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醫大二院網上免費問診平臺上線四天 日均諮詢量破萬

2020-12-06 人民網黑龍江頻道

人民網哈爾濱2月10日電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時期,為降低百姓到醫院交叉感染的風險,2月7日,哈醫大二院在繼省內率先開通「哈醫大二院發熱門診諮詢平臺」之後,又開通了「哈醫大二院網上問診平臺」,搭建起「居家隔離+網絡問診」的抗疫新陣地,實現百姓不出門就可以享受到免費的專家門診諮詢服務。截止到2月10日,平臺接診患者近7000人次,回答諮詢問題40000餘條次,受到了市民的紛紛點讚好評。

據哈醫大二院門診黨支部書記王碩介紹,目前哈醫大二院網上問診平臺涵蓋了心內科、神經內科、消化內科、內分泌科、骨外科等33個科室,科室還將陸續增加,現共有400餘名主治醫師級別以上包括名專家診的醫生為市民提供免費的線上諮詢服務。據統計,發熱門診已接診2000餘人,諮詢條數破萬。除此之外,在線上門診諮詢人數最多的前10名科室分別是,皮膚科、婦科、耳鼻咽喉頭頸科、呼吸內科、感染科、消化內科、產科、心內科、眼科和兒內科,諮詢人數都達到了300人以上。

哈醫大二院問診平臺

針對線上諮詢最多的幾個問題,哈醫大二院專家進行解答:

1、 皮膚瘙癢,過敏

答:季節交替時期,過敏患者會有所增多。在此提醒市民,居家隔離期間要規律作息,不要熬夜,飲食健康,營養均衡,並進行適當室內運動,提高自身免疫力。一旦出現過敏或皮膚瘙癢等症狀,不要私自用藥治療,要在專業醫生指導下用藥。

2、 胃腸不適

答: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很多市民開啟了「除了吃就是睡」的居家模式,導致很多人出現了腹脹、消化不良等不適。醫生建議,首先一定不要接觸、購買和食用野生動物,禽、肉、蛋一定要充分煮熟後再食用;其次,切忌暴飲暴食,按時吃飯,早餐一定要吃,同時注意清淡飲食,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最後,家庭用餐也建議使用公筷公勺,飯後1個小時,可以進行一些簡單的室內運動,不要吃完就睡。還有,提醒女性朋友,疫情期間,最好別節食減肥,以免降低免疫力。另外,出現不適症狀,線上諮詢專業醫生,規範用藥。

3、 耳鼻咽喉不適

答:線上諮詢中,咽炎、喉炎、扁桃體炎;外耳道炎、中耳炎;鼻炎、鼻竇炎、鼻息肉的患者不在少數。醫生表示,此類疾病都不是危急重症,可以保守治療的,在家謹遵醫囑用藥治療即可;如果需要手術的也無需著急,在醫生指導下,先在家密切觀察,擇期手術。

4、 婦科疾病

答:婦科疾病主要集中在陰道不規律出血和陰道炎。醫生建議,出現婦科疾病症狀時,不要恐慌,穩定情緒,進行觀察,在專業醫生指導下在家先進行藥物治療;對於檢查有宮頸癌性病變的患者,也不要急於來醫院治療,一般情況下,病變不會立即危及生命,因此在醫生指導下,先進行密切觀察,擇期手術。

5、 孕期檢查及足月分娩

答:醫生介紹,每一項孕期檢查都有個時間段,比如唐氏篩查,在懷孕16周~20周這段時間裡均可以進行檢查,所以不要急於一時,晚幾天檢查都是沒問題的。無合併症的足月孕婦可以選擇到不接診新冠肺炎患者的專科醫院進行生產,降低交叉感染的風險。

附:早孕期:在目前非常時期,早孕期的孕婦儘量不要去醫院,安心居家休息。檢查項目中,除NT檢查的時間是必須在停經11-14周進行檢查外,其它檢查推遲幾天是可以的。

中孕期:通常是建議在20-24周之間做大畸形篩查,在24-28周完成妊娠期糖尿病的OGTT篩查。孕周小的,晚兩周是可以的;孕周晚的,可以考慮按照約定的時間做大畸形篩查和OGTT。

晚孕期:在36-37周做B超、胎心監護和其他檢查並做小結,這是很重要的,不能省略。如果小結是一切正常,胎心監護和胎動都好,有條件的也可以在家裡監測胎心和胎動,之後不一定每周都要去產檢。

特別提醒:在孕期任何時候發生陰道流血,腹痛或其他嚴重的不適,一定要去醫院急診。(趙丹、李華虹、曹玥)

醫生在線進行解答

問診平臺二維碼

(責編:鄒慧、李忠雙)

