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拋物可判死刑,這七種高空拋物形式最危險

2020-12-16 法律快車

隨著城市中的高空建築物不斷的出現,因此高空拋物的現象也頻頻發生,但是高空拋物對人所造成的傷害是極大的,所以對於高空拋物這一行為也有著具體的法律規定來進行處罰了,情節嚴重的可判處死刑這一刑罰,那麼今天就跟法律快車小編一起來看看相關的知識內容吧!

近日深圳和南京接連發生高樓拋物致人傷亡事件。律師稱:嚴重的高空拋物事故可追究刑事責任,最高可判死刑。對於拋物人不明確的,將由所有有可能是拋物人的居民共同承擔責任。今天來看看高空拋物可判死刑,這七種高空拋物形式最危險以及相關問題的解答是怎樣吧!

一、高空拋物可判死刑,這七種高空拋物形式最危險

1、菸頭

設定場景:抽完香菸,往後一甩——看來瀟灑,可菸頭還沒滅呢。

殺傷力:未滅的菸頭落入易燃物中,極可能引發火災。廣州也發生過類似原因引起的火災。

2、菜刀(以及其他鐵器)

設定場景:大多發生於家庭成員爭執、打鬥中。飛刀往往直接飛下樓去。

殺傷力:刀具下墜,如遇上人體,後果不堪設想。

3、啤酒瓶(以及其他玻璃瓶)

設定場景:酒後亢奮,摔啤酒瓶來發洩。

殺傷力:啤酒瓶高空著地後會產生爆裂、碎開,碎片飛濺。

4、花盆

設定場景:颱風到來、小孩玩鬧導致花盆墜落事件發生。

殺傷力:花盆砸到路上,輕則嚇人,重則致命。

5、磚石

設定場景:市民裝修後石材堆放在陽臺或者窗臺上,遭遇颱風或者小孩玩鬧互扔。

殺傷力:輕則致傷,重則致命。

6、爆竹

設定場景:孩童玩爆竹,喜歡從上往下扔。

殺傷力:輕則讓途人受到驚嚇,重則引發火災、傷害幼童。

7、晾衣竿

設定場景:遭遇颱風或者晾洗衣服時不注意,容易脫落。

殺傷力:晾衣竿帶著金屬彎鉤,彎鉤如襲入人體特別是頭部,將造成致命威脅。

 二、關於高空拋物的最新法律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依法妥善審理高空拋物、墜物案件的意見

近年來,高空拋物、墜物事件不斷發生,嚴重危害公共安全,侵害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為充分發揮司法審判的懲罰、規範和預防功能,依法妥善審理高空拋物、墜物案件,切實維護人民群眾「頭頂上的安全」,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等相關法律,提出如下意見。

加強源頭治理,監督支持依法行政,有效預防和懲治高空拋物、墜物行為

1.樹立預防和懲治高空拋物、墜物行為的基本理念。人民法院要切實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將預防和懲治高空拋物、墜物行為作為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的重要任務,充分發揮司法職能作用,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要積極推動預防和懲治高空拋物、墜物行為的綜合治理、協同治理工作,及時排查整治安全隱患,確保人民群眾「頭頂上的安全」,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安全感。要努力實現依法制裁、救濟損害與維護公共安全、保障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的有機統一,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2、積極推動將高空拋物、墜物行為的預防與懲治納入訴源治理機制建設。切實發揮人民法院在訴源治理中的參與、推動、規範和保障作用,加強與公安、基層組織等的聯動,積極推動和助力有關部門完善防範高空拋物、墜物的工作舉措,形成有效合力。注重發揮司法建議作用,對在審理高空拋物、墜物案件中發現行政機關、基層組織、物業服務企業等有關單位存在的工作疏漏、隱患風險等問題,及時提出司法建議,督促整改。

3、充分發揮行政審判促進依法行政的職能作用。注重發揮行政審判對預防和懲治高空拋物、墜物行為的積極作用,切實保護受害人依法申請行政機關履行保護其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法定職責的權利,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行政職權、履行相應職責。受害人等行政相對方對行政機關在履職過程中違法行使職權或者不作為提起行政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及時受理。

依法懲處構成犯罪的高空拋物、墜物行為,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4、充分認識高空拋物、墜物行為的社會危害性。高空拋物、墜物行為損害人民群眾人身、財產安全,極易造成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引發社會矛盾糾紛。人民法院要高度重視高空拋物、墜物行為的現實危害,深刻認識運用刑罰手段懲治情節和後果嚴重的高空拋物、墜物行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依法懲治此類犯罪行為,有效防範、堅決遏制此類行為發生。

5、準確認定高空拋物犯罪。對於高空拋物行為,應當根據行為人的動機、拋物場所、拋擲物的情況以及造成的後果等因素,全面考量行為的社會危害程度,準確判斷行為性質,正確適用罪名,準確裁量刑罰。

