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擴張兇猛!濟南三五天時間就能開起來一家店

2020-12-09 大眾網

近兩年,果唯伊、蘇寧小店、倍全等連鎖店一下子湧入了城市的大街小巷。齊魯晚報記者了解到,果唯伊進入濟南以來,已經開設了60家店,蘇寧小店今年已經開了50多家,倍全也開了50多家。這打破了老百姓印象中對傳統零售店的印象:他們不再單打獨鬥,也不再擠牙膏式地鋪店。在資本的加持下,新零售越來越趨向於「快銷快打」的網際網路模式,迅速開店、迅速佔領市場,快速形成品牌效應。

以前開家店需要20天

現在只需要三五天

「感覺一夜之間冒出了好多連鎖的小店,有時候經常經過的地方,沒過幾天發現就開了個小商店。」家住濟南天橋區的張穎說,最近她有幾天沒從堤口路附近走,過了幾天發現路邊就多了一家蘇寧小店。「開店速度真是快啊。」

這幾年,網際網路快銷快打的打法,早已經深入到了新零售行業。記者拿到了一份部分連鎖店在濟南的開店數據:截至目前,蘇寧小店開了50多家、倍全50多家、果唯伊近60家,瑞幸咖啡5月份進入濟南已經開了35家。

「以前的夫妻店,現在都開始升級加盟連鎖了。」倍全總經理崔麟告訴記者,一般說來,傳統的便利店一般都是單打獨鬥,以一家小賣部為例,開店周期不會低於20天,這其中包括從門店規劃到設計裝修、設備採購、產品陳列、系統調試、試運營等一系列的流程。

而現在的新零售開店速度有多快呢?記者算了一下,以10個月來算,蘇寧小店50家店,一個月是5家,以一個月30天來算,平均6天開一家。以此來算,果唯伊平均5天開一家、倍全也是6天一家店、瑞幸咖啡也是5天一家店。也就是說,平均每三五天就能誕生一家新零售店。

據介紹,對連鎖品牌來說,他們可能同時籌備多家店面,即便是單店開店周期不變,但是數量多,所以平均下來的開店速度就快。

有的吸納加盟商

有的搞直營

開一家店的成本有多高呢?一家果唯伊店的老闆介紹說,她這家店開起來花了近四五十萬。她算道:「我的加盟費是10萬元,加上裝修設備費用,又是10多萬,另外還有房租,一年就30多萬,再加上水電、進貨等費用,將近四五十萬。」

而實際上,開一家超市的費用也要20多萬元。所以,沒有大的資本介入,小品牌很難做到快速鋪店。

當然,雖然披著新零售的外衣,他們在開店模式上並不新鮮:要麼是吸納加盟商、要麼就是搞直營。蘇寧小店、瑞幸咖啡是直營,倍全、果唯伊是加盟。

直營的有個特點,就是都是以網際網路為主的公司,並且有大筆的現金流。2017年年底的時候,蘇寧減持550萬股阿里股票,套現9.4億美元,約合62.2億元人民幣。2018年5月份,蘇寧再次出售阿里巴巴股票,收到價款合計約15.04億美元,預計可實現淨利潤約56.01億元人民幣。蘇寧套現的用途之一就是布局蘇寧小店。

2018年初,蘇寧方面稱,預計今年將有1500家蘇寧小店在全國開業,而未來三年蘇寧小店將進入246個城市,開設5000家店。濟南蘇寧則表示,2018年預計濟南大區全年將新開40家蘇寧小店,現在距離年底還有兩個月,開店數已經超出了預期。

瑞幸咖啡六個月

開店數成行業「老二」

瑞幸咖啡則是典型的網際網路公司模式,今年7月份,瑞幸咖啡宣布完成A輪2億美元融資。瑞幸咖啡2018年1月才開始試運營,截止到今年7月底,門店數達到809家,僅用了6個多月就超過了成立3年的連咖啡,也超過了Costa成為僅次於星巴克的行業「老二」。而且瑞幸CEO還表示,門店數量超過星巴克只是時間問題。

而倍全和果唯伊則玩的是傳統的加盟模式,不過具體操作上有所不同。以倍全為例,崔麟告訴記者,倍全跟以往的加盟方式不同,倍全並不掌控加盟商的進貨渠道,而主要是給加盟商賦能:「我們教給加盟商怎麼賺錢,教他們怎麼做活動,如何搞促銷,增加比如彩票、返點等各種增值業務。」

果唯伊則更加傳統。濟南經一路果唯伊店老闆告訴記者,加盟果唯伊後,店面的裝修、設備、品牌等都由果唯伊授權使用,同時,總部會統一給店面配貨,當然,具體進什麼貨,老闆可以自行決定。「這跟傳統的加盟模式差不多。」

