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吉屋網綜合整理 發布時間:2014-03-18
由於現在房價越來越高,導致很多人選擇買集資房,但是購買集資房也不是很好的選擇,到底什麼是集資房?單位集資房買房時有哪些風險?有哪些注意事項?*吉屋小編來為您解答。
集資房是改變住房建設由國家和單位統包的制度,實行政府、單位、個人三方面共同承擔,通過籌集資金,建造的房屋。職工個人可按房價全額或部分出資、信貸、建材供應、稅費等方面給予部分減免。集資所建住房的權屬,按出資比例確定。個人按房價全額出資的,擁有全部產權,個人部分出資的,擁有部分產權。
職工個人可按房價全額或部分出資,政府及相關部門用地、信貸、建材供應、稅費等方面給予部分減免。集資所建住房的權屬,按出資比例確定。個人按房價全額出資的,擁有全部產權,個人部分出資的,擁有部分產權。
購買單位集資房的風險
除了產權沒有保證外,由於集資建房的若干特性,決定了出資人還要承擔下述風險:
(一)資金的籌措情況,如果資金不能準確、及時地到位,工程進度便沒有保障,工程進度延緩更加劇了資金籌措的困難。這樣的惡性循環必然導致資金一去無歸、工程遙遙無期的結局。
(二)施工隊的選擇,由於某些集資建房單位的暴利動機,選擇施工隊時只能是降低標準、拼命壓價,甚至迫其帶資建設,施工企業要生存,必然偷工減料,建築質量難以保證。
(三)較難形成規模,集資房通常較難形成規模,大多是一棟或二三棟樓,由於規模小,客觀上造成管理配套難的問題。即使集資者有意完善,結果往往仍是力不從心。水、電、煤氣管道的接駁,公共設備的維修等等,都需要相當的資金支持,即使是簡單的清潔衛生、安全保衛,也離不開資金,更不用提社區文化建設和其它體育設施配套、正規的物業管理等,這些都是集資者始料不及的,也是開發商不會考慮的。
(四)產權問題,集資房是企事業單位為了解決內部職工的住房問題,企事業單位以擁有的劃撥的土地使用權和部分資金將及部分向內部職工籌集的資金建成的房產,建成後以較低的價格轉讓給內部職工。集資房不能在市場上自由轉讓。並且集資房的產權以整體產權的形式屬於企事業單位,職工購買的僅是房產的使用權,對房產沒有完全產權,故集資房沒有獨立的房產登記憑證。
(五)所有權人的資信狀況,由於集資房的產權歸企事業單位,所以集資房是企業財產的組成部分,企事業單位對集資房擁有處置權,可以將集資房作為抵押物向銀行貸款,企業到期若不能歸還銀行貸款,銀行可以通過法律程序變賣抵押物償還貸款。購買集資房實際上是購買房屋的使用權,其使用權保障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房產所有權人的資信情況。
購買單位集資房的注意事項
(一)集資房多為村委會與開發單位合作建房。集資房項目大多沒有經過正規的報建程序;同時,集資房的開發單位多數無開發資質。
(二)集資房無正規樓書。集資房樓書多是一紙宣傳單,一般不標明開發單位、建設設計單位,傳單採取沿街散發形式。
(三)集資房無正規預售合同。售樓員出示的購房協議書是開發單位與村委會聯合印製的,並非正規的商品房預售合同。
(四)集資房房產證多由村委會自行印製。在看房時,售摟員會告訴購房者籤了合同後,發樓房使用證,但事實上,這個證是村委會與開發單位自行印製的,並無法律效力。
(五)集資房多未補交地價。售樓員也表示,他們是先建房後辦報建手續,日後購房者補交地價後,即可辦理房產證。
(六)集資房遇拆遷有風險。售樓員一般會告訴購房者,他們的樓盤永遠不會拆遷等。
(七)集資房價格便宜但不能辦按揭。
(八)集資房品質較商品房稍低。樓房做工較粗陋,多為毛坯房,少數有簡單裝修。
(九)集資房從單體樓向小區發展。早期樓盤多無社區,但南山、寶安均有多個集資房樓盤成片開發,部分社區規模與本地商品房不相上下。
(十)集資房自有配套不多。多無會所,個別規模較大的社區自有配套較好,有電梯,綠化率也很高。
購買住房,是人生一項重大的*,許多消費者主要是由於資金問題購買了單位集資房,但即使是單位集資房也是一筆不小的*,動輒數萬。單位集資房經常不能按期交貨已屬正常,*令人煩惱的是貨不對板,而又投訴無門,由於單位集資房沒有完備的法律手續,不能受到法律的有效保護。所以在購買單位集資房時,較好是聘請律師,律師是法律專業人士,可以為當事人提供全面專業的法律服務,幫助當事人順利購買單位集資房。
推薦閱讀:
公司房產稅如何徵收 怎麼計算
容積率是什麼 高層容積率多少合適
什麼是二手房網籤 二手房網籤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