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債權轉讓協議公證應注意的問題

2020-12-06 中華會計網校

  【摘要】隨著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和進一步完善,債權轉讓作為能夠快速激活經濟交往、促進市場經濟發育的快捷方式之一,已越來越受到被「三角債」困擾的經營者的青睞;隨之而來要求辦理債權轉讓公證也越來越多。而債權產生的多樣性、複雜性致使辦理債權轉讓公證的風險進一步加大,因此,如何辦理好債權轉讓公證;怎樣發揮公證在市場經濟中的「服務、溝通、公正、監督」作用;如何有效防範公證風險,是當前公證工作所要解決的課題之一。

  【關鍵詞】債權轉讓協議;公證;公證風險

  一、債的產生

  生活中的債有多種含義,而法律意義上的債卻有其特定的範圍。按照《民法通則》第八十四條第一款規定,債的發生總的來說有合意之債和法定之債之分。在各國立法上,可發生債的法律事實主要有:合同、不當得利、無因管理、侵權行為及其他原因。如因遺贈,會在受贈人與遺囑執行人之間產生債權債務關係;因締約過失,會在締約當事人間產生債權債務關係等。

  根據債的不同劃分標準,債又可以分為許多種類。如按照債的主體特徵不同來劃分,債可分為單一之債與多數人之債、按份之債與連帶之債、簡單之債與選擇之債、特定之債與種類之債以及財務之債與勞務之債等等。

  由於債的發生有其法律上的特定性以及債的形式的多樣性,致使債權轉讓的內容和法律效力也存在著一定的複雜性。因此,在辦理債權轉讓公證時,應特別注意對債權發生的依據、轉讓的內容以及協議當事人資格的真實性、合法性進行認真地審查,確保辦證質量和辦證效果,有效防範風險,更好地發揮公證在加速商品的流轉、穩定經濟交易秩序等方面所起到的積極的作用。

  二、債權轉讓的概念及其法律特徵

  債權的轉讓是指債權享有人通過與受讓人(第三人)協商一致,將自己依法享有的債權全部或部分地轉讓給受讓人(第三人)的行為。債權轉讓具有以下法律特徵。

  一是債權轉讓的主體是債權人(又稱讓與人,包括單位和個人)和受讓人(第三人),按現有法律規定,債務人不是也不可能是權利轉讓的當事人。對於債權人、受讓人及債務人所達成的債權轉讓協議,從實質上來說,債務人只是新協議的當事人,卻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債權轉讓的當事人。因為債務人對債權的轉讓不享有權利,只承擔義務。

  二是債權轉讓是權利人轉讓自己合法權利的行為,即債權人所享有的債權,必須是合法取得的。若是以損害他人的合法權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取得或是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所取得的權利,即使是轉讓了,也不具有法律效力。如賭債債權的轉讓即屬此類。

  三是債權的轉讓是一種處分行為,是債權人將自己享有的權利的部分或全部轉讓給第三人的行為。因此讓與人對債權必須具有一定或全部的處分權限和處分能力。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下稱《合同法》)第七十九條之規定,債權人可將自己享有債權的一部分或全部轉讓給第三人,法律禁止的除外。

  四是第三人在取得債權後,可享有與此有關的從權利。按照《合同法》第八十一條規定:「債權人轉讓的權利,受讓人擁有該權利的從權利,但該從權利專屬於債權人自身的除外。」

  五是債權讓與具有無因性。債權讓與是基於各種各樣原因而產生的,但不論其原因為何以及是否有效,對於債權讓與協議的效力並無直接影響。這種無因性的目的在於保障債權流轉的安全性,以及善意受讓人的利益。

  六是債權讓與具有非要式性。債權人與第三人就讓與債權意思表示一致,債權讓與協議即告成立,除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准、登記手續的除外,無須特別的協議形式,債權讓與協議是否作成書面形式均不影響其效力。至於對已作成債權證書的債權進行讓與,雖需交付債權證書,但該行為屬於履行附隨義務,而非債權讓與的成立要件。

  三、辦理債權轉讓協議公證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般來講,只要債權人轉讓權利的協議不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不違反社會公德和當事人的約定,均是合法有效的。公證處即可根據當事人的申請,對其籤訂的債權轉讓協議予以公證。但法律從保護社會公共利益、維護交易秩序和保護讓與方與受讓方的權益出發,對債權的轉讓作了一些禁止性或限制性規定,這在辦理債權轉讓協議公證時尤其應當引起注意。

