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醫大二院「全國愛眼日」專家雲直播瀏覽量破百萬

2020-12-16 金臺資訊

人民網哈爾濱6月8日電 「糖尿病患者一定會得視網膜病變嗎?」「青光眼會失明嗎?」「白內障要等『熟了』以後再做?」「有什麼預防近視眼的妙招?」……6月6日是第25個全國愛眼日,今年的活動主題是「視覺2020,關注普遍的眼健康。」 6日9時,哈醫大二院的專家雲科普直播間裡異常火爆,持續2個多小時的直播,總瀏覽量達到102萬人次。哈醫大二院的專家還梳理出了網民最關注的眼健康問題。

直播間瀏覽量超過100萬人次,留言區反響熱烈。

「糖友」如何護眼

哈醫大二院眼科張中宇副教授的講座以時間為主線,介紹了從嬰幼兒到老年各個年齡段易患的眼底疾病,其中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如何護眼的問題被問及最多。據張中宇介紹,我國約有糖尿病患者1.1億,其中1/3的「糖友」有視網膜病變的風險。I型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得不好,一般5年內會累及眼底,II型一般是10年。早發現、早治療和堅持隨診是最關鍵的。因為該病進展緩慢,隱蔽性強,切勿粗心大意。建議「糖友」們每次來院做內分泌治療時,一定做眼底的相關檢查,抵禦「甜蜜炮彈」對眼睛的傷害。

哈醫大二院眼科專家進行雲端科普講座。

白內障手術需要等「熟」了再做嗎?

「白內障需要成『熟』了再做手術,那已經是老觀念了。」據哈醫大二院眼科單麗副教授介紹,「以前的手術方式是囊外白內障摘除,而目前大多採用超聲乳化白內障吸出手術,切口小,對眼球的損傷小,恢復快,無需等待,只要白內障影響了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就可以做手術,一般視力低於0.5-0.6就可以選擇手術治療。」

而白內障等到成熟了再做有很多弊端,不僅手術難度大、創傷大,視力恢復也慢,術前無法很好地評估眼底情況。同時,患者在白內障逐漸成熟的過程中長時間處於視力低下狀態,容易出現摔傷等意外,給平時的生活和工作帶來很大不便。

掃碼回看哈醫大二院「全國愛眼日」專家雲直播錄像。

青光眼「青睞」誰?

據哈醫大二院眼科程方副教授介紹,由於青光眼是不可逆性的致盲疾病,因此對患者的危害是巨大的。若是患者能夠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則可以控制病情的進展,保留現有的視力,降低致盲率。

概括起來,共有六類人群備受青光眼的「青睞」:

第一類,長時間使用手機和電腦的人。

第二類,吸菸人群。相比不吸菸人群,吸菸人群患青光眼的風險會增加10倍以上。這是因為長期吸菸會導致眼壓增高,還會造成視網膜血管痙攣以及視神經缺血的情況。

第三類,直系親屬有青光眼患者的人。這類人群在平時一定要提高警惕,一旦出現眼部酸脹和疼痛、視力下降、視野缺損等不適症狀,儘快就醫。

第四類,近視眼人群。低度近視眼者患該病的機率超過5%,而高度近視者近視度數大於600度的患病率則高達7.1%。

第五類,高血壓人群。這是因為高血壓會導致機體丟失處理高眼壓的能力,而且還會損傷眼部血管等。

第六類,糖尿病人群。糖尿病長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就容易引起各種併發症,青光眼便是可能會出現的慢性併發症之一。

哈醫大二院公益網絡科普講座。

如何才能讓孩子遠離近視?

