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為什麼叫仲秋 除了吃月餅我們還應該吃點兒啥?

2020-12-16 川北在線網

中秋為什麼叫仲秋 除了吃月餅我們還應該吃點兒啥?

時間:2018-09-24 17:20   來源:今日頭條 土豆兒味兒湯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秋為什麼叫仲秋 除了吃月餅我們還應該吃點兒啥? 中秋節是與春節齊名的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是每年陰曆的八月十五月圓之夜,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取月

    原標題:中秋為什麼叫仲秋  除了吃月餅我們還應該吃點兒啥?

    中秋節是與春節齊名的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是每年陰曆的八月十五月圓之夜,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取月圓人更圓,團團圓圓之意。(動動小手點個關注,更多生活技巧奉獻!)

    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6年5月20日,國務院列入首批 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中秋節前後,碩果滿枝,田野金黃,如東坡居士所嘆「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江南時令果蔬與美食早已一波接一波「鮮落落」上市,到八月半這天的正桌上,可謂琳琅滿目,吃之還想吃,那麼,中秋節的家宴上,應該都有哪些美食呢?

    首先當然是月餅了!

    月餅,形似滿月而得名,被賦予團圓之意。尤其是特製的「蘇式月餅」,皮層酥鬆,色澤美觀,餡料肥而不膩。其製作工藝源於唐朝,盛於宋朝,花色繁多,有葷有素,有甜有鹹。甜月餅以烤為主,用玫瑰、百果、椒鹽、豆沙等為餡,鹹月餅以烙為主,用火腿豬油、香蔥豬油、鮮肉、蝦仁等為餡。其中清水玫瑰、精製百果、白麻椒鹽、夾沙豬油是蘇式中的精品。

    其次是桂花相關的小食!

    八月桂花香

    比如桂花蜜酒、桂花冰糕、桂花糖藕、桂花酒釀圓子……

    桂花蜜酒

桂花冰糕

桂花糖藕

  桂花酒釀丸子

 

  然後是水八仙

 

  水八仙指:茭白、蓮藕、水芹、芡實、茨菰、荸薺、蓴菜、菱八種水生蔬菜,主要分布在蘇州市的吳江、吳中、常熟、太倉、張家港、崑山等地區。

    水八仙插畫

    水八仙實物圖

    最後是大螃蟹!

    蟹的種類很多,因分布的地理位置不同,有等級之分,一等是湖蟹,二等江蟹,三等河蟹,四等溪蟹,五等溝蟹,六等海蟹。而蘇州地區盛產的太湖、陽澄湖大閘蟹無疑最為上品。古人筆下的蟹之味「美如玉珧之柱,鮮如牡蠣之房,脆比西施之舌,肥勝右軍之脂」。

    吃蟹、飲酒、賞菊、賦詩,作為文人的風流韻事是從魏晉就開始的。蘇州的蟹為何稱為「大閘蟹」呢?包天笑的《大閘蟹史考》說到「大閘蟹三字來源於蘇州賣蟹人之口。」「人家吃蟹總喜歡在吃夜飯之前,或者是臨時發起的。所以這些賣蟹人,總是在下午挑了擔子,沿街喊道:『閘蟹來大閘蟹』。」這個「閘」字,音同「SA」,(SA在吳方言中就是水煮的意思)蟹以水蒸煮而食,謂「SA蟹」。金秋,因蟹而體味世間的生趣與滋潤,因蟹而增添閒情逸緻的文化享受。

