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漿門"事件升級永和牽扯入內 被指不用真豆漿

2020-12-18 中國新聞網

    永和真功夫不用真豆漿

    「豆漿門」事件升級 永和豆漿等快餐牽扯入內

  豆漿門進入到了一個新階段。昨天,又有永和豆漿和真功夫兩家知名快餐企業被曝出使用豆漿粉調製豆漿。有意思的是,儘管兩家企業都承認所售豆漿是用豆漿粉調製而成,但一線店員還信誓旦旦地表示豆漿是「現磨的」。

  調查:公司認了店員不認

  第一個捅破永和豆漿門的,是上海市河南中路的永和豆漿店服務員,當地記者詢問店內是否有售現磨豆漿時,她直截了當地回答:「現在哪有用豆子磨的豆漿,都是豆漿粉衝的。」

  根據永和豆漿官網上顯示的信息,目前北京地區有八家門店。記者撥通了亦莊店的電話詢問。店員告訴記者,雖然店裡有豆漿粉出售,但店裡所售豆漿都是現磨的。此說法與昨日永和豆漿總部的說法相左。永和豆漿餐飲總部相關負責人已對媒體坦稱,永和豆漿門店都採用自產的豆漿粉加水衝制而成。

  另一家掉入豆漿門的中式快餐真功夫昨晚給記者發來聲明,明確表示店內所售豆漿是由豆漿粉調製的。但昨天下午,記者在北京站口的真功夫購買了一杯冰豆漿,並詢問店員是否現磨,得到了肯定的回答。「我還以為你們也是用豆漿粉呢。」聽到記者這句話,店員笑而不語。

  爆料:早點豆漿也是衝的

  「每天我在上班路上都從早點攤買一杯豆漿,會不會也是豆漿粉衝的呢?」市民王先生告訴記者,他每天經過的早點攤都出售「現磨豆漿」,知道這些事後很擔心。王先生的擔心並不多餘,用豆漿粉衝豆漿似乎已成餐飲行業的潛規則。一位餐飲業資深人士告訴記者,早點鋪裡的現磨豆漿實際上都是豆漿粉衝泡出來的。「費功、費水、費電,口味兒還不一定好,費力不討好的事兒。再說,一個小早點攤怎麼可能下那麼大本錢去買豆漿機呢?」

  事實上,除了豆漿之外,最近幾年也不時有消息說很多飲品都是調製而成的,如用可樂濃縮液調製可樂,用「果珍」等固體粉末調製果汁等。今年7月,一批可口可樂原液曾在臺灣檢出防腐劑超標,而據可口可樂方面表示,這種原液在快餐店用現調機進行稀釋後,就會成為對外銷售的杯裝可口可樂。

  -算帳

  自製一杯豆漿成本約兩毛

  以真功夫為例,一杯約300毫升的豆漿售價5元。而淘寶上所售的300克一袋的豆漿粉價格是7元,可以配1.8升水,能衝出300毫升一杯的豆漿7杯,平均每杯豆漿的價格為1元左右。

  記者在家中用豆漿機自製豆漿,大約70克大豆加入1.3升水,可以得到約1.5升豆漿,按300毫升一杯的量算,可以得到5杯豆漿。目前超市黃豆售價約為七八元一斤,按此計算,自製一杯豆漿的成本是0.2元左右。

  如此一算,現磨豆漿的成本並不高。但一位餐飲業人士告訴記者,成本不能光算大豆,「水、電、設備、房租、人工,都得算進去,還是比用豆漿粉成本高。而且,如果保存不當,現磨的產品是很容易出問題的,這責任誰擔得起啊。」

  另外,記者也從一直將豆漿作為主打產品的永和大王方面印證了現磨豆漿成本高的說法。

  永和大王北方區相關負責人王先生昨天告訴記者,他們每家門店都有專門的豆漿房和專用的設備,投入成本很大,豆漿都是現磨現制,使用非轉基因大豆,不添加任何添加劑,「設計圖紙裡就得有豆漿房,否則是不能通過的。」

