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網紅圖鑑:年輕人的愛情太脆弱,只好請50後當情感博主了

2020-11-20 36kr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新榜」(ID:newrankcn),作者顏椿穎,36氪經授權發布。

最近被一群中老年網紅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在一條抖音熱門視頻裡,「羅姑婆」坐在麻將桌前,披著純白大氅,捏一張麻將牌,尬著四川話rap傳授麻將秘訣:寧挨千刀剮,不胡第一把!么雞二條,不打要遭!八萬九萬,不打輸完……視頻在過年前發出,一時成了返鄉青年的打牌聖經。

另一個視頻裡,她又站在一片農田前講解愛情真理:破車才需要備胎,放手就放手,不做愛情的走狗!

這位68歲的農民阿姨,放棄徵戰廣場舞,在短視頻社區裡和年輕人打成一片,會說「你很機車哎」,也會羅列經典角色洪世賢和何書桓,教人一眼看透渣男,被一些網友稱為最強50後情感博主和人生導師。

如果以前問「誰是中文網際網路上最火的老年網紅」,局座當仁不讓,而且影響力依舊,但不少新銳網癮老年們也相繼出現,在田野間歌唱的「本亮大叔」、最重生活儀式感的「北海爺爺」、因為一身不輸年輕人的腱子肉而走紅的「王德順老頭」、 97歲高齡的室內設計師「Iris Apfel」……

圍觀了這群老年網紅後我發現,不論是硬核的技能型人才,還是人設特點極強的魅力型人才,要想走紅,粉圈十二字訣——「始於顏值、忠於才華、陷於人品」——才是最強圈粉利器。

網癮老年群像

如果大眾對老年人的印象還是跳廣場舞的「科技難民」,這個觀念未免有些過時,也過於歧視。隨著老齡化加劇,網際網路普及程度提高,以及抖音、快手等產品的用戶擴張,可以看到的是,會上網的老年人越來越多。

CNNIC發布的報告顯示,50歲及以上的網民比例從2017年底的10.5%到2018年底的12.5%;據《QuestMobile:中國移動網際網路「銀髮經濟」洞察報告》顯示,銀髮族們的時間,被社交、新聞和短視頻佔據,而同期對比,短視頻使用時長增幅最大,從滲透率來看,短視頻、網絡K歌尤其受到銀髮人群青睞,而這二者,是近幾年的網紅「多發地」,老年網紅以各種形式,在各大平臺迅速走紅。

始於顏值:時尚與年齡無關

2015年3月的中國國際時裝周秋冬發布會上,79歲的王德順赤裸上身走上T臺,一身健碩的肌肉和滿頭銀髮形成強烈反差,迅速在網絡爆火。網友去他的微博圍觀,發現這位「王德順老頭」私下裡也是如此年輕有活力,網上衝浪毫不含糊。

嚴格來說,王德順並非網紅,更像是藉由網絡出圈的演員,但不可否認的是,網癮老年的標籤已經變成演員道路的強力加成buff。

同樣的故事也發生在海外,不過,更平民一些。

59歲的Lance Walsh原是英國倫敦的一個水果商販,兩年前偶然被人拍下一組穿著Supreme的照片,網友發現,原來時尚可以和年齡、身份無關,市井氣也能和潮牌融為一體。Vogue、Vice、Dazed等媒體慕名而來,把他當成一個潮流現象進行報導。如今他在Instagram已有5.2萬粉絲。

Lance Walsh(圖片來源:Vice)

Instagram上還有一位最火奶奶——65歲的時尚達人Lyn Slater。「福特漢姆大學社會服務研究生院教授、文化KOL、內容創作者、演講者、模特……」她在Instagram上這樣介紹自己。

Slater的時尚很特別,是「不符合年齡」的招搖,但在她的世界裡,變老是很酷的一件事,「我不是20歲的年輕人,我也不想回到20歲,但我的確,還蠻酷的。」

圖片來源:紐約時報

忠於才華:未竟的夢想與亟待打破的刻板印象

前文提及的「本亮大叔」,原名解本亮,今年56歲,一個音樂的狂熱愛好者。流浪過,也在生死邊緣徘徊過,一度被列入當地的貧困戶名單,好在還有一把吉他和一副嗓子。據《新京報》報導,解本亮看到年輕人對著手機說唱,知道了直播這個新玩意兒。於是他也開始直播唱歌。

