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富陽逾70家造紙企業「自願」限產輪休

2020-12-11 中國證券網

  4月25日,地處浙江杭州城西的富陽區78家造紙廠開啟限產輪休模式,為期一個月,每家企業停氣時間為5天或10天。據富陽當地一家紙企的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此次限產輪休是造紙企業自發提出的,主要是出於減少排汙量的考慮。

  昨日(4月27日),生意社紙品分析師趙雪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1~4月是包裝紙淡季,但後期包裝紙需求會增加。白板紙、白卡紙主要用於包裝用紙,富陽當地限產輪休導致產能減少,受此需求關係影響,後續紙價很可能會繼續上漲。

  不過,在當前情況下,對於紙企而言,紙價上漲或是利好,但環保壓力仍然猶如「達摩克利斯之劍」懸於頭頂。

  當地紙企減至100多家

  據生意社發布的消息稱,4月25日開始,浙江杭州富陽區所有78家造紙廠將迎來為期一個月的輪流停產,涉及白板紙、黑紙(瓦楞紙、箱板紙)等,每家企業停產5或10天,規定停產期間所有紙機均不能開機生產。據當地造紙廠透露,此次停限產是為響應政府節能減排和新城規劃的政策。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驅車來到杭州富陽區春江街道,這裡是當地造紙業集聚區。

  富陽一家紙企的負責人王城(化名)告訴記者,當地90%的造紙企業都集聚於此,記者在前往王城所在造紙廠的路上,發現道路兩邊聳立著不少大大小小的煙囪,且不少煙囪口冒著白煙。除了高聳的煙囪,道路周邊還鋪設了巨型管道。當地有居民告訴記者,這些煙囪主要是為附近的造紙企業提供蒸汽和電的,通過管道輸送到各家紙企,「造紙廠需要用到蒸汽來烘乾紙張。」

  富陽區經信局披露的數據顯示,富陽是白板紙之鄉,近年來為提升傳統造紙產業,以鐵的手腕強勢推進落後產能淘汰。從2005年至今,實施了六輪造紙落後產能淘汰工作。六輪共計淘汰造紙企業343家共551條生產線,削減造紙產能617萬噸。

  富陽區環保局的相關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的另一組數據顯示,從2012年開始,富陽從原來有230多家企業到目前保留下來的造紙企業僅為100多家企業。

  就在限產輪休前一周,據《浙江日報》報導,富陽當地造紙企業還涉嫌跨地區偷運垃圾。《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向富陽區環保局求證,環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是部分造紙企業、廢塑料集中處置中心,未嚴格按規定處置造紙廢渣。社會上出現部分「黃牛」,借合法處置單位的名義,對造紙廢渣從事非法轉運、處置,並形成了黑色利益鏈。同時,富陽區對造紙行業開展大整治,對15家有重點嫌疑的造紙企業、廢塑料集中處置中心,開展了突擊檢查,目前有5家停產。

  與政府訴求「不謀而合」

  推動此次70餘家造紙企業自願輪休的重要壓力來自環保。富陽當地一家紙企負責人表示,「造紙企業是追求(產)量的,機器每天都要運作,工廠的機器停產對我們來說是一種損失,但如果繼續生產,我們排汙超量,政府對我們的處罰非常嚴重,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還不如停工。在盈虧線上的各個企業基本都會選擇這種方式。」

  在王城看來,這次限產輪休是企業訴求與政府訴求的「不謀而合」,在紙企正常、行情好的時候,紙企和政府的想法有些不同,政府希望紙企減少排放,但出於盈利考慮,一些造紙企業甚至會偷排。不過,現在市場行情不好,很多企業自發配合、限產輪休。

  每生產一噸紙,需要10噸水,根據《錢江晚報》報導,此次實施限產輪休的主要集中於富陽區春江街道轄區,轄區內造紙企業一年能生產近480萬噸各類紙張,產值超過165億元。有紙企負責人表示,實施「輪休模式」有望每月減排廢水80萬噸。

