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波上海樓市的洶湧,是從學區房開始的

2020-12-18 品質中國

魔都財觀團隊魔都財觀

最近我經常和一線顧問頻繁看盤、聊天,有了一些新的感觸。

上海樓市的熱度,已經不再是簡單的單點現象,行情開始蔓延到底部板塊和房源。

平米研究院在監測全市小區的掛牌價之後,製作出了平米房價指數。

最近5個月,上海全市平均房價持續以月環比1%的幅度在上漲。

平米指數是全市範圍內房源的攤平數據。但今年的優質雙學區、九年一貫制學區房,漲幅已經有20%+不止。

從一線肉身感知和全市學區房的去化速度來看,有一個直觀的感受想和大家分享:

這一波上海樓市的洶湧,是從學區房開始的。

1

在正文開始之前,我想先和大家捋一捋上海學區房的這一波漲幅,到底是怎麼起來的?

今年學區房的拐點,緣於3月份公民同招、民辦搖號政策的出臺,家長們靠優質民辦的升學路徑發生了搖擺。

換句話說,很多家長選擇先博私立、公辦保底的想法破滅了。

公辦確定上,民辦要概率。沒有家長願意拿孩子的前途開玩笑,所以大部分都要買一套公辦學區房來託底。

這就是這一波上海學區房大漲的根本原因。

知道了原因我們再來看看,今年發生在學區房的幾波變遷。

第一波學區房的起勢,其實最早是先從初中單學區房開始漲的。

很多人好奇為什麼公民同招小學單學區沒怎麼漲,倒是先讓初中學區房一飛沖天了。

很大原因是買小學單學區的人少了,導致小學單學區直接降了。而小學在讀的家長更焦慮,對於他們來說「容錯率」太低,優質民辦沒搖到,再讀不了好的公辦,孩子的高中教育都會變得撲簌迷離。

上海每年可是有一半的孩子,在初升高階段就被分流了。

來看點刺激的,幾個小學弱初中學區強的例子。

名不見經傳的紫竹小學,位置在比較偏遠的吳涇鎮,但一年時間初中學區房漲幅居然高達28.1%,完全得益於對口初中閔華二。

包括現在吳涇新開的樓盤蘭香湖壹號,為什麼有底氣開到8萬,是因為湖嗎?

小原因是定位豪宅,但究根問底還是離不開閔華二的加持。

同樣案例的還有浦東的梅園三村,標準的老破小。

小學是梅園並不強,但初中對口建平西校,47平的1室小戶型,年初的總價在450萬,現在最低掛牌已經是598萬,即使漲幅這麼高,房東也是「持貨觀望「不怎麼誠意賣的態度。

而另一邊,小學強、初中弱的單學區房,則是受到了市場冷落。

打一控二在楊浦是很強的小學,但對口的初中學區很一般,以前的家長多數都是擇校民辦,但民辦搖號之後這條路行不通了,所以最直接的結果就是跌跌不休。

包括在浦東小學裡一梯隊領頭羊的明珠,因為初中對口學校一般,往年明珠小升初的擇校率是站在全上海第一的,達到60-70%。但民辦搖號的不確定性之後,擇校路徑完全不可取,所以年後明珠學區房開始了應聲下跌。

這就是上海學區房的真實現狀,初中強,則房價強。

但學區房熱度並沒有就此打住,而是很快開始蔓延到一貫制。

2

事實證明,一貫制學區的起勢,比初中單學區來的還要洶湧。

歷來優質的一貫制學校是最受上海家長追捧的,尤其現在肉眼可見的二胎家庭越來越多,家長們忙事業兼顧家庭的痛點是客觀存在的。

這種情況下,一貫制學校的優勢就特別明顯了:接送不折騰,小升初不發愁,公辦學費便宜......諸多問題都迎刃而解。

另外還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未來如果上海跟進「多校劃片」政策,孩子的升學路徑就變得極為不確定,但只有一貫制是最保穩的,不管你怎麼劃,也不耽誤孩子直升。

