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小編讓一則消息給驚呆了
#電梯沒裝好樓梯先被拆了#
#廣州一小區住戶爬鋼筋上下樓#
這是要逼小區住戶速成蜘蛛俠啊!?
我們時時刻刻強調高空作業的危險
這小區居然將徒手爬鋼筋說得風輕雲淡?
而後又等了幾天
小編終於等到了關於該事件的
詳細報導(來自瀟湘晨報)
#
「電梯沒裝好樓梯先被拆」確有此事
因為該梯大圈梁不能拆所以只能把混凝土樓梯拆除,新建鋼結構樓梯,每層搭連廊連結電梯,才能夠平層入戶。這個方案也是被該棟樓的業主同意通過才實施的。
#
「廣州一小區住戶爬鋼筋上下樓」卻還有實情
該樓業主表示:施工時是從頂樓8樓開始自上往下拆除,每拆除一層將在當天錯開上下班高峰期搭建出一條鋼梯,住戶可以通過鋼梯和隔壁樓梯上下樓,拆除和搭建事宜也會通過業主群進行通知。
而在12月2日當天,因施工進度緩慢,該層鋼結構樓梯需晚上9點才能完成搭建。
爆料的8樓女租戶卻表示:完全不知道要拆樓梯的事情,12月2日當天下班7點左右回來後上7樓發現沒有了樓梯,只剩下裸露在外的鋼筋,施工人員告訴她要爬鋼筋上樓。而後這位女租戶便真的徒手爬鋼筋上了樓。
而施工方孫經理則表示:「我們告訴她(8樓女租戶)等到9點後就可以走了,但她不願意等。之後每層施工時,我們也吸取教訓,加快進度,減小影響。」
不得不說
有時候確實要讓子彈飛一會
最好便是未知全貌,不予置評
但!!!!
這位女租戶也確實太心大了
徒手爬鋼筋上樓
雖不是外牆卻也非常危險
這種情況至少要先跟業主聯繫
與業主和物業方了解溝通
不管是什麼情況,
都不要拿生命冒險!
但心大的難道只有這位租戶嗎?
還有許多對自己蜜汁自信的工人
還有對高空作業安全不重視的企業
據不完全統計
近1個月發生的高空墜亡事件達6起
廣東2起,上海1起,江蘇3起
共6人因此不幸身亡
1
廣東深圳
2020年11月17日,廣東深圳光明區新陂頭村,一名工人在粉刷樓外牆時從5樓墜落,經搶救無效死亡。疑似沒扣好安全扣導致事故發生,該男子年僅28歲。
2
廣東廣州
2020年11月24日,廣東廣州天河區環貿中心在建項目發生一起吊籃側翻導致的高空墜亡事件。天河區應急管理局通報:事故造成1名工人身亡,另1名工人受傷。受傷工人稱:自己因掛有安全繩逃過一劫,而死亡的那名工人安全繩則是斷了。
3
上海車墩鎮
2020年11月27日9時50分許,上海車墩鎮香涇路999號比亞迪廠房A6車間,設備供應第三方在吊裝生產線時,發生吊籃傾斜,致5名工人從高處墜落,造成1人死亡,2人重傷,2人輕傷。
4
江蘇蘇州
2020年11月28日早晨6時57分左右,位於蘇州市相城區貢湖產業園項目工地發生一起高空墜落生產安全事故,致1人死亡。
5
江蘇泰州
2020年11月20日下午16時30分左右,位於泰州市醫藥高新區的金通海棠灣一期項目29#樓工程發生一起高處墜落生產安全事故,致1人死亡。
6
江蘇泰州
2020年11月20日上午10時30分左右,位於泰州市泰州市海陵區的美好易居城二地塊(香榭)13號樓工程發生一起高處墜落生產安全事故,致1人死亡。
共6起高空作業事故
6人死亡,5人受傷
其中2起都提到了「安全綁帶」
在高空作業領域我們反覆強調
系好安全綁帶
即使點再背,死神沒機會!
沒上安全帶,堅決不能上高空
點擊播放 GIF 1.6M
沒有系好安全帶
點擊播放 GIF 0.8M
認真系好安全帶
怎麼才算正確係好安全綁帶?
高處作業系安全帶的注意事項
01思想上必須重視安全帶的作用。無數事例證明,安全帶是"救命帶"。可是有少數人覺得系安全帶麻煩,上下行走不方便,特別是一些小活、臨時活,認為「有扎安全帶的時間活都幹完了」。殊不知,事故發生就在一瞬間,所以高處作業必須按規定要求系好安全帶。
02使用前要檢查各部位是否完好無損。
03高處作業如無固定掛處,應採用適當強度的鋼絲繩或採取其他方法懸掛。禁止掛在移動或帶尖稅梭角或不牢固的物件上。
04高掛低用。將安全帶掛在高處,人在下面工作就叫高掛低用。它可以使有墜落髮生時的實際衝擊距離減小,與之相反的是低掛高用。因為當墜落髮生時,實際衝擊的距離會加大,人和繩都要受到較大的衝擊負荷,所以安全帶必須高掛低用,杜絕低掛高用。
05安全帶要拴掛在牢固的構件或物體上,要防止擺動或碰撞,繩子不能打結使用, 鉤子要掛在連接環上。
06安全帶繩保護套要保持完好,以防繩被磨損。若發現保護套損壞或脫落,必須加上新套後再使用。
07安全帶嚴禁擅自接長使用。如果使用3m及以上的長繩時必須要加緩衝器,各部件不得任意拆除。
08安全帶在使用後,要注意維護和保管。要經常檢查安全帶縫製部分和掛鈎部分,必須詳細檢查捻線是否發生裂斷和殘損等。
09安全帶不使用時要妥善保管,不可接觸高溫、明火、強酸、強鹼或尖銳物體,不要存放在潮溼的倉庫中保管。
10安全帶在使用兩年後應抽驗一次,頻繁使用應經常進行外觀檢查,發現異常必須立即更換。定期或抽樣試驗用過的安全帶,不準再繼續使用。
素材來源 |澎湃新聞,瀟湘晨報,網絡
編輯 | 區宣教中心
轉載請聯繫 | 黃埔應急管理
讓我們一起共創美好安全黃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