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的人不敢與老闆談錢,人生最大的幼稚病

2020-12-16 清風拂明月呀

《武林外傳》中有個情節,呂秀才他了兩錢銀子給郭芙蓉,遲遲未見歸還。呂秀才絞盡腦汁,和郭芙蓉說了很帶「二」字的句子,就是想提示郭芙蓉那兩錢銀子。他這情形雖然經過了戲劇誇張,但的確是來源於生活,他身上折射的是羞於談錢的大眾現象。

我們為什麼羞於談錢?

羞於談錢的心態,源於我們的文化傳統。以農耕文化起家的古老中國,從生產生活方式來說,傳統觀念是「重農輕商」「勤於教子,恥於經商。」在思想文化層面,古人尊奉的是「君子不言利」「重義輕利」。

特定的歷史階段,我們甚至以窮為榮。這就使得「錢」這個詞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裡被異化醜化,成為庸俗墮落的代名詞。

時至今日,氛圍大不同,正如同中國人長期被壓抑的性文化一樣,一旦出頭,便有洪水猛獸之勢。眼下,對於談錢,有一類人是矯枉過正,他們張口閉口談錢,毫不避諱自己逐財謀利的欲望和方式。

而大多數人,依舊擺脫不了羞於談錢的文化烙印。我們身邊有千千萬萬的「呂秀才」。對於錢,明明心裡在意,卻要做出不在乎的姿態。

日常交際中,聽到最多的話之一便是「別跟我提錢」。觥籌交錯間,一個個醺醺然豪爽地說「別給我提錢」,好像你再說錢就是他的仇人。其實,大家都心知肚明,這場飯局就是為了錢和利益。

其實,這都是不夠健康的金錢觀。這種羞於談錢的心態,會對我們的生活和工作產生種種不良影響。

職場上不談錢,「死」得沒尊嚴

據新華網一項調查表明,有百分之五十三的人在工資或者報酬出現問題的時候,不敢與老闆協商。本來談錢是一件光明正大的事情,竟然莫名其妙變成了畏畏縮縮。

這讓我想起了身邊的一個例子。認識的一個女孩頗有才氣,在一家雜誌社工作三年,貢獻了很多期刊頭條,也積攢了一批優秀作者。她覺得自己的勞動可以換來升職或者加薪了,可是老闆從來都只是給她談文學,談情懷,談堅守。

女孩就本著「工作都是為自己做的」心態,拿著低廉的工資繼續勞動。後來一次疏忽,給公司造成了一個小損失,老闆讓她用半年的薪水來彌補。在這期間,另外一個同事犯了同樣的錯誤,可同事非但沒有被處罰,還被評為最佳員工。女孩心態終於失衡了,去質問老闆,才知道同事是仰仗了家人的資源給雜誌拉來了廣告。

女孩辭職了,不是因為這份不公平。她早就明白,職場上哪有什麼絕對的公平,但她無法釋懷的是,她的那些努力勞動,原來在老闆那根本不值得一提。對於曾經的付出,她願賭服輸,她後悔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在很多次應該提出加薪的時候,她沒有向老闆開口。

這也是職場上常見的現象之一,有些老闆利用員工羞於談錢的弱點,既能煽動員工的感情,又能節省成本。其實在職場上,不僅需要拼搏,更要有一種勇氣。那就是,當你配得上的時候,要懂得為自己要價。

現代社會越來越依靠各種規則運行,在職場上談錢的本質是建立工作規則。這時候敢於談錢,會談錢,不僅是自我價值的體現,也是一種尊嚴認同,更是一種能力。相反,如果在職場不敢談薪資待遇,是你自我價值感低,缺乏自我認同。你的廉價,並不會換來對方的感恩,反而只會讓對方更加低估你的價值。

從不談錢,就沒有真正的感情

人與人的長久交往,總是繞不開金錢這個問題。大家都愛說,談錢傷感情。朋友之間什麼時候談錢會傷感情呢?必然是雙方財富不均等的狀況下,這種時候談錢,傷害的要麼是較窮的那方的自尊心,要麼是較富的那方的利益。

