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底下那麼多的物質,為什麼只有滷水能點豆腐?到底是什麼原理?

2020-12-06 食小斯

「想要獲取更多與美食相關的內容,請點擊右上角「關注」哦~」

丨食小斯

【天底下那麼多的物質,為什麼只有滷水能點豆腐?到底是什麼原理?】老話說得好,滷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單看字面的意思,我們大致可以明白,似乎只有滷水,才能做豆腐,不然怎麼叫一物降一物呢?但滷水到底是什麼樣的存在,能把如水的豆漿「點」成豆腐?

一、滷水是什麼?

關於滷水是什麼物質,想必很多朋友都有困惑,我個人自然也是,因為我們村子裡,有一戶人家,賣了四五十年的豆腐,每天做多少賣多少,而且周圍三個村子,都只吃他的豆腐,原因很現實,就是他做出來的豆腐好吃,而他的做法,就是用滷水點,所以從那個時候起,我就對這個叫滷水的的東西,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但它到底是什麼物質呢?黑的?黃的?還是白的?還是像我們平時滷肉時候混合在一起之後的調料,顏色黝黑,且充滿濃鬱的味道?自然不是。點豆腐的滷水和做肉的滷汁完全不是一回事,滷汁是滷肉用的調料,而滷水,又稱為滷鹼,是海水或鹽湖水製鹽後,殘留於鹽池內的母液蒸發冷卻後所析出的氯化鎂結晶,進而形成的滷塊。它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鎂、氯化鈉、氯化鈣以及溴化鎂等元素。

滷塊極易溶於水,同時能使蛋白質溶液凝固成凝膠,與豆乳的反應迅速,用鹽滷點出來的豆腐,硬度、彈性適中,味道獨特,所以千年來,鹽滷在我國都用於製作豆腐的傳統凝固劑。但因鹽滷中有很多的微量元素,食用過量會引起中毒,不過使用滷水點豆腐的過程中,其量是在安全範圍內的,因此我們可以安心食用。

二、滷水怎麼用?

當我們清楚了滷水的成分之後,自然更想知道它如何使用,接下來我們一起看看滷水點豆腐的過程:

要將黃豆提前泡發,讓其徹底膨脹,之後將其打碎(豆漿機或者破壁機均可),打好之後過濾出豆渣,中火將豆漿燒至翻滾(此過程要不斷的攪拌豆漿,避免其糊鍋)。

撇掉表面浮沫(大約煮15-20分鐘),關火靜置,等到豆漿表面形成一層膠狀的薄皮後,用筷子將其撈出(晾乾之後,就是我們吃的油豆皮了),接著就是「點」的過程了。

點豆腐的時候,一邊往豆漿中加滷水,一邊朝著一個方向輕輕攪拌,等到豆漿中慢慢的出現絮狀物,停止攪拌,之後靜置15-20分鐘,讓滷水中與豆漿充分發揮反應。當然,這個時候所形成的絮狀物比較鬆軟,就是所謂的豆花,而想要得我們最終想要的豆腐,還要進行最重要的一步,那就是壓。

豆花靜置好之後,舀入到細網紗布中,可以左右晃動瀝乾水分,之後將其放入磨具中(紗布不拆掉),蓋好蓋子,壓上重物,一小時之後解出來,就成型了。

三、滷水「點」豆腐的原理是什麼?

整個操作下來,我們不難發現,豆腐的製作過程其實還是比較簡單的,而這個過程,就是滷水和豆漿反應的過程。當我們撇掉豆漿沸騰產生的泡沫後,鍋中剩下的,幾乎就只剩下蛋白質和水了,而豆蛋白表面附著的氨基與羧基,與水作用之後會在外膜形成一種同電荷的粒子,這些粒子之間相互排斥,不會凝結成團。

而滷水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鎂,屬於電解質溶液,在電解質溶液中,會有很多帶正、負電荷的離子,這些正、負離子,通過水化作用,會剝奪掉豆蛋白的外膜,進而將豆蛋白孤立出來,同時,這些帶電的正、負離子會中和掉豆蛋白中粒子間的排斥力,使得顆粒之間相互凝聚,形成豆花。

四、只有滷水,才能點豆腐嗎?