唱歌時,他的身後是土地,歌聲和麥浪交匯在一起,網友們被這種原生態和純粹打動。如今,「本亮大叔」在快手上已有1600萬粉絲。

另一位靠唱歌走紅的名叫「金香奶奶」,今年63歲,出道3年多,唱歌千餘首,在全民K歌上有20多萬粉絲。除了唱歌,她也直播,帶著粉絲去逛大北京,曾經差一點實現的文藝夢,在唱歌平臺上終於實現了。

左:金香奶奶右:本亮大叔

除了才藝之外,還有更細分的美妝市場。以往的美妝市場上,永遠是年輕貌美的女孩在教人化妝,老年人從來都是被忽視的群體。

據《衛報》的老年美妝博主專題報導,因為不滿迪奧宣布邀請25歲的Cara DEDlevingne作為新的抗衰老產品代言人,70歲的Tricia Cusden被徹底激怒。她感覺到被侮辱——似乎作為一個70歲的女性,竭盡全力對抗衰老才是「正確」。

從2013年開始,Tricia每周撰寫護膚美妝文章,隨後開始在YouTube更新教學視頻,如今已經拍攝50多個。播放最多的一期是教老年人畫唇妝和眼妝——這些永遠無法在年輕博主的視頻中學到的內容,播放量達到200萬。

另一位美妝博主,72歲的Makrye Park,討厭被當做老太太的感覺。移居澳大利亞後便開始用Korea-grandma的帳號在YouTube發布視頻,塗上便宜的口紅去看牙醫,用古老的方法夾睫毛、卷頭髮,她試圖呈現老年人曾經歷過的另一面,這條視頻在YouTube上有200萬播放量。「大眾總是對『老人化妝』又刻板印象,我想做的,是鼓勵女性勇敢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Tricia Cusden(圖片來源:衛報)

陷於人品:最高階的人設固粉

最高階的圈粉依然是為人設買單。面對一眾高齡博主時,不少網友評論:希望您可以長命百歲,讓我老了也可能像您一樣。

比如國內新媒體圈比較火的,末那大叔的父親,70多歲的「北海爺爺」。因為一則身穿西裝的外拍花絮視頻,北海爺爺被冠以「最帥老人」的名號。

溫水洗臉,刮鬍子,擦上護膚品,選一件得體的西裝,用刷子細細擦亮皮鞋,持一根手杖。這是北海爺爺一天開始前的全部準備工作。網友發現,原來生活可以如此具有儀式感。而這種儀式感,可以真正代入自己的生活,和博主產生更多聯繫。

開篇提到的「羅姑婆」也是典型的人設博主,用方言尬rap,講麻將也好,講情感雞湯也罷,核心部分還在於這個說塑料普通話的博主。「聽姑婆講道理」,事實上,與其說粉絲是為道理買單,不如說是為這個人買單——講什麼其實不那麼重要。

67歲的「局座召忠」是B站最受寵的老年博主,一度是中老年網紅的代名詞,一大原因在於他足夠開放和年輕的心態,年輕人的梗玩兒得飛起,「自黑」起來也毫無身段可言。

面對所有「玩不起」的人,網友都喜歡扔出局座名言:「B站是孩子們的樂園,不管你是誰,進入這個圈子後就別再裝了……一本正經的老幹部慎入,自尊心強的名人慎入,靠別人包裝起來的玩偶慎入,天不怕地不怕混不吝的勇士可以嘗試進入。」

也是憑著這股勇於自黑的包容心態,局座召忠收穫了一群鐵粉,全網粉絲超過2000萬,豆瓣鵝組在2016年曾經開過一個安利貼,開篇就是:「請大家跟我念:我願意成為局座迷妹,不脫粉,不回踩,守護局座,好好學習,成為棟梁之才。」

銀髮族的網紅經濟

儘管上文列舉了不少老年網紅,但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不論是快手、抖音、微博、B站,還是Instagram,主要都是面向年輕人的產品。

Instagram去年有數據顯示,老年網紅的粉絲總數達到730萬,雖然數字上看已經接近於華盛頓的人口,但和Instagram的10億月活相比,依然是一個極小的數字,這或許是一個亟待開發的市場。