  第一,在受理當事人申辦債權轉讓協議公證事項時,要嚴格按照《公證法》、《公證程序規則》規定的辦證程序,並從以下幾方面認真審查當事人提供的相關證明和材料。

  一是對雙方主體資格的審查。主要是審查雙方是否具有行為能力,讓與人是否具有轉讓債權的權限。如果讓與人無處分權,卻進行了債權的轉讓,那麼即使受讓人是善意取得該債權,也不發生權利轉讓的法律效應;代理人代為辦理的,還應審查其代理資格和權限是否有效。

  二是要審查讓與人轉讓的債權是否合法、有效。主要是審查讓與人提供的產生債權的根據,如原合同、傳真或電子郵件等是否真實、合法,轉讓的債權是否有效。

  三是要審查雙方籤訂債權轉讓協議時是否完全自願,是否有欺詐或受脅迫的情況。

  四是要審查讓與方和受讓方所籤的債權轉讓協議的主要條款是否齊全,雙方約定的權利義務是否具體、明確。

  五是要審查申請人就債權轉讓達成的協議,是否在內容和審批程序方面有違反法律規定的情況。包括審查債權轉讓協議的內容是否有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的利益,或是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或是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和公序良俗,或是違反了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情況;審查債權轉讓協議的審批程序是否合乎法律規定,如《合同法》第八十七條規定,債權人轉讓權利或者債務人轉移義務,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的,應依照其規定。

  第二,要審查讓與人轉讓的債權是否屬法律規定或當事人約定禁止或限制轉讓的。如《合同法》第七十九條就規定了幾種不能轉讓的債權,對於這些規定,公證員在辦理債權轉讓公證時要特別引起注意。

  一是根據協議性質不能轉讓的權利。這是指根據協議權利的性質只能在特定當事人之間生效,如果轉讓給第三人將會使協議的內容失去聯繫性和同一性,因此此類協議的權利不能轉讓,這種情況一般包括:以選定的債權人為基礎的權利,如以某個演員的演出活動等;根據個人信任關係而發生的債權,如因僱傭、委託、租賃等協議而發生的債權;協議內容中包括了針對特定當事人的不作為的義務及不作為債權,如協議中競業禁止的約定;從權利債權,是指附隨於主權利的權利。這種權利是隨主債權的轉移而轉移,並隨主債權的消滅而消滅的,如主債權的擔保物權是不能與主債權分離而單獨讓與的。

  二是根據當事人的約定不得轉讓的債權。約定禁止一方轉讓協議權利,只要此約定不違反社會公德和法律禁止性規定,即產生法律效力。禁止讓與的約定屬於民法上的意思自治,應適用民法有關意思表示的規定,但這種約定不論是口頭的還是書面的,均應在債權轉讓前作出,否則不影響協議權利轉讓的效力。當然此種禁止讓與的約定,既可以是特指債權不得讓與某個人或某些人,也可以是泛指,即約定權利不得讓與其他任何人。不過,當事人還可以約定在協議整個有效期內不得讓與債權,也可以約定債權在一定期限內不得讓與。

  三是依照其他法律規定不得轉讓或限制轉讓的債權。這是指《合同法》規定以外的其他法律中關於債權讓與的規定。如《物權法》二百二十八條規定,「最高額抵押擔保的債權確定前,部分債權轉讓的,最高額抵押權不得轉讓,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物權法》第二百二十八條第二款也規定,「應收帳款出質後,不得轉讓,但經出質人與質權人協商同意的除外」。即是對債權轉讓的限制性規定。

  總之,在辦理債權轉讓協議公證的過程中,一定要認真審查債權轉讓協議當事人雙方的主體資格、協議的內容及形式是否違反法律或法規的規定,嚴格依照《公證法》和《公證程序規則》規定的辦證程序辦理。只有這樣才能有效預防公證風險,充分發揮公證在市場經濟中的積極作用。

