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11號線車公廟站「無裝修」
車公廟站站廳牆壁和立柱都沒有粉刷塗料,露出混凝土本色,充滿了簡潔、原始的設計感。 南方日報記者 魯力 攝
青灰色的牆面上,除了水泥自然的紋路外,沒有任何塗料粉飾,不同顏色的燈帶導向標誌格外醒目,這種在日本、法國流行的「無裝修」地鐵車站將第一次進入深圳,出現在深圳地鐵11號線車公廟站,該站也是深圳地鐵線網中唯一一個四站換乘站。
27日,記者探訪了正在進行掃尾衝刺階段的11號線車公廟站,深圳市地鐵集團透露,11號線中僅選擇了車公廟站作為試點,隨著線路明日開通試運營,車公廟站將作為首個與市民見面的「無裝修」風格車站。在設計師眼中,這樣的裝修將能提供一個簡潔而純粹的交通空間,更能突出地鐵站的功能性。
混凝土本色上演簡潔風
在11號線車公廟站站廳裡,記者看見,牆壁和立柱都沒有粉刷任何塗料,暴露出的是混凝土本色,上方天花管線裸露,乍一看很像老廠房。「這就是車站最後的風格,也就是沒有任何裝修裝飾。」車公廟站站長林言裡介紹說,除了地面使用耐汙染、防滑的大理石外,整個站廳沒有使用其他裝修材料,這樣大膽的設計在深圳地鐵100餘個車站中還是首次。
「以前,深圳地鐵車站的設計是由專業的建築設計院完成,而這一次,我們特別邀請了深圳市公共藝術中心、深圳雕塑院參與,希望能讓地鐵車站擁有更多的藝術氣息。」深圳地鐵集團設計中心有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所謂的『無裝修』,其實就是運用混凝土設計裝飾技術,這在國外已經相當成熟。」主持設計的深圳市公共藝術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說,因為混凝土成型後具有自然的花紋,不需要再做後期處理。在他看來,簡潔的設計有助於突出車站內部的導向標誌、服務設施,避免裝修裝飾喧賓奪主。「乘客一走進這樣的地鐵空間,可以很快地注意到自己需要的服務信息。」
契合四線換乘站定位
「『無裝修』的設計理念最初提出時,也引起過我們的擔心和猶豫。」深圳地鐵集團設計中心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11號線車站設計時,設計團隊提出「無裝修」方案之初也擔心過市民是不是能夠接受。
「但其實,在法國、日本的一些軌道交通線路上,你都可以看到這種『無裝修』式車站,也有許多設計師都很欣賞這種簡潔、原始的藝術感。並且,11號線車公廟站尤其適合使用這種模式,因為與它超級換乘站的功能定位非常契合。」該工作人員表示。
據介紹,車公廟站屬地下三層站,是深圳地鐵1、7、9和11號線的綜合換乘站,也是深圳軌道交通路網的第一個4線換乘車站。因此,車站裝修應力求簡潔、明快,能充分體現出通暢、易識別的快捷性交通建築特點,同時,還要展現出深圳市城市快速軌道交通的時代感,「最終,深圳地鐵決定採納這一設計方案。」
內部設計力求人性化
記者在車公廟站發現,車站站廳的天花板上安裝有帶線路數字的導向光帶,屆時,乘客根據需換乘導向標識和線路燈帶前進,就能輕鬆找到換乘大廳,能更方便、快捷、準確的實現4線換乘。
不僅如此,作為機場快線車站,車公廟站還設有航班信息顯示屏和機場值機設備,能方便前往機場搭乘飛機的乘客,並減少候機時間。除此之外,車公廟站的內部設計也均力求體現人性化的原則。
「簡潔並不等於簡單。比如,為了豐富站內空間結構,安裝了壁畫來展現『車公』歷史傳說;為了改善室內環境,我們在車公廟站引入了『垂直綠化』概念。深圳地鐵設計中心負責人告訴記者,通過在車站發展「立體綠化」,不但能吸塵、減少噪音、淨化空氣和改善地下空間環境,同時也可以愉悅大家的心情。
據了解,全長51.9公裡的軌道交通11號線今日開通試運營。目前,僅車公廟站採用了「無裝修」設計。深圳市地鐵集團有關負責人表示,「無裝修」車站投入使用後,將根據乘客反響,考慮是否在今後的新線建設中進一步推廣。(記者/劉麗 通訊員/顧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