剛剛我們說了滷水點豆腐,但在生活中,除了滷水,還有另一種製作豆腐的方式,那就是石膏豆腐,石膏是硫酸鈣的二水化合物,可以讓分散的豆蛋白迅速融合在一起。除此之外,內酯也可以點豆腐(之前跟大家分享過類似文章,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當然,也有朋友用白醋試過,白醋和水的比例按照1:1稀釋後,用勺子在豆漿中一點點推開,進而凝結成豆花,之後按照上面的步驟,壓制1小時就可以了。

綜上:豆腐的製作方式其實還是很多的,我們在外面買的,基本分為滷水和石膏兩種,滷水點出來的豆腐,比較硬,我們稱之為北豆腐;而石膏做出來的豆腐比較軟,就是南豆腐。反之,朋友們在家裡,可以用白醋或檸檬汁(有朋友試過),這種豆腐做出來,是完全沒有添加劑的純綠色食品,但不管使用哪種方式做豆腐,都可以達到最終的結果。而我們也在慢慢的發現,那麼多的物質,並不是真的只有滷水才能「點」豆腐哦~只是用滷水做出來的豆腐,口感更好一些吧,你覺得呢?

結語:

我是食小斯,愛美食愛分享的90後,感謝每一位朋友的支持與鼓勵,獨享不如眾享,喜歡可以【分享】【關注】【收藏】【點讚】。

相關焦點

  • 農村老話「滷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是啥原理呢?今天總算明白了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農村老話「滷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是啥原理呢?今天總算明白了農村老話「滷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是啥原理呢?如果說到豆腐的起源,我們可以聯繫到兩千多年前,我們的祖先還是很聰明的,在沒有化學基礎的情況下,無論是偶然還是必然發現了可以用滷水點豆腐,因此,豆腐的製作過程就流傳下來了,那麼為什麼說滷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呢?這裡面到底有什麼原理呢?
  • 老家做豆腐都是滷水豆腐,那麼滷水是怎麼弄的?是什麼物質?
    答 老家製作豆腐用的滷水有兩種。滷水其實就是用鹽溶於水得到的液體。這個鹽不是平常說的食鹽。它是一類無機鹽物質的稱呼。第一種滷水,又稱鹽滷或苦滷。由海水或鹽湖水製鹽後,殘留於鹽池內的水。這個水其實就是滷水,主要成分有氯化鎂、硫酸鈣、氯化鈣及氯化鈉等。味苦、有小毒。再經過蒸發冷卻後析出氯化鎂等混合結晶,稱為滷塊。這個滷塊是個混合物,平常做豆腐時就是用這個結晶滷塊溶於水得到滷水,用這個滷水作為制豆腐的凝固劑,北方比較常用此方法製作豆腐。第二種滷水,南方制豆腐時比較常用。說白了就是石膏水。
  • 為什麼滷水有毒,使用滷水點豆腐反而對人體有益
    要使膠體溶液變成豆腐,必須點漿也稱為點豆腐。點漿方法不同,做出的豆腐質量也不同。點漿方法,主要是指做豆腐使用哪種凝固劑。凝固劑用石膏做出的豆腐,因其凝固進度緩慢,故能做出保水性好、光滑細嫩的豆腐。用滷水點豆漿做豆腐,可使豆漿中蛋白質迅速凝固,使豆腐持水性較用石膏點豆漿做的豆腐差,所以做出的豆腐較幹,也可以用滷水點豆漿做豆腐乾。 目前工業化生產的豆腐,大部分是採用——葡萄糖酸內酯作凝固劑來做豆腐,具有白嫩富有彈性,營養豐富,味道純正,出品率高等特點。
  • 點豆腐的滷水到底是啥東西?和滷肉的滷水有何區別?看完長見識
    這種滷水是醬油色的,不管是雞鴨鵝以及牛肉等肉類,只要通過這鍋秘制的滷水進行滷製,滷出來的肉都帶有一股濃鬱的滷味,其中我國的滷味以南方潮汕地區滷獅頭鵝而聞名。但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滷水是非常神秘,很多人只聽過,可真正見過的卻只有懂得做豆腐的人才知道,它就是用於點豆腐用的滷水。那這種點豆腐的滷水到底是啥東西呢?和滷肉用的滷水有何區別?