相關焦點

  • 三方債權轉讓協議包括什麼內容,三方債權轉讓協議的內容有哪些?
    債權轉讓是指債權人可以將合同的權利全部或部分轉讓給第三人,所謂合同權利轉讓,也稱債權轉讓,是合同債權人通過協議將其全部或部分轉讓給第三人的行為。那麼三方債權轉讓協議包括什麼內容,三方債權轉讓協議的內容有哪些?
  • 債權轉讓若干法律問題探析
    但僅有債權人與受讓人之間關於債權轉讓的約定,尚不能完全實現債權轉讓制度設立的法律價值,還需要有債務人的配合履行,才能達到債權轉讓的最終目的。  [關鍵詞]債權轉讓、債務人、債權轉讓通知  一、債權轉讓的概述  債權轉讓,又稱債權讓與或合同權利的轉讓,是指債權人通過協議將其債權全部或者部分轉讓給第三人的行為。
  • 不良資產債權轉讓,你了解多少?
    從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角度來看,銀行不良資產的接受和處置都涉及資產轉讓問題。實踐中,由於轉讓中的問題,債權轉讓人和受讓人均不能行使債權的事情常有發生。因此,關於轉讓的法律效力問題是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及利益各方十分關注的問題。
  • 抵押車不過戶債權轉讓什麼意思
    現在這種車的不僅僅要有車輛的行駛證,保險,年審等合法的證件,還要有一些合同協議去捆綁。只有合同協議才可以說明這臺車是如何入押,斷押,轉讓,使用一系列的問題等。二、債權抵押權轉讓的條件1、根據《擔保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最高額抵押的主合同債權不得轉讓。
  • 試論債權轉讓限制性規定的完善
    各國民法均規定對債權轉讓的有效要件應包括債權應有效存在、轉讓人與受轉讓人就債權轉讓達成協議、債權內容不得改變、轉讓的債權具有可轉讓性等。 從各國立法體例上看,對債權轉讓制度非常重視,對債權轉讓的自由性和限制性作了明確規定 。   三、我國對債權轉讓制度的法律規定  我國於1986年4月12日制定通過並公布的《民法通則》中關於債權轉讓的規定僅有一條。
  • 車輛質押權不可與債權分離而單獨轉讓
    裁判要旨  車輛質押權不可與債權分離而單獨轉讓。當事人之間約定轉押車輛的,應結合雙方訂立合同目的、權利義務設定等情況綜合認定合同性質。在雙方名為轉押,實為買賣的情況下,應將合同定性為買賣合同並按照買賣合同相關規定處理。
  • 「股權轉讓前債權債務由原股東承擔」的性質及效力
    公司對股權轉讓之前公司債務的承擔,直接導致新股東財產利益的減少,新股東可以憑股權轉讓協議向原股東追償。公司是經濟生活中最常見的商事主體,股權轉讓也是司空見慣的商事行為,併購重組、合資合作、股權激勵中都會涉及股權轉讓。為了保障自身權益,很多股權受讓人會在股權轉讓協議中,約定「股權轉讓前債權、債務由原股東承擔」。那麼,對於這樣的約定,司法實踐中究竟如何認定其性質與效力?
  • 主債權轉讓,一般抵押權隨之轉讓,不需要做抵押權變更登記
    浙江省金華市中級人民法院(2014)浙金商終字第492號民事判決認為,雙方當事人對涉案債權已由資產經營公司受讓的事實均無異議,本院予以確認。關於科技園公司是否應承擔抵押擔保責任問題,根據《規定》的規定,可以認定建行浙江省分行已將其享有的本案主債權及科技園公司的擔保債權等從權利有效地轉讓給了華融公司。《合同法》第八十條第一款規定,債權人轉讓權利的,應當通知債務人。
  • 債權轉讓公告
    序號12債務人曹衛國、劉春華    債權資產金額(以判決書為準)    (2015)嶗民二商初字第956號民事判決書    陳峪、杜曉松
  • 債權轉讓合同生效後債務人不履行義務案件如何確定案由
    該案應確定為什麼案由? 【分歧】 第一種觀點:債權轉讓合同糾紛。A擔保公司與D公司是基於債權轉讓協議產生的糾紛,案由應確定為債權轉讓合同糾紛。 第二種觀點:追償權糾紛。A擔保公司對B貿易公司享有追償權,基於A擔保公司和B貿易公司籤訂的債權轉讓合同將債務人變更為D公司,則A擔保公司對D公司仍享有追償權。 第三種觀點:買賣合同糾紛。債權轉讓合同生效後,權利義務主體發生了變化,但原合同權利義務的具體內容並未改變,所以因原合同的履行發生糾紛應按原合同類型確定案由。
  • 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所載權利具有債權性質,可轉讓
    被拆遷人自願選擇拆遷人在拆遷改造工程範圍內的住宅用房回遷安置,被拆遷人在籤訂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後回遷安置房屋交付之前與買受人(受讓人)籤訂回遷安置房買賣協議,被拆遷人將其回遷安置房屋出售給買受人。在此過程中,被拆遷人(讓與人)與拆遷人(開發公司)籤訂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是一種債權性質的協議,更細化的分析,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包含兩個部分的內容。