早些年,我和老公白手起家,他也曾向朋友們借了不少錢。有時候在一起聚,他會打趣地對債主們說:「你們這些有錢人再不對我好點,小心我不還你們錢了。」對方也會戲謔他一番。

這種情況下,他和朋友們的關係絲毫沒有因為談錢而發生變化,因為他是懷著一種感恩又不亢不卑的心態,而不是敏感羞恥的心態來談錢的。

朋友之間如果能夠敢於談錢,這樣的關係往往更純粹,也能更長久,談錢反而成為關係紐帶的加固器。現實中,有太多親朋好友因為利益瓜葛而反目成仇。當談錢能夠避免這些矛盾,促使大家暢快而長久地交往下去時,為什麼不能光明磊落地談談錢的問題呢。

其實,錢本身無善惡,它只是個工具,談錢也無關道德高下。連嶽說:「不敢談錢的人,永遠成熟不了。」所以,該談錢時就談錢,工作上專業地談錢,為自己爭取雙贏的長期合作。生活中,合理坦蕩地談錢,將複雜的事情變簡單,生活就會輕鬆而真實很多。

相關焦點

  • 周鴻禕炮轟無良老闆:談錢,是老闆和員工最體面的相處方式
    第二段:有些老闆只跟員工談道德是比較卑鄙的,員工在北京連房都買不起,有股票也不分給員工,自己卻變成福布斯排行榜的頭幾號人物,這樣做不符合行業發展。說實話,看完這兩段,我確實挺佩服,一個普通的老闆如果這麼說,其實無可厚非,因為他的影響力不夠。但你看現在但凡有點知名度的企業家,說話都很小心,生怕那些話被輿論拿來,落人口實。
  • 諸葛長青:成交客戶的時候,不敢跟客戶開口談錢,怎麼辦?
    長青,我不好意思跟客戶談錢,怎麼辦?這是一個學員給我的留言。如果你也有不好意思跟客戶談錢的心理障礙,諸葛長青的這篇文章非常值得你讀一讀。不好意思跟客戶談錢,長青相信很多人都有這個心理障礙。所以,你說自己不好意思跟客戶談錢,一到成交環節就慫了,你是真的真的不缺錢。如果你窮到一定程度,長青相信你會追著客戶去成交的,你說是不是?2、你對自己的產品沒信心不敢跟客戶談錢的第二個原因就是你對自己的產品沒信心。
  • 我為什麼與熟悉的人做生意不敢談錢?
    本文整理自「人生答疑館」精華回答By 壹心理答主>>>來自壹心理小蘑菇的提問:(點擊文末「了解更多」,查看原問題詳情)我為什麼與熟悉的人做生意不敢談錢?我在與熟悉的人做生意時不能坦然地談錢,心裡有恐慌,焦慮,害怕,內心有種下意識需要去討好別需要。是否對自己的產品/方案不自信?
  • 中年人的悔悟:談錢的人風生水起,追愛的人一事無成
    ,不敢談錢的人,談錢囊中羞澀,也沒底氣談錢。我也是一個不會談錢的人,不知為何從小我就感覺錢不那麼重要,在我的眼裡情感大於錢,我忠於感情,感情卻背叛了我,傷得我遍體鱗傷。人到中年才發現,往往那些越敢於談錢,越以錢為目的的人活得才更通透,更瀟灑。人這一輩子不談錢就是真傻。
  • 大學畢業,工作一年:我現在不想和老闆談理想,只想談錢
    不管老闆還是hr,我都希望他們不要跟我談人生,談理想,談前途,談社會大環境,咱們只談錢好不好?不要說996,只要銀子給的多,住公司都行。讀大學時,以為工作了就自由了,沒想到工作以後,再無自由。」如果之前沒有一點點心理準備,或者沒有參加過實習工作,一下子進入職場會讓很多大學生產生不適應的情況。
  • 大學畢業,進入職場:我現在不想和老闆談理想,只想談錢
    不管老闆還是HR,我都希望他們不要跟我談人生,談理想,談前途,談社會大環境,咱們只談錢好不好?不要說996,只要銀子給的多,住公司都行。讀大學時,以為工作了就自由了,沒想到工作以後,再無自由。」大學剛畢業,我們離開了舒服的校園,不得不面對殘酷的職場,身邊再也沒有了耐心的老師、友善的同學,我們面對的可能是搞不定的客戶,欺負新人的老同事,以及脾氣暴躁的上司。