  • 滷水點豆腐,那滷水是怎麼做出來的?有毒嗎?
    據說,最早的豆腐其實是豆腐沉澱後的產物,有點類似於豆腐花,那時候叫「豆膏」,然後到了漢代時,漢淮南王劉安研究出了「豆腐術」,用石膏和鹽滷制出了豆腐,由於豆腐的白嫩和其營養價格,讓它一經出現就在中國大地開始風靡起來。然南王劉安製作豆腐時用的兩樣東西中,石膏我們是一聽也就知道是什麼東西,但鹽滷就有點難以理解了。
  • 滷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教你用滷水做老豆腐,味道純正方法簡單
    之前做的嫩豆腐有粉絲留言想要老豆腐的教程,今天就安排,只要你們想要的都會有的。先準備15克鹽滷加上70克清水,這個巖爐是豆腐製作的傳統凝固劑,徹底攪拌融化,不要有一丁點的固體,如果不放心可以過濾一下,滷水調好了備用,準備600克黃豆提前浸泡一晚上,氣溫高的地方記得放冰箱,清洗乾淨,瀝乾水分,一次打不完,分次加入破壁機裡,4800毫升清水也分自家,只要把黃豆和清水全用完就行了。打上兩分鐘左右,打得細膩一點,出漿率更高。
  • 點豆腐用什麼最好
    不少人特別愛吃豆製品,特別是豆腐。豆腐可分為石膏豆腐、滷水豆腐、及內酯豆腐。使用不同的凝固劑就可產生不同種類的豆腐。比如說,加入石膏可製成南豆腐;加入滷水後可製成北豆腐、加入貝塔-葡萄酸內脂則可製成內脂豆腐。不同的人愛吃不同口味的豆腐。南方人比較愛吃石膏豆腐,北方人則比較喜歡滷水豆腐。
  • 一道美味的滷水豆腐是如何製作的?豆腐純屬石磨!
    一道美味的滷水豆腐是如何製作的?豆腐純屬石磨!那時的豆腐純屬石磨。用石膏做滷水。就是把整塊石膏先在石敦打碎,用時加水稀釋,至於用量多少我就不知道了。豆腐乾是體力活,更是技術性的工作。晚上把豆子頭放入水中浸泡,第二天早上就開始研磨。
  • 夏季的滷水天天加熱,為什麼還是容易變質?弄清原理,才能解決
    但是,讓很多朋友頭疼的問題也來了,那就是這個時候的滷水很容易變質,不是變酸就是變臭。其實大家對於夏季的滷水保養還是比較注意的,畢竟天太熱,不要說是滷水了,即使中午沒吃完的生菜,晚上還要熱一熱,問題是滷水天天加熱,怎麼還是容易變質呢?關鍵還是沒弄清楚裡面的原理。夏季的滷水天天加熱,為什麼還是容易變質?弄清原理,才能解決。
  • 做麻婆豆腐用滷水豆腐還是內酯豆腐?很多人做錯了,難怪不入味
    做麻婆豆腐用滷水豆腐還是內酯豆腐?很多人做錯了,難怪不入味!川菜可以說在全國都很受歡迎,我家雖然是地地道道的山東人,但是對於川菜特別的喜愛,川菜的鮮香麻辣,吃起來特別的下飯。豆腐分為北豆腐和南豆腐,也就是滷水豆腐和內酯豆腐。而做麻婆豆腐在選擇食材上是很重要的,以前就有朋友問過我這個問題,就是做麻婆豆腐是選擇滷水豆腐還是內酯豆腐呢?其實正宗的麻婆豆腐都是選擇滷水豆腐做成的,用滷水豆腐做可以更快的入味,而且滷水豆腐紮實,韌性大不易碎,做成的菜品口感更好,很適合做麻婆豆腐。豆腐中含有豐富的鈣質,很適合中老年人,可以補充鈣質延緩衰老,也是我家常吃的。
  • 你吃的「豆腐」是豆腐嗎?來看看哪些豆腐是「冒牌貨」!
    豆腐是一類用黃豆、黑豆和花豆等豆類磨製成漿再凝固成形得到的傳統食物。豆腐不僅味道鮮美,而且富含優質蛋白質,有「植物肉」的稱號。但大家知道麼,豆腐由於原料及製作工藝的差別,也分為很多種,北豆腐、南豆腐、內酯豆腐、千頁豆腐、日本豆腐……這些我們常聽到的豆腐品類到底有什麼區別,它們真的都是豆腐嗎?
  • 為什麼臭豆腐那麼臭,還有那麼多人喜歡吃,看了你還敢吃嗎
    臭豆腐是想必大家都吃過,街上許多俊男美女在吃臭豆腐時完全不顧形象,如此臭烘烘的東西,都能做到大口朵頤,完全不在乎旁邊的人搖頭咂舌,似乎不這樣吃,就對不起眼前的美味,這也讓外國人覺得奇怪,想不通為什麼臭豆腐那麼臭,還有那麼多人喜歡吃?那麼臭豆腐怎 樣製作讓它聞起來臭,而吃起來香呢?