故意從高空拋棄物品,尚未造成嚴重後果,但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條規定的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處罰;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條第一款的規定處罰。為傷害、殺害特定人員實施上述行為的,依照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定罪處罰。

6、依法從重懲治高空拋物犯罪。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從重處罰,一般不得適用緩刑:(1)多次實施的;(2)經勸阻仍繼續實施的;(3)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行政處罰後又實施的;(4)在人員密集場所實施的;(5)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7、準確認定高空墜物犯罪。過失導致物品從高空墜落,致人死亡、重傷,符合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條、第二百三十五條規定的,依照過失致人死亡罪、過失致人重傷罪定罪處罰。在生產、作業中違反有關安全管理規定,從高空墜落物品,發生重大傷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後果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以重大責任事故罪定罪處罰。

堅持司法為民、公正司法,依法妥善審理高空拋物、墜物民事案件

8、加強高空拋物、墜物民事案件的審判工作。人民法院在處理高空拋物、墜物民事案件時,要充分認識此類案件中侵權行為給人民群眾生命、健康、財產造成的嚴重損害,把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放在首位。針對此類案件直接侵權人查找難、影響面廣、處理難度大等特點,要創新審判方式,堅持多措並舉,依法嚴懲高空拋物行為人,充分保護受害人。

9、做好訴訟服務與立案釋明工作。人民法院對高空拋物、墜物案件,要堅持有案必立、有訴必理,為受害人線上線下立案提供方便。在受理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墜落物品造成他人損害的糾紛案件時,要向當事人釋明儘量提供具體明確的侵權人,儘量限縮「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範圍,減輕當事人訴累。對侵權人不明又不能依法追加其他責任人的,引導當事人通過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化解矛盾、補償損失。

10、綜合運用民事訴訟證據規則。人民法院在適用侵權責任法第八十七條裁判案件時,對能夠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的「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依法予以免責。要加大依職權調查取證力度,積極主動向物業服務企業、周邊群眾、技術專家等詢問查證,加強與公安部門、基層組織等溝通協調,充分運用日常生活經驗法則,最大限度查找確定直接侵權人並依法判決其承擔侵權責任。

11.區分墜落物、拋擲物的不同法律適用規則。建築物及其擱置物、懸掛物發生脫落、墜落造成他人損害的,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人民法院應當適用侵權責任法第八十五條的規定,依法判決其承擔侵權責任;有其他責任人的,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賠償後向其他責任人主張追償權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儘量查明直接侵權人,並依法判決其承擔侵權責任。

12、依法確定物業服務企業的責任。物業服務企業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物業服務合同約定或者法律法規規定、相關行業規範確定的維修、養護、管理和維護義務,造成建築物及其擱置物、懸掛物發生脫落、墜落致使他人損害的,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其承擔侵權責任。有其他責任人的,物業服務企業承擔責任後,向其他責任人行使追償權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物業服務企業隱匿、銷毀、篡改或者拒不向人民法院提供相應證據,導致案件事實難以認定的,應當承擔相應的不利後果。

13、完善相關的審判程序機制。人民法院在審理疑難複雜或社會影響較大的高空拋物、墜物民事案件時,要充分運用人民陪審員、合議庭、主審法官會議等機制,充分發揮院、庭長的監督職責。涉及侵權責任法第八十七條適用的,可以提交院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

 注重多元化解,堅持多措並舉,不斷完善預防和調處高空拋物、墜物糾紛的工作機制

14、充分發揮多元解紛機制的作用。人民法院應當將高空拋物、墜物民事案件的處理納入到建設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的整體工作中,加強訴前、訴中調解工作,有效化解矛盾糾紛,努力實現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相統一。要根據每一個高空拋物、墜物案件的具體特點,帶著對受害人的真摯感情,為當事人解難題、辦實事,盡力做好調解工作,力促案結事了人和。

15、推動完善社會救助工作。要充分運用訴訟費緩減免和司法救助制度,依法及時對經濟上確有困難的高空拋物、墜物案件受害人給予救濟。通過案件裁判、規則指引積極引導當事人參加社會保險轉移風險、分擔損失。支持各級政府有關部門探索建立高空拋物事故社會救助基金或者進行試點工作,對受害人損害進行合理分擔。

16、積極完善工作舉措。要通過多種形式特別是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加強法治宣傳,持續強化以案釋法工作,充分發揮司法裁判規範、指導、評價、引領社會價值的重要作用,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成良好社會風尚。要深入調研高空拋物、墜物案件的司法適用疑難問題,認真總結審判經驗。對審理高空拋物、墜物案件中發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時層報最高人民法院。