所以今年有幾個優秀一貫制學區漲幅非常亮眼,分別是:復旦二實驗、上音實驗、洋涇菊園、上實東、靜教院……

新江灣城在楊浦區的能級不是很高,能夠如此被中產金領追捧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環境幽謐定位高端社區,跟復旦二附校、上音實驗也有很大的關係。

洋涇菊園是浦東少有的還不錯的九年一貫制,名氣雖然一直不響亮,但升學成績比起浦東公辦的建平實驗,建平西,進才北這些並沒有差多少。從今年的表現來說,小戶型掛戶口漲幅非常高。

上實東更不用說,碧雲跳漲之後,已經沒有好房源可選了。

靜教院在九年一貫制裡也是大名鼎鼎,每年上海四校都悄悄來這裡「掐個尖」,中考和四校八大的預錄人數也是排在靜安TOP的位置。

板塊內兼顧自住的小區和房源基本已經無貨,出一套秒一套,現在老公房掛戶口30平小戶也已經突破了20萬單價的成交。

這就是目前一貫制學區房的現狀,已經整體邁入了有價無市、無房可賣的階段。

3

到了今年的中旬,漲幅並沒有停住,而是開始蔓延到了全市雙學區房。

最近市中心的一套頂級學區房,以令人驚訝的15.3萬/㎡單價成交了,這則消息刷屏了耀江業主群和房產中介的朋友圈。

要知道耀江花園在去年同期的時候,單價只有11萬。一年跳漲近40%,稱得上非常迅猛。

為什麼短周期漲幅這麼厲害?

除了地段原因外,耀江花園對口的是上外黃浦外國語小學+大同初級中學,妥妥的優質雙學區房。

同樣的例子也發生在了大寧金茂府。

金茂府憑藉著區位和對口大寧國際小學和風華初級中學,有公立雙學區加持的優勢,去年底今年初小三房成交價都是900多萬,但如今金茂府掛牌最便宜的那一套,已經是1250萬。

優質雙學區房的上漲趨勢,已經到了一種誇張程度,在單學區和一貫制房源減少的情況下,雙學區房已經開始支配市場。

現在的學區房市場,已經不再是家長焦慮那麼簡單了,從平米專家顧問的接待反饋來看,純投資客對於學區房的價值認同也越來越凸顯。

不用學區,也要持有一套優質學區房,這是過去橫盤3年的上海市場上,少有的現象和最鮮明的變化。

4

整體看下來,買學區房的用戶心態,已經逐漸開始發生了變化。

以前上海橫盤的時候,焦慮的更多是浦東和閔行的家長,這兩個區新上海人的佔比多,受到了學歷對命運的變化,相比全市其他區更重視體制內教育對人生的改變。

公民同招民辦搖號政策出臺後,全市家長需要「硬碰硬」面對這個現實,初中單學區第一時間反應過來搶跑。

接著「多校劃片」的消息在市場上引起了更大的焦慮,讓確定性更高的一貫制、雙學區房應聲而漲。

最後就演變了我們看到的,剛結婚甚至剛懷孕的家庭都開始重視學區房。

我們在線下交流會也看到了越來越多這樣的家庭,剛結婚就在建立學區房的認知,因為想到了未來孩子的教育和置換出手保值的上升空間。

投資邏輯,少有的在學區房市場越來越明顯。

5

我最近也在和很多學區房的專家頻繁交流,話題都是:未來上海的學區房市場,到底會有什麼走向?

幾個總結給到大家,希望有所幫助:

