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街窺探:外國遊客是嚮往中國文化,還是香港特色

2020-12-05 蘇丹卿

廟街夜市的鬧騰裡充滿了複雜性和不確定性,但如果走進小販攤位世界,夜市又是另一番景象,如一個在露天璀璨燈光下的自由集市。

來這裡選購的遊客基本上是以外籍人員為主,常常見到的面孔除了印度,中東和南亞地區,也就屬歐美遊客。夜市攤位的售貨似乎也是專門為他們準備,一眼望去幾乎全是中國特色,具有中國文化的工藝品、衣服鞋子等等。

就好比中國遊客去國外的當地跳蚤市場或夜市,所面臨的情況基本一致。全世界的遊客都會在與一個自己國家文化、習俗等完全不一樣的地方尋找具有當地特色的紀念品。為此,來到中國香港的外國遊客也不例外。廟街夜市,究竟是一個什麼樣子的世界?

有人說它就像是90年代的內地集市,賣得所有東西幾乎與這個21世紀脫軌。不論是電子產品、旅遊紀念品、衣服鞋子等是顯得那麼「落伍」。不少內地遊客是看不上這裡的,但卻莫名的深受外國人的歡迎,不禁心生一個困惑:他們究竟是嚮往中國文化還是喜歡香港特色。

雖然廟街是一個平民化的「夜總會」,所有東西廉價也沒有質量保證,但這裡卻是一個時代的縮影。我喜歡廟街並非因為物價便宜,而是這個破舊,嘈雜的地方散發著濃濃的懷舊氣息,隨時隨地可以找到我小時候的記憶,傳統文化的氛圍恍若一段黃金歲月。

鬧騰的夜色裡,十字路口傳來的陣陣敲鑼打鼓的聲音引起我的注意,沿著昏暗又充滿迷幻的街道跑去時,擁擠不堪的圍觀人群中突然出現的一個紅色舞獅身影令人大為吃驚。圍觀的人都在鼓掌吶喊,不少外國遊客也擠在人群裡。 臨近聖誕節的前夕,一股濃濃的中國傳統節日的氛圍提早到來,我記憶裡的春節景象像是洪水猛獸一般。

這是2018香港廟街節,雖然不知道是否每年都會舉辦,但突然遇到它,這塵封的記憶便就被打開。過年對我而言最歡樂的時期還是在童年階段,每逢一年初一初二,最期待的一件事不是收到壓歲錢,而是舞龍人的出現。

他們穿著大紅大紫,充滿喜慶,三五個人支撐著一條長龍,每走到一戶人家,就會進門轉一圈,寓意新年好氣象,迎來吉祥驅走一切不好的東西。而這個時候,父母就會點鞭炮,在噼裡啪啦的炮竹聲中,舞龍人接過父母遞來的紅包,然後前往下一家。

那時的我,並不知道這究竟是一種傳統風俗還是一門生意,但從記事以來,每年的春節都會期待舞龍人的出現。遺憾的是,我的童年時光裡只出現過兩次。廟街的舞獅人,或者說是香港人的舞獅頓時勾起了我對本以為消失的傳統文化的思考。

雖然舞龍舞獅現象從春節到元宵燈節仍是盛行,但形式與規模卻少了親切化,取而代之是商業。除了少數地區的延續傳統,包括對古老祭祀儀式的留存,大多地方不是變成了比賽性質就是旅遊景點宣傳。

這也許是傳統文化的另一種方式保留,但終究不像是過去那麼謹慎,當繁瑣的儀式和禮儀被簡化或取消之後,人們對於傳統風俗也就失去了敬畏。

香港人的舞獅之前有無儀式進行,我並沒有看到。但家家戶戶為了生意興隆,都會請舞獅進店討個吉利,儘管炮竹聲不再,但鑼鼓聲天。那些流動的街頭攤位為了一討好彩頭,也會掛上一顆生菜,滿臉充滿喜悅。

廟街的夜色頓時變成了另一種模樣,真如90年代的懷舊景象,牌坊下舞龍人在圍觀的人群裡依舊活躍著,水洩不通的街巷裡瀰漫著一種傳統節日的氛圍,而並非是這2018年的廟街節。

當外國遊客可能還不知道這是什麼情況的時候,只見一群本地人的狂歡與鬧騰,夜市的上空雖不是張燈結彩,但掛滿中國紅旗的景象也能使他們明白這是中國人的傳統節日。

大概正是這個節日,夜市上關於中國文化元素的紀念品尤其受歡迎。但也有人認為這是香港特色,於廣東福建一帶都比較流行這種文化,實際上舞龍舞獅的傳統習俗是整個中國人的,唯一的區別是南北之分。

在一路跟拍這些舞獅的同時,聽到的一些外國遊客的言論令我倍感親切,在他們眼裡這是「Chinese culture」。他們喜歡來這裡購物中國特色的紀念品,不僅是因為便宜,更多的是對中國與本地文化的了解。

就如我自己去其他國家旅遊的時候,當地的自由市場、跳蚤市場甚至菜市場都不會錯過,不僅是可以淘到喜歡的物件,更多的是人文氣息的聚集,以及對當地文化、生活方式的更快捷了解。

