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律「達摩克利斯之劍」 斬斷高空拋物「黑手」

2020-12-04 梅州網

  ■ 麥 芒

  5月9日,廣西南寧鄧先生遭遇從天而降的菜刀,導致右小腿右脛前肌腱斷裂、皮膚撕脫。菜刀斷成兩截。鄧先生心有餘悸:「如果我再往前面一點點,就會被砍到頭了。」一老人承認不小心掉下菜刀,願意承擔鄧先生的醫療費。

  距南寧天降菜刀僅兩日(5月11日),深圳南山又有沐浴露從樓上掉下!造成一路過女子懷中6月大的寶寶頭骨骨折。醫生稱孩子不排除有抽搐、癲癇等後遺症。但這瓶沐浴露沒人認帳。目前案件仍在調查中。

  無緣無故遭受無妄之災,鄧先生是夠倒黴的,但只是傷到了腳,最後也有人出來擔責,也算不幸中的萬幸。而深圳這個6月大的寶寶就更可憐了,至今不知道找誰「討債」,看來要維權只有「株連」涉事小區業主了。

  高空拋物事件的此起彼伏,無形中加大了民眾的出行壓力。如果6月大的寶寶出門也要戴頭盔才安全,那不是小孩的悲哀,是社會的悲哀。高空拋物何時休?高空拋物如何休?這是多年來民眾心中一直的期盼。

  高空拋物的危險性,是老生常談的話題。有研究表明:一個30克的蛋從8樓拋下可讓人頭皮破損;從18樓拋下可砸破人頭骨;從25樓拋下可令人當場死亡。其他諸如酒瓶、菜刀的危害性,就可想而知了。無知者無畏也就罷了,問題是有的人認為高空拋物傷人概率小,以致任性拋物,胡作非為。

  「血的教訓」告訴我們,杜絕高空拋物行為需高懸法律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據相關法律,高空拋物行為適用「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就算沒有造成嚴重後果,也可被判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嚴重後果更有可能被判重刑。5月14日,廣東高院發布涉高空拋物、墜物十大典型案例,其中被告人楊某將啤酒瓶、菜刀等物品從高空拋下,雖未造成嚴重後果,但足以危害公共安全,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這個判決,對震懾高空拋物行為人、切實維護群眾「頭頂上的安全」,無疑具有積極意義。

