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女子18萬現金被當垃圾扔掉,收廢品老人當成冥幣,準備燒

2020-12-12 播報多看法

近期,有媒體報導,河北石家莊新樂市一女子的18萬現金被當垃圾扔掉,據了解,事情發生在12月4日,當天,女子發現自己的18萬現金丟了,在詢問家人的時候家人卻說在打掃衛生的時候以為是垃圾,就給扔了。

隨後女子著急的不行,便報了警,警方了解到情況後調取了監控視頻,通過走訪得知小區有一名老人,經常撿廢紙等垃圾,隨後警方又經過調查得知老人的住戶終於找到這名老人,老人開門的時候也是一臉懵逼,經過詢問後得知這錢還在,經過詢問後才得知老人將這帶錢當成冥幣了,準備上墳的時候燒了。

女子見自己的錢還原封不動的還在時非常激動,連忙向老人道了謝,也給民警道了謝,在此提醒大家貴重的東西千萬不要亂放,自己一定要保存好,否則,被家人扔了時候都會都來不及,對此大家怎麼看。

相關焦點

  • 18萬元現金被當垃圾扔掉,收廢品老人:我以為是冥幣,撿了上墳燒
    丟了18萬元現金是什麼感覺?估計會悔青了腸子。12月4日,新樂市的默女士就急得不行,自己丟了18萬元現金,但最重要的是丟得很無語:家人打掃衛生時,以為是垃圾給扔掉了。警方接到報案後,調取小區監控錄像,走訪小區群眾得知,該小區有一名老太太,最近撿拾過小區的廢紙板等垃圾,只是誰也不知道這位老人住哪個單元哪戶。民警根據這條線索,翻看每個單元電梯的監控,通過群眾辨認,確定了老人所在單元。之後,民警又在該單元逐戶查找,終於找到了該名老人。
  • 18萬現金誤當垃圾被扔掉,老太撿到以為是冥幣,差點給燒了
    近日,一位大媽卻在路上撿到了18萬元現金,後來失主找上了門,大媽表示:還以為是「冥幣」,正準備上墳時燒掉呢!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下面來一起看一下。據了解,事情發生在新樂市。12月4日那天,警方接到了一通報警電話,稱自己丟了18萬元現金,希望警方能幫忙找找。
  • 石家莊老太撿到18萬現金,以為是冥幣當垃圾扔了|12歲女孩小區內...
    近日,邢臺信都公安分局偵破一起離奇詐騙案。(燕都融媒體記者張會武 通訊員張軍偉)石家莊70歲老太撿到18萬現金 以為是冥幣當垃圾扔掉12月4日16時許,石家莊新樂市一女士默某焦急萬分報警求助:家裡18萬元現金,用黑色塑膠袋裝著放在家裡,準備用時才發現3號家人打掃衛生,以為是垃圾給扔掉了。通過走訪,民警得知,該小區有一名老太太,3號撿拾過小區的廢紙板等垃圾。
  • 老人收廢品收到個煤球爐,裡面藏著2萬元現金
    現代快報訊(記者 李偉豪 通訊員 李碩 李倩)收了 20 多年廢品的徐州老人史為英,近日遇到了一件稀罕事。他回收了一個廢舊的煤球爐,回去處理爐子時卻驚奇不已,爐子裡竟藏著一大摞現金,清點一下足足 2 萬元。面對這些錢,老人沒有動心,他輾轉找到了賣爐子的這家人,將這些錢還了回去。
  • 廣西2女子街頭行騙,自稱是會變錢的「仙女」,老人4萬現金變冥幣
    ,自稱是會變錢的「仙女」,老人4萬現金變冥幣  隨著人們思想的不斷進步,現在絕大部分人都開始信奉科學,以往的封建老思想都已經成為了歷史。曾某在看後深信不疑,隨即回到家中拿來了四萬元現金,請求「仙女」將其變成四十萬。
  • 豐縣七旬收廢品老人做出這個舉動……