而在廟街,舞獅人的身影令我想到老祖宗留下的文化精髓,不論時代走得多快,文化傳承是無法割斷的。即便各大商場的聖誕氣息愈發濃鬱,但廟街絲毫不見聖誕,倒開始提前進入春節了。

相關焦點

  • 破解百年文化密碼 探訪香港的江湖「廟街」(圖)
    破解百年文化密碼 探訪香港的江湖「廟街」(圖) 2013年09月27日 08:33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參與互動(,素有「平民夜總會」之稱,它不但貨品琳琅滿目,同時也是遠近聞名的美食城,價格低廉,口碑不俗,深受中外遊客喜愛。
  • 香港最江湖的廟街被稱為「平民夜總會」,成西方遊客的最愛
    香港旅遊,相對於繁華的現代高樓大廈,我更喜歡遊走舊街區感受老香港風情。儘管如今城市發展和民眾生活日新月異,但香港還是保留著不少極富特色的老街區,依舊能感受到以前「港片」中的市井風情。這些老街區在現今的城市發展中,顯得特別彌足珍貴,它是城市歷史的見證,生活的延續,更是文化的傳承。
  • 香港的廟街有「男人街」之稱,「古惑仔」市井氣息讓人懷舊
    今天小編給大家講的這個地方就是一個有許多美食聚集的繁華夜市,它就是位於香港的一條非常有名的廟街!也被稱為男人街。雖然隨著城市的發展和人民生活的變化,但是香港還保留著老街文化的景象,就像是很多電影拍的港片中的市井風俗相貌,比如說《廟街12少》,《食神》,《新不了情》等。電影中都對廟街的描繪,都是充滿了魚龍混雜和黑社會風情的特點。
  • 極富特色的街道,被喻為香港的平民夜總會——廟街
    廟街位於香港九龍油尖旺區中的油麻地,是香港一條富有特色的街道,曾有不少電影以廟街取景。街道南北走向,連接文明裡及佐敦道,以售賣平價貨的夜市而聞名,被喻為香港的平民夜總會。由於廟街的性質與旺角的「女人街」相似,而到訪的人則以男性為主,故亦有「男人街」的稱號。
  • 香港購物街之廟街夜市
    廟街位於九龍的油麻地,香港最有名的露天市場。分南北兩段,因中段有一廟宇故名廟街。廟街是香港龍蛇混雜之地,亦是香港早期煙花之地,故遊廟街時可留意很多售賣翻版、冒牌及色情事物的攤檔,街旁建築物下更可見為妓女拉客的人。香港很多電影曾多次以廟街為題材及在此取景拍成電影。廟街區共有四座廟宇,全都集中在眾坊街附近。
  • 香港這條廟街,被稱為「男人街」,遊客:廉價地攤夜市!
    廟街位於香港九龍區的油麻地,是當地大有名氣的夜市之一,而其得名則是因為這條行走上有一座天后廟。但廟街最有名的,卻是它又被稱為「男人街」,有著「平民夜總會」的稱號。許多經典的港劇也曾以它為背景,如《廟街媽兄弟》、《廟街十二少》等,就連經典的《食神》也是在這裡取景,講訴著這裡的江湖往事。但它還是香港最著名的夜市,晚上20:00左右至第二日清晨都是這裡最熱鬧的時段。
  • 香港的平民夜總會—廟街,被稱為男人街,晚上別一個人去
    現在人們的旅遊地選擇,不僅喜歡有山有水的桃花勝地,還嚮往物慾橫流的購物天堂。說起購物天堂,不得不提一個地方,那就是香港。香港被譽為亞洲四小龍之一,還有「東方之珠」的美稱。它是一個繁榮發達的地區,不僅有各種供人享樂的高檔場所,也有一些適合平民消遣娛樂的地方。最出名的就屬於廟街了,裡面眾生百態間皆能看到,為香港帶來了不一樣的文化色彩。
  • 中國最有名的夜市之一:有情懷的香港廟街
    圖為:香港廟街的夜市場景。這裡也是很多拍攝電影的人最喜歡的取景之地,在這裡拍了很多家喻戶曉的電影。 港劇裡經常黑幫打打殺殺的場景就是在這裡拍攝的,保留了老香港的感覺。廟街以售賣平價貨的夜市而聞名,被喻為香港的平民夜總會。我們都是從小看古惑仔長大的娃啊,所以這裡很多人覺得這裡充滿了情懷。圖為:香港廟街的夜市場景。
  • 售平價貨大排檔聞名的香港廟街,中國工藝品服裝最受外籍人青睞
    香港廟街以售平價貨夜市和大排檔宵夜而聞名,被喻為香港的「平民夜總會」。由於廟街的性質與旺角女人街相似,而到訪的人士以男人居多,特別是中老年人,故亦有「男人街」的稱號。曾有不少港臺電影取景於此。 廟街是人盡皆知的平民夜市和場所,保留著不少老香港風味和市井氣息。晚上的廟街滿街都是閃爍的霓虹燈,熱鬧非凡。
  • 香港廟街,越夜越精彩
