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人造肉素食餐廳生意火爆 人造肉可以長期食用嗎?
2019-10-23 10:38:14
|
| 字號:
A+|
A-鄭州人造肉素食餐廳裡的「魚」可以「以假亂真」河南商報見習記者左冬辰/攝
肯德基推出人造肉炸雞;麥當勞推出植物肉漢堡;名為「珍肉」的中國人造肉公司中秋推出人造肉月餅;雙塔食品發公告稱植物蛋白肉是公司未來發展戰略的重要部分……
傳統肉類公司如嘉吉、荷美爾均通過投資或合作的方式進入了植物肉行業。近日,食品企業金字火腿所推出的人造肉餅,線上銷售額僅14.26萬元,市值卻暴增超20億元,成為人們話題討論的焦點。
人造植物肉,是未來餐飲行業的新風口嗎?鄭州的素食人造肉市場又是怎樣的?
養生觀念興起,鄭州人造肉素食餐廳起死回生
河南商報記者在大眾點評上發現,鄭州市共有25家售賣植物肉的素食餐廳,餐廳分為素食自助和精品素食,其中素食自助餐廳人均消費在20元左右,精品素食餐廳人均消費在100元左右。
隨後,河南商報記者來到了一家以植物肉為主打菜品的素食餐廳。工作日的11點左右,500平方米左右的店內已經坐滿了客人,卡座均已被預訂滿,生意火爆。
素食餐廳創始人、河南素食協會副會長高鬥亮介紹道:「餐廳每天的翻臺率可以達到6次,月營業額在45萬元左右。」
但是四年前的這裡,並不是這番紅火的景象。高鬥亮向河南商報記者透露:「四年前餐廳生意並不是很理想,我清楚地記得,開業的第一年,餐廳虧損了180萬,每天店內客人寥寥可數,營業額只有幾百元。」
這家素食餐廳是靠什麼起死回生並且如此火爆的?高鬥亮說,到此吃飯的人多為25歲~35歲的年輕人,年輕女士因愛美而減肥,在日常飲食上傾向於選擇素食。還有一部分人由於工作壓力大、長期熬夜、飲食不規律等原因,長期處於一個亞健康的狀態,為了調節身體健康也逐步在日常飲食上傾向於素食。
植物肉菜品的推出,迎合了這部分年輕人「解饞」的味覺需求、養生的身體需求以及對時尚的追求。
高鬥亮告訴河南商報記者:「這幾年生意從冷冷清清到如今的紅紅火火,足以證明人們開始注重身體健康了,養生意識比以前強太多了。人們對健康的追求與需求的提高,是肉食食品企業盯準植物肉市場的重要原因。」
人造肉的口感如何「以假亂真」?可以長期食用嗎?
人造肉口感如此像肉,大豆等植物是如何變成「肉」的?人造肉可以長期食用嗎?
高鬥亮解釋:「所謂植物肉,事實上就是想辦法把大豆、豌豆等植物,變得越來越像肉,整個過程就像我們平時洗麵筋一樣。提取出豆子的拉絲蛋白是植物肉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
大豆拉絲蛋白自身並沒有味道,那麼肉的味道又是如何做出來的呢?
「任何一種味道,其實我們都可以通過不同的蔬菜的味道,按照適當的比例調出來,不一定非要使用食品添加劑才可以。就比如這種植物肉魚,它的做法其實很簡單,就是用西紅柿和茄子調味出來的,和家常菜——魚香肉絲的製作差不多。」高鬥亮說道。
鄭州人民醫院營養科主任張晴認為,按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薦,我國成年人每天應攝入肉類50g~100g。目前,肉食的攝入量基本上都是超標的。
大豆製品是植物性食物中難得的優質蛋白質,儘管大豆蛋白不如肉類食物中的蛋白營養,但是它在提供優質蛋白的同時不像肉製品那樣有膽固醇和大量的脂肪。
植物肉餅替代肉餅,可以減少人們對肉類食品脂肪量的攝入。但是,如果有腎臟疾病的話,建議不吃或者是少吃。
責任編輯:趙文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