相關焦點

  • 哈醫大腫瘤醫院啟動「網上問診平臺」
    近日,「哈醫大腫瘤醫院網上問診平臺」啟動,患者可通過網絡得到醫療專家的免費在線服務。「居家隔離+網絡問診」的模式不但能夠有效地防止交叉傳染,還可調動現有的醫療資源,方便群眾就醫。  疫情發生後,哈醫大腫瘤醫院開通了「哈醫大腫瘤醫院發熱門診諮詢平臺」。為了滿足非發熱患者的診療需求,又在「發熱門診諮詢平臺」的基礎上啟動了「哈醫大腫瘤醫院網上問診平臺」。
  • 哈醫大二院「全國愛眼日」專家雲直播瀏覽量破百萬
    6日9時,哈醫大二院的專家雲科普直播間裡異常火爆,持續2個多小時的直播,總瀏覽量達到102萬人次。哈醫大二院的專家還梳理出了網民最關注的眼健康問題。直播間瀏覽量超過100萬人次,留言區反響熱烈。哈醫大二院眼科專家進行雲端科普講座。白內障手術需要等「熟」了再做嗎?「白內障需要成『熟』了再做手術,那已經是老觀念了。」
  • 哈醫大四所附屬醫院黨委書記、院長體驗患者就醫全流程
    哈醫大附屬二院黨委書記王永晨提出找到急診流程「凝滯點」,設立「急診患者轉運車」,以患者安全為前提,結合日前對院區樓宇結構、環境的現場調研,確定轉運路徑,構建人性化轉運流程,解決了院內轉運難題,全方位保障患者的生命通道。
  • 網上國網聯合多渠道上線免費問診平臺 7×24小時居家在線就醫助您...
    &nbsp&nbsp&nbsp&nbsp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快報&nbsp&nbsp&nbsp&nbsp天津北方網訊:近日,國網客服中心網上國網運營中心藉助網際網路平臺自身優勢,主動對接英大長安保險經紀有限公司
  • 「世界正畸健康日」哈醫大二院口腔正畸科專家支招助你綻放美麗笑容
    為幫助更多的人了解口腔正畸、解讀正畸誤區、糾正錯誤觀念,迎接「世界正畸健康日」的到來,5月15日哈醫大二院口腔正畸科在五官醫院二樓組織大型義診諮詢活動,為初診患者免除掛號費、診查費、設計費,合計優惠四百餘元。
  • 全國首家慢性病醫學中心落戶哈醫大二院 推動分級診療快速發展
    會上,由美國心臟病學會(ACC)和世界心臟聯盟(WHF)聯合打造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醫學中心」,全國首家中心單位落戶哈醫大二院,哈醫大二院心血管病醫院院長、心內科主任于波教授接受授牌,並為省內48家醫聯體醫院授予證書。美國心臟病學會中國區總經理沈惠德為哈醫大二院心血管病醫院院長、心內科主任于波教授授予全國慢性病醫學中心銅牌。
  • 哈醫大二院召開第二屆龍江罕見病論壇
    哈醫大二院承辦的第二屆龍江罕見病論壇開幕式現場央廣網哈爾濱10月12日消息(記者喬仁慧 通訊員李華虹 楊嘉安)為推動黑龍江省罕見病診療規範化發展,積極引導並開展罕見病科學研究,全面提升黑龍江省罕見病診斷、治療、預防水平,10月9日-10日,由黑龍江省醫學會主辦
  • 哈醫大二院舉辦「全國心力衰竭日」主題活動
    黑龍江省醫學會心力衰竭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委員、哈醫大二院心血管病醫院院長、心內科主任于波教授為會議致辭,黑龍江省醫學會心力衰竭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哈醫大二院心內科副主任張瑤教授進行工作總結匯報。此次會議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進行,省內心衰領域專家學者出席會議。
  • 哈醫大二院召開2020年黑龍江省眼科學術會議
    11月27日至28日,由黑龍江省醫學會主辦,黑龍江省醫學會眼科學分會、哈爾濱市醫學會眼科學分會、哈醫大二院共同承辦的「2020年黑龍江省眼科學術會議暨哈爾濱市眼科學術會議」在哈爾濱召開,主題為「抵疫前行光明護航 凝心聚力築夢龍江」。本次大會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來自全國22個省市自治區7041名眼科領域專家學者雲集線上。
  • 哈醫大二院首批援鄂醫療隊46人平安凱旋
    3月31日16時,在武漢協和西院持續鏖戰65天,出色圓滿地完成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救治任務的黑龍江省首批援鄂醫療隊,乘坐的專機平穩降落在哈爾濱國際機場,哈醫大二院首批援鄂醫療隊46名隊員全部凱旋。武漢當地向醫療隊贈予錦旗  哈醫大二院首批援鄂醫療隊隊長王洪亮介紹,在65天的戰「疫」中,醫療隊和內蒙古醫療隊、安徽醫療隊、以及武漢協和西院的醫護人員並肩作戰,由哈醫大二院首批援鄂醫療隊負責的兩個病區共收治患者
  • 哈醫大二院蔣傳路教授榮獲「國之名醫·卓越建樹」稱號
    哈醫大二院副院長蔣傳路教授榮獲「國之名醫·卓越建樹」稱號,系黑龍江省神經外科領域唯一獲得此稱號的醫生。哈醫大二院蔣傳路教授(左2)榮獲「國之名醫·卓越建樹」稱號。據悉,國之名醫盛典以「權威、客觀、公正」為原則,以「推舉醫者榜樣,引領尊醫輿論,促進人民健康」為主題,已成功舉辦四屆。
