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製造業那些「消失的工人」都去幹嘛了?

2020-12-11 虎嗅APP


東莞,這座以製造業著稱的城市,正在湧動著新的變化。傳統產業升級背後,從流水線上「消失」的工人,有了新的選擇方向。


東莞市大朗鎮巷頭村,這個有著中國毛織第一村之稱的地方,密密麻麻分布著各種大小不一的紡織廠。大的廠房,上萬平方米麵積。小的廠房,則只是農民自建房屋裡一層樓的空間。


除了紡織業外,大大小小的汽車用品、玩具以及五金用品製造企業,也是巷頭村裡的配角。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很小的廠房裡,五金製造行業也都用上了自動化生產設備。也有不少紡織廠使用了自動化程度較高的紡織設備。不過,小作坊手工製造的紡織廠,還是佔據主流地位。


東莞市鑫紗紡織有限公司,位於東莞市大朗鎮富麗東路239號,是一家麻類紗線專用供應商。公司的主要產品除了國內供應之外,大多數出口海外市場。公司經理田勇告訴記者,公司的生產線早已是大規模的機械化生產,工廠本身的用工需求早已大大減少。原本的工人,要麼回家,要麼去幹其他的行業了,具體的流向並不是很清楚。


紡織行業並不是唯一用工需求減少的製造行業。在距離東莞市大朗鎮5.3公裡處工業東路上,匯集了長盈精密、光韻達、大族雷射、漫步者等製造業企業,機器換人的動作,也都是企業的現在進行式


長盈精密控股公司廣東天機機器人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莫卓亞向記者表示,從公司所從事的3C製造業來看,機器人換人之後,流水線上下來的工人,除了少數培訓之後重新上崗之外,大多數還是去了其他勞動密集型行業,剩下的人則可能都回家去了。


負責格力智能化系統設備東莞地區銷售的孫毅提到,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受大環境影響,珠三角地區的製造業工廠都很難招人,很多人不願意出來打工。以前離開公司流水線的工人,以回老家的居多。

廣州紅海人力集團長期負責人力資源工作的張光華告訴記者,按照行業內的經驗來看,一般東莞工廠裡的工人,辭職以後可能會去順德,但現在順德不少製造型企業,也在產業升級。就連以前一些做馬桶的企業,現在也是自動化生產線,對於人工的需求已經大量的減少。


傳統行業裡的工人去向何處?在東莞正林木材廠工作了11年的申大欣的經歷,是其中一個典型案例。

申大欣,湖南省常德市石門縣蒙泉鎮黃金橋村人,今年47歲。在位於東莞塘廈莆心湖附近的正林木材廠工作了11年後,公司搬離了東莞。拿到13個月7.8萬元的工資賠償後,一次在馬路邊看到的專車司機招聘的信息,讓他會成為了一名網約車司機。


在沒有來東莞正林木材廠之前,申大欣從18歲開始就在老家常德「賣鍋」,整天和鍋碗瓢盆打交道的他,後來陸續進出廣東各地等地。2005年來到東莞塘廈之後,進入正林木材廠做鍋爐工,負責木材烘乾的工作,一呆就是11年。離開正林木廠的時候,一個月的工資在6000元左右。


申大欣提到,以前的木材廠工作需要大量人力從事搬運工作,後來慢慢吊機和叉車成為主力,對人力的需求也就沒有那麼大了。年齡大了,又沒有其他技能,去找保安的工作,一個月也就是2000、3000元,根本沒有辦法生存下去。


在他看來,開網約車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每天早上10點鐘開始跑車的他,常常要跑到凌晨,平均下來每天大概需要跑10小時以上。在跑得比較勤的情況下,每個月的流水在1.2萬元到1.5萬元左右,而到手的錢大概有1萬元。他所駕駛的日產軒逸首付2萬元,每個月需要還款3000元,需要36個月才能還清貸款。


