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滷水,相信很多人都會想到滷肉、滷鵝、滷鴨用的滷湯,這滷湯是用蒜頭、辣椒、桂皮、八角、茴香以及醬油等加水熬製而成,因此也被人稱之為滷水。這種滷水是醬油色的,不管是雞鴨鵝以及牛肉等肉類,只要通過這鍋秘制的滷水進行滷製,滷出來的肉都帶有一股濃鬱的滷味,其中我國的滷味以南方潮汕地區滷獅頭鵝而聞名。
但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滷水是非常神秘,很多人只聽過,可真正見過的卻只有懂得做豆腐的人才知道,它就是用於點豆腐用的滷水。那這種點豆腐的滷水到底是啥東西呢?和滷肉用的滷水有何區別?小亨現在就告訴大家,區別可大了,這點豆腐用的滷水和滷肉用的滷水完全不一樣,可以說兩者之間並沒有任何關係。
為了了解豆腐是怎麼通過點滷水做成的,我們一定要先知道這豆腐的製作過程到底是怎麼的。首先需要選擇優質的黃豆,把黃豆通過石磨磨成豆漿並煮開,隨後把豆渣過濾掉,就成了我們最常喝到豆漿了。此時通過過濾之後,黃豆裡的蛋白質團粒分散在水中形成膠體,然後就可以往豆漿裡加入一定比例的滷水,就可以讓蛋白質團粒凝聚在一塊兒變成了豆腐腦。
接下來豆腐腦需要用透水紗布裝起來,放在四方形木質模具裡面定型,並用石頭之類的重物壓在豆腐腦上面,通過一段時間的擠壓,豆腐腦通過沉澱就凝聚成了豆腐,整個過程就是屬於物理變化,滷水在裡面扮演的角色就是起到聚沉的作用。但我國點豆腐用的滷水還又有區別,分別是做北方老豆腐的鹽滷,以及做南豆腐的石膏滷。
老豆腐也稱之為北豆腐,是北方最常見的豆腐,製作這種豆腐所用的鹽滷是由海水和鹽湖水製鹽後殘留在鹽池內的母液,化學成分是氯化鎂。通過這種鹽滷製作出來的豆腐具有質地較硬、韌性較強、不易碎的特點,適合煎炸炒等烹飪方式,還可用於製作炸豆腐乾。而南豆腐也稱之為水豆腐,它是由石膏滷製作而成的,它的化學成分主要是硫酸鈣,用這種石膏滷製作出來的豆腐具有含水量高、鮮嫩順滑、口感細膩等特點,常用於煮湯或是麻婆豆腐的烹飪。看完之後,大家是不是都長見識了。沒想到都是滷水,可差別也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