  除了78家造紙企業參與到限產輪休中,另外還包括化工企業10家,其他企業10家,總共98家。

  對限產輪休的造紙企業而言,輪休10天,就意味著企業當月減少三分之一的產能,但鑑於目前行業整體產能過剩的基本面,有相關紙企的負責人表示,大型造紙企業通過更新設備,可釋放更多產能降低成本,也具備雄厚的資金實力購買排汙裝備,滿足環保要求。而無力購買排汙設備的中小型紙企,更願意通過限產來滿足環保排汙要求。

  然而,這背後也折射出另一層隱憂,中小紙企為滿足環保排汙需求實行限產、減少產能,整體來看增加了生產成本,相比於大型造紙企業,利潤空間被壓縮,一旦遭受原材料、運輸成本等上漲因素影響,企業盈利堪憂。

  王城表示,他認為富陽在接下來三五年之內,淘汰洗牌的力度可能會非常大,中小紙企到底是轉型、搬遷還是直接關停,就看市場如何發展了。

  同步播報

  限排要錢、重組缺錢 中小造紙企業越活越難

  每經記者 葉曉丹 每經編輯 宋思艱

  紙張漲價成為去年底至今的熱點利好,但從整個造紙行業來看,目前也許仍然不是好日子。

  業內人士認為,總體而言,一方面,大量中小型造紙企業面臨的成本、環保壓力加大;另一方面,造紙企業之間也在不斷進行重組兼併。2016年的年報數據顯示,一些龍頭造紙企業營收增長、利潤提高,行業內兩級分化趨勢日益明顯。

  行業環保壓力升級

  環保壓力不僅體現在國內「造紙之鄉」浙江富陽。根據國家環保部發布的通知,要求於2017年6月30日前,完成造紙行業企業排汙許可證核發。全行業排汙量逐年遞減,排汙許可證「一證式」統一各類排汙標準。「十三五」減排規劃提出,到2020年全國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將比2015年分別下降10%、10%、15%和15%。

  上海一家紙企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很多環保部門對當地紙企實行限排,造紙企業必須改變以往粗放的經營方式,提高效率。資金雄厚的大企業可以購買先進設備提高產能,購置環保排汙設備;而小企業要單打獨鬥就非常艱難。

  招商證券曾發布研報稱,在企業獲得排汙限額一定的情況下,企業產能、單位產品排放量、汙染物排放濃度三者相互制約。如果企業想擴大產能,則必須使用環保設備,降低單位產量下的汙染物排放量。

  根據測算,達標的環保設備增量投資為2億元左右,而目前以噸淨利400元計算,產能為50萬噸的生產線才能當年收回環保設備投資,這會限制小紙廠投產能。並且相同條件下,較大的生產設備可獲得更高的核定排放總量,對於行業大企業利好,長期有利於行業集中度提升。

  有多家紙企負責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當前,環保壓力加大,不僅是給造紙企業經營帶來了巨大的成本壓力,更是對造紙企業轉型升級提出了新的要求。

  「馬太效應」凸顯

  為了謀求生存發展,造紙企業也紛紛謀求出路,進行兼併重組。以杭州富陽當地的造紙企業來說,通過兼併重組,杭州市富陽區陸續形成了四大百萬噸級的造紙集團。比如浙江新勝大控股集團2016年通過合併7家造紙企業,成為富陽四大百萬噸級的造紙集團之一。

  對於一些龍頭上市紙企而言,併購重組更是其重要手段。《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粗略統計後注意到,根據2016年年報信息,晨鳴紙業(000488,SZ)旗下有53家子公司,其中有10家是通過併購獲取的;青山紙業(600103,SH)在年報裡也披露稱,為延伸下遊產業鏈,欲通過投資、合作或其他創新模式實現國內外資源與業務整合的可能;山鷹紙業(600567,SH)則通過設立產業併購基金的方式,推動公司在新材料、節能環保、高端裝備製造等戰略領域的投資併購。

