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和服分不清?到博物館裡看漢服

2021-01-08 博物館遊學網I旅神範

相信有許多喜歡中國風的小夥伴都非常喜歡漢服,有一些人喜歡穿上漢服走上街,成為街頭一道美麗的風景,甚至在青島成立了一座漢服博物館。有許多漢服經過改良更符合現在的審美,但是問題接踵而來,越來越多的人分不清漢服與和服的區別,於是製造了許多不必要的誤會。傳統文化不容忽視,那麼不如讓我們來加深一下對漢服的了解吧!

自殷商時期,冠服制度就已初步確立。在漢朝時期,由漢高祖太常叔孫通依據夏商周三代禮儀制度制定了衣冠制度,男女衣著皆採用深衣的形式,蟬衣在外,內有中衣、深衣。而勞動時,上著斷襦,女子下著長裙,男子下著犢鼻褲。有「上衣下裳」制。歷經千年歷史的發展,漢服有了許多改變,歷朝歷代各有特色。

漢服的主要特點是交領、右衽、束腰,用繩帶繫結,有禮服和常服之分。裁剪出的整體的線條很柔和,飄逸瀟灑。此外漢人也很注重在衣服上佩以玉飾。

如果有時間的話,還可以去漢服博物館裡參觀。與博物館裡陳列展示的漢服不同的是,現在一些商家出售的漢服為了在保留漢服之美的基礎上迎合大眾的審美,製作出了漢服的改良版,實際上是一種類似於漢服的休閒服,同樣受到了許多人的歡迎。

而和服與漢服也有著不解之緣。和服,又稱吳服。三國時期,東吳與日本之前貿易往來的商船將紡織品製衣法等等傳到了日本。唐以後,和服在唐服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造,並經過一千多年演變成如今的模樣。只不過與漢服相比,和服在裁剪上全部為直線形。不過為了區分,我們來說說幾處明顯的不同吧!

從整體上看,漢服的線條與廣袖都是曲線形,更顯身材婀娜飄逸。和服的線條和振袖皆為直線,不顯身材,樣式拘謹。與漢服相比,和服的領口不是緊貼的,而是向後扯開露出一段脖子。並且漢服的下擺寬大,可以自由行走,但和服下擺窄小,所以穿著和服通常都是邁著小碎步。此外,漢服的腰帶是系在前面的,自然下垂,常常以玉佩、香囊等飾物裝飾;而和服的腰帶寬而厚,在背後以特殊手法打一個結,飾物也很少,幾乎沒有。

漢服文化一直都是我們傳統文化中美麗的一份子。那麼現在,你還會分不清嗎?

