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佛之人:要相信因果,多做這七件事,積陰德獲福報

2020-12-22 淨心文化

信佛之人都懂得因果循環的道理,有什麼樣的因,就有什麼樣的果。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些都和因果定律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信佛之人要想獲得好的結果,就要相信因果,多做這七件事,給自己多積陰德和福報。

第一件事:發善心。

一個人要想獲得更多的福報,就要善始善終。第一步就要發善心,有了一顆善良的心,才可以從善開始,然後堅持行善,以善結束。這也是符合種善因,得善果的因果規律。

第二件事:勸人向善。

當自己可以做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時候,我們也要帶動他人一起行善。如果一個人從惡的狀態轉變到善的狀態是因為你的帶能影響,那麼你的功德是無量的。這就是在給自己積累無邊陰德,福報也會越積越大。

第三件事:誦讀佛經。

信佛之人,不是每天燒香拜佛就什麼也不做了。其實信佛的同時,我們還有學習佛的智慧,這樣我們才能獲得進步,去除煩惱。而佛經就是佛智慧的載體和傳播途徑。我們經常去誦讀佛經就能聞得佛所講的法和道理,培植了慧根,增加了智力。當我們的智慧提升多了,就會少犯錯誤,少造惡業,福報也就多了。

第四件事:不造口業。

身、口、意三業之中,口業是人們最容易造下的,也是最有害福報的惡業。我們要想積德獲福報,那麼就不要造口業,先管住自己的嘴巴。不講妄語、不兩舌、不說謊言、不罵人、不三面兩刀,不挑撥他人關係、不講淫穢的語言等不禮貌之語。

第五件事:持戒修行。

積累福報,除了管住自己的嘴巴,常去行善之外,我們還要注意持戒修行,持戒修行就是戒掉身上的貪嗔痴三毒,少去犯錯誤。當我們身上的錯誤少一個,惡業就跟著減少一個,福報就多增加一分,所以持戒也是在修福報。

第六件事:孝敬父母。

古話說:「百善孝為先。」 多去行善可以積累福報,可見孝敬父母是最大的善。所以當我們拜佛求福報的時候,先要孝敬父母。只有把父母孝敬好了,我們再去做其他的善事,求佛保佑才會有作用。不孝父母只想拜佛求福那樣就是本末倒置,不但不會獲得福報,還會消耗損害自己身上的福報。

第七件事:深信因果。

佛說:「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只有我們明白我們之所以是今天這個樣子,就是過去我們自己過去種下的因所形成的。路都是自己走的,無論我們現在是好還是壞,原因都是我們自己的選擇和行為所造就的。

