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最損「陰德」的十件事,別再做了,因果報應很大!

2020-12-10 明月天心

最近聽到一句話說得很有道理:行善不見善,前世有虧欠;作惡不見惡,前世有餘德。這句話是對那些質疑善惡因果之報之人最有力的詮釋。一個人若前世積有陰德,陰德會護佑人逢兇化吉、轉危為安。因果通三世,前世因,今生果;今生因,來生果。因果循環,真實不虛、絲毫不爽。

一個人最大的福報不是家財萬貫,而是陰德厚重。與其為子孫留有錢權,不如多為他們積陰德。「陰德天佑之」,陰德厚重之人,自有善神護持。「莫疑積德天不見,百年頃刻回頭見」,戒惡修善,是利益他人,更是救贖自己。但若作惡多端、自損陰德,再求神拜佛也無益。以下這十件事,最損「陰德」,別再做了,因果報應很大!

一、殺生

千百年來碗裡羹,冤深似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有因必有果」,凡是動物皆知疼痛,皆貪生怕死不可傷害。若殺而食之,則結一殺業,來世後生必受彼殺,冤冤相報何時了?經曰:諸餘罪中 殺罪最重;諸功德中,不殺第一。殺生就是造惡業、結惡緣,折損人陰德福報,使人壽短病多、業障重,需戒之,並懺悔往昔罪業,放生、解怨氣。

二、偷竊別人財物

人的福報皆有定數,自己能夠修來多少福報今生就能得到和享用多少。如果你執意攀緣,強求不屬於自己的東西 甚至不擇手段,通過惡行來索取,勢必會為自己帶來災禍。佛門中有句話說得很好:修來的都是福報,搶來的都是禍患。再想得到的東西,一定要走正道爭取,不義之財不可取。

三、生邪淫、動邪念

「邪淫」通常指的就是男女之間不正當的行為,是除了正常夫妻關係之外的不當思想和念頭。「萬惡淫為首」,邪淫的果報比殺生還要厲害。《楞嚴經》曰:淫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若不斷淫,必落魔道。一個再有修行的人,如若斷不了邪淫,也將墮入惡道。

邪淫重的人,往往夫妻關係不和、家庭「風水」也會變得極差,子孫不孝、財富驟減、諸事不順、相貌醜陋、身心不安、懶散懈怠、障深慧淺,多易感召奇禍,等等。邪淫最損耗一個人的德行和福報 一定要戒之。

四、妄語,造口業

佛教裡將口業分為妄語、兩舌、綺語和惡口這四種。簡單來說,妄語就是說些騙人的假話、無意義的空話。兩舌,就是愛在人背後嚼舌根、說是非,兩面三刀。綺語,就是說些不正經輕浮的汙穢之語,引人生邪念。惡口,就是罵人、說髒話。言語越不清淨、不吉祥,人的福報就會消耗得更快。每一句難聽的話,都是回頭的箭,最後射傷的、損害的只會是自己。所以,對他人和善,更是利益自己、莊嚴自己。

五、熬夜、飲酒

善待自己,不耗自身的能量,也是為自己積累福德資糧。尤其提到的就是「熬夜」,長期熬夜傷身,也影響人整個的精神狀態,自身氣場不好,運勢也會受很大影響。還有,就是「不飲酒」,這是佛門五大戒律之一,過量飲酒害人害己,損耗人福德,一定要注意!