相關焦點

  • 故意高空拋物致人重傷死亡,最高可判死刑
    高空拋物、墜物對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們來說,就像懸在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印發《關於依法妥善審理高空拋物、墜物案件的意見》,為有效預防和依法懲治高空拋物、墜物行為,切實維護人民群眾「頭頂上的安全」,提出16條具體措施。其中,對故意高空拋物致人重傷死亡的,特定情形要從重處罰,最高可判死刑。
  • 注意:高空拋物不僅是道德問題,還將承擔法律責任!最高可判死刑
    高空拋物的威力是無數血淋淋的現實和無數的實驗得出來的,然而還是有不少人習慣性的從陽臺、從窗戶隨手丟東西;大家都知道高空拋物是不對的,但在不少人眼裡,這只是一個不道德的行為,上升不到違法的高度。但實際上,高空拋物傷人,還真的就有法律責任!
  • 最高法新規出臺,這幾種情況高空拋物將被追究刑責,最高可判死刑
    今年3月發生的一起因從四樓拋擲共享單車砸死老人的案件引起人們的關注,儘管網友在網上對此熱議「聲討」,並稱要對此「嚴懲」,而最終法院判決結果為被告人顏某「判三緩三」,也就是判處三年刑法,緩刑三年。「法之秤」曾針對這一案例進行過相關分析,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關注本帳號,查閱歷史文章。
  • 高空拋物背後全是慘案!最高判死刑!
    網友2:這不是道歉就可以結束的,應該要追責,這是典型的危害公共安全,就像公交車事件一樣,不要總是等造成死傷才來追責,那就晚了。網友3:那個被蘋果砸傷的3個月大的寶寶,到現在還沒有恢復好,太可憐了。一定要嚴懲高空拋物者。網友4:我樓上經常有人扔燃著的菸頭,而下面放著幾臺電瓶車!應該出了事才有人管吧!現在只能呵呵了!
  • 高空拋物行為之法律規制
    高空拋物的危害到底有多大,而法律上具體歸責原則又是什麼,本文就高空拋物事件展開法律分析。一、高空拋物的危害高空拋物所能造成的損害不容我們忽視,由於地球重力的原因,物體從高處墜落的速度是不斷加快的,最後墜落至地面所產生的衝擊力也是巨大的。
  • 高空拋物與高空墜物法律上怎麼處理?
    (一)高空下落物的可能危害有數據表明:一個30克的蛋從4樓拋下來就會讓人起腫包;從8樓拋下來就可以讓人頭皮破損;從18樓高甩下來就可以砸破行人的頭骨;從25樓拋下可使人當場死亡。6月19日下午5點40分,南京市鼓樓區東寶路8號時代天地廣場北側路面,一名女童被樓上高空拋物砸中。次日凌晨1時55分,南京市公安局鼓樓分局發布通報稱,這名女童系被樓上一名8歲男童高空拋物砸中,女童隨即被送往醫院救治,目前生命體徵平穩,暫無生命危險。
  • 以法律「達摩克利斯之劍」 斬斷高空拋物「黑手」
    但這瓶沐浴露沒人認帳。目前案件仍在調查中。  無緣無故遭受無妄之災,鄧先生是夠倒黴的,但只是傷到了腳,最後也有人出來擔責,也算不幸中的萬幸。而深圳這個6月大的寶寶就更可憐了,至今不知道找誰「討債」,看來要維權只有「株連」涉事小區業主了。  高空拋物事件的此起彼伏,無形中加大了民眾的出行壓力。如果6月大的寶寶出門也要戴頭盔才安全,那不是小孩的悲哀,是社會的悲哀。
  • 高空拋物、墜物:刑法該如何應對
    王志遠 鄒玉祥作為最嚴厲的規制手段,刑法對高空拋物、墜物行為進行規制,必須遵循三個基本原則:一是罪刑法定原則,二是責任主義原則,三是堅持個人責任,禁止連帶責任。完善對高空拋物、墜物行為刑法規制的方案有三種:刑法修正案、立法解釋和司法解釋。
  • 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高空拋物行為獨立成款有無必要?
    我曾經撰文對最高人民法院2019年10月21日的高空拋物的司法意見提出過商榷意見,認為高空拋物不適宜定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其中一點理由是高空拋物這種方式與放火、決水、爆炸、投放危險物質這些方式不具有相當性。(【法律評析】故意高空拋物,如何危害公共安全?)
  • 最高可判死刑!這些案例告訴你為何高空拋物要適用「重典」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印發《關於依法妥善審理高空拋物、墜物案件的意見》,提出16條措施以切實維護民眾「頭頂上的安全」。最高法明確,故意高空拋物可按故意殺人罪論處。高空拋物事件不斷發生近年來,每當發生高空拋物、墜物慘劇時,總能迅速引爆輿論。今年6月13日,在深圳市福田區一個小區內,一名5歲男童被一扇從高空墜落的玻璃窗砸傷頭部,被緊急送醫。由於傷情過重,搶救無效不幸離世。警方表示,這一事件為一起意外事故。