  大公司獲得了更多的資本和資源,而中小企業卻仍在盈虧線上舉步維艱,造紙行業「馬太效應」日益凸顯。對於已上市的造紙企業,通過資本加持,其與中小企業間的差距日漸加大。

  晨鳴紙業2016年年報稱,當年是公司歷史上發展最好的一年。數據顯示,2016年晨鳴紙業完成機製紙產量436萬噸、銷量452萬噸,實現營收229.07億元,同比增長13.17%,實現歸母淨利20.64億元,同比增長102.1%。

  除晨鳴紙業之外,另外幾家上市公司紙企的業績表現也不俗,山鷹紙業2016年實現營收121.35億元,同比增長24.0%;歸母淨利潤3.53億元,同比增長68.8%;青山紙業2016年實現營收22.78億元,同比增長7.87%;歸母淨利潤4498.85萬元,2015年為-1.47億元;景興紙業2016年實現營收36.81億元,同比增長24.61%;歸母淨利潤3.19億元,同比增長2639.60%。

  上市紙企的業績增長首要原因是紙價上漲。同時,山鷹紙業、晨鳴紙業也強調了擴大銷售、強化管理、加強回款等努力所起到的作用。

  招商證券研報曾表示,大紙企將通過併購方式整合小企業,行業集中度提升,「良幣驅逐劣幣」機制會逐漸形成。

相關焦點

  • 富陽98家企業主動做2休1 就是為了美麗的「她」
    4月25日下午,在浙江春南汙水處理公司監控中心,副總經理斯劍松興奮地告訴記者。春南汙水處理公司位於富陽春江街道,它承擔了該街道區域內數十家造紙企業汙水處理的重任。平時,這家汙水處理廠基本處於滿負荷運作狀態,而從4月25日起,它的「擔子」突然輕了。為啥?因為從現在起,這裡的造紙企業開始主動「輪休」。按月為期,分三批限產,相當於每家企業「做2休1」。
  • 供電設備檢修 浙江富陽35家造紙廠被迫停限產近一周
    生意社11月02日訊   近日,浙江省富陽區春江街道、大源鎮、靈橋鎮的造紙企業又被無奈停限產了!  一、停限電時間:2019年10月31日9:00-11月5日23:50  二、停限電要求:  1、在規定的停限電時間內,各工業企業停止生產用電,保障正常照明及辦公用電。  2、因有序用電方案執行不到位影響電網設備安全穩定運行的,將對相關企業及線路緊急採取停電措施。
  • 浙江省物價局:富陽17家造紙企業價格壟斷,罰778萬元
    浙江省物價局:富陽17家造紙企業價格壟斷,罰778萬元 國家發展改革委10日稱,已於近日指導浙江省物價局對杭州市富陽區造紙協會組織17家造紙企業達成並實施捲筒白板紙價格壟斷協議一案作出處理決定,對富陽區造紙協會依法撤銷登記
  • 富陽誕生第四家造紙大集團——新勝大集團
    富陽第4家造紙巨頭成立,由19家造紙廠合併而成  2016年7月4日富陽區人政府發布消息:富陽第4家造紙大集團日前成立。7月1日下午,浙江杭州市富陽區召開浙江新勝大控股集團組建政銀企會商會議,積極推進新勝大控股集團組建工作。此次組建的新勝大控股集團由勝大紙業、豐達紙業等19家造紙及關聯企業組建,合計審批產能近106萬噸。
  • 富陽嚴查涉案企業開展造紙行業整治
    環保工作人員查臺帳 施力維 攝浙江在線4月20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施力維)4月19日浙江日報《治水拆違大查訪》欄目報導了杭州市富陽區多家造紙企業,涉嫌跨地區傾倒造紙廢棄物的新聞。報導刊出後,富陽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成立專案組處理該案件。
  • 【深度調查】探營造紙之鄉浙江富陽:紙價大爆發,一場洋垃圾引發...