六、貪慾心重,貪得無厭

有句話叫「貪心不足蛇吞象」,人要懂得節制、克制自身的欲望,不要貪得無厭。欲望過重,會大量消耗自身的福德,致使煩惱困惑不期而至,人生困苦。人這一輩子不可能什麼都如願,什麼都得到,自己有多大福,就有多少得。少些妄想和貪心,「因」上努力、「果」上隨緣,身上事少、自然苦少。

七、愛嗔恨,脾氣暴躁

《寒山詩》裡說:嗔是心中火,能燒功德林;欲行菩薩道,忍辱護真心。人的嗔恨心,如同熊熊烈火,能毀盡人的一切功德福報。我們若想成就佛菩薩一樣的智慧,就需要修持忍辱心。遇事多包容,量大、福才大。

八、傲慢無禮

為人要知謙卑,不要狂妄自大、目中無人。有句話叫:天欲使人滅亡,必先使其瘋狂。越高傲的人,越易感召災禍,越損耗自身陰德。「天狂必有雨,人狂必有禍,做人與做事,千萬別太過」。

九、愚痴,不明因果

愚痴不明事理,指人迷信執著、無明無知。在信仰上來說,不能建立正知正見,不信因果,迷信神通,詆毀佛法僧三寶,等等。愚痴的人,盲修瞎練,再修億萬年仍是愚痴人。

十、待人不真誠,疑心重

做人要真誠不疑,懷疑他人,捆綁束縛的也是自己的心,心苦福就薄。「諸法因緣生」,要相信,我們所遇到的任何人、任何事都對自身有一益。「你心中有佛,則無處生魔」,你對他人友愛,也必會得到他人同樣的善待。布施他人真誠善良,更是寬宥自己、與自己和解。