    那就是廟街,Temple Street。在這裡你能品嘗到最正宗的香港路邊美食,這裡你能體會到地道的香港文化,如果你到香港來,也一定不要錯過這裡。廟街(Temple Street)位於香港九龍油麻地,是香港一條富有特色的街道,也是香港最負盛名的夜市。
  • 香港廟街:一個魚龍混雜的地方,去香港不去這裡是不完美的
    去香港旅行是很多人的夢想,大家看港劇多了,多多少少想去看看港劇中出現的地方。在香港有一個地方被影視劇拍火了,這就是廟街,也許很多人沒去過香港,卻也知道香港有個廟街,一些遊客到了香港,總會隨口問起:廟街在哪兒?上世紀的老港劇拍紅了廟街,讓不少人慕名而至。
  • 香港廟街的另一個真實面孔:算命佔卜潑紅漆,街頭唱戲ktv
    廟街在許多遊客看來,是一個美食小吃聚集的鬧騰夜市,或者是一直有所耳聞的男人街。但實際上,在香港旅遊於內地市場還不是那麼熱忱的時候,大多數人對於廟街的認識都不離開80年代、90年代的香港電影,如《廟街十二少》、《新不了情》、《食神》等等。但香港電影中對於廟街的描繪一般充滿了黑社會風情,這裡魚龍混雜,充滿槍戰、賣淫、毒品等等。
  • 個人香港旅遊心得體會景點、體驗最地道香港市井文化
    01香港迪士尼樂園來香港一定要去的景點就是香港的迪士尼樂園,它在中國目前只有上海和香港有,非常值得一去,也是我自由行的第一站,當時下了飛機直接坐直達車過去30分鐘,花了約500元購買的門票。裡面有越過100多種的遊樂設施去給遊客體驗,但主要有7個主題園,我從早上入園可以玩到晚上,從美國的小鎮大街到探險世界,明日世界到幻想送你禮物等。個人心得提示:首先,裡面是不允許帶吃的進去,迪士尼樂園裡有世界各國的餐廳供給遊客品嘗。其次裡面一些娛樂設施還是比較刺激的,比如過山車,視自己的情況而去遊玩是比較地適合的。
  • 香港的第一站、廟街
    我肯定有,或許每個人、沒個年齡段對英雄的定位都不同~ 我的童年正是香港電影璀璨輝煌地時代,最早也正是通過大量的香港電影來了解認識香港。「了解認識」的同時還有種嚮往。正如華仔演的十二少就是我兒時心中的英雄!所以說踏上香港的土地,第一站我來了廟街。廟街位於香港九龍油麻地,清朝時期因在廟街上建了一座天后廟,也就現在的油麻地天后廟,因而的名。
  • 香港有條步行街,廟街
    在香港購物,除了金鐘、銅鑼灣、尖沙咀外,還有一些充滿奇趣的露天市場,其中,最負盛名的當數有「男人街」之稱的廟街。每天黃昏後,廟街便擺出攤位有600米長,賣的東西很雜,有服裝、眼鏡、手錶、玩具、皮具、明星掛畫、望遠鏡、玉器、紫砂茶具、錢幣、飾物、舊照片、舊畫作等。
  • 廟街夜市:香港最「江湖」
    廟街夜市:香港最「江湖」 (2/8) "← →"翻頁
  • 香江漫記③丨廟街:一條「平民街」濃縮了香港開埠史
    當背著雙肩包的歐美遊客經過時,他用英語招呼,推著嬰兒車的中國面孔出現時,馬上切換粵語或普通話,如果面前走過眉心點著紅的印度客人,阿永會用印地語上前攀談。穿著一身白色T恤,頭髮染成銀白色的阿永,今年35歲,在廟街的這家大排檔已經工作了四年。他的職責是向每一個路過的人推薦菜式,並儘可能的讓遊客坐到自家排擋內。
  • 老港味必體驗,傳說中的香港廟街
    廟街由來已久,清朝時期,廟街的中段建有一座天后廟,即油麻地天后廟,廟街因而得名。廟街是香港一條富有特色的街道,很多電影都曾以該條街道取景。片名直接相關的有鄭伊健吳倩蓮演的《廟街故事》、劉德華的《廟街十二少》,《食神》是廟街取的景,莫文蔚演的火雞就是廟街食肆大姐大。
  • 香港旅行攻略|這條廟街,被稱為「男人街」,廉價地攤夜市
    香港旅行攻略|這條廟街,被稱為「男人街」,廉價地攤夜市! 廟街位於香港九龍區的油麻地,是當地大有名氣的夜市之一,而其得名則是因為這條行走上有一座天后廟。但廟街最有名的,卻是它又被稱為「男人街」,有著「平民夜總會」的稱號。
  • 廟街「平民夜總會」,香港富有特色的街道,最負盛名的夜市!
    香港廟街被喻為香港的平民夜總會,是香港一條富有特色的街道,也是香港最負盛名的夜市。廟街早於1887年的九龍地圖上已有紀錄,1920年代開始,天后廟對出的廣場,開始發展成大笪地式的休憩場地。帶動了廟街附近不少販賣雜物及小食攤檔的存在,逐漸形成了今日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