相關焦點

  • 漢服、和服你還分不清嗎?兩者之間差別很大
    前段時間刷新聞,說是幾個穿漢服的大學生去看校園看櫻花,結果卻被保安誤認成和服不讓進入。還有一個就是在日本留學的女孩參加畢業典禮,別人都穿日本和服,只有她身穿漢服,報導出來之後,有的網友卻說這不是漢服。小編感到很奇怪,為什麼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服飾會有人分不清呢。
  • RW舉辦主題日活動,居然有網友分不清服裝:是漢服,還是和服?
    但是,居然有網友分不清這是漢服還是和服?這讓小編有些氣氛,特意寫這篇文章為那部分不懂民族文化的網友科普,什麼是漢服,什麼是和服!漢服,全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又稱漢衣冠、漢裝、華服,是從黃帝即位到公元17世紀中葉(明末清初),在漢族的主要居住區,以「華夏-漢」文化為背景和主導思想,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性格,明顯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傳統服裝和配飾體系,是中國「衣冠上國」、「禮儀之邦」、「錦繡中華」、賽裡斯國的體現,承載了漢族的染織繡等傑出工藝和美學,
  • 漢服、和服、韓服請別再分不清楚
    在唐代樊綽的書中就明確的稱大唐的服飾為"漢服".到了宋元明時期,一些異族酋長也明確地用「漢服」來指稱漢人服飾,如「遼國自太宗入晉之後,皇帝與南班漢官用漢服;太后與北班契丹臣僚用國服,其漢服即五代晉之遺制也」,元代修《遼史》甚至專門為漢服開闢了一個「漢服」條。
  • 如何快速識別漢服、和服、韓服
    現在,在街頭或者商場經常會看到一些穿著漢服的小姐姐,大家也見怪不怪了。而一些對漢服不太了解的人,通常會把漢服當成韓國的或者是日本的服裝。這也可以理解,因為日劇和韓劇前些年在中國非常流行,讓和服和韓服普遍地進入大眾視野。
  • 和服?漢服?韓服?別再傻傻分不清楚
    導語:教你輕鬆分清漢服,和服還有韓服的差異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喜歡穿著漢服上課,聚會,甚至出行。但很多人還不清楚漢服到底是個什麼樣子,還有如何區分漢服與我們鄰國的和服還有韓服(朝鮮服)呢?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來看一下吧。
  • 不懂漢服被鄙視,漢服、韓服以及和服有什麼區別
    前幾日看到一個新聞說一個人因為不認識漢服而誤認是韓國服裝而被漢服愛好者鄙視,那麼漢服、韓服以及和服到底有什麼區別呢?首先不論是韓國的韓服還是日本的和服都是從中國的漢服發展而成。漢服,全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又稱漢衣冠、華服、漢裝。漢服的設計思想是以華夏禮儀和文化為中心。漢服起源於皇帝,源自黃帝制冕服,在周朝時期形成體系。從外形上看,漢服主要有「上衣下裳」制、「深衣」制、「襦裙」制等類型。
  • 歪果仁看東亞風情:漢服式微,和服上位?!
    且看我泱泱中華文明之邦,大則可至山川疊嶂,萬千氣象,小則應達衣著得體,儀態萬方。「衣食住行」裡以「衣」為首,「衣」者,乃是百姓需求之基本。然而隨著文明的發展,「衣」則更多地滲透出一種品味、一種氣質,甚至一種文化。
  • 教你如何分辨漢服、和服和韓服
    從秦漢時期開始,中國的文化就一直在影響著全世界各個地區,甚至包括中亞和地中海地區,而到了隋唐時期,中國已經成為了世界上的超級大國,並且厚往薄來,從來都不幹預他國的內政,讓隋唐周圍的各個國家都對中國俯首稱臣,並且還要接受中國皇帝的冊封。
  • 和服和漢服到底哪個略勝一籌?看完這些你就懂了
    提起漢服,想必各位看官的腦子裡應該都有一副飄飄欲仙的畫面,隨著漢服文化的崛起,越來越多的女人也都紛紛投入到了穿漢服的行列。並且漢服分為很多種形制,不同的形制代表著不同時代的文化。而說到民族文化,在日本也有一種傳統服飾很受追捧,那就是和服。
  • 來自漢服小夥的吐槽:說韓服的我忍了,說和服的什麼鬼?
    老向看過的日本電影無數,愣是沒有一件跟這件相似的,我真不知道為什麼有些人會把這件漢服當成和服,究竟哪一點像了?哪一點像?哪一點像?竟至於把樓主當成日本人!而日本的和服呢?則充滿著吳越地區或是唐朝時期服飾的影子。這些相信學過點歷史的人都知道,根本不需要老向贅述。 老向還知道,樓主穿的應該是搭護+道袍+大帽的套裝,這是明代的男子常見服飾。搭褲就是他外面的外套,交領右衽,領口綴著白色護領,短袖或者無袖都可以。通常與貼裡、道袍、直身等搭配成套穿著,有時也可以直接以搭護作為外套。唐朝時也有類似的款式,不過它的名字叫做半臂。