感恩閱讀與分享。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最損陰德的十件事,哪怕做過一件,也要懺悔了
    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有十件事是最損陰德的,最好一件也不要去做,一旦做了福報就會被損耗掉,福報少時災禍就會出現。要想積陰德,這十件事千萬不要做。第一、廣結惡緣。佛教認為,世間因果真實不虛,人的命運其實就是因果不斷循環的鏈條,世上沒有無因之果,也沒有無果之因,我們做的任何一件事,都會種下一顆善惡之因。如果你相信因果,就會經常種下惡因,如果你不相信因果,認為惡因也會得到善果,有了這樣的想法很容易招來惡果。
  • 佛教:因果報應,最損福報的4件事,不要再做了!
    「因果報應非小可,佛言真語莫看輕」,因果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所謂「善惡到頭終有報,從來因果不用忙」,種什麼因、結什麼果,真實不虛,也絲毫沒有差錯。沒有誰能背離因果、逃脫因果,哪怕是菩薩。也不要覺得做壞事,一時沒有受到果報就沾沾自喜。因果會遲疑,但從來不會缺席。
  • 佛教:最損耗「陰德」的5件事,今後別再做了,不然因果難饒人
    「陰德」就是福報,那些有德行、樂於助人的人福報更多,人生才能少了些困苦折磨。福禍是握在自己手裡,你願意做善事就能積累福報,反之壞事做多了也會消耗「陰德」,從而被禍事纏身。佛教講究因果報應,造的什麼業就會有什麼果,福報是求之不得的,如果心不誠,就算去寺廟上再多的香、磕再多的響頭,也不會增加福報。畢竟「神通不敵業力」,每個人的因果不虛,只能靠自己去改變。信佛不是為了讓佛祖為自己消災,也不是縱容大家的惡行,它是為了讓我們明因果,不去造業,自己不去反省自己,別人是改變不了你的。
  • 佛教:這5件事,損人「陰德」,別再做了,因果不空!
    「凡為善而人知之者,即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者,即為陰德」,一個人行善做好事,如果帶著一定的功利心,想要得到世人的認可和讚譽,這種行善雖有福德,但功德未必很大,若是德行與事實不符,則必有災殃。但若一個人暗地裡偷偷做好事,而不欲為人所知,這樣「陰功」就會很大,會被善神天佑。
  • 佛說:這三件事最損陰德,千萬不要做了!
    萬法皆空,因果不空,佛法認為,世間有三件事最損陰德,這三件事千萬不要做了,否則容易種下惡因,招來惡果。第一件事:惡念。一個人每天所想的事,就決定了他會遇到什麼樣的事,如果經常存惡念,就會招來黴運,如果經常存善念,就會招來好運。世間有因果,真實不虛,善因得善果,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一個小小的念頭,就足以讓你粉身碎骨,墮入惡道,也足以讓你功成名就,富貴平安。
  • 阿彌陀佛,這4件事千萬不要做,因果報應很大!
    阿彌陀佛,這4件事千萬不要做,因果報應很大。一、殺生佛教曰:諸餘罪中,殺生為最;諸功德中,放生第一。一切生命不論高低貴賤,皆為有情,不容傷害。因果報應也是循環不斷的,今日若造殺業,來日因緣成熟,惡報即顯現。
  • 佛教:人到五十,這2件事別再做了,有損福報!
    人到五十,一定要知天命,有些人可以去做,有些事情千萬別再做了,容易損耗你的陰德,使你晚景悽涼。人到五十,人生已過半,千萬別再像個孩子一樣,經常做出一些幼稚的事,也不要經常去損耗自己的陰德福報了。第一件事:違背因果的事情,不要再做了。
  • 佛教:「舉頭三尺有神明」,這5件損「陰德」的事,別再做了!
    何謂「陰德」?指一個人暗地裡做好事,而不為人所知,別人不知道,這種善的行為被上天記功,功德利益無邊。陰德大的人,善良敦厚,自有上天庇佑,福報無量。人這一生缺什麼,都不可缺福報,沒有福報,會過得很苦。「人在做、天在看,舉頭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以下這5件事,損人「陰德」,別再做了!一、不孝父母佛是出世間最大的福田,父母是世間最大的福田。佛說,若人恭敬孝順父母,其功德如同供養佛,孝順父母的功德和供養佛的功德一樣大。佛家常說一句話:堂上雙親你不孝,一心拜佛有何用?
  • 佛教:這3種行為,最損人陰德,別再做了,因果不饒人!
    《了凡四訓》積善之方中有說道:陽善享世名,陰德天報之。一個陰德厚重之人,自有天佑。但若做壞事自損陰德福報,那就須知果報不饒人了。一個人命運的好壞、人生的福禍從來不是掌握在上天的手中,而在自己手裡。「善惡到頭終有報,從來因果不用忙」,因果是佛法之根本,不論你信與不信,因果報應都會一直伴隨著我們所有人。求福避禍的方法很簡單,你不做惡業,自然不會感召惡果;你行善積德,福自然來。許多人磕破頭,花錢費力,求感應走捷徑,甚至走向迷信的極端,也不知改變命運的訣竅,顛倒妄想、徒勞無益、自欺欺人罷了。我們生命中所遭遇的一切都不是子虛烏有,都是自己該受的。
  • 易損陰德的十件事,你做過幾件?哪怕做過一件,都可能招來災禍
