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是春分了,傳說中最美麗的時節之一。春分這天,太陽光直射赤道,地球各地的晝夜時間相等,南方的氣溫慢慢回升,雨水增多,北方雖然氣溫也在回升,但雨水還是比較少的,不過也抵擋不住新草的陸續探頭,梅花、桃花的陸續綻放,這樣一幅草長鶯飛、鳥語花香、百花爭豔的場景,正是踏青賞花的好時節。
那你知道在春分時節,我們中國都有哪些傳統習俗呢?且聽子曰一一道來吧!
習俗一:吃春菜
中國有個習俗叫做「春分吃春菜」。春菜,雖然聽名字就像是春天獨有的蔬菜,但恰恰不是這樣的,春菜一般為五種:香椿芽、菠菜、豆芽、春筍、韭菜,在春分前後吃它們,你會感覺更加新鮮清甜。古人認為在春分時節吃春菜有養生與開運的效果,能夠保佑一家人身體健康,所以這個習俗就慢慢的傳承了下來。
習俗二:春分豎蛋
春分豎蛋現在已經不僅僅是一種中國習俗了,甚至上升成了世界的一項新奇遊戲,不少外國小夥伴都跟風做「豎蛋」實驗。其實它的玩法十分簡單,僅僅需要挑選一個光滑勻稱的沒有冷藏過的雞蛋,放在桌子上憑耐心把它豎起來就好了。至於為什麼要挑春分這天豎蛋,這其實也是有講究的,相傳在春分這天正好是陰陽平衡之日,有利於豎蛋,不過這個也是沒有科學依據的,權當俗話聽聽吧!
習俗三:春祭
據說,春祭習俗,最早是從周代開始的,在二月春分,人們掃墓祭祖之時,先得在祠堂裡舉行祭祖儀式。掃墓開始,也得遵循一定的規律,先集合全族的人或者整個村子的人,掃祭開基祖墳與遠祖墳;掃完之後,然後再分開掃祭各房、各家墓。在現在雖然不像古代一樣祭祖了,不過春祭掃墓習俗還是流傳了下來。
習俗四:放風箏
古人認為,放風箏表示著對生活的美好祈盼。正所謂「草長鶯飛二月天」,春分時節春光明媚,正是孩子們放風箏的好時候,放學歸來之時,沐浴著春光,呼吸著新鮮空氣,在一個天惠風和暢的大廣場,奔跑著放飛風箏,也是別有一番心境。
一句俗語說得好「逢春不遊樂,但恐是痴人」,春分時節,就不要辜負好春光啦,閒暇之餘不妨到戶外走走探尋春天的氣息,悠遊自在,放鬆身心,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