    石榴

    葡萄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

相關焦點

  • 中秋為什麼叫仲秋?古人為什麼要祭月?
    眼看著又快要到中秋節了,一提到這個節日呢,大家都會想到月亮,月餅,還有嫦娥奔月的故事。但是你有沒有想過中秋節的由來是什麼呢?還有它為什麼又要被叫做仲秋和月夕呢?根據它原本的祭月,也就是夕月的傳統,所以中秋也叫做月夕。中秋還是仲秋?你可能還見過有人把中秋寫成仲秋,那中秋和中秋是一回事嗎?古代和現代一樣,一年分為四季,每季有三個月,這三個月按照古代排序的方式成為孟,仲,季。
  • 月餅流行之前的中秋吃什麼?吃肉肉
    這位從小到大過了五十三個中秋的天下第一吃貨,居然為了一個蒸豬頭把這個中秋記了一輩子,讓人在垂涎這個豬頭的絕頂美味之餘,不由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是豬頭而不是月餅,成了這位美食家的中秋主角?中秋的核心,可以說就是月亮:月餅是仿效八月十五的滿月形狀,中秋必不可少的節俗活動除了吃月餅之外,就是賞月。因此,關於中秋與肉之間關係最直截了當的證明,就是中國古代權威字典《玉篇》中的解釋:「月,同肉。」既然月肉一體,那麼肉與中秋的關係便毋庸置疑。證迄。
  • 除了吃月餅,古代中秋還有這些詩意習俗
    中秋是華夏民族歲時節日系統中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民俗節日。《尚書·堯典》中有「宵中,星虛,以殷仲秋」的記載,《周禮》有「中秋獻良裘」、「中秋夜迎寒」的說法,但那時的「中秋」只是單純的月令時間,並無節日之意。中秋成為節日,是唐宋以後的事。嫦娥奔月、金蟾玉兔、吳剛折桂的美好傳說,還有月餅起源與元末起義之事等等,無一不是附著在中秋節上面的美麗傳說,這些美好傳說與故事,又進一步豐富了中秋節的文化內涵。
  • 中秋節,除了吃月餅你還知道啥?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來到了!在中國的眾傳統節日裡,中秋節的重要程度怎麼也能排上前三甲了吧?但是,對於中秋節,除了吃月餅和團圓,你還知道什麼呢?就算是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至少大家都知道賽龍舟、屈原等等,而關於鹹粽甜粽之爭更是每年都要熱熱鬧鬧來一場。但是關於中秋節的典故,知道的人似乎並不多。為什麼每年要在八月十五這天過中秋節?為什麼中秋節又要賞月又要吃月餅?
  • 中秋美食必吃榜大揭秘!除了月餅,各地吃貨都還吃了些啥?
    畢竟節日對於我們來說就是在不斷的吃吃吃呀中秋嘛,首吃的肯定就是月餅啦但除此以外,還有不少美食是在中秋裡必須要吃的東西就讓我們來看看>大家都還吃了些什麼吧!桂花酒在老一輩的記憶裡,一個傳統的中秋夜,除了皓月與月餅,一壺金燦的桂花酒,也是不可或缺的中秋之際,正是桂花飄香的時候,不多人家會提前準備,將桂花釀成蜜酒,等待佳節時共飲月光皎潔,桂香幽濃,人們在月下歡聚,食月餅,飲花酒,再聽聽老人們講那「吳剛伐桂
  • 吃中秋節月餅的習俗,真的起源於唐朝嗎?看看知道了
    吃中秋節月餅的習俗,真的起源於唐朝嗎?看看知道了中秋節裡話中秋,但說起中秋節,大家都知道是團圓的日子,是喜慶的日子,是秋季收穫的日子。但追問中秋節的起源,真不是自以來的習俗,真正的中秋節,應該起源於唐朝。關於中秋節的傳說和傳統,翻一番歷史,《禮記》上最早記載「中秋」一詞。我國的夏曆(農曆)八月十五日,正是秋季的八月中旬,所以稱「中秋」、「仲秋」。西周時期,中秋節相當於九九重陽節一樣,是敬老養老節日。
  • 為什麼中秋節要賞月和吃月餅?從中秋的團圓情節看中國的民俗文化
    為什麼中秋節要賞月和吃月餅?從中秋的團圓情節看中國的民俗文化中秋節是我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在眾多中國人的心目中,它是一個除春節之外最隆重的節日。從歷史角度來講中秋節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周禮》中有「中秋獻良裘」、「中秋夜迎寒」的記載,這也是有關「中秋」最早的文字記錄。
  • 中秋為什麼要吃月餅?中秋節的來歷!
    中秋佳節,闔家團圓,沒到中秋佳節時期,每個人第一個想法除了家人團員以外肯定會想到吃月餅,月餅已經成為了中秋佳節必不可少的美食。現在的月餅口味也繁多,你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口味!中秋為什麼要吃月餅呢?我們大多數人都只是知道中秋節一定要吃月餅,那麼月餅是怎麼來的?吃月餅的意義是什麼?說來話長,中秋節在古代有多種稱呼,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或團圓節等都是以前人們對於中秋節的稱呼,因為中秋節在農曆八月十五,正值三秋過半,而故名「中秋」。
  • 全國人民「中秋」除了吃月餅,還吃什麼?下列中秋美食饞哭你!
    哈嘍,中秋節到了,大家都知道中秋節吃月餅,那還知道中秋節除了吃月餅,各地人民還會吃些什麼嗎?祖國地大物博,因地域不同,各地人民的飲食習俗也有所不同,接下來咱們一起去看看各地中秋節都有什麼好吃的吧!北京—月餅、果品,祭兔兒爺。中秋節時,正是秋果豐收之際,老北京人有贈親友瓜果的習俗,所以中秋也被當地人稱為「果子節」;還有北京人愛吃的月餅分為三種:自來紅、自來白、提漿月餅(團圓餅),說通俗點「提漿」就是熬糖漿,另外在皮面中還要加入一定比例的大油,以起到酥鬆的作用。