夫妻店加盟連鎖店

希望靠品牌增業績

崔麟說,連鎖超市是以前路邊小賣部的升級版,他認為,之所以很多夫妻店主希望通過加盟連鎖提高收益,是因為老百姓現在的品牌意識越來越強。「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同樣在路邊的兩家零售店,一家是裝修簡單、布置雜亂的個體戶,一家是店面乾淨、陳列有序的品牌店,價格相差不大的情況下,大部分人一般都會選擇後者。」

他認為,對店主來說,加盟不是意味著增加了品牌,更多的是為業績增長賦能。「現在有很多在小店開展的線下業務、廣告推廣等,可以給小店類似佣金的返點,這些推廣如果是個體戶的話,很難去談下來。而有了加盟品牌的連鎖效應,通過總部去統一談判、投放,這大大增加了談判的話語權,也更能招徠大客戶的合作。」

「比如,我們在市中區有很多改造的夫妻店,有一家店改造之後,業績大幅度上升,去年業績提高了30%。今年有一家新加盟的店,通過品牌化運營,業績增長達到了50%-70%,加盟開業當天增加了兩千元的營業額,還有的店增加了五六千。」

濟南社科院研究所所長王徵表示,加盟的方式使得資金不夠龐大的品牌能夠快速擴張,而大資本商家因為手握大量現金,則更喜歡直營的方式。「一般來說,直營更好管控,而且從採購、配貨上也更加規範,在進貨時也能拿到較低的價格。這也恰恰是加盟的軟肋,加盟品牌必須把控好加盟商的商品品質和服務,在此基礎上如果能給予加盟商更多的賦能,也是一件雙贏的事情。」

靠燒錢擴張的新零售

機會與風險並存

當然,看上去熱鬧非凡的新零售,並非靠加盟和連鎖就能一勞永逸。

近期有媒體報導,50多位來自全國10多個城市的加盟商,來到位於南昌市青山湖區的南昌果唯伊配送中心,他們要找這家企業討要個說法,因為這些加盟商在全國各地經營的果唯伊店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已經虧本倒閉了,他們想要討回管理押金卻困難重重。

蘇寧小店雖然背靠蘇寧這棵大樹,但是燒錢也是非常厲害,據上個月蘇寧發布的一份公告中顯示,蘇寧小店2018年1至7月營收1.43億元,虧損2.96億元,債務高達6.53億元。在公告中,蘇寧易購也提及了蘇寧小店因迅速擴張門店需要的高投入而產生的階段性虧損。而加速新增的店面經營期較短,仍處於培育期,短期難以看到回報。

瑞幸咖啡的打法則粗暴簡單:通過燒錢培養消費習慣。其銷售策略主要依靠的是「首杯免費」、「買二贈一」和「買五贈五」等大力度的優惠。一杯瑞幸贈飲帶來一個註冊用戶,其獲客成本就在10-20元。8月1日,瑞幸咖啡又宣布進軍輕食市場,即日起至年底全國所有門店所有輕食一律五折優惠,並宣布年底前將在全國建成門店2000家。

瑞幸咖啡自身並不生產輕食,而是由白卡弗、百麥、中糧三家公司提供,目前店內的輕食產品折後價格在6.5—12.5元之間。而瑞幸咖啡的鮮榨果汁也是以2.8折的價格促銷,對消費者相當有吸引力。

「10-20元的獲客成本對於目前的消費市場來說已經算是比較便宜了。」中國食品研究專家朱丹蓬表示,現在消費市場獲客成本逐年增加,平均大多在百元以上,瑞幸咖啡10-20元的獲客成本在業內已經是比較便宜的價格了。

瑞幸咖啡創始人錢治亞坦言,前期的投入已經不止十億元了,但具體金額她並沒有透露,她表示,瑞幸咖啡還沒有盈利時間表,目前確實在虧損狀態,並且做好了長期虧損的準備。

王徵坦言,網際網路的興起和資本的介入,完全顛覆了以往傳統零售的模式。「以前大家想的是,開店如何不虧錢,現在想的是,燒錢擴張,達到規模效應後再收割賺錢。」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任磊磊

