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楊詩凡)多家餐飲企業捲入「衝泡門」。永和豆漿更是公開宣稱豆漿是豆漿粉衝泡而成,連累另一家帶有「永和」字樣的中式快餐連鎖企業「永和大王」。該企業面對質疑,向本報記者展示了磨漿過程。
宣稱現磨,卻被爆出豆漿粉衝泡的「內幕」。針對公眾對於豆漿製作的質疑,近日,北京永和大王餐飲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傑向本報獨家展示其磨漿房,向記者揭秘永和大王豆漿的製作過程。
記者在永和大王軍區總醫院門店二樓廚房看到,20平米左右的後廚五臟俱全,冷藏區、備貨區、清洗區……其中一間8平米左右的房間即為核心重地磨漿房。
貨架上放著7桶統一規格的不鏽鋼桶,桶裡浸泡著黃豆。
這些黃豆浸泡6-8小時後,被倒入磨漿機,5分鐘左右,磨出來一桶純天然豆漿,剩下的是豆渣。
據介紹,一桶大豆能磨出40杯左右的豆漿。
記者注意到,一杯豆漿從原料到成品,大約需經過9個環節,清洗、浸泡、再清洗、磨漿、過濾、撇沫、煮漿、測定豆漿濃度和溫度、冷卻和保溫。
煮好後的熱豆漿保存在80攝氏度以上的環境中,冰豆漿則在4攝氏度的條件下售賣。
「衝泡豆漿粉的『永和』不是我們『永和大王』。」劉傑保證說,北京共53家門店,每家門店都配備8平米左右的磨漿房,每一杯豆漿都是現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