  • 疫情至今 醫大一院「網診」3萬餘人
    5月25日,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以下簡稱「醫大醫院」)智慧醫院籌備組組長、泌尿外科副教授宮大鑫,通過視頻為一名外地患者進行線上診療。自1月27日,新冠肺炎疫情初期,該院便利用「中國醫大一院智慧醫院」公眾號,在國內率先開設了抗冠專區,通過多種創新服務指導百姓就醫,避免不必要的人群聚集。目前,該院網際網路醫院平臺總訪問量超過1300萬人次,接診量33503人次。
  • 免費問診累計服務230萬患者 京東健康為防疫一線減壓
    1月26日,京東健康緊急上線「防範阻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平臺,提供在線問診和心理疏導服務,隨後在網際網路醫療領域率先將免費問診範圍從新冠肺炎相關科室,擴大至全部科室的所有疾病領域。日均接診超過10萬人次的京東健康在線問診平臺,不僅為一線醫療機構分擔了壓力,也讓大量用戶可以安全便捷地獲取專業的問診服務。
  • 國家衛計委腦防委專家組蒞臨哈醫大二院評價督導高級卒中中心建設...
    哈醫大二院焦軍東副院長做高級卒中中心建設工作匯報。 12月7日上午10點,哈醫大二院高級卒中中心建設工作匯報會在第八住院部四樓心內科會議室舉行。 哈醫大二院神經內科主任、卒中中心主任王麗華教授陪同專家組楊弋副院長檢查卒中中心國內領先的院前急救無縫對接電子平臺系統。
  • 打破時空限制,疫情至今醫大一院「網診」3萬餘人
    5月25日,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以下簡稱「醫大醫院」)智慧醫院籌備組組長、泌尿外科副教授宮大鑫,通過視頻為一名外地患者進行線上診療。自1月27日,新冠肺炎疫情初期,該院便利用「中國醫大一院智慧醫院」公眾號,在國內率先開設了抗冠專區,通過多種創新服務指導百姓就醫,避免不必要的人群聚集。目前,該院網際網路醫院平臺總訪問量超過1300萬人次,接診量33503人次。
  • 哈醫大二院5名醫生奔赴牡丹江市康安醫院支援
    4月13日13時30分,一聲聲響亮的口號在哈醫大二院辦公樓前響起,5名來自哈醫大二院呼吸內科、感染科的醫生即將跟隨哈爾濱醫科大學援助牡丹江醫療隊緊急奔赴牡丹江市康安醫院 ,參與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再出徵!
  • 國家眼部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黑龍江省分中心落戶哈醫大二院
    人民網哈爾濱12月4日電 日前,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通過國家眼部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認定,成為國家眼部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黑龍江省分中心,系全省首家,標誌著哈醫大二院眼部疾病臨床醫學研究邁向新裡程。
  • 因發生院內感染,哈醫大一院和哈爾濱市二院全面停診!
    因發生院內感染,哈醫大一院和哈爾濱市二院全面停診 因出現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哈爾濱第二醫院20日起全面停診 4月20日,哈爾濱市第二醫院在其微信公眾號發布停診公告。
  • 哈醫大二院骨科完成全關節鏡下治療腓骨肌腱脫位
    哈醫大二院骨外科四病房(關節疾病微創外科、運動醫學科)副主任潘海樂教授(右)帶領團隊進行全關節鏡下治療腓骨肌腱習慣性脫位。 一個月前小陽打籃球不慎扭傷左腳踝,左側腓骨肌腱又一次脫位,無法活動。小陽父母經過多方打聽,得知哈醫大二院骨外科四病房(關節疾病微創外科、運動醫學科)可以微創治療此疾病,小陽立即前往就醫。 關節疾病微創外科、運動醫學科主任呂松岑教授介紹,腓骨是小腿外側的一根長骨,肌腱脫位症是指腓骨肌腱從腓骨遠端的腓骨溝滑脫,失去支撐軸點,產生外踝部疼痛、不穩等一系列臨床症狀的症候群。在臨床上發病率並不高,一般是由於先天發育不良導致。
  • 哈醫大二院眼科專家提醒:「糖友」需定期檢查眼底 切莫僥倖大意
    對此,哈醫大二院五官醫院院長、眼科主任原慧萍教授表示,「糖尿病患者中,超過三分之一的患者會發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儘管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早期診斷率在內分泌科醫生和眼科醫生的共同努力下可達30%,但能得到早期治療的患者不足10%,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規範檢查眼底十分重要,早期發現、早期診治,才能維護患者的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