相關焦點

  • 西安一京東無人超市閉店 盒馬鮮生國內接連關店 新零售不行了?
    新零售不行了?盈利問題悄然而至?新零售只是噱頭?關於新零售的各種質疑,紛至沓來——  盒馬鮮生、超級物種接連關店  西安一家京東無人超市閉店  華商報記者近日發現,位於西安市雁塔區科技路9號的「京東X無人超市」已經停業閉店。
  • 天貓25天開出一家新零售茶館 落戶杭州河坊街
    天貓25天開出一家新零售茶館 落戶杭州河坊街來源:中國網2018-03-27 21:063月25日,古色古香的河坊街187號出現了一家黑科技滿滿的「新零售茶館」。據悉,這是天貓首個新零售茶館,自動派樣機互動遊戲、雲貨架、新一代智能零售販賣機進駐西湖茶葉門店,同時還聯合知味觀打造基於數據分析的茶點推薦及試吃等。
  • 半年在濟南開店30家,急速擴張的「包子客」
    異軍突起半年開近30家店「以前沒注意到這個品牌,最近這段時間突然多了很多店,我們家附近一公裡之內,就新開了兩家店。」省城張先生口中所指的,是一家名為「包子客」牛肉湯包的品牌。包子客的微信公眾號顯示,2019年該品牌門店數目突破46家,2020年五一期間連開十家店,截至記者發稿時,其店面總數已經超過70家,其中90%以上的門店位於濟南。
  • 盒馬鮮生首次關店,新零售告別野蠻擴張
    而今年4月,大潤發與盒馬合作開出的「盒小馬」,在開業不到一年的時間,全國首店停止營業。盒馬自創立初期,一直被外界視為「新零售」的樣本。時間進入2019年,業界開始了一股對新零售的「反思潮」。侯毅在對外的演講中難掩焦慮,提出五個值得深度思考的問題,包括「包裝食品是否具有競爭力?大海鮮還性感嗎?
  • 阪織屋:一個襪子內衣店 憑什麼成新零售黑馬
    一家主營襪子、內衣、家居服的集合店,成了天貓新零售的黑馬。  創立於2011年的阪織屋,花了6年時間在全國200多個城市開出600多家門店。而天貓新零售,讓它的業績一下子提升了一個新臺階。阪織屋COO王波在上周的一次天貓新零售公開課上透露,今年618期間,阪織屋天貓智慧門店的銷售額增長2倍,客單價從184元增至310元,顧客數量增加168%。
  • 7-11便利店要來濟南「搶地盤」,百平米小店年盈利四五十萬
    &nbsp&nbsp&nbsp&nbsp外來品牌扎堆「跑馬圈地」&nbsp&nbsp&nbsp&nbsp除了7-11以外,最近還有一家便利店品牌進駐濟南,並連續開出兩家門店,這就是中商惠民旗下嗨家便利連鎖店。
  • 盒馬mini,人民的新零售
    之前號稱要做北京市便利店Top 1的全時,說倒就倒……北京無人零售店倒是很多,但就是缺了點溫暖的感覺據說,新零售才能拯救北京中產。比如,近年來到處開店的盒馬鮮生,店倉一體、生鮮熟食一條龍,線上線下、土產洋貨都有,一家店圓你的小資夢。
  • 寺庫庫店發布人際新零售戰略
    從2019年起,庫店將聚焦於新中產人群的消費升級,繼續發展既有的線上社交電商,並推出線下加盟的精品集合店、代購貨源供應等業務。 2018,寺庫庫店新零售初試鋒芒庫店是寺庫集團旗下的新零售板塊,其創始人鄭劍豪曾是寺庫商城的第一任總經理。2017年,寺庫集團於美國納斯達克上市。
  • 【速豹原創】慶豐包子鋪濟南首店關停!年初至今一直未營業,濟南只...
    慶豐首家濟南店關閉國慶中秋雙節期間,火車站的客流量較平日多了不少,一位拉著行李箱的市民走到慶豐包子鋪門口,卻發現店鋪已經關閉。「火車時間還早,本來想在這吃頓早餐再進站,結果沒開門。」這位市民告訴記者。該店門口的貼條顯示「慶豐包子鋪搬遷,本店暫停營業」。對此,記者走訪了附近多家商戶,他們均表示,該店今年一直沒有開業。旁邊經營多年的一家小超市的業主告訴記者:「慶豐平時人不多,不賺錢,但是這個店面租金很高,一年得有個一兩百萬,開業也是賠錢,他們就一直沒開。」
  • 開到騰訊家門口,盒馬三店連開上了一堂新零售課
    把新零售門店開到騰訊系門口去!近日,盒馬鮮生yao 連開3店,分別位於京東、騰訊和永輝總部所在地福州,給騰訊上了一堂正宗的新零售課!更有趣的是,在本周末北京亦莊2店開業後,京東總部將成為全國首個「雙盒區房」所在地,所有的京東總部員工都能享受到盒馬新零售碩果。春節前後,北京西直門店、廣安店以及西安3家門店也將陸續開業。隨著盒馬擴張步伐加速,新零售這場戰火也越燒越旺了,無異於是在貼身肉搏了。
  • 老字號知味觀開出杭城首家新零售體驗店!