從Mediakix的統計來看,Top 10老年網紅的粉絲數比上一年同期增長了24%,或許在之後,越來越多老年人會成為網際網路上的新網紅。

網際網路上的第二人生

大前研一在《低欲望社會》一書中提出「老年人公害綜合群」現象:年輕人的欲望在不斷萎縮,活力滿滿的老年人則引人注目,在日本,領導者或企業高層的高齡化已是家常便飯。高齡者們成為有時間而生出閒暇的群體,退休之後出現大量充裕時間,不少人想再回歸職場。

這種現象也能對應到社交網絡上,有大量閒暇時間的退休老人重新找回年輕時的才藝,有一項小眾手藝的匠人借短視頻出圈,有錢又會玩的中產老人成為旅遊、美食等生活方式博主。

Iris Apfel是其中之一,這位97歲的室內&時尚設計師已經在Instagram上有120萬粉絲。參加時尚活動,為時尚雜誌撰稿,和小孩子互動……歲月在她的臉上留下痕跡,但沒有人會否認:這就是真正的紐約時尚icon啊。

「不斷學習可以讓人保持年輕,而我是一名終身學習者」

城市化和受教育水平相對較高的歐美國家老人們,先中國一步在社交網絡上找到了第二人生,甚至開啟了新的事業。

Mediakix盤點的2018 Instagram頭部銀髮網紅顯示,大部分還是時尚領域達人,他們背後的身份,有時尚雜誌專欄作家、珠寶設計師,也有室內設計師,社交網絡成了他們「重返」職場的平臺。

粉絲最多的時尚icon Helen Winkle已經拿到了不少品牌的贊助,從伏特加Smirnoff,但服裝品牌Missguided,再到投資App Stash,91歲的她和20多歲的Z世代們競爭著同一個市場,像年輕人一樣不怯於表達自己的態度:讓你男朋友動心,這件事老娘在1928年就做到了。

銀髮族與網紅經濟

老年人排斥網際網路嗎?答案或許是不見得。

s-tech的一項研究發現,和想像中不同,老年人其實更看好網際網路,在網絡直播/小視頻類產品上,老年人比其他群體認為獲得了更多愉悅感。

更直觀的數據來自《前瞻經濟學人》,移動網際網路的滲透推動老年剁手族日益壯大,雖然數據上和其他年齡段暫不可比,但隨著網購習慣的培養,銀髮人群網購市場大有挖掘的可能。而在美國,55歲以上用戶貢獻了41.6%的消費型支出,網紅經濟是時候觸達這群有錢又有閒的群體了。

上:末那大叔和北海爺爺  下:金香奶奶

和其他網紅一樣,老年網紅的變現渠道依然逃不掉粉絲經濟與品牌代言,但面向老年人的營銷,定位精準和方式得當尤其重要,這群飽受刻板印象困擾的老人,迫切需要有人能讀懂他們。

可惜的是,策劃營銷的年輕人們,總是在想像老了以後「應該」如何,花花綠綠的張揚感不合適,大膽前衛和自我也會顯得不得體。但63歲的Sarah Jane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說道,經歷過1970年前後——流行文化的黃金時代洗禮過的她們,或許曾做過真朋克,也當過嬉皮士,即使變老,也應該帶著那個時代的烙印啊。

9102年了,Z世代們在瘋狂標榜自我和去標籤化,追捧著群個性老人的自我表達,市場卻偏偏給銀髮族們貼上一個固定的標籤。

Fast company在一篇文章中解釋了為什麼面向老年人的營銷如此糟糕:有的廣告或許只是態度傲慢,但更多廣告充滿冒犯,強調養生藥片是如何讓你過得更久,姿態實在難看。

但2020年,全球55歲群體數量會超過5歲以下兒童數量,2015-2030年間,這群老年人會貢獻過半數的城市消費增長,到2060年,中國60歲以上老人達到4.9億,佔總人口的1/3。品牌沒看到市場潛力是假的,此時的挖掘姿勢就顯得非常重要。

前文提到的美妝博主Tricia Custon典型的正面案例,在撰寫美妝教程的過程中,有粉絲提及,很難在市場上找到適合老年皮膚使用的化妝產品,這似乎是一個被忽略的需求,於是和兩個女兒一起創辦了新的事業——為老人量身定做的美妝產品Look Fabulous Forever,希望為55歲及以上的女人們解決「變美」的痛點。