「會照明、營養好、『三個一』要做到,戶外運動最重要。」這是哈醫大二院眼科代麗麗副教授總結的預防近視眼口訣。

據代麗麗介紹,孩子看書的時候,要採用雙套照明。即屋頂的大燈要打,檯燈也要打。如果是右手寫字,檯燈要放在左前方,保證光線不被手部遮擋。光照要均勻,沒有頻閃,不刺眼。飲食方面,多吃點胡蘿蔔或者維生素A;另外,藍莓含有花青素,對眼部保護有輔助作用。所謂「三個一」就是「手離筆尖一寸遠,胸離桌子一拳遠,眼離書本一尺遠」。緩解視疲勞最好的方法就是戶外活動,極目遠眺。

治療近視眼需「量體裁衣」選術式

據哈醫大二院眼科屈光中心李穎教授介紹,近視手術分為角膜屈光手術和眼內屈光手術兩大類。角膜屈光手術又分表層手術、半飛秒手術和全飛秒手術。全飛秒手術是在角膜上做一個2毫米的小切口,從角膜組織中取出一個微小的透鏡,手術微創、安全,對抗外力擊打能力更強,對於軍人、警察、運動員等職業人群來說就更安全。

眼內屈光手術不需要切削角膜,是「加法」手術,而且可逆,視覺質量好。無論哪種手術,它的適應人群主要是18歲以上,度數穩定或者每年增長不超過50度,需要做眼部檢查,根據檢查結果和個人需求做個性化的手術選擇。(焦洋、李華虹、楊帆)