  • 老闆不同意離職,約我談人生,要把親戚的兒子介紹給我,怎麼辦?
    老闆嘮這嗑,真實性很小,就是捧你誇你希望你留下來的一種方式,「你這小老妹太好了,我都想把大侄子介紹給你」。你看看,為了讓你不走,連大侄子都拋出來了,女人是感性的,別被恭維了兩下就找不到北了,你仔細琢磨下: 你沒提離職的時候,老闆就不能介紹大侄子給你認識嗎?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在去談論理想了只願意談錢
    賈躍亭的FF車,是不是一個理想支撐下的大框架,必須不間斷的往裡面添錢.沒有錢這個人都是騙子.看懂了沒有,簡而言之:沒有錢談理想就是騙子.當你年少無為的時候,你那麼去拯救你純潔的愛情.最純粹的年紀,最簡單的愛情敗給了什麼?
  • 談錢,會把人鍛鍊成狼;談感情,會把人養成白眼狼!
    作者:水木然1這個時代,「人」越來越不靠譜。每個人都想獲得的更多、付出的更少;每個人都用自己的偏見去衡量別人的價值。每個人都最大程度上減少了對別人的依賴和求助,只需努力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獨立人格就是這樣形成的。如果社會上的每個人都是這種狀態,那麼經濟活力和商業環境也必定被推向最繁榮的狀態。
  • 談錢能把人變成狼,談感情能把人變成白眼狼!
    好的公司,根本不會和員工談情懷,只跟員工談錢;同樣的道理,好的男生,也不需要和女生大談感情,只會默默為女生付出;那些張口就是道德和情懷的人,往往都用這個標準夾持別人,然後悄悄實現自己的利益。好的公司要談錢,好的婚姻也要談錢。錢在哪裡,老闆的心就在哪裡,男人的心就在哪裡,願意和你談錢的人才是真的愛你,才有可能給你一個美好的未來。沒錯,談錢的確庸俗,但生活就需要直面各種庸俗,所謂浪漫就是要把各種庸俗的變為美好的過程。
  • 談錢傷感情的睿智:談錢是俗氣,但從不談錢的人更俗
    談錢是俗氣,但沒錢時,只要一次就能摧毀成年人的尊嚴:當走投無路時,就連那些不熟悉的人都要去借,那豈止是低聲下氣,甚至都會被踐踏尊嚴。所以,我覺得談錢不俗氣,不懂存錢才是一種錯誤。所以,在談錢俗氣的背後卻是有著很大的扭曲,不願意找人借錢,都是在各種平臺上揮霍。但我始終覺得,不談錢的人才俗氣。03、楊超越接受採訪時,談到自己要攢錢:沒有嫁妝,你怎麼嫁人?
  • 30種典型的「戀愛幼稚病」,你和你身邊的人也有嗎?
    導語:30種典型的「戀愛幼稚病」,你和你身邊的人也有嗎?1說話不過腦子,還覺得是因為自己耿直。學不會讚美對方,還覺得毒舌和貶低是為了對方好。6試圖事無巨細控制對方的人生,認定對方既然愛你,那就什麼事都必須聽你的。7有問題不溝通,要麼自己憋著不說,要麼一開口就是指責。
  • 工作中最大的無奈:想和老闆談工資,而老闆卻總和我談情懷
    工作這些年經常會聽到很多公司的企業文化都是圍繞著以公司為家,同事為家人展開的我並不是不認可或者排斥這種企業文化但是我想表達的員工觀看領導能不能給自己一個公平合理的待遇01為什麼要等到我提離職了,才開始考慮我的待遇問題了我們工作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大多數的企業都沒有標準的晉級考核標準很多時候,工資待遇都要自己去和老闆談