  同樣主打豆漿,「永和大王」和「永和豆漿」的做法完全不同。

  -追訪

  使用豆漿粉最好明示

  目前,豆漿粉衝出來的豆漿依然在上述快餐店正常銷售。但一些消費者已經覺得無法接受這一事實了,市民楊小姐表示不會再喝肯德基的豆漿,「還不如我在家自己泡。成本7毛錢,換個杯子就漲了9倍,這完全是坑爹啊。」但也有消費者表示,買快餐店的豆漿屬於無奈之舉。昨天下午在北京站真功夫店內就餐的市民楊先生告訴記者,已經知道豆漿粉衝豆漿的事了,「但總不能隨身帶個杯子吧,隨手就一起買了,總比喝碳酸飲料強些。」

  不過,記者在隨機走訪中看到,並無一家餐館對使用豆漿粉一事進行明示。對此,有市民表示,餐廳最好在醒目的位置告訴顧客豆漿是由豆漿粉調製,以免誤導消費者。「我主要是受不了這種心理落差。」市民楊小姐表示。

  晨報記者 肖丹

相關焦點

  • 「手拌豆漿」事件牽出「李鬼」 永和豆漿和永和大王誰更無辜
    一家冒牌餐飲店的惡性事件,不僅將永和豆漿推上風口浪尖,還將品牌混淆度極高的永和大王拖入泥淖。日前,浙江義烏一家「永和豆漿」門店的員工將手臂放入桶內攪拌豆漿的視頻,引起消費者熱議。永和豆漿發文稱涉事門店非公司旗下門店,並稱在浙江省義烏市無任何門店。即便是緊急撇清關係,但還是引發消費者不滿,該品牌存在的市場亂象也引發討論。
  • 兩地永和豆漿並無血緣 臺灣永和豆漿為現磨現煮
    繼肯德基後,日前大陸的知名快餐永和豆漿也曝出所賣的「現磨」豆漿是用豆漿粉衝制的。永和豆漿餐飲企業總部相關負責人對媒體坦稱,他們門店所售的豆漿並不是「現磨」的,都是採用自產的豆漿粉加水衝制而成。豆漿門事件讓「永和豆漿」這個來源於臺灣、發展壯大於大陸的知名快餐企業蒙上了一層陰影。
  • "手拌豆漿"牽出李鬼 永和豆漿和永和大王誰更無辜
    一家冒牌餐飲店的惡性事件,不僅將永和豆漿推上風口浪尖,還將品牌混淆度極高的永和大王拖入泥淖。日前,浙江義烏一家「永和豆漿」門店的員工將手臂放入桶內攪拌豆漿的視頻,引起消費者熱議。永和豆漿發文稱涉事門店非公司旗下門店,並稱在浙江省義烏市無任何門店。
  • 永和豆漿微博回應:傳統永和豆漿屬於山寨手段
    左圖為海南傳統永和豆漿海甸分店門店圖(南海網記者劉嘉珮攝),右圖為永和豆漿店面圖(永和豆漿官網獲取)  南海網海口4月8日消息(南海網記者劉嘉珮)永和大王、永和豆漿、大臺北豆漿大王、傳統永和豆漿……走在街頭,消費者總是會被這一個個相差不大的品牌繞暈。
  • 永和大王回應「衝泡門」質疑:我非永和豆漿
    本報訊(記者楊詩凡)多家餐飲企業捲入「衝泡門」。永和豆漿更是公開宣稱豆漿是豆漿粉衝泡而成,連累另一家帶有「永和」字樣的中式快餐連鎖企業「永和大王」。該企業面對質疑,向本報記者展示了磨漿過程。宣稱現磨,卻被爆出豆漿粉衝泡的「內幕」。
  • 合肥永和豆漿被指山寨貨 臺灣永和稱在肥無授權店
    有戴草帽豆寶形象的永和豆漿永和豆漿、永和大王、喜年華永和豆漿、博士永和豆漿……走在街頭,消費者總是會被這樣一些相差不多的品牌繞暈。此外,在金寨路、安慶路、長江中路上還有各種永和豆漿店。這麼多「永和」,確實讓人很難分得清。記者今天上午來到北一環路一家店名為「品尚永和豆漿」的快餐店,該店的門面裝修上比臺灣永和豆漿多了「品尚」二字,英文名和臺灣永和豆漿的一樣,也有和臺灣永和豆漿相似的草帽人LOGO,店內裝修風格與臺灣永和也相似。記者就此詢問了店內工作人員,「你們店是臺灣永和豆漿麼?」
