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違建堵門,廣州八旬老人出門需繞行:文件已下,三年卻難拆?
「三年了,消防通道就是走不通。」
近日,廣州市天河區嶽洲路23號樓的街坊們向南方+記者反映,因該樓的安全通道被樓下商鋪的違建封堵,該樓住戶出行十分困難。據街坊介紹,23號樓中住戶以老人和小孩為主,而安全通道被堵不但讓居民出行困難,還影響該樓加裝電梯的建設。
為了解決這個煩心事,小區居民三年來多次向城管、信訪、消防、居委等多個部門反映,然而這個違建卻始終留在原地。
對此,五山街城管執法隊工作人員回應,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已發文稱,該物體確為違法建設,待天河區下發「拆除通知」後,即可開展拆除工作。
因違建佔道,「下一趟樓20分鐘」
今年84歲的何老師是廣州市天河區嶽洲路23號樓最早的住戶之一,這位華南理工大學的退休教師,因胃癌手術,身體本就無比消瘦,上下樓困難。這三年,何老師卻因為家門口的違建,出行更加不便。
「太不方便了,每次下樓我都要繞20分鐘。」對八旬老人來說,爬8層高樓本就不容易,而樓內的違建佔據了該樓上街的通道,讓居民每每出行需借道相鄰樓梯才可抵達街面。多繞行的幾百米,對於樓內腿腳不便的老年人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每天早上,何老師需要花20分鐘下樓,再經過一段青苔路,才能出小區。
住戶馬女士告訴記者,23號樓內大多居住著華南理工大學和供銷社的退休職工,大多住戶年事已高,「最大的已經89歲,還有兩位孤寡老人,看著他們每天爬樓繞路,街坊們都心疼……」
「以前沒有這個違建的時候,出門兩步路就能上街。」馬女士所指的,正是該樓裙樓商戶佔用消防通道所加蓋的違建部分。
據該樓居民介紹,23號樓內的違建所在地,原本是小區的消防通道。後來在該樓裙樓內的商戶不斷擴張下,最終在2017年完全封堵,如今甚至還設了鐵門和圍牆,防止樓內住戶直接由該通道進入商戶區。
「不方便也就罷了,主要是阻礙了小區建電梯的計劃。」居民馬女士告訴記者,23號樓原有西、南兩條通道,現西面通道被一家麵館和服裝店封擋;南面臨近超市的通道,也早已被砌牆封閉。2017年,住戶曾申請在通道處加裝電梯,卻因通道被佔遲遲無法開工。
業主奔波三年僅等來百頁文件,城管回應等待區裡通知
三年過去了,電梯未開工,違建還留在原地。
居民馬女士介紹,自2017年11月起,23號樓業主代表陶先生等人先後向廣州政務中心、五山居委會、五山城管執法隊、天河區信訪辦、天河區消防等多個單位進行反饋。
這三年中,在相關部門幫助下,23號樓的住戶跟樓下商鋪的產權持有方——從化青雲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多次進行協商,但對方堅持商鋪為合法建築,不願自行拆除,雙方談判陷入僵局。
「他們沒有產權證,理應被拆除。」業主代表介紹,早在兩年前,業主們得到的一份廣州市天河區國土規劃局的回函中顯示,「未查到五山廣場『轉角碰面』的規劃審核信息」。
《關於五山廣場傑士邁檔口及轉角碰面檔口涉嫌違建等問題的處理意見》《關於商請提供嶽洲路8號違法建設處罰的函》……在業主陶先生家中,有一沓超百頁的文件,正是這些年他為社區加裝電梯事宜奔波得來的「成果」,「拿到這個局的回函後,又要再等那個局,老人們天天盼,不知啥時候才能坐上電梯……」
9月13日,五山街城管執法隊工作人員回應記者稱,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一份關於協助提供規劃意見的函中顯示,根據《廣東省城鄉規劃條例》第八十條,《廣州市違法建設查處條例》第十八條、十九條有關規定,該違法建設屬於無法採取改正措施消除對規劃實施影響的違法建設。
該工作人員表示,後續城管執法隊收到區裡下發的「拆除通知」後,將儘快推進此事。
【記者】徐勉
【實習生】楊鳳瑤 陳蓉
受訪者供圖
【作者】 徐勉
南方探針
【來源:南方Plus】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