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中旬,出差北京,回來的時候特地買了一份「稻香村」糕點,一是,帶點禮物回去,寬慰一下獨自在家的老婆,二是,想著如果現在不買,從此可能就有一段時間不能買到印著老字號「稻香村」的糕點了。
1 「稻香村」有南北
「稻香村」糕點可謂馳名中外,然而很多人並不知道,「稻香村」有南北之分,南方有個蘇稻,北方有個北稻,2005年以前,兩者交集並不多,但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格局逐漸被打破。
近日,蘇州市工業園區人民法院一審判定,北京稻香村食品公司侵害了蘇州稻香村食品公司的商標專用權,要求北京稻香村立即停止在其生產銷售的糕點上使用「稻香村」文字標識,同時賠償蘇州稻香村115萬元。
然而,一個月前,北京稻香村在北京起訴蘇州稻香村侵犯商標專用權及不正當競爭,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一審判決:要求蘇州稻香村停止在其生產銷售的糕點、粽子、月餅等商品上使用「稻香村」文字標識,並賠償北京稻香村經濟損失3000萬元。
假如北京、蘇州的兩份法院判決書均生效,儘管市場上存在兩大「稻香村」,顧客可能再也買不到「稻香村」糕點。因為,雙方的糕點都分別被判令停止使用「稻香村」商標。為什麼會出現截然相反的兩種判決?誰才是 「稻香村」商標的擁有者?
2 法官裁判依據不同
據悉蘇稻與北稻兩個公司都擁有「稻香村」文字標識的商標,區別在於核定使用範圍不同。蘇稻所持商標分別於1983年和1989年獲準註冊,圖案相同,區別就在於核准使用的範圍。一個註冊在餅乾上,一個註冊在果子麵包、糕點上,都屬於中國商標第3006群組。北稻的商標於1997年獲準註冊,註冊在餡餅、烘餡餅(義大利式)、餃子、年糕等商品上,分屬中國商標第3007群組,核定使用範圍不包括「糕點」商品。這個區別成為北稻敗訴的主要原因。
那為何在北京的訴訟,北稻卻贏了呢?因為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援引了最高人民法院2014年的一份行政裁定書即「85號文」,以證實商標第3006群組的「餅乾、麵包、糕點」等商品與第3007群組的「煎餅、八寶飯、豆沙」等商品在生產部門、銷售渠道、消費對象等方面密切關聯,構成類似商品,從而構成了不正當競爭。
3 誰是真的「稻香村」
公開資料顯示,稻香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乾隆年間,據悉乾隆皇帝南巡至蘇州,某日微服私訪到稻香村,頓覺店名頗為雅致。隨後品嘗店內蜜糕,稱讚其「食中雋品,不可多得。」隨後令蘇州府將此物進貢進京。乾隆在宮中吃到蘇州稻香村上書「稻香村」三個大字,蘇州稻香村自此名揚天下。
而北京稻香村則始建於光緒21年即1895年,位於前門外觀音寺,屬南店北開。1926年,名震京城的稻香村南貨店受政局動蕩、軍閥混戰影響,被迫關張。「稻香村」雖然倒閉了,但其開創的南味食品派系並未中斷。「稻香村」的一些夥計繼承了其傳統工藝,並代代相傳。如今的北京稻香村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原董事長劉振英就是這個派系的第五代傳人。
從歷史來看,蘇稻似乎更勝一籌。但最重「稻香村」標識的歸屬,還要看最重的判決結果。
你更喜歡哪家?哪家更名副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