申大欣的愛人目前仍在塘廈一家從事旅行包生產的企業工作,十年光陰下來,工資仍然是每個月3000元。唯一的女兒,在常德老家的一所普通高中讀書,每個月要寄1500元給千裡之外的女兒做生活費。

雖然2010年在老家已經蓋了兩層半的樓房,但申大欣目前並沒有以後回家養老的打算,支持孩子讀書,不讓金錢成為孩子讀書的壓力,是目前他唯一的努力方向。


同樣選擇開網約車的,還有在印製電路板行業工作了8年的朱冬開。


在進入PCB行業之前,朱冬開並不清楚這個行業具體的工作內容,通過社會招聘進入公司後,經過簡單的培訓就進入工廠工作,行業進入門檻相對較低。在湖北武漢就讀於中專學校湖北機電工程學院時,朱冬開學習的是築模專業,但並沒有掌握什麼專業知識。而目前這個專業,一些做得好的同學,都有不錯的收入。


同一批離開工廠的同事裡,有少數同事自己創業開工廠,但隨著市場對品質需求的不斷提升,一臺品質控制的機器動輒就要上百萬,這是普通企業所難以承受的,在這個行業裡生存並不容易,而一些大的企業,尤其是上市行業龍頭企業的存在,更是擠壓了這些小公司的生存空間。


朱冬開目前所服務的公司是東莞神州行汽車公司,給員工提供兩種合作方式:1、員工每個月交4000元錢的費用,在公司租賃汽車,公司組織辦理網約車的運營牌照;2、員工交3萬元到5萬元的首付,然後每個月交4000元左右的費用使用公司網約車運用權,3年後汽車歸員工所有。除了神州行汽車公司外,東莞源豐汽車等其餘4家公司也都採用類似的方法與員工合作。


在已經有了一輛汽車的情況下,考慮到第一種方式的情況下自己不用買保險,朱冬開選擇了第一種合作方式。


深圳市內交通便利,再加上計程車行業較為發達,網約車的盈利空間並不大,東莞相對落後的公共運輸系統,反而給開網約車的師傅提供了新的機會。


由於目前是全職開網約車,為了多賺點錢,朱冬開以每月500元的價格在東莞租了房,每天早上6點鐘起床後開始工作,每天大概會工作10到12個小時。每個月的流水大概有2萬多元,加上獎勵等,每個月到手大概有1萬多元工資。再加上老婆的工資收入,朱冬開家庭月收入在2萬元左右,足以應付日常的開銷。


除了進入網約車行業外,快遞行業也是工廠裡出來的工人主要去向之一。


2013年從一家手機面板廠出來後,1994年出生的陳鳳一開始在順豐做快遞員,目前在一家送餐公司做業務員。


據陳鳳介紹稱,在之前的手機面板廠,他需要每天上班12個小時,而需要上滿30天後才能領到4000元的工資,雖然公司提供社保和失業保險等,但重複和枯燥的生活,還是讓他選擇離開。


他所在的東莞東城區主山片區,每送一單快遞可以收入7元,每個月的收入在6000元左右,相比起以前工廠枯燥單調的工作,目前送餐的工資高、自由、接觸的人多,成為了他選擇的主要理由之一。


同樣從事送餐業務的還有黃天武,這個1998年出生在東莞市長安區的年輕人,進入工廠不到一個月就從姨夫開辦的五金加工廠倉惶離開。


黃天武談到逃離的原因,是五金工廠對於產品的精密度要求很高,而他所負責的業務產品的合格率較低,返工率很高,在工作的過程中,想要上廁所都要報告組長,讓他感到很壓抑。


有同齡朋友介紹下,黃天武加入了送餐的隊伍。由於接觸的人多,工作相對輕鬆,黃天武目前對這份工作似乎較為滿意。


隨著製造業的不斷升級,製造業流失工人的數量仍將呈現增長態勢。11月初東莞舉行的機器人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上,東莞理工學院胡耀華教授表示,目前東莞製造業現況是能用設備替代、且回收周期在一年半以內的工序,幾乎都採用機器人換人,但實現整線自動化的寥寥無幾。不過從目前的趨勢來看,自動化仍是東莞製造業的基礎,絕大多數企業積極開展機器換人,以求達到減員增效的目標。