  • 民法典中的債權轉讓適用規範
    當事人約定非金錢債權不得轉讓的,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當事人約定金錢債權不得轉讓的,不得對抗第三人。本條是關於債權轉讓的法條的規定,根據該該款規定,合同的債權人可以將債權轉讓給第三人。即債權人可以可以通過約定將債權轉讓給第三人,其實這也是民事法律關係誠實信用原則原則和意思自治的體現,最大限度的尊重民事主體的真實意思表示。
  • 最高法院:債權轉讓時即使未辦抵押變更登記,受讓人也享有抵押權
    但需特別注意的是,不動產抵押權作為擔保物權,是擔保主債權實現的一種權利,在屬性上具有從屬性,這一從屬性不僅表現為效力上的從屬性,更表現為轉讓上的從屬性。因此最高法院認為,即使受讓人在受讓債權後,未辦理抵押權變更登記,對於抵押物也享有抵押權。
  • 案例| 執行程序中變更申請執行人應當審查債權轉讓人是否存在規避...
    執行程序中變更申請執行人應當審查債權轉讓人是否存在規避債務等不當目的裁判要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執行中變更、追加當事人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九條設定的是有關債權轉讓情形下變更申請執行人的一般規定,人民法院在根據申請人申請作出裁決時,負有對債權轉讓人負債、涉訟情況以及轉讓對價的初步審查義務,防止債權轉讓人以規避其對他人所負債務
  • 法官說法(六)—《民法典》債權轉讓制度的八大要點
    當事人約定金錢債權不得轉讓的,不得對抗第三人」。由此可見,若當事人約定金錢債權不得轉讓,而債權人違反約定將金錢債權進行了轉讓,那麼債務人不能以此約定對抗受讓人,而不管該受讓人是否善意。換言之,即便受讓人明知或者應知債權人與債務人之間有關金錢債權不得轉讓的約定,而債權人進行了轉讓並履行了通知義務,則債務人就應當向受讓人履行債務而不能以與債權人之間的約定主張債權轉讓對其不發生法律效力。
  • 抵押到期,債權轉讓,不過戶什麼意思?
    哈嘍你們好我是老羅,大家經常在抵押車銷售的朋友圈看到很多車輛的介紹,第一句話就是「抵押到期,債權轉讓,不過戶。」很多剛開始接觸抵押車的朋友也許不知道怎麼回事,今天我就來幫大家解開疑惑,目前能交易的車都是車主質押到銀行或金融公司,到期還不上本錢和利息,才會被轉讓出來的。大多數都是在車管所做了登記的,到期後沒有解押是交易不了的,所以嚴格來說,應該是:「質押到期,債權轉讓,不過戶」,才有債權轉讓的說法。
  • 澳洲山莊土地糾紛再對簿公堂 債權轉讓成爭議焦點
    澳美公司與方興公司因土地糾紛問題已多次對簿公堂,實際上兩公司之間的糾紛傷害最大的正是廣州澳洲山莊2834戶業主。據業主反映,用來安置1000多戶業主的「017號地塊」,在2016年5月,澳美公司準備向規劃主管部門上報「017號地塊」的單體規劃資料時,被法院告知「017號地塊」的土地使用權屬於方興公司、富鼎公司。
  • 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山東省分公司債權轉讓公告
    根據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山東省分公司(簡稱「華融山東分公司」)與淄博智韜經貿有限公司籤署的《債權轉讓協議》(編號:山東Y15200038-126),華融山東分公司已將對附件清單中所列債務人及其擔保人享有的主債權及擔保合同項下的全部權益依法轉讓給淄博智智韜經貿有限公司
  • 赤峰黃金(600988.SH)擬向東富華睿轉讓7.75億元債權
    格隆匯12月11日丨赤峰黃金(600988.SH)公布,依據公司的發展戰略,公司已將持有的雄風環保100%的股權在北京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轉讓,最終由趙美光及瀚豐聯合摘牌並與公司籤署了《關於郴州雄風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之附條件生效的股權出售協議》及《安排協議》等相關協議。
  • 最高人民法院印發《關於審理涉及金融不良債權轉讓案件工作座談會...
    與會同志通過認真討論,就關於審理涉及金融不良債權轉讓案件的主要問題取得了一致的看法。現紀要如下:  一、關於審理此類案件應遵循的原則  會議認為,此類案件事關金融不良資產處置工作的順利進行,事關國有資產保護,事關職工利益保障和社會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