  • "永和大王"與"永和豆漿"爭雄東北
    在不久前舉行的《中國商標史100周年國際論壇》會議上,「永和豆漿」商標持有者林炳生準備再次向國家商標局申請撤銷「永和大王」註冊商標,兩家企業關於註冊商標的糾紛再次升級。  「永和豆漿」瀋陽還要擴張  一直在與「永和大王」糾纏商標官司的「永和豆漿」目前已經在沈設立4家店,對於「永和大王」即將進沈的消息,已經在沈站穩腳跟的「永和豆漿」如何看待?瀋陽永和豆漿餐飲有限公司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公司今年計劃在瀋陽開設2-3家分店,使瀋陽分店數達到6-7家。
  • 永和豆漿新玩法,冰豆漿也很好喝!
    談到「冰飲」,我想多數人不會將它和「豆漿」聯繫在一起。然而,創新無處不在,永和豆漿就推出了獨特的永和冰豆漿,撕下熱飲標籤,清涼一夏。提到豆漿,很多人會想到「早餐」、「溫熱」,但永和豆漿作為專注豆漿領域38年的知名品牌,除了保留經典豆漿的醇厚與爽滑外,也在時代的潮流下,不斷創新,推出了多款滿足不同需求的產品。
  • 肯德基、永和豆漿被指銷售用濃縮液或豆漿粉調製豆漿
    另一家知名的中式快餐連鎖店永和豆漿(需求面積:60-200平方米)向記者證實,該店銷售的部分豆漿是用濃縮液勾兌的。永和豆漿發言人林志誠說,在該店於上海開設的門店中,有大約20家從今年開始銷售用豆漿粉製成的豆漿。他說:「上海的其他門店以及其他城市的門店銷售的都是現磨豆漿。」目前全國大約有400家永和豆漿的門店。
  • 八家「杭州永和豆漿」將改名「永和大王」
    「聽說永和豆漿要變成永和大王了,我原來的貴賓卡用不了怎麼辦?」昨天,薛小姐打進商報熱線85188518反映,她在「永和豆漿」辦理的一張貴賓卡,裡面還有幾百元餘額,如今卻找不到地方用了。  4月7日,薛小姐打算到吳山路口的「永和豆漿」去消費時,發現該店已經停止營業,只有幾個裝修工人在裡面。
  • 永和豆漿、臺鄉永和…… 哪家才是正宗的「永和」
    近年來,「永和」這個來自臺灣的餐飲業品牌,在溫州除了有裝修上相近的「伴友」外,還冒出了很多連名字都相近的「親戚」,永和豆漿、永和健康之家、臺鄉永和、傳統永和……這讓消費者在選擇時變得困難,哪家才是貨真價實的正宗「永和」?
  • 永和豆漿林建雄:用心做好一杯豆漿
    永和豆漿來自寶島臺灣,由永和豆漿林建雄先生跨過臺灣海峽帶到大陸,給更多的中華兒女還原了豆漿這一傳統飲品的醇香口感。最早,永和豆漿發起於臺灣永和地區,一群祖籍大陸、遠離家鄉的退役老兵迫於生計,聚集在臺北與永和間的永和中正橋畔,搭起經營快餐早點的小棚,磨豆漿、烤燒餅、炸油條,漸漸形成了一片供應早餐的攤鋪
  • 永和豆漿,暖暖的存在!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永和豆漿,暖暖的存在! 說起永和豆漿,相信大家都很熟悉,這是一個幾十年的老牌子豆漿了。在我們的周圍,永和豆漿的街邊門店遍布大小城市的每一個角落,走到哪裡都能見到永和豆漿熟悉的身影,不自覺的總會被那一股純正的豆香味吸引,進去小酌一杯,也是十分愜意的!