  • 高空「拋物」,拋下的是「兇器」,可構成3種犯罪
    據媒體報導,7月11日,重慶一名男子在路過一小區附近時,被高空墜落的一把展開的摺疊刀插進頭部。目前,男子已被送往醫院救治,事件有待相關部門調查。這一事件迅速形成「刀子從天而降直插頭部」網絡話題,受到網友關注。
  • 追蹤|事發小區物業正打報告申請安裝防高空拋物監控
    最高法於2019年11月14日發布了《關於依法妥善審理高空拋物、墜物案件的意見》(下稱《意見》),公布高空拋物、墜物造成嚴重後果的,可按照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定罪處罰。該《意見》出臺後,上海、成都等全國多地曾將此類事件立為刑事案件,並最終宣判,讓肇事者得到法律的懲罰。
  • 拒絕高空拋物 守護生命安全
    拒絕高空拋物 守護生命安全時間:2020-09-08 16:44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近日,一套名為瞭望者的高空拋物智能預警監控系統在重慶正式投用,這是國內 針對高空拋物的警用智能預警監控系統,它可實現對高空拋物的自動追溯和預警。
  • 故意高空拋物最高將按故意殺人罪論處,法律來為我們「防空襲」
    市民羅女士表示,如今城區裡高樓林立,除了在小區裡外,平時上班,孩子上學走在路邊,都會遭到「高空拋物、墜物」的威脅,這類危險行為,就應該和醉駕一樣,被列為「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法律人士解讀限縮「連坐」減輕當事人訴累,高空拋物最高可到死刑「在之前的立法和司法實踐中,對高空拋物與高空墜物的歸責原則和法律後果,均未作嚴格的區分,有時甚至相互混淆。」
  • 「高空拋物入刑」關鍵在釐清法律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近日印發《關於依法妥善審理高空拋物、墜物案件的意見》規定,對於故意高空拋物的,根據具體情形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故意傷害罪或故意殺人罪論處,特定情形要從重處罰。(11月14日 新華網)近年來,全國各地因高空拋物致死致傷的悲劇頻頻發生,引發社會各界和民眾高度關注,「高空拋物入刑」的呼聲也越來越高。最高人民法院出臺《關於依法妥善審理高空拋物、墜物案件的意見》,回應民眾和社會的關切,將高空拋物行為入刑從重處罰,會形成強大的威懾力,能有效維護民眾「頭頂上的安全」。
  • 會所天花板上的玻璃開裂,高空拋物惹的禍?
    記者在開裂玻璃的周圍看到幾塊方形的物品,業主們稱,這也是上面單元樓的住戶扔下來的。  高空拋物現象被稱為「懸在城市上空的痛」。白鷺金灘業主老李說,「一般人都知道高空拋物的危害,可是有些人還是任性而為。我想最重要的還是管好自己和家人,當然小區也要加強宣傳,社區、物業公司在阻止高空拋物方面也應更有作為。」
  • 光明時評:高空拋物法律規定需要更加完善
    其中,「高空拋物墜物」這一熱點問題得到輿論高度關注,有望在民法典中作出針對性規定。  高空拋物為何頻繁引起社會熱議,並引發對現有法律法規的重新審視?隨著我國社會經濟高速發展、城鎮化進程加快,城市人口日益密集,高空設施不斷增多,一方面是因為舊有道德規範難以對新的社會問題產生約束力,另一方面在於制度設計層面存在漏洞。
  • 【女子10樓扔下菜刀獲刑 成都高空拋物入刑首案判了】去年,就在最...
    文 / 夏洛特2020-07-21 23:30:59來源:FX168 【女子10樓扔下菜刀獲刑 成都高空拋物入刑首案判了】去年,就在最高法發布《意見》的次日,成都女子周某某與男友爭吵後,從10樓的家中扔下一把菜刀,砸到小區樓下的公交站臺頂棚上後彈至地面
  • 李振忠:高空拋物需要法律「一聲吼」
    7月3日,貴陽市公安局南明分局發布通報稱,轄區內發生一起高空拋物致死案件,拋物者為一名10歲男孩。(中新網)銳器,花盆,垃圾袋,或者是一扇窗戶,即便是最簡單的一個蘋果,假如從高空拋下,也一樣可能將一個好端端的行人砸死。
  • 高空拋物到底有多大危害?看了這組實驗你就明白
    平常的生活裡,為什麼說不能隨意往樓下拋物?什麼樣的生活物品將造成哪些危害?重慶市科技館推出一個科普視頻,通過實驗的形式,拍攝記錄電池、蘋果、易拉罐這些常用物品從高空拋下砸中物體的實際情況,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