第一,未來學區房主力依舊會以一貫制為主。

看整個上海教育的方向,未來希望大家儘量不要擇校,一貫制的確定性是最高的。

而那些已經出成績的優秀一貫制依舊會是上海學區房的價值頂端,比如靜教院、上實東、洋涇菊園、上音實驗,還會成為家長的「心頭好」。

第二,片區內多校劃片風險比較小的也會漲。

目前上海的家長還是會擔心,會不會像北京一樣實施「多校劃片」,雖然上海大範圍「多校劃片」的可能性極低,但未雨綢繆是沒錯的。

有的板塊是不存在多校劃片風險的。

比如碧雲只有上實東,聯洋只有進才,只有這麼一所學校,是沒有辦法劃片的。

如果真的實施多校劃片,對於小片區內有多所、且都不差的學校,房價不但不會跌,反而還會漲。

比如說,春申板塊的閔實驗,組內統籌都是好學校。徐匯天平路街道,高安路一小、徐匯一中心都是好學校。

實在擔心劃片風險,優秀一貫制也是抵禦倉位。

第三,觀望的人趕快上車,急需求沒有辦法再等。

今年我見到很多客戶案例,很多本來預算是3房的,最後拖成了2房。要不就是沒找到滿意的房源,找到了滿意的又想談價格,結果最後沒談到反而最後又貴了。

合適樓層性價比高的幾乎是沒貨了,學區房市場比新房和普房更殘酷,一切真的以買到為主。

還有現在的優質學校很熱門,但民辦搖號更多人買,導致落戶年限越來越高,買晚還有可能達不到要求,比如上外黃浦+大同,靜安閘北實驗+風華初就是有落戶年限要求的。

第四,即便是自住,也不太可能在一個房子住一輩子。

不能因為焦慮而盲目買入,買的時候也要考慮房子是不是好出手,是不是有稀缺資源,要麼是頂級學區,要麼是兼顧一些自住。

市場再熱,也要秉承一點初心。捨棄該捨棄的,堅持該堅持的。

第五,極端情況下,也可以考慮一拆二,也就是「1+1」模式。

自住+學區的3房不好買,但實在急需住房和學區怎麼辦?買一個掛戶口的小戶型學區,再買一個真正能自住的,最近這種趨勢也開始被家長們所接受。

第六,未來有潛力的初中學區,可以嘗試博學區概念。

比如我們相對比較看好的明珠b+東昌南校,今年沒怎麼漲,但未來的潛力是不錯的,尤其是最近成績開始表現亮眼,值得點關注。

博學區,這是預算受限的家長,不得已而為之的最後保障。

6

寫到最後,我覺得有點焦慮了。

但事實是如此,總要有人站出來頂著壓力,大聲跟你說:醒醒,去年聽我的就好了!