  • 和服從何而來,它與漢服有何關聯,為什麼很多人把漢服錯認為和服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漢服復興的隊伍中來,穿漢服上街,把漢服融入日常生活,一方面因為自己喜歡熱愛漢服,另一方面就是希望讓更多人了解,認知漢服,為漢服復興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從2003年至今,漢服復興運動已有15個年頭了,15年中漢服同袍盡心竭力推廣漢服,終於有了現在的成就。然而從一開始就有很多人把漢服認作和服,和服從何而來,與漢服又有怎樣的關聯呢,為什麼有那麼多人把漢服錯認為和服?今天,小編就來告訴你答案。和服,是日本大和民族的傳統服飾。
  • 三張圖告訴你,漢服、韓服、和服究竟有何區別!
    作為漢民族的傳統服飾,你對漢服了解多少呢?中國文明源遠流長,自秦漢時起,中國就一直影響著東亞、東北亞、東南亞地區,甚至中亞以及地中海地區。到了隋唐時期,中國已然成為世界範圍內的超級大國,並且以厚往薄來,不幹預他國內政的懷柔政策,使得隋唐周邊諸多國家向中國稱臣,並接受中國皇帝冊封。
  • 為何漢服發展不如和服?於丹:時代在進步,高曉松:裙子當帆使
    今天我想跟您聊聊的,還是漢服哦!這兩天因為和服的關係,漢服也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關注。有些人恍然大悟:是啊,日本有和服,我們有漢服啊!也有人茫然:可是,漢服跟和服如何區分呢?的確,了解漢服的本來就少,能明確區分與和服的差別的就更少了。慶幸的是,漢服在慢慢復興。
  • 他國服飾和服,與中國傳統的漢服,到底有什麼關係
    他國服飾和服,與中國傳統的漢服,到底有什麼關係去過日本的人一定知道,許多日本人在假日都穿著自己的民族服裝,即和服。對於和服,很多朋友都比較陌生,甚至分不清漢服和和服的區別。幾年前,「愛國青年」誤把漢服當作和服。
  • 和服竟然與漢服有著這樣的關係!
    雖然他們的服裝是由漢服發展而來的,但是經過了比較漫長的歷史時期和歲月的洗禮,已經發展出來自己的民族特色了。江戶時期後,女服的腰帶逐漸增寬增厚,慢慢的轉移到了後腰,並發展出了各種各樣的樣式,這個樣式也是我們區別和服和漢服的重要標誌。
  • 中國漢服時尚卻不流行,日本和服起源於漢服,為何卻能全民普及?
    中國漢服時尚卻不流行,日本和服起源於漢服,為何卻能全民普及?除了日本的文字之外,日本的建築、武術、禮儀等都是從中國傳過去的,經過日本人的改革最後形成了自己的獨特的文化,就連日本人的和服都是從中國的漢服中得到啟發創造的。
  • 從中國的漢服,走向日本的和服,經歷了什麼呢?
    漢服可能比日本的產生的歷史都要久,因為早在黃帝的時候,漢服就已經產生了,而且其延續的時間也很長,她經歷了很多個朝代變更,一直持續到清朝初期,依然是很多人嚮往的標準禮儀服飾,下圖是男士漢服:漢服。她承載了漢族的染、織、繡等巔峰的工藝和美學。
  • 和服韓服與漢服,中日韓民族服飾對比
    但是到後期,和服在最初來源於漢服之後,又發展了具有區別於漢服的自己民族特色,和服的整體外觀造型是直線條的,袖型是直線長方形的,袖型為廣袖,前面手腕下縫合,腋部至袖擺不縫合,稱為振袖,這和漢服的圓弧形縫合袖擺是不同的,和服的整體造型下擺是緊窄的,尤其女裝緊裹小腿,所以日本女人走路是小碎步的,漢服下擺是寬博的,無論什麼款式都是飄逸而方便活動的;女裝和服的領子挖得比較深
  • 為什麼你穿漢服出去會被人誤認為是韓服或和服?真實原因很簡單
    你看在日本,任何一個日本女人穿著和服踩著木屐走在街上,行人都不會側目,因為這太正常了,日本人在一些重大節日和活動都會穿上傳統的和服。韓國和日本類似,在重大節日和隆重的場合,韓國人都會穿上本民族的傳統服飾。其他國家也都類似。中國人就比較尷尬了,你穿漢服出去,人家會在人群中多看你兩眼,大多認為你要麼是商家活動,要麼就是拍古裝劇的,要麼就是行為藝術Cosplay。
  • 弘揚漢服文化,日本和服與漢服有什麼關聯?想不到還有這一段故事
    漢服越來越受年輕人的喜愛,關於漢服的知識你又了解多少呢?下面就讓小萌帶著大家一起走進漢服的世界吧。漢服還有另一個稱呼叫漢衣冠,歷史中記載漢服最早起源於殷商時期,在5千年前即石器時代,人們就開始了農業和紡織業,從最初的麻布衣服到名貴的蠶絲都證明著漢服在不斷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