新湧現出來的經濟形態,為傳統產業中流失的工人提供了新的就業方向,吸納了較多生產技能要求相對較低的工人。雖然東莞市勞動局並未有這方面的詳細數據,但仍然可以從國家相關部門和行業報告中,大致了解到部分工人的新去向。


10月18日,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近五年來,中國快遞行業業務收入、業務總量分別增長2.7倍和3.6倍,快遞業務量年均增長53%,佔全球四成份額,連續三年穩居世界第一。中國快遞法人企業達2萬家,從業人數超過200萬。


10月13日,滴滴出行發布的《新經濟,新就業——2017年滴滴出行平臺就業研究報告》中提到,在新就業人群中,來自去產能行業的職工數量為393.1萬,涉及煤炭、鋼鐵以及水泥、化工、有色金屬等其他產能過剩行業。與此同時,178.8萬復員、轉業軍人以及209.3萬女性也成為了開網約車的群體。


快遞行業、網約車等均是流水線上工人新的去向,但東莞的產業升級仍在不斷的演變之中,後續人員的流向情況值得進一步跟蹤觀察。

相關焦點

  • 東莞製造業年末招工調查:訂單充足工人緊缺 派遣工日結工「搶手」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東莞製造業年末招工調查:訂單充足工人緊缺,派遣工、日結工「搶手」作者:陳潔,實習生吳淑萍 東莞,有「世界工廠」之稱,在步入年末之際,很多製造業企業都出現訂單增多的局面,這使年末招工成為一件難事。
  • 為什麼東莞有那麼多空房,以前在東莞打工的人都去哪裡了呢?
    隨著城市化的發展,國內的各個城市都在慢慢的建設起來,不少城市的發展都緊跟著時代的腳步,目前一線城市有四個,其中廣州和深圳兩個都是是廣東省,可見廣東省的城市發展都是非常快速的,相對於廣州和深圳而言,廣東省的其他城市就相對較弱一些,就好像東莞來說,其實發展的挺好的,只不過廣州和深圳的光芒太耀眼
  • 東莞製造業困境:15美元的鞋子賺不到1元人民幣
    在東莞的厚街,昌健鞋業有限公司廠區裡的工人們現在習以為常的一幕是,每天不定時,會有幾名工人不緊不慢地把那些剛剛生產出來的鞋子往車上搬。偌大的廠區裡,顯得寂寥而空曠。這些包括CAT等國際知名品牌在內質地優良的鞋子將漂洋過海銷往歐美。就在幾年前,廠區裡曾車水馬龍,人們接踵比肩。  這在昌健鞋業董事長童水順看來,東莞鞋業眼下處境與2008年有些類似。
  • 東莞工廠招不到工人,那些打工妹都跑去哪裡了?聽她們怎麼說
    現在的工廠是越來越難招工了,每年工廠都會出現用工荒,尤其是現在的東莞工廠,更是招工特別難。以前那些打工妹是越來越少了,不少人就想知道那些工廠的打工妹現在都跑去哪裡了。東莞工廠招不到工人,那些打工妹都跑去哪裡了?
  • 誰告訴你們東莞工人普遍「一夫多妻」
    但這篇文章開頭就點出「東莞工人一夫多妻現象很普遍。儘管東莞工人一夫多妻早已被發現,但現實仍很無奈。」用這種悵然若失的口吻,形容一種普遍性現象,且得出的是顛覆大眾認知的結論,至少有數據支撐吧?還真沒有。用來支撐這個聳人聽聞結論的,僅僅是對化名為「小芳」、「李兵」、「小林」幾個當事人的採訪。
  • 東莞塘廈鎮:街還是那條街,工廠依舊在,工人都去哪了