「大齡女性們無需遵循年輕人的做法,比如用深色眼影替代眼線就好……化妝於我而言,不是為了看起來多年輕,而是開啟一天的方式。我超愛化妝帶給我的改變,也絲毫不為說出這份熱愛感到羞恥。」

除此之外,能讓老年人們越發迷戀網際網路的,或許還有被消解的孤獨感。

Advanced Style創辦者Cohen女士發現,她有不少粉絲居住在一二線城市之外,Instagram為相隔萬裡的老年網友帶來新的友情,線下聚會,參加活動。她們自發成為一個新社區,理解彼此,一起感受優雅地老去。

如果說移動網際網路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麼改變,或許最主要的一條,就是給了我們發聲和表達自我的機會。這裡有90後,00後,也需要50後,60後,希望每個聲音都可以被理解,每個需求都被市場看到。

參考來源:

[1]TOP 10 ELDERLY INFLUENCERS DOMINATING INSTAGRAM

http://mediakix.com/2018/10/most-popular-elderly-influencers-instagram-top-best/#gs.f38p81

[2]『This is what 70 looks like』: the new generation of beauty influencers

https://www.theguardian.com/fashion/2018/aug/05/this-is-what-70-looks-like-the-new-generation-of-beauty-influencers

[3]The Glamorous Grandmas of Instagram

https://www.nytimes.com/2018/06/20/style/instagram-grandmas.html

[4]中老年網民圖鑑:社交圈裡圈外的網際網路生活洞察

https://www.theguardian.com/fashion/2018/aug/05/this-is-what-70-looks-like-the-new-generation-of-beauty-influencers