  • 這裡做豆腐用井水點 豆腐燒著賣
    雲南省紅河州石屏縣是有名的豆腐之鄉,「水點瓊漿天下奇,火燒豆腐雲外香」就是對石屏豆腐的讚譽。縣城裡隨處可見豆腐作坊和燒豆腐攤,可以說做豆腐和吃豆腐,已經滲透到石屏人的日常生活裡。圖為滇南有名風味小食燒豆腐。俗話說,「滷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
  • 家常菜之滷水豆腐,香味濃鬱,下飯神器,內附飯店滷水香料配方
    家常菜之滷水豆腐,香味濃鬱,下飯神器,內附飯店滷水香料配方製作豆腐是個辛苦活。我們村就有一家夫妻檔,李叔和黃嬸,專門做豆腐賣的,當年可沒有磨漿機,全憑手工做的。不知道李叔往大鍋裡放什麼液體,不一會豆漿就變成豆花,然後把豆花舀入模具,蓋上棉布,再蓋上木板,壓上大石頭,豆腐水開始慢慢流出。壓的時間短些,是嫩豆腐,壓的時間足夠,就是老豆腐。夫妻倆把豆腐搬上人力三輪車,開始售賣。價格按塊計,不用稱的,當年可沒有食品袋裝的,用什麼呢,芭蕉葉。
  • 南石膏北滷水,這兩種豆腐有啥區別?做菜的時候,如何選擇更好吃
    對於愛吃豆腐的人來說,天天吃豆腐也吃不膩,因為一塊簡單的豆腐能夠做出一星期都不重樣的菜品,更有的地方,以豆腐為主題開設餐館,名曰「豆腐宴」!但是,肯定很多人在買豆腐的時候,都會遇到過這樣一個難題,因為市面上常見的傳統豆腐基本上分為兩大類,石膏豆腐和滷水豆腐。因為地域上的不同,石膏豆腐又稱為南豆腐,而滷水豆腐則稱為「北豆腐」。
  • 這道傳統小菜滷水豆腐,溧陽人還記得嗎?
    用一生,做好一件事,這便是「匠人匠心」……今天,小編就帶你走進溧陽滷水豆腐手藝傳承人,與他一起共品人生滋味位於溧陽市南渡鎮施家橋村269號,一座外觀普通到沒有什麼存在感的民房,其實是很多溧陽人共享的「私藏」。
  • 冬天,教你做滷水豆腐,做法簡單,潔白嫩滑,味道純正零添加
    說起豆腐,大家都熟悉吧,這是生活中常見的食物,一年四季都可以買到豆腐,因為豆腐是用黃豆做出來的,吃起來豆香味濃鬱,而且口感很嫩滑,豆腐的吃法比較多,不管是煲湯、炒、涼拌、炸、煎,口感都挺不錯的!那麼你家吃的豆腐,是自己在家做的,還是在外面買的,反正我家豆腐從不出去買的,因為自己做的豆腐,不放各種添加,味道很純正,做上一塊豆腐,深受家人的喜歡,冬天,教你做滷水豆腐,做法簡單,潔白嫩滑,味道純正零添加!
  • 為什麼鞭炮能炸那麼響?什麼原理?
    今天的話題,為什麼鞭炮能炸得那麼響呢?鞭炮也叫爆竹,這源於我國古代漢朝時期,人們把空心的竹筒丟進火裡,讓竹節內部的空氣受熱膨脹,瞬間爆炸,迸發出可怕的響聲。如果你去鄉下,剛好遇到人家燒竹子時,應該也會感受到類似的響聲。那麼鞭炮的原理到底是什麼呢?怎麼樣能做到炸出如此響的聲音呢?
  • 豆腐哥拾金不昧,美女做豆腐西施?歷史上豆腐和西施有什麼關係?
    今天有這樣一則新聞,讓人感嘆人間自有真情在、好人有好報、上天成全有緣人……給眾多單身狗餵了狗糧,也給了單身狗很多啟示,你也可以多做好事,說不定就收穫一份愛情哦。雖然女大學生和西施看上去還有點差距,但畢竟是落落大方,網友們也紛紛表示要在大學附近常坐公交車,爭取撿到書包。告訴你們,你們懷著這種邪念是不會成功的。現在問題來了,只要是一個美女和豆腐有點關係,我們就說她是豆腐西施,那麼歷史上的四大美女之一和豆腐到底有什麼關係?
  • 在家自製豆腐,不用內酯不用滷水,豆腐又嫩又白淨,零難度零失敗
    導語:豆腐不用買了,教你在家自製,不用內酯不用滷水,零難度零失敗豆腐的做法很多,可用鹽滷亦可用內酯,但這2種方法都比較複雜,而且也不容易買得到原料,我要分享給大家的自製豆腐方法,只需用廚房常用的一味料,做好的豆腐又嫩又白淨,豆腐的這個做法相對比較簡單,常見的食材用來製作更為方便,豆腐的這個做法零難度也零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