    記得零幾年的時候,東莞可是打工者的首選,無數人湧向東莞進廠打工,一到下班,每條街道都擠滿了人,出現這樣的情況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其實很簡單,這座城市有打工者需要的工廠,在東莞打工賺錢生活,也大部分人的選擇。如今的東莞,街道還是曾經熟悉的街道,工廠也還在,但是唯一讓人遺憾的便是工人離開了一批又一批。
  • 紡織行業「用工荒」 工人都去哪兒?
    紡織行業「用工荒」 工人都去哪兒? 2014-03-04 16:34:20 來源:網上輕紡城 隨著中國人口紅利的消失,招工難、用工貴日益成為困擾紡織服裝(行情 專區)企業的老毛病,也逐漸成為整個中國製造業面臨的難題。
  • 媒體:東莞工人普遍"一夫多妻" 女工爭相"養"男友
    「東莞工人一夫多妻」:東莞最近火了,在央視報導色情業問題後,近日曝出東莞工人一夫多妻的現象。東莞號稱世界製造中心,這裡男女比例嚴重失調,東莞工人一夫多妻現象很普遍。儘管東莞工人一夫多妻早已被發現,但現實仍很無奈。   女工小芳的男朋友有三個女朋友,並且她們彼此都知道對方的存在。
  • 專家把脈東莞電子信息製造業發展路向
    專家把脈東莞電子信息製造業發展路向 2007年09月15日13:01「東莞電子信息製造業自主創新論壇」現場 據說每5部電腦就有1部出自東莞,這些信息,無不讓我們看到東莞電子產業在全球佔有的顯赫地位。  2007年8月3日上午,第12期「東莞創新論壇」之「東莞電子信息製造業自主創新論壇」在東莞市科技館舉行,論壇就東莞電子信息製造業如何自主創新進行了探討。
  • 「機器換人」帶來技術紅利 東莞力爭邁向製造業強市
    作為國際製造業名城,2015年初,東莞市政府發布今年市政府一號文《關於實施「東莞製造2025」戰略的意見》,提出了大力實施智能製造、服務型製造、創新製造、優質製造、集群製造、綠色製造等「六大工程」,努力爭創中國製造樣板城市,到2025年實現從製造業大市向製造業強市的轉變。
  • 媒體稱東莞工人一夫多妻普遍 女工為競爭養男友
    東莞石碣工業區附近,街上鐘點房林立,許多工廠情侶通常臨時租住解決「問題」  東莞工人「一夫多妻」很普遍 女工為競爭上位無怨無悔養男友  央視9日報導東莞色情業問題,社會各界進行了洶湧討論。東莞不僅服務業發達,也是中國乃至世界的製造中心。
  • 旗峰觀察|先進位造業是東莞立市之本
    東莞日報報導,在2020年廣東製造業500強榜單中,東莞上榜企業數量達78家,全省排名第二。2018-2020年,三年時間,東莞先進位造業企業數量排名從第四爬升至季軍、亞軍。有關資料顯示,東莞以佔全球出貨量的四分之一成為全球智慧型手機製造第一市,在全球出貨量最多的五大廠商中,東莞佔據三家——華為、vivo、oppo。以智慧型手機為代表的智能產業是東莞先進位造業的符號之一,讓東莞在全球先進位造業的版圖上擁有了閃耀的一席之地。
  • 「世界工廠」,製造業之都——東莞,實力雄厚,未來可期
    「東莞塞車,全球缺貨」,「全球每四臺智慧型手機就有一臺是東莞製造」,「世界工廠」看到這些詞,大家一定會想到東莞。東莞雖然只是珠三角一個地級市,但是整體經濟實力不容小覷。2019年東莞GDP全國城市排名第19位,達到9482.5億元。東莞面積2465平方公裡,目前已躋身全國新一線城市!
  • 媒體:東莞工人「一夫多妻」很普遍女工爭養男友