  • 千年傳統習俗——中秋吃月餅,你知道它們的歷史由來嗎?
    秋天是農作物及各種果品陸續成熟的季節,根據我國曆法,農曆八月在秋季中間,為秋季的第二個月「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農民為了表達慶祝豐收的喜悅心情,以中秋這天作為節日。為紀念這一日,才有八月十五吃月餅的由來。清朝慈禧執政時期,非常重視中秋節。把八月十四定為「迎月」日,八月十六定位「送月」日,中秋節便成了三天。中秋吃月餅成為一種普遍的風俗,並且製作技巧也越來越高。
  • 我們為什麼中秋節要吃月餅 人們為什麼在中秋節要吃月餅
    我們為什麼中秋節要吃月餅月餅的別稱較多,許多地方還稱月餅為小餅,團圓餅,月團,宮餅,胡餅等,主要作為中秋佳節祭拜月神的貢品,後來慢慢流傳至今,便有了中秋佳節吃月餅的風俗習慣。因為中秋是中國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在中秋佳節這一天,天上的月亮會又圓又大,十分明亮。
  • 中秋節,除了吃月餅,我們還能幹點啥?
    其實中秋節除了吃月餅,在我國流傳下來許多優雅有趣具有儀式性的紀念活動。下面我來講一講中秋節的一些習俗風尚。祭月。中秋節的月亮特別的皎潔明亮與圓滿具有象徵性的意義。祭拜月神時,全人家先朝月出的方向擺好圓桌陳列出一些應季瓜果再加上清茶、月餅、糖果等祭拜月神。等月亮升起便燃香對月。全家人圍桌而坐品茶賞月。聽長輩說一說往事,聞後生講一講新聞。中秋遊園。
  • 中秋為何要吃月餅
    月餅是啥?問起這個問題,全國各地的朋友估計能給出幾百種答案。而如果你問小時候的我,就會得到這樣一種回答。彼時改革開放初始,物質交流還不多。那些帶蛋黃的、帶蓮蓉的月餅我聽都沒聽過。對於我這樣的小朋友,中秋記憶大概就是乍起的秋風,還有英語課文裡那句「Mid-Autumn Day」了。毫無疑問,月餅是中華民族的上古名吃,傳統文化的優秀載體。但是,這是真的嗎?隨便上網查查,關於月餅的科普文比中秋節的還多,今天就來給大家說說那些故事。
  • 中秋節為什麼要賞月、吃月餅?|眼界Plus
    平日埋頭忙碌的人,到了這天,都會抬起頭望望月亮,放慢節奏觀賞一番,再細細品嘗準備好的月餅。對於這一套習俗,我們已經習慣成自然。但一年四季都有圓月,為什麼一定要選在中秋節賞月、吃月餅呢?你知道嗎,中秋節最初的起源,就來自古人對月亮的崇拜。
  • 中秋別只知吃月餅,這些農俗更有趣
    今年的中秋與國慶正好重合在一起,好日子撞在一起,國民們當然重視。在我們已經度過的日子裡,國慶與中秋重合的也就1982年,除了2020年,未來目前所能預知的,也僅有2031年以及2077年是重合的。所以雙節同慶,是非常難得且罕見的日子。
  • 月餅在古代是供品,為什麼可以吃?
    古人在中秋節有祭月的習俗,在祭月時,桌案上要擺上供品,如月餅、西瓜、蘋果、紅棗、葡萄、李子等。晚上,把月亮神像放在對著月亮的方向,全家人拜祭月亮後,再把月餅吃了。為什麼古人要在中秋時節吃月餅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從吃月餅的兩方面的寓意來說。
  • 中秋節為什麼會吃月餅?關於中秋月餅的傳說
    中秋節,人們往往會一家團聚,一起看月亮、吃月餅,那中秋節為什麼會吃月餅?一、中秋節為什麼會吃月餅有些人認為,由於月餅是圓形的,它們象徵著天空中的滿月。也有些人認為,圓圓的月餅和天空中的圓圓月亮響應和,反映了人們希望家人重聚的美好願望。
  • 中秋節吃月餅的來源 仲秋月餅傳說有哪些
    大家都知道,中秋節作為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自古以來就受到我國人民的重視,而且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也一直持續至今,但是很多小夥伴並不知道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隨小編一起來文中了解一下吧。    一說元代末年,江蘇泰州的反元起義領袖張士誠(或說是朱元璋的謀士劉伯溫)利用中秋民眾互贈圓餅之際,在餅中夾帶「八月十五夜殺韃子」的字條,大家見了餅中字條
  • 中秋節的來歷,什麼時候開始吃月餅的
    因為農曆八月十五日居於秋季的正中,所以,稱作「仲秋」,「仲」即居中的意思,而八月十五日即居秋季之中,又居「仲秋」之中,故稱為「中秋節」或「仲秋節」。這時,因為月色倍明於常時,所以又稱為「月夕」。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百姓也就有了中秋祭月、拜月、賞月習俗。
  • 2018中秋為什麼吃月餅有什麼來歷 八月十五吃月餅有何寓意
    中秋節吃月餅是為了紀念什麼?每逢中秋節我們都會吃月餅賞月,那你知道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嗎,中秋節吃月餅最初是為了什麼嗎?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看中秋節吃月餅的起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