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果唯伊、蘇寧小店、倍全等連鎖店一下子湧入了城市的大街小巷。齊魯晚報記者了解到,果唯伊進入濟南以來,已經開設了60家店,蘇寧小店今年已經開了50多家,倍全也開了50多家。這打破了老百姓印象中對傳統零售店的印象:他們不再單打獨鬥,也不再擠牙膏式地鋪店。在資本的加持下,新零售越來越趨向於「快銷快打」的網際網路模式,迅速開店、迅速佔領市場,快速形成品牌效應。
以前開家店需要20天
現在只需要三五天
「感覺一夜之間冒出了好多連鎖的小店,有時候經常經過的地方,沒過幾天發現就開了個小商店。」家住濟南天橋區的張穎說,最近她有幾天沒從堤口路附近走,過了幾天發現路邊就多了一家蘇寧小店。「開店速度真是快啊。」
這幾年,網際網路快銷快打的打法,早已經深入到了新零售行業。記者拿到了一份部分連鎖店在濟南的開店數據:截至目前,蘇寧小店開了50多家、倍全50多家、果唯伊近60家,瑞幸咖啡5月份進入濟南已經開了35家。
「以前的夫妻店,現在都開始升級加盟連鎖了。」倍全總經理崔麟告訴記者,一般說來,傳統的便利店一般都是單打獨鬥,以一家小賣部為例,開店周期不會低於20天,這其中包括從門店規劃到設計裝修、設備採購、產品陳列、系統調試、試運營等一系列的流程。
而現在的新零售開店速度有多快呢?記者算了一下,以10個月來算,蘇寧小店50家店,一個月是5家,以一個月30天來算,平均6天開一家。以此來算,果唯伊平均5天開一家、倍全也是6天一家店、瑞幸咖啡也是5天一家店。也就是說,平均每三五天就能誕生一家新零售店。
據介紹,對連鎖品牌來說,他們可能同時籌備多家店面,即便是單店開店周期不變,但是數量多,所以平均下來的開店速度就快。
有的吸納加盟商
有的搞直營
開一家店的成本有多高呢?一家果唯伊店的老闆介紹說,她這家店開起來花了近四五十萬。她算道:「我的加盟費是10萬元,加上裝修設備費用,又是10多萬,另外還有房租,一年就30多萬,再加上水電、進貨等費用,將近四五十萬。」
而實際上,開一家超市的費用也要20多萬元。所以,沒有大的資本介入,小品牌很難做到快速鋪店。
當然,雖然披著新零售的外衣,他們在開店模式上並不新鮮:要麼是吸納加盟商、要麼就是搞直營。蘇寧小店、瑞幸咖啡是直營,倍全、果唯伊是加盟。
直營的有個特點,就是都是以網際網路為主的公司,並且有大筆的現金流。2017年年底的時候,蘇寧減持550萬股阿里股票,套現9.4億美元,約合62.2億元人民幣。2018年5月份,蘇寧再次出售阿里巴巴股票,收到價款合計約15.04億美元,預計可實現淨利潤約56.01億元人民幣。蘇寧套現的用途之一就是布局蘇寧小店。
2018年初,蘇寧方面稱,預計今年將有1500家蘇寧小店在全國開業,而未來三年蘇寧小店將進入246個城市,開設5000家店。濟南蘇寧則表示,2018年預計濟南大區全年將新開40家蘇寧小店,現在距離年底還有兩個月,開店數已經超出了預期。
瑞幸咖啡六個月
開店數成行業「老二」
瑞幸咖啡則是典型的網際網路公司模式,今年7月份,瑞幸咖啡宣布完成A輪2億美元融資。瑞幸咖啡2018年1月才開始試運營,截止到今年7月底,門店數達到809家,僅用了6個多月就超過了成立3年的連咖啡,也超過了Costa成為僅次於星巴克的行業「老二」。而且瑞幸CEO還表示,門店數量超過星巴克只是時間問題。
而倍全和果唯伊則玩的是傳統的加盟模式,不過具體操作上有所不同。以倍全為例,崔麟告訴記者,倍全跟以往的加盟方式不同,倍全並不掌控加盟商的進貨渠道,而主要是給加盟商賦能:「我們教給加盟商怎麼賺錢,教他們怎麼做活動,如何搞促銷,增加比如彩票、返點等各種增值業務。」
果唯伊則更加傳統。濟南經一路果唯伊店老闆告訴記者,加盟果唯伊後,店面的裝修、設備、品牌等都由果唯伊授權使用,同時,總部會統一給店面配貨,當然,具體進什麼貨,老闆可以自行決定。「這跟傳統的加盟模式差不多。」
