鵪鶉的老人。鵪鶉屬於候鳥型鳥類,所以只有在暖和的季節才能看到鵪鶉,但是由於以前農村人一到了農閒時便無事可做,人們便在秋天秋收時,將還未飛走的鵪鶉抓住,等到冬天無事可做時把玩鵪鶉。
把鵪鶉在以前的農村十分常見,一到了冬天,經常能看到在手中把玩著鵪鶉的老人,鵪鶉很安靜,老人會將鵪鶉輕輕地握在手裡,鵪鶉變安安靜靜地待在老人手中一動不動。等到老人到了十字路口和其他老人聚集在一起後,便會用手握住鵪鶉的腿,讓鵪鶉試著飛起來。鵪鶉有個特點,不僅飛得很低,體力也很小,一般連續飛3-4次後,鵪鶉就應沒有體力了,所以老人們將握在手中的鵪鶉鍛鍊它的體力,也為鵪鶉的真正作用埋下伏筆。
那麼農村老人們把玩鵪鶉是做什麼呢?其實把鵪鶉並不是農村老人的真正目的,真正目的是為了鬥鵪鶉。有人將鬥鵪鶉作為飯後的一種娛樂,而有些人則把鬥鵪鶉當作賭博的工具,當自己養的鵪鶉贏了比賽後,人們會好吃好喝的伺候著鵪鶉,若是自己的鵪鶉失敗後,有的人會一生氣直接將鵪鶉摔死,很是殘忍。
那麼為何在農村已經看不到把鵪鶉的農村人了呢?一是以前人們喜歡把玩鵪鶉,其實是因為農村人到了冬天之後,田地裡已經沒有活可以幹,人們無所事事,便給自己找點事情做,現在農村人在農閒後便去村子附近的工廠上班,哪還有那個閒工夫把玩鵪鶉,慢慢的把鵪鶉在農村已經消失不見。
二是因為以前在農村很常見的野生鵪鶉,現在幾乎很少能看到,由於近幾年農村使用化肥農藥比較多,現在的農村環境早已經不適宜鵪鶉生存,所以現在在農村幾乎看不到野生的鵪鶉。一般多是養殖的鵪鶉較多,養殖的鵪鶉已經被人們所馴化,早已經沒有了爭強鬥勝的本能。人們找不到適宜鬥鵪鶉的野生鵪鶉,自然也就沒有把玩鵪鶉的人。
其實把鵪鶉也是時代的產物,隨著時代在不斷變化,時代產物也在不停變化,有些不適宜當代的產物,便慢慢消失不見。你們在農村見過把鵪鶉的農村人嗎?歡迎大家回復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