豎直一條為天府五街,橫向道路左上為盛華南路,右上為麗景路,下為劍南大道。曾經的天府五街「斷頭路」昨日正式通車
昨日15時,幾輛小汽車緩緩開過天府五街,駛過劍南大道路口。「斷頭」幾年的天府五街,終於全線貫通了。
天府五街本是一條東西向幹道,連接著軟體園、大源、白家、西航港,全線貫通後可和益州大道、劍南大道等幹道形成路網,方便市民出行。
但位於高新區、天府新區、雙流區「金三角」交匯處的2處農房遲遲沒有拆遷,使得天府五街在半路「斷頭」,也讓這份通達遲遲不能實現。
成都商報記者了解到,今年10月,天府新區完成這2處農房的拆遷,隨後,成都市建委會同高新區等進行專題研究,採用新施工工藝全力搶建天府五街電力隧道和道路建設。昨日,這條路終於全線貫通,比計劃提前40天。
「金三角」的斷頭路讓市民們多繞了一大圈
斷頭路位於天府五街(麗景路-大源31線),道路長約1100米,寬30米。因為地處天府新區、高新區、雙流區三區交界,形成了一個「不流通、不協同、三不管」的地帶,也被市民們戲稱為「城南金三角」。
這條1100米的道路,自2014年12月開工,但完成一段900米的路基施工後,剩下的200米被擱置在一旁,成了雜草叢生的荒地,也造成兩段「斷頭路」,分別位於劍南大道以西和劍南大道以東。
家住附近的市民李先生因天府五街常年不通,飽受出行之苦,每次進出城都要繞很長一段距離。李先生說,前後繞行距離至少有3公裡長。
為何200米的路修了幾年依然斷頭?記者了解到,這一段道路歷史複雜,「斷頭路」所在片區原屬雙流區華陽街道辦及協和街道辦用地範圍,現場存在民房拆遷、變壓器、電力鐵路及電力杆線用地障礙,導致道路一直無法全面貫通,形成「斷頭路」。
市建委:拆遷困難和協調難度是重要制約因素
昨日15時,幾輛小汽車緩緩開過天府五街,駛過劍南大道路口。「斷頭」幾年的天府五街,終於全線貫通。
據成都市建委城建處副處長陳俊才介紹,今年10月,天府新區完成這2處農房的拆遷,隨後,成都市建委立即組織成都高新區進行專題研究,採用新施工工藝全力搶建天府五街電力隧道和道路建設,比計劃提前40天全線貫通。
「為進一步完善路網體系、推動區域發展、改善城鄉環境、提高民生福祉,市建委自2016年起開展『斷頭路』專項建設工作。」陳俊才介紹,拆遷困難是導致「斷頭路」難以貫通的重要制約因素,涉及拆遷的「斷頭路」多為歷史遺留問題,拆遷量和拆遷難度較大。
「此外,部分道路需進行土地利用規劃或道路控規調整,部分道路涉及跨行政區域、跨河流、跨鐵路、跨高速公路等,管理部門多,協調難度大,前期工作流程較長。」陳俊才表示,這也是斷頭路多在「金三角」的原因。「因為區界之間發展不協調,比如說資金安排、拆遷進度、建設時序不一樣,導致這一段這個區修了,但另一個區沒有建設計劃,就會產生『斷頭路』。」
今年共打通「斷頭路」90條
確保不新增「斷頭路」
據陳俊才介紹,自開展「斷頭路」專項建設工作以來,全市於2016年共打通「斷頭路」37條,總長18.6公裡;2017年共打通「斷頭路」90條,總長約54.5公裡。2018年則將計劃打通40條以上。
「我們將以路網系統完善為出發點,按照『輕重緩急、只減不增』的原則,結合城市道路新改擴建、舊城更新、土地整理、城市修補等工作統籌實施『斷頭路』建設,同步完成相應的市政配套設施。」陳俊才表示,這次打通天府五街斷頭路的同時,建委也在完善周圍的公建設施,正在建設幼兒園、小學、中學等。
同時,成都全市也將形成合力。成都商報記者了解到,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市建委、市交委聯合印發「斷頭路」建設工作方案,明確年度建設目標、工作原則、工作內容、任務分工等。
「市建委在其中會加強統籌、協調、推進、督辦,及時協調項目推進中出現的各類問題。」陳俊才表示,包括重點統籌協調跨區域「斷頭路」的建設標準和建設時序,將跨區域道路及管網工程建設的拆遷、資金、進度納入剛性實施目標進行管理,避免形成新的「斷頭路」。
另外,記者了解到,「斷頭路」建設工作還將納入對區(市)縣、市級有關部門年度目標績效考評體系,進一步強化專項督查,嚴格目標考核。
成都商報記者尹沁彤攝影記者劉海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