好在,一切都還算不晚。

無論怎麼看,房子的漲跌是一個數字,比這更重要的是——家庭和孩子。

和各位共勉。

相關焦點

  • 申城樓市"淡夏"已定 閔行、長寧學區房也降價促銷[圖]-學區 上海...
    「網上房地產」網站的數據顯示,上海新建住宅庫存一度突破1150萬平方米,創2011年限購以來的庫存新高。截至昨晚7點仍在1149.54萬平方米的高位。業內人士認為,根據近6個月的上海樓市去化率計算,加上接下來還有大量房源入市,現有的庫存面積要完全消化,大約需要一年半。在供大於求的市場背景下,7月上海樓市供應量進一步減少。
  • 樓市「淡夏」已定 閔行、長寧等板塊學區房降價促銷
    「網上房地產」網站的數據顯示,上海新建住宅庫存一度突破1150萬平方米,創2011年限購以來的庫存新高。截至昨晚7點仍在1149.54萬平方米的高位。業內人士認為,根據近6個月的上海樓市去化率計算,加上接下來還有大量房源入市,現有的庫存面積要完全消化,大約需要一年半。在供大於求的市場背景下,7月上海樓市供應量進一步減少。
  • 南通樓市虛火,也許學區房才是最保值
    說到南通樓市,大家會想到40幾家百強房企入駐,頭部房企扎堆,宛如重點城市的房地產市場。有本地起家的中南,有深耕市場十幾年的恆大、綠城,也有剛入駐不久的融信、美的和新力。作為海港城市,又臨近上海,未來發展預期是有很多想像空間;官方統計數據,2019年年末南通戶籍人口759萬人,常住人口是731萬人,這樣的人口基數是經濟支撐,也是住房需求。說到經濟,有人對此不太認可。有一種觀點認為,南通好的產業、成規模的公司太少了。主要是傳統紡織業、建築業、造船業……蘇通園區發展將近十年,存在產業空心化,項目落地的很少,很多小區入住率不足。
  • 上海樓市:專家談房價再拔高真相,這場風波從學區房開始刮!
    以下精選問答內容來自「曾叔談房」公眾號。 提問:曾叔,我看今年上海房價,尤其是學區房依然處於一個漲漲漲的趨勢,能不能簡單分析下呢。 回答:有數據顯示,上海近幾個月來,平均房價以月環比1%的幅度在上漲。其中漲得最兇的要屬「學區房」了。
  • 完整盤點了徐匯學區房,才知道並不是所有學區房都在猛漲
    一直以來學區房都是購房者們繞不開的一個話題。特別是今年作為公民同招實行的第一年,可以說自二季度以來的樓市回暖有很大一部分就源於學區房的貢獻。  學區房置業已經成為了樓市中愈發重要的一塊細分領域。  然而就目前來看,市面上涉及學區房的內容絕大多數都是圍繞某個學區房小區、或是某所優質中小學展開,最多也就是談及某些優質教育資源比較集中的板塊。對於剛開始接觸學區房概念的購房者來說既不直觀也不系統,甚至有些內容還有失偏頗。
  • 上海樓市:近年來出生人口驟降,學區房也會跟著降嗎?
    以下精選問答內容來自「曾叔談房」公眾號。 提問:曾叔,近年來出生人口驟降,學區房也會跟著降嗎?你看上海戶籍出生人口16年二胎後高峰,19年出生人口已下降30%,是否意味著小學初中學區房的競爭後續幾年會下降。對於還沒孩子的新婚家庭,可以過兩年再買學區房?
  • 青島學區房降溫?不存在的!樓市下行催生大量抄底交易
    對於教育的需求,其根源還是因為當前各大城市優質教育資源的不均衡,狼多肉少導致入學需要設置一道道的門檻,而由戶籍制度和產權制度所構建的學區體系,則是催生出了「學區房」這樣一個細分門類。
  • 重慶樓市教育新規,學區房會涼涼嗎?答案:NO!
    通知一出,網上熱議聲一片:學區房這是要「涼涼」了嗎?其實,現實哪有這麼簡單。一個城市的教育資源只要是短缺的,學區房理論上就不會消失!如果一紙公文就能夠解決問題,那早進入大同世界了。學區房可是個全世界都關心的問題。一套房子和周邊教育資源相聯,業主的子女可以根據政策入讀規定的學校,這叫「學位」。自然地,越好的教育資源配套的住宅相對應的「學位」就越值錢。
  • 九江成交量跌3成,樓市遇冷,學區房是主場
    隨著庫存增加,去化壓力加大,房企們優惠賣房的動作必定是越來越多的,這一點從最近各家房企推出的「特價房」產品就能看出一二。相比商品房成交量的下滑,九江土拍市場卻是反向表現,土地市場可以說是火熱,截止目前為止,九江已成功出讓46宗地塊,其中樓面地價和溢價率都有搶眼表現。新老庫存的疊加,房企的去化壓力必定是增加。
  • 學區房1元起拍、上萬套特價房上線?雙11,阿里京東要在樓市搞大事!