夫妻店加盟連鎖店
希望靠品牌增業績
崔麟說,連鎖超市是以前路邊小賣部的升級版,他認為,之所以很多夫妻店主希望通過加盟連鎖提高收益,是因為老百姓現在的品牌意識越來越強。「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同樣在路邊的兩家零售店,一家是裝修簡單、布置雜亂的個體戶,一家是店面乾淨、陳列有序的品牌店,價格相差不大的情況下,大部分人一般都會選擇後者。」
他認為,對店主來說,加盟不是意味著增加了品牌,更多的是為業績增長賦能。「現在有很多在小店開展的線下業務、廣告推廣等,可以給小店類似佣金的返點,這些推廣如果是個體戶的話,很難去談下來。而有了加盟品牌的連鎖效應,通過總部去統一談判、投放,這大大增加了談判的話語權,也更能招徠大客戶的合作。」
「比如,我們在市中區有很多改造的夫妻店,有一家店改造之後,業績大幅度上升,去年業績提高了30%。今年有一家新加盟的店,通過品牌化運營,業績增長達到了50%-70%,加盟開業當天增加了兩千元的營業額,還有的店增加了五六千。」
濟南社科院研究所所長王徵表示,加盟的方式使得資金不夠龐大的品牌能夠快速擴張,而大資本商家因為手握大量現金,則更喜歡直營的方式。「一般來說,直營更好管控,而且從採購、配貨上也更加規範,在進貨時也能拿到較低的價格。這也恰恰是加盟的軟肋,加盟品牌必須把控好加盟商的商品品質和服務,在此基礎上如果能給予加盟商更多的賦能,也是一件雙贏的事情。」
靠燒錢擴張的新零售
機會與風險並存
當然,看上去熱鬧非凡的新零售,並非靠加盟和連鎖就能一勞永逸。
近期有媒體報導,50多位來自全國10多個城市的加盟商,來到位於南昌市青山湖區的南昌果唯伊配送中心,他們要找這家企業討要個說法,因為這些加盟商在全國各地經營的果唯伊店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已經虧本倒閉了,他們想要討回管理押金卻困難重重。
蘇寧小店雖然背靠蘇寧這棵大樹,但是燒錢也是非常厲害,據上個月蘇寧發布的一份公告中顯示,蘇寧小店2018年1至7月營收1.43億元,虧損2.96億元,債務高達6.53億元。在公告中,蘇寧易購也提及了蘇寧小店因迅速擴張門店需要的高投入而產生的階段性虧損。而加速新增的店面經營期較短,仍處於培育期,短期難以看到回報。
瑞幸咖啡的打法則粗暴簡單:通過燒錢培養消費習慣。其銷售策略主要依靠的是「首杯免費」、「買二贈一」和「買五贈五」等大力度的優惠。一杯瑞幸贈飲帶來一個註冊用戶,其獲客成本就在10-20元。8月1日,瑞幸咖啡又宣布進軍輕食市場,即日起至年底全國所有門店所有輕食一律五折優惠,並宣布年底前將在全國建成門店2000家。
瑞幸咖啡自身並不生產輕食,而是由白卡弗、百麥、中糧三家公司提供,目前店內的輕食產品折後價格在6.5—12.5元之間。而瑞幸咖啡的鮮榨果汁也是以2.8折的價格促銷,對消費者相當有吸引力。
「10-20元的獲客成本對於目前的消費市場來說已經算是比較便宜了。」中國食品研究專家朱丹蓬表示,現在消費市場獲客成本逐年增加,平均大多在百元以上,瑞幸咖啡10-20元的獲客成本在業內已經是比較便宜的價格了。
瑞幸咖啡創始人錢治亞坦言,前期的投入已經不止十億元了,但具體金額她並沒有透露,她表示,瑞幸咖啡還沒有盈利時間表,目前確實在虧損狀態,並且做好了長期虧損的準備。
王徵坦言,網際網路的興起和資本的介入,完全顛覆了以往傳統零售的模式。「以前大家想的是,開店如何不虧錢,現在想的是,燒錢擴張,達到規模效應後再收割賺錢。」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任磊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