    前不久,孫樓街道高樓村收廢品的史為英老人遇到了一件新鮮事兒,他在縣城中陽小區收廢品時,有人賣給他一個廢舊的煤球爐子,沒想到爐子裡竟然藏有兩萬元現金,這讓老人驚奇不已,那麼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史為英,從事廢品收購已經有20多個年頭了,因為在家裡閒來無事,今年已經70多歲的他雖然衣食無憂,但總喜歡蹬著三輪車到城裡轉一轉,把廢品收購當成了一種樂趣。前不久,他在縣城中陽小區收廢品時收到了一個爐子,他把爐子帶回家,準備拆開賣掉時,發現了一件奇怪事。
  • 豐縣收廢品老人在煤球爐子裡發現一筆巨款!最後……
    豐縣孫樓街道高樓村收廢品的史為英老人遇到了一件新鮮事兒他在中陽小區收廢品時有人賣給他一個廢舊的煤球爐子沒想到爐子裡竟然藏有兩萬元現金那麼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史為英,從事廢品收購已經有20多個年頭了,因為在家裡閒來無事,今年已經70多歲的他雖然衣食無憂,但總喜歡蹬著三輪車到城裡轉一轉,把廢品收購當成了一種樂趣。前不久,他在縣城中陽小區收廢品時收到了一個爐子,他把爐子帶回家,準備拆開賣掉時,發現了一件奇怪事。爐子裡面竟然有兩萬元現金,這讓史為英驚訝不已。
  • 揭秘垃圾回收生意鏈條:早前收廢品的都開奧迪了
    北京垃圾鏈  北京人口快速增長,同時,日漸富庶的人們在扔掉越來越多、越來越大、越來越貴的東西——比如家用電器,2013年北京人拋棄的電視合計2.4萬噸,而在2011年,這個數字是4.6萬噸。
  • 舊衣服內藏的3.8萬現金被當成垃圾扔了,環衛工翻扒30多噸垃圾幫其...
    8月24日,黃江鎮一農民工的妻子張某在搞衛生時,誤將其丈夫藏有3.8萬元現金的舊衣服當成垃圾扔入了垃圾桶。獲悉張女士遭遇的困難後,該垃圾中轉站6名環衛工人葉小雄、羅傑、李召國、周高陂、謝玉珍和吳仕碧花了近4個小時,翻扒了30多噸垃圾,成功幫張女士找回被她當垃圾扔掉的3.8萬元。
  • 「雙11」讓廢品站爆倉 有垃圾站一天收垃圾100噸以上
    「雙11」讓廢品站爆倉!「整個11月,紙箱是最主要的生活垃圾。」11月1日至11日,全國郵政、快遞企業共處理快件39.65億件,「剁手黨」們的實力再度震撼世界。「雙11效應」在短時間內讓電商爆了單,讓快遞爆了倉,而當近40億件快遞打包上路之後,「雙11」最後一站點爆的就是廢品市場。資料圖:11月12日,雲南昆明,快遞網點員工正在忙碌。中新社記者 劉冉陽 攝「雙11」會產生多少快遞垃圾?
  • 回收舊鞋裡發現600元 收廢品老人挨家敲門送還
    回收舊鞋裡發現600元 收廢品老人挨家敲門送還   60多歲的老楊是贛榆人,來新浦收廢品有些年頭,平時租住在火車站附近的平房裡。
  • 解讀北京垃圾生意鏈:業內稱有收廢品的都開奧迪了
    北京垃圾鏈  北京人口快速增長,同時,日漸富庶的人們在扔掉越來越多、越來越大、越來越貴的東西—比如家用電器,2013年北京人拋棄的電視合計2.4萬噸,而在2011年,這個數字是4.6萬噸。  很多人埋怨,由於混裝—家庭垃圾分類處理推進遲緩,中國的城市垃圾難以被消化而導致堆積。
  • 廣西老人輕信他人「造錢術」,4萬元現金變冥幣:她說她們是仙女
    近日廣西合浦出現一起詐騙案,利用老人求財心切,兩名女子以造錢術為幌子,設下圈套,詐騙老人四萬多元。11月9號,曾某匆匆來到合浦縣公安局沙崗派出所報案。她說當天他在合浦縣沙崗鎮新街市場內賣東西,突然兩位四十多歲的女子上來跟她詢問是否有魚腥草賣,她們想要以每斤三百元的價格收購。曾某說:那兩人給工錢讓她種,以300元一斤的價格收購,她們說自己是仙女,天上來的會變錢。為了騙取曾某的信任,兩名女子還操作了十元變成一百元的伎倆,還說要想變多些錢,就多拿錢出來,一萬就變十萬。
  • 廣西:女子自稱是會變錢的仙女 老人交錢後四萬現金變冥幣