    記者了解到,杭州知名的老字號知味觀,聯合天貓新零售,在西湖邊開出了杭城首家「智慧門店」。從早上8點半開始試營業,知味觀的糕點店就迎來了首波客人。雖然只有18平方米的小店面,但這裡的品種特別齊全,口味和材料上也做了升級調整。夏季的炎熱,依舊未能阻擋消費者的熱情,門口一排就是十多個人。
  • 沃爾瑪撤出濟南陽光新路 誰當接盤俠?
    物業管理者:舊址專為超市設計,還會引進大超市在採訪中,濟南很多商界人士都表示,沃爾瑪陽光新路店位置的確很好,做成這樣的確可惜了。據了解,該店當初籤了15年的物業合同,如今剛經營了5年就要撤離。我們還會繼續招商,還會引進一家大型綜合超市。美樂匯商業管理分公司相關負責人劉先生說,這個地方,也的確需要一家大超市。
  • 山東省母嬰零售市場:區域零售各自為戰,傳統經營開始擁抱電商
    為了了解山東省母嬰零售市場的發展現狀,筆者與濟南成長小不點商貿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玉東、濟南育嬰家母嬰連鎖總經理楊鵬、濟南愛得利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趙雁滔、濟南任氏孕嬰集團董事長任永江進行了深入交流。通過採訪內容整理,還原當前山東省母嬰市場的真實風貌。
  • 店倉合一、前置店成為新零售的決戰點
    而新零售所釋放的巨量需求正催動整個物流配送系統進行一場深入遠大的場景變革,「所見即所得」的新零售和與之匹配的「分鐘配送」的新物流,正給傳統零售業帶來前所未有的變化與光景。物流配送向「點對點、分鐘級」快速演進,店倉合一、前置倉成為決勝新零售的關鍵。新零售要求更高效的現代供應鏈組織方式及物流配送模式。未來供應鏈將是新零售的生命線,是實現對商品貨源控制的關鍵。
  • 以7-11等為例反思新零售:加盟便利店的終極出路
    除了便利店以外,零售行業還存在哪些機會?帶著這些疑問,來看看春曉資本創始合伙人何文在調研了上引水產、7-Eleven、羅森、全家等企業之後對零售業態新的思索。7-Eleven的零售邏輯我個人認為,所謂新零售更多是一個概念,不存在實質上的新零售。零售這個古老的行業一直存在,也一直隨著時代的變遷而演進。
  • 桔子財經|新風向標!投了山影山大地緯的魯信文化這次為啥又投它
    這兩家具有國資背景的企業,在同一天宣布「牽手」一家本土新零售品牌,傳遞出什麼信號?宜快宜慢,2014年創立於濟南,專注於在濟南商務區的知名寫字樓開設便利店,同時也在產業園區、地鐵、高鐵等樞紐地帶布局,專門為白領階層提供便利快捷的生活服務。目前,宜快宜慢已經在濟南開店超過百家。
  • 紮根濟南社區,一年多開出近百家門店,雲菜園靠什麼打通生鮮業態?
    在山東濟南大本營,雲菜園還在不斷的拓展門店,以新開的濟南尚品燕園門店為例,這家門店總面積140平,創始人熊彬透露,像這樣的一家門店總投入約30萬,其中有40%都花費在押一付六的房租上,店內sku的數量在600個左右,選品都圍繞著能滿足人們一日三餐的米麵糧油、肉禽蛋奶、廚房用品等品類。
  • 濟南奶茶店:在「下沉市場」甜蜜鏖戰
    這個號稱「10元以下無對手的」品牌,最近擴張勢頭正猛,在西市場商圈剛開了兩家店,加上此前已有的一家,形成「合圍」之勢,令不少周圍的茶飲店「瑟瑟發抖」。  很多人想不到,疫情後回暖最快的,是一個看似體量不大卻充滿治癒感小確幸的行業。疫情過後,喜茶等「頭部奶茶品牌」步入「30元時代」,經過去年的猛力突擊,它們在濟南的布局已基本成型。
  • 盒馬回應首次關店:做零售沒有百分之百的事情
    記者發現,距盒馬吾悅廣場店兩公裡外有一家永輝超市,當地居民還向記者反映,此前在這邊的沃爾瑪超市都關門了,「產品品種少、價位又偏高端的盒馬關門很正常。」據了解,周邊還將於明年開業山姆會員店。另外,胡先生說,該店三公裡配送範圍內的昆城廣場已有一家盒馬,「過高的覆蓋造成自身成本浪費。」
  • 山東立健全資收購泉城大藥店、濟南神農大藥店
    「從6月份開始談判到最終完成收購,全程只用了不足兩個月時間,神農大藥店30家門店、泉城大藥店5家門店,全部現金收購100%控股,這次收購至少為我們省了兩年的工夫。」談起本次閃電收購,李國濤至今難掩興奮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