[5]Why marketing to seniors is so terrible

https://www.fastcompany.com/90341477/why-marketing-to-seniors-is-so-terrible

作者| 顏椿穎

編輯| 張潔

特別鳴謝|終於開放的梔子花 

相關焦點

  • 中老年網紅圖鑑:50後都是真朋克
    ,教人一眼看透渣男,被一些網友稱為最強50後情感博主和人生導師。   如果以前問「誰是中文網際網路上最火的老年網紅」,局座當仁不讓,而且影響力依舊,但不少新銳網癮老年們也相繼出現,在田野間歌唱的「本亮大叔」、最重生活儀式感的「北海爺爺」、因為一身不輸年輕人的腱子肉而走紅的「王德順老頭」、 97歲高齡的室內設計師「 Iris Apfel 」……   圍觀了這群老年網紅後我發現,不論是硬核的技能型人才
  • 超50家公司「血拼」中老年內容賽道,內容創業者未來方向和機會在哪?
    據華映資本不完全統計,2012年以後,銀髮賽道湧現了50餘家立足社交娛樂的創業公司。先入局者,後繼者都在搶佔增量市場份額。 擴大品牌整體影響力的戰爭早已悄然打響。 由此,小年糕、彩視、糖豆等開始沉澱大量中老年用戶: 如今,抖音、快手及其生態下的內容產品,也正越來越多聚焦到中老年。 尤其其中一部分打造中老年網紅的MCN機構,從前他們的用戶聚焦在年輕人,在運營過程中,越來越發現中老年用戶的潛力,開始轉型內容方向,往情感、正能量上聚焦,吸引更多中老年粉絲。
  • 情侶博主爆紅背後:撒狗糧的1000種姿勢
    越來越大的網紅經濟之下,情侶博主們到底藏著什麼「套路」? 大前研一在《低欲望社會》裡形容日本年輕人,很難說不是中國當下年輕人的寫照:現在35歲以下的年輕人,由於自開始有所追求的時候,就經歷了「失去的20年」那通縮不景氣的黑暗時代,因此他們當中的大多數人,形成了這樣一種認識:不只是房貸,連結婚生子等所有的風險和責任,都不想承擔。 因為生活太苦,壓力太大,只想取悅自己,懶得花精力讓另一個人開心。
  • 揭秘微博情感博主運作
    3.矯情網紅小清新 這個類型一般吸引喜歡傷春悲秋的少女,所以博主們也都非常年輕。這種標籤化、人格化的網紅,往往比較容易令網友記住。 平心而論,龔菀婷的文筆還算不錯,近期喜歡結合電影寫作,比如通過扒《一齣好戲》的臺詞,來分析舒淇有幾分喜歡黃渤;看完《邪不壓正》後被許晴感動,開始洋洋灑灑寫情書:「想給他一座以他名字命名的島。很愛一個人的時候,我們都會孤勇到面目全非」、「我只想要浪漫,浪漫是生命之本。」
  • 觀《延禧攻略》劇情,淺談傅恆和瓔珞的情感,愛情真的很脆弱?
    有人覺得愛情就是一種物質基礎,沒有這個保障的話,兩個人就走不下去。還有人覺得,愛情就是你幫助我我幫助你的狀態,兩個人的婚姻才可以更長久……想來,愛情真的很複雜,沒有人可以說得清楚!我們可以參照《延禧攻略》中的傅恆和瓔珞的愛情來說明一下。觀《延禧攻略》劇情,淺談傅恆和瓔珞的情感,愛情真的很脆弱?情感介紹:延禧攻略雖然是一部宮鬥劇,但是其中不乏存在情感的表達。
  • 老年人情感報告:擇偶條件比年輕人更勢利
    其實不僅是生理上的性生活需求,老年人精神上的情感需求又有多少人關心過呢? 最近幾年,中老年相親節目受到社會關注,在被年輕人拿來當成笑談的同時,也反映了老年人群情感生活狀況的困境。
  • 「中老年服裝模特」走紅,換衣服後太年輕!網友:頂多20歲!
    「中老年服裝模特」走紅,換衣服後太年輕!網友:頂多20歲!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讓我們年輕人更喜歡用淘寶購物。點開淘寶,琳琅滿目的商品,搜索中老年服飾,好多圖片,各式各樣的衣服引人喜歡。手輕點手機屏幕,下滑,我無意間發現一個特別有氣質的女人。她拍的產品照片,佔據了各大網店的封面。她真的好火呀,感覺整個中老年女式服裝市場都要被她包場了。
  • 年輕人,別再做「網紅」夢了
    網紅行業正在吞噬著年輕人。不可否認,我們趕上了一個好時代,網際網路的方便快捷,幾乎代替了年輕人所有的線下生活。隨便接一個廣告幾十萬。知名網紅,動輒年收入上億。這樣一個炙手可熱的行業,讓現在的年輕人紅了眼。這批年輕人,從95後到2000年以後最為明顯。據調查,每一百個中學生裡,就有三十個夢想著當網紅。
  • 90%的年輕人連中老年表情包都不放過?
    這些表情包不僅沒有因貼上「中老年」的標籤而消失卻一直保持著自己的style不斷地向青年群體輸出面對著這些充斥著鮮花美人以及擠滿了發光藝術字的表情不是紅配綠就是藍配黃用最強烈的色彩對比給人最刺眼的視覺衝擊其次就是超愛給字加特效漸變、陰影、各種3D立體等等怎麼炫酷怎麼加
  • 8歲兒童博主年賺1.8億,頂級網紅賺錢憑什麼?