    曾某稱,兩名女子看上去大概四十多歲,自稱是仙女,會變錢,操作了十元變成一百元的伎倆。隨後,曾某回家拿了四萬元現金過來,誰知道,對方趁曾某不注意,將分別裝有冥幣和四萬元現金的塑膠袋進行了調包,並囑咐曾某要等49天才能打開看。最終,民警將兩名嫌疑人抓獲歸案,並成功追回了四萬元贓款。
  • 「掃一掃」,「廢品」隨時變積分,「智能分類回收機」成為垃圾分類...
    如今,在紅紅火火的垃圾分類時代,一種叫做「智能分類回收機」的自助設備已經成為這場全市範圍內「垃圾革命」的好幫手,社區居民不用積攢一堆報紙、紙板箱、可樂瓶等廢品(可回收垃圾),等著「搖鈴鈴」上門,它們隨時可以通過「智能分類回收機」變成現金,從而讓被廢品「霸佔」的陽臺煥然一新。
  • 老人收廢品收到一銅塊,給小孩當鈴鐺玩,得知是國寶說啥不願捐獻
    據不完全統計,在全球47個國家的218個博物館中,中國文物就有163萬件,館藏文物通常分為一級、二級、三級這三個等級,而只有一級甲等文物,才可以稱為"國寶"。有時候不經意的一次邂逅也許你就能發現國寶,從而一夜飛黃騰達。而往往缺乏知識和識別能力的老百姓就會把國寶當做爛銅爛鐵,實在是可惜可嘆可氣,糟蹋了國寶。
  • 瀋陽玉器和遼硯藏品多 張學良老掛鍾曾當廢品扔掉
    瀋陽玉器和遼硯藏品多 張學良老掛鍾曾當廢品扔掉 」  記者 吳雙  張學良老掛鍾曾當廢品扔掉  鄭志文認為,瀋陽人在古玩方面,經濟承受能力和藝術欣賞水平仍然相對較差。 「知名畫家李秀忠的一幅畫,10萬在瀋陽沒人接,但是在重慶賣到48萬元。 」  鄭志文還給記者講了一件比較有意思的事:張學良和趙一荻結婚時,日本領事館曾送給兩人一件掛鍾。
  • 唐山:收廢品「收」來7000元 品格如玉悉數奉還
    收廢品「收」來7000元 品格如玉悉數奉還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朱大勇、楊淨茹) 「化友做得就是對,為咱鄭八莊村爭了光!」連日來,在豐潤區新軍屯鎮鄭八莊村,馮化友將廢品中「藏」著的7000元現金還給失主的事跡被傳為佳話。  今年五十多歲的馮化友,經常去市裡富強樓小區收廢品,跟居民也很熟悉。前幾天,馮化友在整理從富強樓小區收購來的廢品時,一個包紮好的塑膠袋引起了他的注意。打開一看,裡面竟有一沓百元人民幣,經清點,共計7000元。第二天一大早,他將現金揣進懷裡,特地跑到富強樓小區,敲開失主家的房門。
  • 收廢品老人給小夥子的舊報紙每斤多加一毛錢,小夥也很厚道
    疫情期間,很多小區設置了圍擋或檢查點,對於很多到城市裡以收破爛為生的鄉下人來說,生活確實不易。在正常時期,有些門衛或保安,處於同情考慮,在賣廢品的業主的請求下,偶爾還會讓收廢品的鄉下人進入小區。但目前,由於是疫情防控時期,收破爛的人只有在大街上轉,收購一些店面的廢品。4月9日早上9點左右,在開封東大街一銀行門口,一個在附近做生意的小夥子,叫住了一個在大街上騎三輪車的回收廢品者。老人吃力地登著三輪車,小喇叭不停播放著:收廢品的來了,收廢銅、廢鐵、廢鋁,收舊報紙。
  • 廢品收購站生意冷清 難見「破爛王」
    分析  忙活一通賣不了多少錢,不少市民直接當垃圾扔掉  環保政策固然是導致城區一些小型廢品收購站生意變差的重要原因,但也不得不提市民對待廢品的態度也是重要影響因素。  記者了解到,城區很多小區為了便於管理,都是把小區裡的廢品收購生意固定包給某一個廢品回收師傅。在廢品收購整體比較低迷的當下,廢品回收師傅要想賺錢,只能把收購價格往下壓,這讓原本就不高的廢品回收價格變得更低。以廢紙殼為例,回收師傅從小區居民手裡收,一斤是6角5分到7角,廢品收購站價格在一斤7角2分到7角5分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