    原標題:媒體:東莞工人「一夫多妻」很普遍女工爭養男友   原標題:東莞工人「一夫多妻」很普遍女工為競爭上位無怨無悔養男友   央視9日報導東莞色情業問題,社會各界進行了洶湧討論。2008年一年內,李兵在東莞長安上沙科技園同時和三個女工交往並發生關係,一個同居,一個戀愛,一個情人。「她們互相都知道的。」李兵稱自己對三個女孩都十分坦誠。最初李兵只有一個固定的女朋友,是名「90後」女工。交往四個月後,在2008年春節前的廠區舞會上,李兵結識了在科技園某電子廠工作的第二個女朋友,不久同居。「第三個女孩也是在附近打工,見她總是悶悶不樂的,我就去和她聊聊天,誰料她提出要和我交往。
  • 東莞一夫多妻是怎麼回事?
    東莞一夫多妻是怎麼回事?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據媒體稱,央視報導東莞色情業問題後,東莞製造業也引起關注。據悉,東莞製造業中男女比例長期失調,男性工人一夫多妻現象很普遍。而女工們每日忍受著單調乏味工作,業餘時間迫切需要一個男友帶來慰藉,有些人即便得知男友腳踩幾隻船,也無怨無悔,甚至要加倍對男友好   據媒體稱,央視報導東莞色情業問題後,東莞製造業也引起關注。據悉,東莞製造業中男女比例長期失調,男性工人「一夫多妻」現象很普遍。
  • 了不起的東莞製造
    在東莞,有這樣一群人他們雖平凡,卻又很了不起他們是普普通通的工人又是時代大潮中不容忽視的力量這次,他們站上了舞臺中央3戴維是一位機械工程師來自遙遠的澳大利亞跨越了半個地球的距離他把家安在了東莞這座因製造業而聞名的城市。
  • 央視紀錄片《製造時代》第一集:東莞工人了不起
    該紀錄片由中共東莞市委宣傳部策劃、廣東聲屏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攝製,共分為《了不起的工人》《人在商界》《與世界握手》三集,每集50分鐘,是首部聚焦東莞題材的大型紀錄片,也是首部登陸央視的東莞題材大型紀錄片。 第一集講述了什麼故事呢?請跟南方+一起刷劇本!
  • 78家企業入選「廣東製造業500強」,「東莞軍團」持續進位
    近三年來,東莞宛如一匹「黑馬」,入選「廣東製造業500強」的企業數量,從2018年的37家增至今年的78家,排名從2018年的全省第四增至今年的全省第二。東莞被賦予建設廣東省製造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新實驗區的重任,與深圳攜手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和競爭力的電子信息等世界級先進位造業產業集群。東莞「500強軍團」持續進位背後,折射出東莞製造的旺盛活力。
  • 東莞78家企業入選「廣東製造業500強」
    近三年來,東莞宛如一匹「黑馬」,入選「廣東製造業500強」的企業數量,從2018年的37家增至今年的78家,排名從2018年的全省第四,增至今年的全省第二。首次躍居全省第二,超過廣州佛山查閱2018年至2020年的廣東製造業500強榜單,南方+記者梳理了近三年來,東莞企業入選「廣東製造業500強」的數量及排名變化。
  • 華東又一知名紡織服裝廠數千工人罷工【圖】
    九興此前在東莞有興昂、興雄、興鵬三間製鞋廠,高峰期總計有工人一萬人,不過伴隨金融危機之後日漸式微,目前興昂鞋業僅有3000員工。據鍾偉傑介紹,近兩三年,東莞興昂人工成本年增約15%,直接影響到公司訂單量。去年東莞興昂淨利潤大幅下滑,下滑幅度超過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