  • 真店不足三成 「手攪豆漿」牽出永和門店亂象
    永和豆漿「工作人員用手攪拌豆漿」事件又有了新進展。永和食品(中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和食品」)5月13日發布聲明,稱涉事門店為假冒店。由此牽出永和豆漿被仿冒嚴重進而牽連正牌門店的後遺症。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北京可檢索的29家永和豆漿招牌門店中,僅有8家是品牌官網備案的正牌店。
  • 豆漿類飲品再獲肯定,永和豆漿林建雄講述永和故事
    作為大豆的發源地,中國擁有五千多年年的大豆歷史,而豆漿作為大豆常見的衍生品,相傳是西漢淮南王劉安所發明,在中國也已傳承了1900多年。目前市面上有很多豆漿品牌,其中永和豆漿由林建雄先生從臺灣帶到大陸,開啟了全民豆漿的潮流時代,將豆漿搬上了大眾的餐桌,永和豆漿豐富的營養、精製的工藝等特徵在新階段再次風靡起來。
  • 疫情過後豆漿飲品走紅,永和豆漿加盟成創業首選
    疫情過後,豆漿成為了專家們認可的優質早餐首選,與豆漿相關的早餐店迅猛發展。越來越多的創業者投入到豆漿項目加盟中來,其中永和豆漿已經成為了炙手可熱的投資項目。永和豆漿加盟是創業的好品牌,目前在全國範圍內已經有多家加盟連鎖店,得到了許多消費者和加盟投資商的認可與支持。
  • 永和大王VS永和豆漿:豆漿粉風波之爭
    連日以來媒體不斷對豆漿粉風波的報導,不僅讓「洋快餐」灰頭土臉,也讓大陸最大的兩家豆漿連鎖店業者:永和豆漿與永和大王之間的較勁再度浮出水面。永和大王藉機對外公開店面現磨豆漿的全過程,撇清與永和豆漿的關係,更藉機宣揚自己才是現磨豆漿,要與競爭對手一較高下。
  • 「豆漿門」之爭 永和大王與永和豆漿撇清關係
    連日以來媒體不斷對豆漿粉風波的報導,不僅讓「洋快餐」灰頭土臉,也讓大陸最大的兩家豆漿連鎖店業者:永和豆漿(需求面積:60-200平方米)與永和大王(需求面積:180-300平方米)之間的較勁再度浮出水面。永和大王藉機對外公開店面現磨豆漿的全過程,撇清與永和豆漿的關係,更藉機宣揚自己才是現磨豆漿,要與競爭對手一較高下。
  • 永和豆漿林建雄:一杯熱豆漿,溫暖整個冬天
    其中,豆漿作為國民飲品,在秋冬季節十分受歡迎。特別是永和豆漿品牌,醇香的口感成為了豆漿飲品的代表。新鮮豆漿不但含有豐富的優質植物蛋白及鉀、鈣、鎂等多種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還含有大豆皂甙、異黃酮、卵磷脂等特殊的保健因子。在國際公認的6種保健飲品中,天然豆漿排名第三,僅次於綠茶和紅葡萄酒。面對市面上形形色色的豆漿品牌,永和豆漿之所以能夠脫穎而出。
  • 永和大王與永和豆漿撇清關係 稱所有豆漿都鮮磨-健康臺-中國網絡...
    本報訊(記者胡笑紅實習記者李偉娟)永和豆漿等餐飲企業近日承認自家豆漿是用豆漿粉衝調而成,昨天,另一家帶有「永和」字樣的餐飲品牌——永和大王則在上海發表聲明稱,臺灣的永和豆漿與菲律賓快樂蜂旗下的永和大王沒有任何關係,而永和大王的豆漿都是鮮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