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佛法?萬法皆空,因果不空。佛教宗義再多,歸結起來不外乎「因果」二字。善惡到頭終有報,從來因果不用忙。所謂「命運」,其實就是個人因果業力的顯現。一個人種下什麼樣的「因」,就會感召來什麼樣的「果」報。
佛法就是因果,信佛就是信因果,一個人可以不信佛,但不可不信因果。因果,不論你信與不信,都如影隨形。「福禍無門,惟人自召」,敬畏因果,不造惡業,才能遠離諸災。因果不饒人,這四件事折損「陰德」,別再做了!
一、殺生
經曰:諸餘罪中,殺罪最重;諸功德中,不殺第一。殺生就是造孽,不殺就是放生。一個損陰德,一個聚福德。世人顛倒愚痴,只圖眼下一時利益,肆意妄為、殘害有情,殊不知日後因緣成熟,果報必然會現前。世間一切都不背離因果,你自己作惡,你的因果就要自己背,誰也幫不了你。
由殺生所帶來的果報主要表現在多病短命,災禍連連。你當下和誰結下這個惡緣,這個惡債最終都要靠自己去償還。勸人心懷慈悲,少殺欲,多放生,是為自己積累陰德。「行善不見善,前世有虧欠;作惡不見惡,前世有餘德」,今生所行的每一分善,都是為未來埋下福報之因;今生所造的每一分惡,都是未來災禍之源。
二、偷盜
世間事都是有因果的,今生是貧困還是富有,皆是自己前世所種下的因。如果今生福薄篔窮,更應反思懺悔,多種善業、廣修福田,切莫起偷盜貪念之心。每個人這生的福報都是有定數的,你修來多少福就會有多少得。去爭搶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你的福報承受不住,最終會失去更多。
人的福報不是爭來的、搶來的,偷竊不屬於自己的東西,會給自己帶來無盡的災難,大大折損自身的福報,變得更貧窮,更沒有福報。今生種下惡因,來世惡果現前。世人不信因與果,因果何曾饒過誰?
三、邪淫
什麼是邪淫?指除正當夫妻關係外,男女之間不適當的行為,包括出軌等邪惡之行邪淫帶給人身心的不清淨,更容易摧毀人的福德。《圓覺經》裡講:眾生欲脫生死免諸輪迴,先斷貪慾,及除愛渴。人這一生,要想了脫生死根本,脫離六道輪迴,必先斷掉貪愛淫慾。
《四十二章經》裡曰:愛欲之人,猶如執炬,逆風而行,必有燒手之患。愛欲過度,必會為自己感召來災禍。《楞嚴經》裡講:淫心不除,塵不可出;若不斷淫,必落魔道。邪淫為萬惡之首,是最折損人福德慧命的一大惡習。欲斷淫慾,敬請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
四、妄言
說騙人的假話、在人背後說閒話是非、說淫穢之語以及刻薄惡毒的話,都是在造口業。人很多時候的福報都是從嘴巴上漏掉的,嘴裡說出去的話反映的是自己的念頭,人的起心動念皆是造業。「病從口入,禍從口出」,一切福禍隨業流轉,守不住自己的口德,福報就被消耗掉了。在佛法中,口業乃因果報應的重中之重,積口德就是在為自己積陰德。
《大乘起信論》裡:云何修戒門?所謂在家菩薩,當離殺生、偷盜、邪淫、妄言。希望大眾敬畏因果,廣修懺悔,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