  • 跟對老闆真得很重要,如果你的老闆是這4類人,早離開早受益
    那麼,什麼樣的老闆最不值得員工追隨?相信問一千人,就會有上千個答案,一個混跡江湖的老哥總結了4種類型的老闆,說跟著這種老闆,肯定餓不死,但絕不會有大出息,能早離開還是儘量早離開。只談理想信仰責任,不談成長進步利益的老闆有理想有信仰有責任,是公司企業衡量員工忠誠度與企業文化建立的重要內容。但是企業文化越高大上,底層員工越感覺假大空,因為這種企業文化不接地氣。然而,有些老闆卻醉心於這種文化,硬生生地將其轉變化加強企業管理的手段。
  • 小老闆的討債路:錢沒要到幾個 不敢接工人電話
    欠錢老闆失聯、推託、遭遇三角債……楊在國稱被欠款約63萬,四處奔波半年討回8000元,年關將近,他不敢接工人電話  自進入臘月,妻子眼裡的楊在國似乎就沒笑過。  「如今的錢太難要了!有錢沒錢的都不好好給(錢)」。
  • 談錢傷感情?不,好的感情都是先從談錢開始
    有的人會說,還是不夠愛,12萬彩禮還屬於可以接受的範疇,相比之下,那些天價彩禮才真的是以愛為名的剝削。其實,彩禮本是男方向女方贈送的聘禮,如今通過彩禮也能看出兩個人對婚姻的態度。雖然都說談錢傷感情,但我認為:好的感情都是先從談錢開始。02.還有一個朋友,婚前沒有談彩禮,老公也沒有主動提,結婚後這事便成了埋在朋友心裡一根刺。
  • 網友總結的25條「年輕人的典型幼稚病」,不少人看後幾乎條條命中
    社會中存在這麼一些人,雖然根據年齡他們已經算是成年人了,但是心智還像小孩子一樣不成熟,這種情況被一些網友戲謔為「成年幼稚病」,或「年輕人幼稚病」。這是一種心理障礙,染上這種「幼稚病」的年輕人在情緒上不僅不夠成熟,而且無法成年人應該承當的責任。
  • 對於單位,除了談錢,還能談什麼
    出現這種情況,我們不能不感嘆人情涼薄世道冷酷。像這樣的冷酷,似乎越來越成為常態。最為典型的,就是某著名公司,程式設計師年過30就要慘遭清退。人們常有感慨,人與單位之間的關係,除了談錢,還有什麼好談的呢?現在,流行一句話:只講情懷不談錢的老闆,都是耍流氓。老闆只講情懷,不談員工的報酬,就是欺騙員工。
  • 為什麼級別越高的人,面試都不想理HR,而要和老闆直接談?
    七八年前我自己親自做招聘,第一次招高管人員的時候,聯繫一些候選人,對方聽到我是HR就說,面試可以直接安排見你們老闆,先和你們HR談就不必了。當時我覺得對方好拽,也一點不把HR放在眼裡。而級別更高的人年薪百萬的呢,成本又如何,面試對於招聘方簡單,出個人接待面試就算完了,求職者的時間這算出來就是錢。所以層級越高的人選,越希望減少面試流程,至少是需要到現場的那種面試流程。我不知道邀請高管面試的HR有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
  • 《天道》:「送錢」看出人生境界,鄭老闆才是大隱隱於世的高人
    《天道》裡面有各行各業的人,它深刻地詮釋了這些人的人生經歷,有商業大佬,有社會底層貧窮的人,還有以種地為生的農民等等。每一個人在社會面前都是那麼渺小,但每一個人又是那麼不平凡,只有這個人的思想跟眼界達到一定的高度,那麼他就可以成為人上人,到達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