    與兒童相關的YouTube視頻平均觀看次數是其他類型視頻的3倍 兒童網紅的崛起在YouTube上有跡可循,並且在獲得了足夠大的流量基礎之後,變現能力也十分驚人。 (更多關於兒童網紅的內容可閱讀新榜往期文章《7歲小孩測評玩具登頂福布斯YouTuber排行榜!短視頻如何改變玩具業?》《兒童網紅圖鑑:爆紅背後,可能是寫不完的作業》) 此外,從前十創作者的收入結構來看,以往流量即收入的關係已經被打破,億級粉絲的PewDiePie並不意味收入頂級,此前入圍的老牌創作者Logan Paul和Jake Paul也不在列。
  • 中老年直播相親婚戀,創業者如何給中老年做「紅娘」?
    與年輕人不同,中老年人經過大半生的拼搏,已經積累了一定財富,絕大部分都擁有了子女。中老年人群再婚配既需要解決他們對情感與陪伴的訴求,也需要考慮財產分割、子女贍養等實際的經濟問題。伴而不婚雖然不符合傳統的道德標準,也不符合法律程序,但是最大限度的解決了這兩個問題。如何處理好「自我需求」與「經濟問題」是解決中老年婚戀行業核心問題的關鍵。
  • 這屆年輕人,想當網紅都想瘋了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年輕人的願望是當作家。 二十一世紀初期,年輕人的願望是當大款。 現在,年輕人的願望是當網紅。成為網紅,錦衣玉食,前途無量,這樣的人生,哪個年輕人不想趕緊急赤白臉的去變現? 於是,一眾年輕人,為了當網紅,可謂到了不瘋魔不成活的地步。
  • 向每一個和情感保持距離的女性致敬
    紅了十年,在全網擁有3000多萬粉絲的情感導師陸琪,現在極力勸女性「與情感保持合適的距離」,重點放在自由人格的成長上。「愛情雞湯」,也有它的社會價值從2011年起,經常做情感電視節目主持人、嘉賓的陸琪,影響力逐步蔓延到網際網路世界,諸如「不要暗戀,也不要相信那些隱隱約約的男人,包藏著秘密的愛,一定是災禍。」
  • 網紅在飛機上猝死,年僅24歲!90後年輕人也應該重視健康!
    在我們還沒有從90後年輕人猝死的噩耗中緩過神來,1月8日,某知名女網紅社交平臺發布一則博主去世的消息,並告知粉絲們該網紅已於三日前在飛機上因心臟驟停去世......
  • 專業打假P圖炫富,這位INS上的博主會被網紅們集體拉黑吧!
    最近小編發現了INS上一個博主每天都到網紅們發的圖片下評論,太太太搞笑了!比如這個網紅,發了張PS後的照片,大概意思是我家有兩個新朋友,一個粉的,一個紅的,希望它們能帶給我好運。然後這個打假博主出現了,說她的桌子腿都彎了,並用中式英語回應的她,問大家這英語能不能跟P圖網紅交流。還有我們的最美網紅也上了榜,她發了一張美照,紅唇黑裙又白又瘦。
  • 5000多家公司倒閉,中老年影視需求帶來影視行業新機會
    要深挖老年群體被忽視已久的情感訴求,或正在變化中的「新老年」真實狀態。這樣不僅能獲取他們的共鳴,也能讓當下年輕人真正了解中老年、了解家裡的長輩,成為代際之間的「溝通橋梁」。PART 3.、如演員倪大紅在《都挺好》中飾演的「蘇大強」,就成為全網最紅「老頭」。4)一部分中老年觀眾正在向網劇轉移。大部分中老年觀眾的「看劇媒介」依然是傳統電視,但他們中的一部分正在向網劇轉移。例如,在視頻網站上,觀看《老中醫》的60後、70後觀眾佔比超過了30%。
  • 抖音快手下沉VS小而美的垂類APP:誰是中老年網際網路的未來?
    如果扣除12歲以下(因為年齡太小,家長不允許用微信)和70歲以上(年紀太大,學不會微信)人口,微信基本上在每個中國人、包括50-70歲的中老年群體裡全部普及完畢了。而在以抖音、快手為代表的短視頻平臺裡,年輕用戶已無增量,而中老年用戶佔比仍然偏低,為倆仍有很大增長空間。
  • 一個網紅情感專家是怎樣煉成的
    再說Ayawawa,搜狗了一下,發現她是擁躉者眾的網絡情感專家,而且是門薩的會員,中國門薩的首任主席。話說這位俗名叫楊冰陽,也出生於四川自貢(為什麼要說「也」呢)的網紅,在關注了北醫三院的產婦死亡及醫鬧事件後,用她高智商的腦袋稍微思索了一下,就在微博上慨言道:「把自己打扮漂亮,早生孩子,不要高攀,不要找kin selection男性。
  • 年輕人的私密話題,都藏在李銀河們的微博問答裡
    想要一窺當代年輕人的情感世界?社交媒體只是小小的冰山一角,我們為你指路兩性博主的微博問答。在這裡,藏著年輕人最隱秘的兩性故事和情感焦慮,和平時難以向人啟齒的海面以下八分之七。李銀河在許多人心中是「分裂」的。倒不是說人格分裂,而是大家心中普遍存在著兩個李銀河。
  • 5000多家公司倒閉,影視行業寒冬之下中老年影視需求帶來新機會
    要深挖老年群體被忽視已久的情感訴求,或正在變化中的「新老年」真實狀態。這樣不僅能獲取他們的共鳴,也能讓當下年輕人真正了解中老年、了解家裡的長輩,成為代際之間的「溝通橋梁」。PART 3.令人疲乏的套路,以及被誤解、忽視的中老年需求1)目前,「傳統價值觀」「弘揚主旋律」的電視劇內容,依然是符合部分傳統中老年需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