    如果做得是損陰德的事情,那麼災禍當然去找你了。《太上感應篇》說:「福禍無門,惟人自召。」想要積累自己的陰德,那麼損陰德的事情就不要做了。看看下面這十件損陰德的事你有做過嗎?哪怕做過一件,都可能招來災禍。
  • 佛教:因果不饒人,這6件事損耗「陰德」,別再做了!
    「人無德則不能立」,一個人沒有陰德庇佑,是很難感召來福報好運的。《了凡四訓》裡說道:陽善享世名,陰德天報之。陰德厚重,是為上天所庇佑,為上天所記功的。那麼何謂「陰德」?就是暗地裡偷偷行善做好事,不是為了行善而行善,而是單純的慈悲心起,利益眾生、不求回報。
  • 這四件事,最損陰德,最好一件也別做!
    下面這四件事,最損陰德,最好一件也沒有做過,如果做過,也要趕緊懺悔改過。一、不孝父母父母給予我們生命,撫養我們成人,這是天大的恩德。古人講「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父母對我們這麼大的恩德,又何以為報?所以這種人的德行基礎就喪失了,這是世間最損陰德的事情。二、殺生害命生命是最寶貴的,每個人,乃至每個眾生,都非常愛惜自己的生命。俗話常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就是說救人一條性命,比建造七層佛塔的功德還要大。同樣,殺害一個生命,就會造作極大的惡業,嚴重耗損自己的陰德。
  • 佛說:因果不饒人,這四件事折損「陰德」,別再做了!
    佛教宗義再多,歸結起來不外乎「因果」二字。善惡到頭終有報,從來因果不用忙。所謂「命運」,其實就是個人因果業力的顯現。一個人種下什麼樣的「因」,就會感召來什麼樣的「果」報。佛法就是因果,信佛就是信因果,一個人可以不信佛,但不可不信因果。因果,不論你信與不信,都如影隨形。「福禍無門,惟人自召」,敬畏因果,不造惡業,才能遠離諸災。
  • 「積德雖無人見,行善必有天知」:這4件事,折損陰德,別再做了
    所以,南山老人說:「積德雖無人見,行善必有天知」:這4件事,折損陰德,別再做了,那麼,南山老人所說的這4件事究竟是哪4件呢?第一:殺生,造「殺業」。南山老人說,殺生,造「殺業」折損陰德。長期殺生的人,必有惡報,多生疾病,壽命短、運勢衰,同時大大折損陰德,不利他人。所以,殺生,造「殺業」折損陰德。從此以後,別再做了!第二:妄語,造「口業」。南山老人說,妄語,造「口業」折損陰德。
  • 佛教:這4種話,千萬要少說,因果報應很大!
    佛教說人的業力分為三種,即身業、意業和口業。要想人生吉祥,就要懂得做好事、存好心、說好話。一個人業力不清淨,人生就難以順遂。口業重的人,最明顯的表現莫過於相貌的不端莊,就是相貌粗鄙,使人難以親近,和邪淫的果報一致。因為「相由心生」,心裡刻薄,自然言語尖酸,相貌醜陋。
  • 佛教:折損「陰德」的4件事,別再做了,因果不饒人!
    「凡行善而為人所知者,即為陽善;行善而不為人所知者,即為陰德」,陽善享世名、陰德天報之,這是傳統文化讀物《了凡四訓》裡的話,一個人暗地裡偷偷行善,為不欲被人所稱讚,這樣的行為更有功德,更能得上天庇佑。我們說,一個人家財萬貫不算是福,陰德厚重才是福報無量。
  • 佛教:這5種人最傷害不起,因果報應非常大!
    非常喜歡佛教裡的這句禪語:別人如何對待自己,那是我們的因果;我們如何對待別人,那是我們的修行。「諸法皆空,因果不空」,世間之事,萬般不離因果,我們對他人所做的,其實就是對自己所做,最終都回到了自己身上,這便是因果循環。
  • 阿彌陀佛,這3件事別再做了,因果報應很大!
    佛教裡常說一句話: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因果,不論你信與不信,它都在那裡,從未離開;輪迴,無論你喜不喜歡,它從未停止。「假使千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縱使要經歷百千萬劫難與輪迴,業力也不會自行消失,一旦因緣具足,即刻受報。
  • 「佛說」「損陰德,折福報」的4件事情,別再做了,會得報應的
    感覺自己折損陰德的事情做多了,有人就慌了神,有去燒高香的,有去拜菩薩的,其實求佛不如求已,善事不做,一切皆為無用之功。那麼,如何去積攢陰德呢?佛告訴我們「人有善念,天必佑之;人得好意,其福難量」,要積累陰德就要存善念,做好事,這樣做的你,即使一時半會沒有福報,禍事也會因為你的行為而遠離你,謂之「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
  • 有損「陰德」的4件事,因果不饒人!看看你做過沒有?
    「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以下這折損「陰德」的4件事,別再做了,因果不饒人!一、生「邪淫」「萬惡淫為首」,邪淫是諸大惡業中最重的一個,指除夫妻關係外,男女之間不正當的念頭和行為。《華嚴經》上說:若人慾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