  都說治亂需用重典。期待相關部門此後對高空拋物者的判罰,都能從重、從嚴、從快判罰,以此倒逼部分行為人收回胡亂拋物的黑手,還「頭頂上安全」予民眾。

相關焦點

  • 「高空拋物入刑」關鍵在釐清法律責任
    (11月14日 新華網)近年來,全國各地因高空拋物致死致傷的悲劇頻頻發生,引發社會各界和民眾高度關注,「高空拋物入刑」的呼聲也越來越高。最高人民法院出臺《關於依法妥善審理高空拋物、墜物案件的意見》,回應民眾和社會的關切,將高空拋物行為入刑從重處罰,會形成強大的威懾力,能有效維護民眾「頭頂上的安全」。
  • 6歲兒童高空扔瓷磚砸死5歲兒童:高空拋物,懸在城市上空的劍
    高空拋物,已然成為城市的一名隱形殺手,威脅著每一個人的安全。無獨有偶,2017年9月,一名兩歲女童在14樓高的自家陽臺上玩耍時,向樓下拋擲空果醬瓶,導致樓下保姆懷中5個多月大的男嬰被擊中頭部,不久死亡。由於無法追究肇事者本人的刑事責任,最終法院判處肇事女童的父母作為監護人向受害人的父母賠償了67萬元。
  • 高空拋物行為之法律規制
    高空拋物一直是新聞熱點老生常談的話題,如何保障好頭頂上的安全,也是我國《侵權責任法》以及《民法典》立法所重點關注的一個問題。近日一則陝西鹹陽一小區,從12至16層某處拋下一黃色塑料椅,險些砸中一嬰兒,所幸未發生人員傷亡。
  • 2019年度十大刑事案件之上海高空拋物案
    01上海首例高空拋物危害公共安全案上海高空拋物案全稱為上海首例高空拋物危害公共安全案,該案的處理,對於有效預防高空拋物行為的發生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依法妥善審理高空拋物、墜物案件的意見》施行後,上海法院判決的首起高空拋物入刑的案件,具有司法和社會生活雙重意義。
  • 李振忠:高空拋物需要法律「一聲吼」
    所謂飛來橫禍,天降拋物,這還是一個簡單的「自律」問題嗎?道德與秩序的作用,在於約束一般性的社會問題;法律的作用在於,讓所有人生活在強制性的法律框架之內。高空拋物就是這樣一個亟需解決的法律大問題。高空拋物亟需法律「一聲吼」。
  • 光明時評:高空拋物法律規定需要更加完善
    其中,「高空拋物墜物」這一熱點問題得到輿論高度關注,有望在民法典中作出針對性規定。  高空拋物為何頻繁引起社會熱議,並引發對現有法律法規的重新審視?隨著我國社會經濟高速發展、城鎮化進程加快,城市人口日益密集,高空設施不斷增多,一方面是因為舊有道德規範難以對新的社會問題產生約束力,另一方面在於制度設計層面存在漏洞。
  • 南通首個「高空拋物監控」項目落地
    安裝監控攝像頭、監控立杆防雷接地……1日下午,位於市區世紀大道的仁恆公園世紀施工現場,施工人員正抓緊安裝、調試高空拋物監控設備,為即將入住新房的住戶守護「頭頂安全」。據了解,一期項目56個「專職監控」將於下周全部完成監控畫面接入。
  • 故意高空拋物致人重傷死亡,最高可判死刑
    高空拋物、墜物對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們來說,就像懸在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印發《關於依法妥善審理高空拋物、墜物案件的意見》,為有效預防和依法懲治高空拋物、墜物行為,切實維護人民群眾「頭頂上的安全」,提出16條具體措施。其中,對故意高空拋物致人重傷死亡的,特定情形要從重處罰,最高可判死刑。
  • 長安劍評「鹹豬手」被判實刑:法律理應成為斬斷黑手的利刃
    長安劍評「鹹豬手」被判實刑:法律理應成為斬斷黑手的利刃 2019-10-16 07: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高空拋物可判死刑,這七種高空拋物形式最危險
    隨著城市中的高空建築物不斷的出現,因此高空拋物的現象也頻頻發生,但是高空拋物對人所造成的傷害是極大的,所以對於高空拋物這一行為也有著具體的法律規定來進行處罰了,情節嚴重的可判處死刑這一刑罰,那麼今天就跟法律快車小編一起來看看相關的知識內容吧!近日深圳和南京接連發生高樓拋物致人傷亡事件。
  • 切實發揮法律的威懾作用,有效杜絕高空拋物行為發生
    該案系《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依法妥善審理高空拋物、墜物案件的意見》發布以來,上海首起涉高空拋物刑事案件。(11月29日澎湃新聞)在以往的司法實踐當中,高空拋物唯有給他人造成人身傷害或重大財產損失的嚴重後果,行為人才會被以故意傷害罪或故意損害公私財物罪追究刑責。如果高空拋物未給他人造成人身傷害或重大財產損失的嚴重後果,行為人很少有被追究刑責的。
  • 高空拋物與高空墜物法律上怎麼處理?
    (二)高空拋物高空拋物,重點體現人為將物品拋擲而下的行為。側重對治安處罰以及刑事責任的追究。二、高空下落物都有哪些危害?6月19日下午5點40分,南京市鼓樓區東寶路8號時代天地廣場北側路面,一名女童被樓上高空拋物砸中。次日凌晨1時55分,南京市公安局鼓樓分局發布通報稱,這名女童系被樓上一名8歲男童高空拋物砸中,女童隨即被送往醫院救治,目前生命體徵平穩,暫無生命危險。
  • 高空拋物頻發生該如何解決?律師:建議增強法律威懾
    從裁判文書網披露的相關案件來看,高空拋物墜物案件總共分兩大類:一類是「高空拋物」,即人為性地從高空拋擲物體的情節;另一類則是非人為性的「高空墜物」。8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吳兆祥在中國法學會組織召開的高空拋物墜物法治工作座談會上介紹了一組數據:2016年至2018年,全國法院審結的高空拋物墜物民事案件為1200多件;受理的刑事案件為31件,其中有50%的高空拋物墜物案件造成被害人死亡。
  • 南通首個「高空拋物監控」項目落地,南通網-中國南通主流新聞資訊...
    南通首個「高空拋物監控」項目落地 2020-12-04 09:03:39 來源: 南通網 南通日報-南通首個「高空拋物監控」項目落地
  • 2017翻譯碩士考研百科知識積累:達摩克利斯之劍
    2017翻譯碩士考研百科知識積累:達摩克利斯之劍   達摩克利斯之劍,中文或稱"懸頂之劍",對應的英文是The Sword of Damocles(希臘文:Δαμ?κλειο σπ?θη),用來表示時刻存在的危險。
  • 封面評論|刑法修正,「高空拋物」再無脫罪之可能
    草案規定,從高空拋擲物品,危及公共安全的,處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有前款行為,致人傷亡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後果,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草案同時進一步明確了,妨害公共運輸工具安全駕駛的犯罪。(新華社)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亮相,其中最能引發公眾關切的,無疑還是有關「高空拋物」「搶奪公交方向盤」等的法律定性和罪罰安排。
  • 注意:高空拋物不僅是道德問題,還將承擔法律責任!最高可判死刑
    高空拋物有些人可能還以為沒什麼大不了,一個雞蛋就這樣砸到身上可能不痛不癢,但是從高空落下砸到人身上就可能致人死亡。高空拋物的威力是無數血淋淋的現實和無數的實驗得出來的,然而還是有不少人習慣性的從陽臺、從窗戶隨手丟東西;大家都知道高空拋物是不對的,但在不少人眼裡,這只是一個不道德的行為,上升不到違法的高度。但實際上,高空拋物傷人,還真的就有法律責任!
  • 高空拋物現象屢禁不止,唯有依靠法律「定爭止紛」
    民法典侵權責任編草案三審稿明確「禁止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並對高空拋物墜物「全樓埋單」規定作出調整,發生此類情形的,「有關機關應當依法及時調查,查清責任人」,並明確「經調查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才適用由可能加害的建築物使用人給予補償的規定;民法典人格權編草案三審稿作出明確規定,賓館房間與住宅相同
  • 拒絕高空拋物 守護生命安全
    拒絕高空拋物 守護生命安全時間:2020-09-08 16:44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近日,一套名為瞭望者的高空拋物智能預警監控系統在重慶正式投用,這是國內 針對高空拋物的警用智能預警監控系統,它可實現對高空拋物的自動追溯和預警。
  • 故意高空拋物最高將按故意殺人罪論處,法律來為我們「防空襲」
    《意見》第三部分指出,在民事侵權責任方面,鑑於高空拋物、墜物案件存在「直接侵權人查找難、影響面廣、處理難度大等」現實困難,人民法院應在總結審判經驗的基礎上,完善民事訴訟證據規則、物業服務企業責任、審判程序機制等具體制度,準確適用《侵權責任法》相關規定,實現及時救濟受害人權利與公平確定法律責任的兼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