圖片由哈醫大二院提供

相關焦點

  • 哈醫大二院舉辦「全國心力衰竭日」主題活動
    人民網哈爾濱12月10日電 為推進黑龍江省心衰規範化診療發展,提高全民對心衰的認知度,響應「全國心力衰竭日」,12月4日,由黑龍江省醫學會主辦、哈醫大二院承辦的「全國心力衰竭日主題活動暨2020年度黑龍江省醫學會心力衰竭專業委員會學術交流會」順利召開。
  • 「愛眼日」哈醫大一院眼科醫院專家走進校園義診
    東北網6月6日訊(鄭立南 記者 姜姍姍) 在第二十四屆全國「愛眼日」到來之際,6日下午,哈醫大一院眼科醫院高維奇教授一行9名專家聯合黑龍江省醫學會科普學會,共同走進哈爾濱遠東理工學院開展了愛眼護眼科普宣教、眼病諮詢義診活動。合影。
  • 哈醫大二院網上免費問診平臺上線四天 日均諮詢量破萬
    人民網哈爾濱2月10日電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時期,為降低百姓到醫院交叉感染的風險,2月7日,哈醫大二院在繼省內率先開通「哈醫大二院發熱門診諮詢平臺」之後,又開通了「哈醫大二院網上問診平臺」,搭建起「居家隔離+網絡問診」的抗疫新陣地,實現百姓不出門就可以享受到免費的專家門診諮詢服務。
  • 哈醫大二院召開2020年黑龍江省眼科學術會議
    11月27日至28日,由黑龍江省醫學會主辦,黑龍江省醫學會眼科學分會、哈爾濱市醫學會眼科學分會、哈醫大二院共同承辦的「2020年黑龍江省眼科學術會議暨哈爾濱市眼科學術會議」在哈爾濱召開,主題為「抵疫前行光明護航 凝心聚力築夢龍江」。本次大會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來自全國22個省市自治區7041名眼科領域專家學者雲集線上。
  • 哈醫大二院召開第二屆龍江罕見病論壇
    哈醫大二院承辦的第二屆龍江罕見病論壇開幕式現場央廣網哈爾濱10月12日消息(記者喬仁慧 通訊員李華虹 楊嘉安)為推動黑龍江省罕見病診療規範化發展,積極引導並開展罕見病科學研究,全面提升黑龍江省罕見病診斷、治療、預防水平,10月9日-10日,由黑龍江省醫學會主辦
  • 哈醫大二院眼科專家提醒:「糖友」需定期檢查眼底 切莫僥倖大意
    哈醫大二院眼科專家提醒:「糖友」需定期檢查眼底 切莫僥倖大意 絕大多數的糖尿病患者在就診過程中,都會被醫生們叮囑「到眼科查個眼底,看看眼睛有沒有問題
  • 全國首家慢性病醫學中心落戶哈醫大二院 推動分級診療快速發展
    會上,由美國心臟病學會(ACC)和世界心臟聯盟(WHF)聯合打造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醫學中心」,全國首家中心單位落戶哈醫大二院,哈醫大二院心血管病醫院院長、心內科主任于波教授接受授牌,並為省內48家醫聯體醫院授予證書。美國心臟病學會中國區總經理沈惠德為哈醫大二院心血管病醫院院長、心內科主任于波教授授予全國慢性病醫學中心銅牌。
  • 哈醫大二院眼科專家提醒糖尿病患者定期檢查眼底早發現早治療
    據周女士回憶,2019年2月,周女士的左眼視力突然下降,眼前模模糊糊像被蒙上了一層布一樣,嚇得她趕忙來到哈醫大二院眼科就診,眼科副主任孫大衛教授接診後為周女士進行了詳細的專科查體,眼底鏡檢查結果顯示「左眼底出血」,建議患者進行進一步檢查。
  • 哈醫大二院蔣傳路教授榮獲「國之名醫·卓越建樹」稱號
    哈醫大二院副院長蔣傳路教授榮獲「國之名醫·卓越建樹」稱號,系黑龍江省神經外科領域唯一獲得此稱號的醫生。哈醫大二院蔣傳路教授(左2)榮獲「國之名醫·卓越建樹」稱號。據悉,國之名醫盛典以「權威、客觀、公正」為原則,以「推舉醫者榜樣,引領尊醫輿論,促進人民健康」為主題,已成功舉辦四屆。
  • 哈醫大二院夏求明教授榮獲器官移植「傑出貢獻獎」
    8月7-8日在武漢召開的中國器官移植大會暨第二屆中國器官移植醫師年會上,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心外科專家、中國心臟移植領域開拓者夏求明教授獲得了中國器官移植「傑出貢獻獎」,全國共有七位專家獲此殊榮,其中三位為院士,全國心臟移植領域專家僅有夏求明教授一人獲得。
  • 哈醫大二院5名醫生奔赴牡丹江市康安醫院支援
    4月13日13時30分,一聲聲響亮的口號在哈醫大二院辦公樓前響起,5名來自哈醫大二院呼吸內科、感染科的醫生即將跟隨哈爾濱醫科大學援助牡丹江醫療隊緊急奔赴牡丹江市康安醫院 ,參與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再出徵!
  • 哈醫大二院口腔頜面外科專家成功為高齡老人切除多形性腺瘤
    近日,哈醫大二院口腔頜面外科成功為高齡老人切除多形性腺瘤。  據介紹,患者孫大爺今年84歲,38年前孫大爺在一次感冒後,右側下巴就留下一個小硬疙瘩,從最初的「雞蛋」大小,到如今突然增長到「柚子」大小。
