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整理自「人生答疑館」精華回答
By 壹心理答主
>>>來自壹心理小蘑菇的提問:
(點擊文末「了解更多」,查看原問題詳情)
我為什麼與熟悉的人做生意不敢談錢?
我在與熟悉的人做生意時不能坦然地談錢,心裡有恐慌,焦慮,害怕,內心有種下意識需要去討好別需要。
是否對自己的產品/方案不自信?如果對對方利好,應理所應當收取「勞動所得」
壹心理優質回答者@Berry如果不能成為「我」,那「我」是什麼
應對不同人群或者是不同行業的銷售,或多或少都會出現這樣的心理狀態。
如果面對的這一個客戶恰好是自己的熟人,也叫做緣故市場,去做生意、談交易為什麼什麼都說通了就是開不了口提「錢」呢?
對方是認識的人,也在一定程度上對雙方都有一定的了解基礎,這種對對方並非一無所知的情況,我們甚至可以說是知己知彼,也對可能出現的問題有所準備;
這個時候反而對主動方(銷售方)更有利,所以如果是出現了恐慌焦慮等情緒,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對自己和產品/方案不自信?有怯場?
商務談判,最重要就是對自己已有的方案信任,這種自信的建立也會間接影響到對方,價格也就是產品的價值了,所以「錢」與「下意識討好」是否你在擔憂其中是有利潤空間?對方的反對意見反而是你是賺了他的錢?
換一個角度想,你提供的這個方案價值在哪呢?對他是否利好?既然沒有欺瞞成份,為何就不能收取應得的「服務佣金」?
這是你的勞動所得,不是嗎?
錢是一種交易媒介,它的背後是規則。熟人間的來往都帶著「情」和「意」,沒有規則。
壹心理精華回答者@吳子系
神叨叨,三腳解夢,疑難雜症
你的這種感覺挺普遍的,有的人對談錢避諱到夫妻間不能談家庭財務如何處理。
為何會出現「談錢傷感情」的情況?不考慮你的個人因素,僅就普遍意義而言,我想至少可以從幾個方面來看:
錢是一種交易媒介,它的背後是規則,談錢,就是講規則。
而在我們的傳統觀念中,按規則辦事是對外人,對自己人是不按規則來才是正常的,比如:
「我們陰間上下都是鐵面無私的,不比陽間瞻情顧意,有許多的關礙處」——《紅樓夢》第十六回
你看,我們在陽間,就得瞻情顧意,傳統觀念的力量是很強大的,個體難以抗衡;
錢是一種交易媒介,它有具體的數目,有數目就會計算。
前面說了瞻情顧意,熟悉人的之間來往都是帶著「情」和「意」的,如果要計算,這部分怎麼算?
你覺得對他讓了利,他覺得自己照顧你生意,說白了,還是因為我們已經習慣的不講規則,不能就事論事。
我們怎麼認識錢?
雖然大家都愛錢,但是這個字萬萬不能掛在嘴上,掛在嘴上,排序也得靠後。
跟錢打交道的,沒什麼好東西,古今中外,這個觀念似乎都差不多,比如「無奸不商」,比如「富人進天堂,比駱駝穿過針眼還難」。
陌生人,相互之間除了交易沒有別的關係,或者關係就是依據交易建立起來的,自然可以談錢,熟人,其他關係在前,談錢,是要越過其他關係的,就覺得有點障礙了。
總而言之,談錢傷感情的觀念,普遍存在,即便你沒有特殊的個人經歷,可能也會在心裡覺得沒法跟熟人坦然談錢。
自己本身可能存在一定的感情需要。希望「熟人合作夥伴」不要把規則當做準則。
壹心理精華回答者@塵埃落定在路上的人
你可能存在一定的感情需要,或者渴望獲得對方的支持。
你的原話是:
心裡有恐慌,焦慮,害怕,內心有種下意識需要去討好別需要。
也就是說你心裡害怕對方讓你下不來臺,儘管你可能有很好的業務素養,但在面對熟悉的人時,你用到的就不僅僅是專業的業務素養,還有感情。
一個古代的步兵需要手持兩種武器才會去戰鬥,一種是進攻性武器,另一種是防禦性武器,談業務實際就是在「戰鬥」,戰場上手起刀落就把對方腦袋割下來的要麼是你的仇人,要麼是你根本不認識的人,面對熟悉的人,總會有情感上的掙扎。
這一點其實跟諮詢師不會給自己的朋友、親人做心理諮詢類似,醫生在做手術時不會允許有人拿刀或者其他武器頂著他,因為都會有恐懼,而熟悉的人是能戳到你軟肋的人。
錢,代表了規則,遊戲規則,而感情卻不是規則,是漣漪。
規則就是令行禁止,絕不拖泥帶水,而情感卻是連續的,拔出蘿蔔帶出泥,兩種東西完全不一樣。
談錢就是在談規則,而連接熟悉的人的紐帶並不是遊戲規則,如果是因為遊戲規則而認識或者逐漸熟悉對方,那屬於另一種情況,連接熟悉的人的紐帶是情感,或者說是需要,並不是單純的遊戲夥伴,不玩遊戲大家可以散夥,熟悉的人是不玩遊戲的時候也會有聯繫。
回到你的問題,談錢,熟悉的人,渴望討好對方,很可能就是你潛意識裡有某種渴望,希望合作夥伴不要一味的把規則當做準則,弄得自己下不來臺或者這種熟悉關係破解。
個人推測,權當參考。
熟人間永遠無法做到客觀中立,公平對待。私人關係和工作不能混為一談。
壹心理精華回答者@王明燦人力資源管理師/二級諮詢師
熟悉的人這個詞很有趣,事實上我也是這樣。如果是陌生人,沒有啥關係,談起項目或者業務就會非常順利,白紙黑字,落在合同上,一目了然。但如果是熟人,就會有許多顧慮,會有隱憂。
所謂熟人,就是跟你有親密關係締結的人群,他們跟你有一定聯繫,並且在情感上無法割裂。人有情感,那麼在做事情的過程裡面帶入糾結的成分。
如:你的好友找你借錢,借個一兩百塊,由於平時關係好,你不可能說,哎,我們打個借條吧,你以後還我。你肯定會說,哎呀,沒關係的,不就一兩百塊錢嘛,到時有空還我就好了。從內心上,你肯定是想對方還錢的。但是,這錢又不大,過度地提還錢的字樣,就會顯得你小心眼不夠大氣。於是你為了維護這層關係,只好做出了「大方」的樣子。
不過這個大方,是裝的。
所以為什麼人們總是說,熟人之間不要做生意,不要創業一起做事,指的就是這麼一個道理。它永遠無法做到客觀中立,公平對待,只有毫不相干、沒有親密關係的兩個人,反而能做出一些事情。
有了感情,有些事就沒法避嫌了,總得做出那麼一兩件讓你違心的事情。當這種違心的事情過度,就會造成不理智,繼而影響事情的發展。
因此你也不要太過擔心,與熟悉的人不敢談錢,也是為了怕傷感情,這是社交關係決定的,但是你要做事情的話,最好還是抽個時間,認真談談這件事,可以委婉一些,表達一些感受,他要是不同意就算了。
私人關係和工作不能混為一談,該籤協議、合同的還是要籤。
人生答疑館
你的心理學互助·成長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