    紙價的大幅上漲,也帶動了A股造紙板塊的上漲,「紙」手可熱這個新名詞,最近也在資本市場誕生。紙價上漲為何如此瘋狂?造紙企業目前現狀如何?上漲是否有可持續?帶著諸多的問題,近日,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以白板紙為調查樣本,趕赴國內白板紙生產基地浙江富陽,對當地造紙業進行深入調查。廢紙荒推漲紙價說到富陽,《富春山居圖》是絕對繞不開的。
  • 富陽拆除造紙等企業300餘家,2019年底前所有紙廠全騰退
    導語:被譽為「中國白板紙紙之鄉」的浙江富陽,正由「造紙之鄉」邁向「智慧之城」。122米的永泰熱電廠煙囪正在拆除,龍頭造紙企業新勝大集團即將遷出。截至目前,富春灣新城已拆除造紙等企業300餘家。2019年底前,所有造紙企業將全部騰退。同時,有4家造紙廠選擇留下來,將企業總部建設在富春灣新城。
  • 浙江富陽發現中國最早最大「古造紙作坊」
    浙江富陽驚現中國最早最大「古造紙作坊」   本報通訊員 王芳芳 本報記者 嚴紅楓   走過千年的歷史,一個總面積達2.2萬平方米、相當於3個標準足球場大的宋代造紙遺址日前在浙江省富陽市被發現。  驚世大作坊   中國是造紙術發源地,而浙江是竹紙的故鄉。據史料記載,從唐朝開始,浙江首先造竹紙,後來分散到各地。宋室南遷後,杭州一帶的竹紙得到了更快的發展。   富陽位於浙江省西北部,屬杭州市轄縣級市,距杭州市中心35公裡,素有「造紙之鄉」的美譽。
  • 富陽地區又關停造紙產能200餘萬噸
    曾經是著名的「中國白板紙之鄉」的富陽地區,造紙產業亦是該地區的支柱產業,擁有年產能近千萬噸的白板紙基地,近年來切實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論,先後經過至少6輪造紙行業整治。截至2019年初,已先後累計關停拆除造紙企業300餘家,淘汰產能約500萬噸, 削減造紙產能約60%。節後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各地造紙企業都延遲復工,近日來隨著防控措施逐漸起效,新冠肺炎疫情發展已經得到有效控制。富陽地區的造紙企業也已開始安全有序復工復產。
  • 浙江富陽發現宋代造紙遺址
    新華網杭州3月3日電(記者餘靖靜)考古研究人員日前在浙江富陽確認發現一個面積達2萬多平方米的宋代造紙遺址。該遺址規模大、流程保存完整、工藝水平高,為研究中國造紙工藝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據了解,此前發現的國內最早的造紙遺址是江西高安明代造紙作坊遺蹟。  現屬浙江省杭州市的富陽素以「竹紙」聞名。2006年,富陽竹紙製作技藝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08年9月,當地文物部門在高橋鎮泗洲村鳳凰山北麓進行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時,發現了一處造紙遺址。
  • 富陽造紙廠靠排汙權竟能拿10億貸款
    北極星環保網訊:在紙箱行業,很多企業都在煩惱融資難、貸款難。然而,近日浙江富陽的造紙企業的老闆們卻心情大好!浙江成功紙業有限公司的周總就靠121噸排汙權拿到了2400多萬貸款。這下,富陽的造紙廠們都按捺不住了。
  • 富陽富春灣新城造紙企業拆遷進入收官之戰
    記者從9月16日下午召開的杭州富春灣新城2020年工業企業拆遷動員大會上獲悉,杭州富春灣新城規劃範圍內的最後一批工業企業計劃於11月30日前(含)完成拆遷補償籤約。這意味著富陽江南區塊從此將徹底告別高汙染、高能耗的造紙傳統產業,實現從「一紙江南」向「智創江南」華麗轉身。
  • 富陽造紙業:第六輪整治