這就是因果。深信因果,我們平日裡就會多去種善因,未來我們就會有善果。感恩閱讀與分享。

相關焦點

  • 善有善報,十件最積陰德的事,陰德會福澤子孫,你做了件
    善有善報,十件最積陰德的事,陰德會福澤子孫,你做了件。佛教是主張因果的,「萬法皆空,因果不空」。舉頭三尺有神明,因果報應,如影隨形。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做好事善事被人知道,叫陽德,不被認知道叫陰德。
  • 佛教積陰德的好處,十件最積陰德的事,你有做過嗎
    佛教積陰德的好處,十件最積陰德的事,你有做過嗎。做好事就是行善,行善就有德,多做好事,就叫積德,積德越厚,人越有福,所謂厚德載物就是這個意思。但是積德很有講究。有陰德和陽德之分,俗話說:陽善享世名,陰德天報之。
  • 積「陰德」的10件事,若是做了3件以上,就要恭喜你了
    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積德一定要多積陰德,陽德是有漏之德,陰德是無漏之德。要想多積陰德,可以去做這十件事。《金剛經》上說:「菩薩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陰德,就是暗中去做有德於人之事,做了有德之事,又不被人知道,就能積累陰德,惠及子孫。◆第一、不殺生。
  • 佛說:因果不饒人,這四件事折損「陰德」,別再做了!
    萬法皆空,因果不空。佛教宗義再多,歸結起來不外乎「因果」二字。善惡到頭終有報,從來因果不用忙。所謂「命運」,其實就是個人因果業力的顯現。一個人種下什麼樣的「因」,就會感召來什麼樣的「果」報。佛法就是因果,信佛就是信因果,一個人可以不信佛,但不可不信因果。因果,不論你信與不信,都如影隨形。「福禍無門,惟人自召」,敬畏因果,不造惡業,才能遠離諸災。
  • 最積「陰德」的5件事,能做到2件以上,也要恭喜了!
    《了凡四訓》讀物裡就講到: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名亦福也。名者造物所忌。世之享盛名而實不副者,多有奇禍。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陰德是指不被人知道,不是為了自己而做的善事,就是你做了善事好事別人不知道,就叫陰德,這樣得的福報才大。
  • 這5件事最積陰德,哪怕做過一件,也是功德無量
    有些人動輒做一點好事到處標榜處處宣揚,恨不能天下皆知。積德行善固然沒有錯,大部分都停留在積陽德的層面。所謂陽德,就是大家都能看到的德行,也叫「有心為善」,老天對於這種人「其善不賞」,就是不會積累多少福報。積陰德就不同,一個人真心發願,去幫助一切可以幫助的人,不去計較對方知道不知道,不去追求有沒有回報,也就是沒有任何目的與功利心。
  • 最損陰德的十件事,哪怕做過一件,也要懺悔了
    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有十件事是最損陰德的,最好一件也不要去做,一旦做了福報就會被損耗掉,福報少時災禍就會出現。要想積陰德,這十件事千萬不要做。第一、廣結惡緣。我們在和別人交往時,儘量要與人結下善緣,因為善緣會帶來善果,如果經常與人結下惡緣,很容易招來惡果。第二、不信因果。
  • 佛教:最損耗「陰德」的5件事,今後別再做了,不然因果難饒人
    「陰德」就是福報,那些有德行、樂於助人的人福報更多,人生才能少了些困苦折磨。福禍是握在自己手裡,你願意做善事就能積累福報,反之壞事做多了也會消耗「陰德」,從而被禍事纏身。佛教講究因果報應,造的什麼業就會有什麼果,福報是求之不得的,如果心不誠,就算去寺廟上再多的香、磕再多的響頭,也不會增加福報。畢竟「神通不敵業力」,每個人的因果不虛,只能靠自己去改變。信佛不是為了讓佛祖為自己消災,也不是縱容大家的惡行,它是為了讓我們明因果,不去造業,自己不去反省自己,別人是改變不了你的。
  • 易損陰德的十件事,你做過幾件?哪怕做過一件,都可能招來災禍
    古語說:積金以遺子孫,子孫未必守;積書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讀。所以,多積陰德就是在不知不覺中在為自己的子孫後代做福報。一個人是否會得到福報,還是迎來災禍,其實都跟自己有關。如果經常做的是積陰德的事情,福報自然而來。如果做得是損陰德的事情,那麼災禍當然去找你了。《太上感應篇》說:「福禍無門,惟人自召。」
  • 最積「陰德」的五件事,儘量多做,福報才會綿長!
    多行善舉,自然會廣積功德,才會有福報綿長。祈福避禍是人的天性,有的人只知道向外索求,求神佛菩薩保佑,難免會墜入末流,難成功果;所謂「行善積德」,行善事被人稱頌褒揚,此乃為「陽善」;而行善不為人所知,此乃為「積陰德」。