  • 「異體頭身重建」面面觀 哈醫大二院專家解惑「頭移植」
    這不僅是擺在哈醫大二院這個有著半個世紀移植經驗的醫療機構的難題,也是任曉平教授面臨的挑戰,包括宣稱進行「人頭移植手術」的義大利醫學家卡納維洛和所有醫學專家們共同關注的問題。2013年任曉平實驗室團隊在哈醫大二院進行了首次腦部移植的老鼠實驗,目前正準備突破腦部移植中樞神經複合方面的挑戰,並計劃進行腦部移植在靈長類動物身上的實驗。每一次實驗的突破都尤為重要,只有動物實驗的成功,才能向人類一體頭身重建發出挑戰。
  • 「世界正畸健康日」哈醫大二院口腔正畸科專家支招助你綻放美麗笑容
    當日下午,為進一步普及口腔正畸知識,哈醫大二院口腔正畸科義診專家團隊走進黑龍江大學,開展「世界正畸健康日 正畸義診進校園」活動,為大學生免費進行口腔檢查,並針對錯頜畸形的預防、早期幹預措施及治療等進行健康講座。
  • 哈醫大二院首批援鄂醫療隊46人平安凱旋
    3月31日16時,在武漢協和西院持續鏖戰65天,出色圓滿地完成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救治任務的黑龍江省首批援鄂醫療隊,乘坐的專機平穩降落在哈爾濱國際機場,哈醫大二院首批援鄂醫療隊46名隊員全部凱旋。武漢當地向醫療隊贈予錦旗  哈醫大二院首批援鄂醫療隊隊長王洪亮介紹,在65天的戰「疫」中,醫療隊和內蒙古醫療隊、安徽醫療隊、以及武漢協和西院的醫護人員並肩作戰,由哈醫大二院首批援鄂醫療隊負責的兩個病區共收治患者
  • 哈醫大二院婦產科專家利用孕前腹腔鏡下宮頸內口環扎術圓患者母親夢
    一年多以前,王女士和丈夫慕名來到哈醫大二院婦科四病房尋求幫助。黑龍江省婦幼保健協會婦科腔鏡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哈醫大二院婦產科四病房主任孔憲超教授為王女士進行了詳細檢查後發現,患者宮頸內口鬆弛,屬於宮頸機能不全,建議王女士進行宮頸內口環扎。
  • 國家衛計委腦防委專家組蒞臨哈醫大二院評價督導高級卒中中心建設...
    哈醫大二院張斌院長致歡迎詞。 哈醫大二院焦軍東副院長做高級卒中中心建設工作匯報。 12月7日上午10點,哈醫大二院高級卒中中心建設工作匯報會在第八住院部四樓心內科會議室舉行。 通過現場實地考核,國家衛計委腦防委專家組對哈醫大二院高級卒中中心建設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
  • 哈醫大二院口腔頜面外科專家成功為高齡老人「卸掉」2斤重的「包袱」
    人民網哈爾濱9月15日電 近日,84歲的孫大爺(化名)在女兒的陪同下走進了哈醫大二院,一路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原來,孫大爺的頸部上鼓了一個形似「柚子」的大包,怒張的血管清晰可見。由於腫物巨大,切除風險太高,孫大爺一家輾轉了多家醫院都沒能進行有效的治療,他們抱著試一試的想法來到了哈醫大二院。口腔頜面外科主任李春明教授接診後,孫大爺的女兒向醫生講述了腫物的來歷。據了解,孫大爺今年84歲了,38年前孫大爺在一次感冒後,右側下巴就留下了一個小硬疙瘩,因不疼不癢也就沒再管它。
  • 哈醫大二院普外科邰升團隊成功將直徑6釐米肝腫瘤切除
    日前,哈醫大二院普外科一病房副主任邰升帶領團隊,通過ICG螢光導航系統完成了腹腔鏡下肝中葉5、7、8段的微創切除手術,成功將直徑6釐米的腫瘤精準切除,既實現了殘肝體積的極限保留,又確保腫瘤切除。  據哈醫大二院普外科一病房主任崔雲甫介紹,哈醫大二院普外科一病房一直致力於肝膽胰腫瘤微創技術的創新發展。截至目前,科室已累計腹腔鏡肝切除手術幾百例,獲得良好的效果。此外,哈醫大二院引入達文西手術機器人以來,已經開展數十例機器人輔助肝切除手術,為開展精準的肝臟腫瘤切除的微創治療開闢了新的方法。
  • 國家眼部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黑龍江省分中心落戶哈醫大二院
    人民網哈爾濱12月4日電 日前,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通過國家眼部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認定,成為國家眼部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黑龍江省分中心,系全省首家,標誌著哈醫大二院眼部疾病臨床醫學研究邁向新裡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