    今年樓市「金九銀十」褪色,但「鑽石雙11」恐怕要來了。在1元起拍的杭州學區房引發巨大關注後,中國證券報記者獲悉,阿里拍賣將在今年雙11當天推出上萬套特價房。同時,另一大電商巨頭京東也在日前宣布將在今年雙11期間在70個城市,聯合超過200家房地產開發商,投放超過6000套特惠房源。
  • 學區房猛漲!九江熱門學區房價格曝光!最高1.7萬/㎡+!
    古有孟母三遷,今有父母找好學區而居…… 學區房,不知從何時起成為了炙手可熱的話題。特別是在高考剛剛落下帷幕的時候,就顯得尤為搶眼。 前段時間北京驚現「天價學區房」,也是刷新大家對「學區房」的認知!
  • 上海500萬學區房可以買哪裡?
    帶學區的次新房,三房在1200-1400萬左右,掛學區的老公房,總價可低至400萬。 77平 2室1廳1衛 對口萬航渡路小學+市西/同濟七一 2010年以後的次新豪宅中凱城市之光,5房大平層總價在4500萬左右。區域內的次新學區房,大三房總價在1500萬左右,掛學區的老公房在500萬左右。 40平 1室1廳1衛 對口交大附小+電腦派位 南模初/徐匯中學
  • VS學區房徐州地鐵盤和學區房誰更猛……
    看來地鐵一響,黃金萬兩的共識,大家還是有的,甚至在徐州樓市一直存在著這樣一種說法:「只要徐州的地鐵不修完,徐州樓市的漲幅就不會停。但也有人認為,比起地鐵盤,學區房更有升值潛力,畢竟家長對孩子的拳拳愛心是永不止歇的。
  • 上海樓市2020年9月數據出爐,上海房價領漲一線城市,上海樓市升溫
    上海樓市2020年9月數據出爐,其中: 一、上海樓市二手房掛牌價從51287元變為51598元,本月上漲311元,持續上漲。 二、上海樓市近三周在售二手房數量為55026套,55150套,56774套,持續增加。
  • 上海樓市調控,大概率是會來的,估計在小陽春之後
    上海市民反映買房難的情況,得到房管部門的回應:正在積極研究進一步完善認籌規則。放開本地4所985大學畢業生落戶,利好刺激上海樓市,以及限購積累的購房需求開始釋放,引發市場翹尾行情,新房成交異常火爆。政策傾斜向無房的剛需,加大熱樓盤房源傾斜比例,人才優先購房限售5年,杭州保障剛需購房的政策,應該向全國推廣。大城市房價上漲,購房門檻進一步抬高,引進人才的同時,必須有相應配套措施,加大人才房的建設力度,支持剛需合理住房需求,否則引進的人才可能還會飛走。在上海房價暴漲的當下,我勸各位想要追高入場的請務必冷靜,尤其是想高價去接盤學區房的,一定要三思!
  • 看了一圈石家莊的樓市,我更加堅定了要買學區房的決定……
    實不相瞞,這半年多為了孩子上小學,嘍哥看了數不勝數的學區房,主要是二手房,也有部分新房,越看到最後,嘍哥就越發堅定買學區房的決定。至於原因,我大概捋了捋,有這麼幾條:第一,從大環境看,樓市總體持續低迷,學區房在所有房產中最保值、最堅挺。
  • 上海16區學區重新劃定!學區房還值得買嗎?
    業主說:開發商銷售說:02「愁」:對口學區突然變了!說了很多次,買學區房一定要擦亮眼。要知道現在期房都是沒有對口的學區房的。上海松江的御上海小區上演著業主學區維權事件,驚動了JC叔叔,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 上海要不要買學區房?除了錢你還要記住這4點!
    導讀無論在我們自媒體(樓市問號、一房一萬)的社群裡,還是我們房導航用戶的購房需求,關於「孩子的學區」問題,一直是繞不過去的買房糾結。我們決定買學區房前,平衡好生活質量和教育投資的比重,研究清楚招生政策,選擇適合的學校。對於要不要買學區房?怎麼著手買?
  • 歐神:學區房還有90%的下跌空間!
    當下,北京學區房政策頻出,教育格局不明,學區房究竟要不要買?學區房究竟會不會升值?這些大家都關心的問題,歐神紛紛給出了答案。以下是小師妹整理出的演講乾貨,毫無保留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歐神是怎麼說的吧。一、名校變遷很多媽媽買房子,喜歡買一送一。
  • 別了,學區房!
    學區房的利益盤子,終於動了。 「學區派位入學」的表述,改為了「多校劃片」,這意味著,今後,一個小區將對應多個小學初中,就算你買了這個小區的房子,也不確定到底能不能上熱點學校,很可能被派位到普通學校去。 換句話說,實行「多校劃片」後,學區房再也無法確保業主的孩子,一定能就讀最好的學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