  • 佛教:3件最積陰德的事,你能做到幾個?
    《了凡四訓》積善之方中說道:陽善享世名,陰德天報之。一個人行善若欲為人所知,雖然帶有功利主義的性質,比如那些以贏得利益和名聲的慈善機構,但因為也間接做了好事,所以是「陽善」,享受世人的讚譽。但是「陰德」就不一樣了,陰德是背地裡偷偷做好事不留名,沒有人知道,這樣的人他所積攢的福德,因果給他記功,功德無量!
  • 「最損陰德之事,一看便知」:這十件事,會招惹災禍!要提防
    意思是說,品德像大地一樣能容養萬物,道德高尚的人能承擔重大的任務!現在多用來教導人應該心胸開闊,能夠關心、愛護別人,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多做對社會有意義的事。《太上感應篇》說:「福禍無門,惟人自召。」福報和災禍其實都是自己行為的因果,如果你經常做損耗陰德的事,自然會招來災禍,如果你經常做積德積福的事,自然會收穫善果。
  • 佛教:最積「陰德」的6件事,能做到3件以上,就要恭喜了!
    佛教裡常提到一個詞叫「陰德」,不知道大家聽說過沒有?與此相關的還有「陽德」,這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德行還要分「陰陽」?很多人可能不太明白,其實所謂「陰陽」指的就是一個人行善或作惡是否為人所知。一個人做好事不留名,不圖回報,沒有任何功利心,這樣的人往往「陰德」比較厚重。
  • 最積陰德的六件事,哪怕做過三件,也能感召好運!
    人活一世,積累再多的錢財,也都是身外之物,到頭來什麼也帶不走,與其積累錢財,不如多積陰德,惠及子孫。在佛家看來,這六件事最積陰德,哪怕做過三件,也能感召好運,看看你做過幾件?第一件事:不邪淫。古人常說:「萬惡淫為首。」
  • 佛說:因果不饒人,這5件事,折損「陰德」,別再做了!
    我們信佛信什麼?不是迷信佛菩薩神通,而是教人信因果。「諸法皆空,因果不空」,佛法之根本就在「因果」二字,一個人可以不信佛,但不可不信因果。不論你信與不信,因果報應都時刻跟隨著我們。「世人不信因與果,因果何曾饒過誰」,我們的每一個起心動念,每一個行為都是「因」,日後都必感召其果。
  • 佛說,這4件事最積陰德,你能做到幾件?
    提起「陰德」可能大家不太熟悉,它指的是暗中做的有德於人的好事。凡為善而欲為人知,則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則為「陰德」。如果做了善事而刻意讓人知道,雖然也利益了他人,但是功利性太強,發心不純,可以享受世人的讚譽,但如果德不配位,容易引發禍事。
  • 生活中,有3件事,容易折損「陰德」,看看你做過嗎?
    老話講:「陽德享世名,陰德天報之。」人生一場,總要做點積德的事,就算不為自己,也要為子孫積福。個人的命運,乃至一生的吉兇禍福,都與自己的積德向善息息相關。《易經》云:「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所以說,想要人生吉祥,就要積德行善。
  • 佛說:莫疑因果無人見,不要懷疑這四件事,一生善良,必有後福
    一個人生存在塵世間,倘若不善良,就算拜再多的佛也是沒用。心存善念的人,或許有時會受到傷害;心存善念的人,或許常會吃虧,可是你善良上天會保佑你。你善良,身邊的人也會待你好。因為你的善良才能幫助你,你若善良,福報自然會來,正如佛說:莫疑因果無人見,不要懷疑這四件事,一生善良,必有後福。
  • 佛教:這四件事,因果報應太大了,要提醒自己!
    煩惱、痛苦、失望、悲傷、貧窮、災禍這些其實都是報應,因果報應,真實不虛,如果你信佛,這四件事別再做了,因果報應太大,一定要經常提醒自己,以免造下惡業,後悔莫及。一個人要想平安快樂地度過一生,一定要少造惡業,佛家常說:欲知過去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將來果,今生作者是。其實你當下所經歷的痛苦或快樂,都是過去行為帶來的結果。而你未來要經歷的福報或災禍,就看你當下的行為是善還是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世間因果,真實不虛。
  • 這2件事最容易「積陰德」,大家記得要多做,可以福報綿綿
    企業家曹德旺說過:「做了好事,其實是給自己積累的福報,應該感謝人家給你找個機會,同時要去尊重接受者的心情。」為什麼說做好事是給自己積累福報呢?因為,做善事就是在結善緣,在給自己和子孫後代積累陰德。人在做天在看,陰德多的人,上天自然會知道,並且會降下更多福報給他以及他的家庭。正所謂是「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如何多積累陰德呢?以下兩種方法簡單易行,可操作性強,值得大家多嘗試!