    生死大限  讓老吳陷入兩難的是,富陽市今年出臺的《第六輪限期淘汰落後產能造紙生產線(企業)的實施意見》。這是一份對未來富陽造紙產業格局起著決定性影響的政策。  富陽是杭州下轄的縣級市,素有「造紙之鄉」的美稱。當地手工造紙溯源於漢明帝時代,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上世紀80年代,富陽僅有兩家造紙廠,一家是國有企業—富陽縣造紙廠,一家是集體企業—富陽第二造紙廠。當中國經濟向市場轉軌後,有著造紙傳統的富陽人將紙廠開得如雨後春筍。  吳天偉正是這一時期擠入了造紙大軍。
  • 稻草變成紙 富陽神奇民間手工造紙工藝瀕臨失傳
    從去年夏天開始,老周和老黃結伴跑遍了富陽的角角落落,基本摸清了土紙生產的種類、從業人員、生產規模、銷售情況。然而,這份歷經大半年寫出的《富陽手工造紙調查》,其中的內容卻著實讓老周心急。  「富陽傳統手工紙中的草料紙(即坑邊紙、鬥方、粗高、名糟、三頂),皮紙(即桑皮紙、綿紙、桃花紙、蠶種紙、雨傘紙),在九十年代中期已全部停產。」
  • 杭州富陽四家紙廠破產清算 中小紙廠經營不易
    隨著杭州市富陽區騰退造紙行業政策的實施,以及國內造紙行業競爭趨勢的激烈,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紙廠走向破產的命運。5月26日,筆者從富陽區人民法院網站獲悉,自2019年底至今的半年時間左右,該法院至少裁定受理了四家紙企的破產清算案。
  • 又一個「造紙村」轉型 富陽版「錢江世紀城」呼之欲出
    2018-03-06 15:17 |浙江新聞客戶端
  • 從「一紙江南」到「智創江南」,富陽江南新城迎來轉型新階段
    隨著江南區塊造紙企業的騰退,作為浙江永正控股有限公司的自備熱電廠,也最終走到了盡頭。  拆除工程負責人邵建浩告訴記者,爆破拆除本是最省事的辦法,但考慮到對周邊道路和環境的影響,這根煙囪採用人工加機械拆除方式,上部100米採用人工拆除,地面以上20米採用機械拆除,整個拆除工期為2個月。  「拆煙囪,我們當然高興啦!以前不管白煙黑煙,視覺上看著肯定不舒服。
  • 富陽:「中國竹紙之鄉」實至名歸
    富陽通過兩天的聽取匯報、實地考察後,專家組一致認為,富陽的各項工作均符合「特色區域」的評判標準,準許獲得「中國竹紙之鄉」稱號,成為全國第27個由中國文房四寶協會授予的「特色區域」。  富陽素有「土紙之鄉」的美譽,手工造紙可遠溯魏晉,竹紙生產則始於東晉南北朝時期。
  • 富陽新聞網:靈橋造紙藝人著書傳承元書紙文化遺產
    京都狀元富陽紙,十件元書考進士」,富陽出產元書紙歷史源遠流長。如今,在靈橋鎮新華村有位叫李少軍的造紙藝人,花費16年時間,將元書紙的生產工藝編寫成《富陽竹紙》一書,為傳承這一文化遺產作出了貢獻。傳統的造紙從原料竹子到成品紙,要經過切竹、淹竹、搗刷、製漿、撈紙、曬乾、打包等多道工序,生產一張紙,大體上要經過35個工序才能完成。李少軍編寫的《富陽竹紙》一書,全書十萬多字和500多幅圖片,詳細介紹了以嫩毛竹為原料,手工製造文化用紙的全套工藝流程,並著重介紹了「元書紙」的製作工序、操作要領、技術要求。他希望《富陽竹紙》一書能對元書紙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 富陽靈橋造紙之鄉變書法之鄉 救活傳統元書紙
    富陽靈橋造紙之鄉變書法之鄉 救活傳統元書紙www.zjol.com.cn 2007年04月18日 11:03:44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 >   現在,富陽靈橋元書紙的名氣越來越大了,全國各地的紙商都到富陽來進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